试论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教育环境,在给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德育工作面临冲击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和冲击,实施德育的变革和创新,从而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文化德育变革创新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的触角已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网络文化,在给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德育工作面临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和冲击,实现德育的变革和创新,这对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一、网络文化环境对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冲击与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传统德育价值的消解
  网络作为多元化的知识载体,融合、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加剧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削弱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作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等传统德育价值受到严重消解。
  2.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传统德育模式的冲击
  长期以来,德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模式,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线状的德育模式。如今,网络文化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史无前例的开放时空。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共享各种文化资源,可以运用多样的网络文化符号进行多层面、多途径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这样,教育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致使单一、封闭的德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3.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对传统德育方法的挑战
  交互性是网络文化最本质的特征。网络上,交流与沟通没有限制,各种信息既可单向传播,也可双向、多向传播,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在这里,每个人既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又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传统的德育教育是通过课堂传授、个别谈心、汇报总结、评先树优等方法来进行的,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由发挥空间受到限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交互性特点对传统的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及其相对封闭的德育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
  4.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对传统德育主体的改变
  在传统德育环境中,传播权与话语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育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身份、教育工具甚至年龄优势,对教育者实施有效控制。而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门第差异、贫富区别、等级高低在网络文化中丧失了存在的根基,个体对社团权威的依附日益弱化。教育者在对学生传播信息时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与安排,那种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5.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对传统德育责任的弱化
  在电子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实实在在的交往方式,而是以数字、符号、图像为媒介的间接的“人一机一人”的交往。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性使学生在交往中不受现实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制约,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使交往双方的道德关系具有隐蔽性、自由性的特点,导致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责任感弱化。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
  1.创新德育理念:变保守型为开放型
  德育理念的创新,首要的是在教育观念上从“保守”向“开放”转变。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交流、沟通和疏导,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改变传统的对学生上网“封、堵、压”的教育模式。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2.创新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德育内容是依据德育目标和德育对象的实际确定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理想信念教育外,还应注重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能力指导、网络道德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实现教育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3.创新德育方法:变灌输型为互动型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德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对话、QQ聊天、空间、博客、微博等方式,开辟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迅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动态,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将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知识竞赛及各种社团活动上网,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增进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
  4.创新德育主体:变单主体为双主体
  由于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特点,使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德育主体,从而实现了德育的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化。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化,由传统观念中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教育主体。另一方面,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更为重要。
  5.创新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立体型
  要不断拓展德育领域,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优势,使真正建立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成为可能,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首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其次,学校教育要协调好德育系统各要素和环节的关系,加强德育工作的网络化、立体化,形成“三育人”机制。最后,做到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6.创新德育管理:变自发型为自觉型
  德育工作的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德育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自觉管理。要建设一支网络文化环境下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和掌握网络体系构建、原理及网络文化的特点,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队伍。同时,构筑坚强的德育教育“网络防线”,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熊礼杭.网络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建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4(4).
  [2]黄映玲,翁菁.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新视角[J].教育信息技术,2011,(1).
  [3]李秀娟.网络文化特性与德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28(3).
  [4]刘昂,潘鑫.破解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教育难题的对策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研究”(课题编号:2011GG269)。
其他文献
市场需求的严重不足使得国内棉粕市场价格仍然呈现下跌格局,主要下跌地区仍源自目前库存货源较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带动了其余部分地区价格的下滑,也拉低了国内棉粕的平均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诞生以来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被视为教育理念的变革。随着这种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各种争议接踵而至。以某高校经管类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学生视角对
文章对滇东地区在分析、建立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东川-曲靖图幅为例,探讨了采用铂钯地球化学异常与各种成矿有利地质标志相结合计算成矿有利信息量和单元总信息
本刊讯:“要深刻认识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多措并举,突出落实,把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到新的水平。”这是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日前在
【摘 要】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诸多挑战,有现代媒体的干扰,有家庭读书氛围的影响,还有老师指导不足,学生读书习惯不好。基于此,我重视阅读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带动课外;提高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让他们学会挑选课外读物;“鲸吞”与“牛嚼”相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强化自主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知识迁移 自主阅读 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熟练掌握第一外语之外,还必须至少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因此,如何提高第二外语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简述了壳幔界面的成矿理论及云南幔坳特征,归纳出4条规律:金属矿床对称地展布在幔坳的两侧斜坡上;云南迄今57个大型矿床的幔距≤20km,其中94·7%≤16km,幔角≤1°;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校给孩子制定了一系列“阅读成长”方案,制定了“阅读考级”制度,旨在激发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慢慢步入书本阅读的世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虽然我们的教师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契合着“阅读方案”开展了各项读书活动,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提不起来。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该如何燃起课内阅读兴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近些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比较显著,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还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持续提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价值 教学策略  21世纪社会需要的现代化
试验研究饲粮中牛乳铁蛋白(bLF)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选择120头35日龄初始体重为(9.7+0.17)kg的杜洛克×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并平均分到3个处理中。分别在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