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上。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和心理体验。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1加强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1.1增加读的机会。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曾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即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也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情感,增强语感。
1.2丰富读的方式。又多读并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式的、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做到训练有素。在读的训练中,可采用默读、诵渎、引读、带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此外,还应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读什么,怎样读,应该有所计划,从而使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得。诵读时,注意语调轻重、速度缓急、韵律节奏,在诵中激发语感;默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点点划划来解问、析问、会问,通过比较、思辨、领悟,在思中领悟语感;复述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加以改造,使语言文字的表述更加自然完善,在“忆”中体会语感;背诵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诵出文章的气势、韵味,在“熟”中巩固语感。
1.3加强读的指导。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篇,通过教师指导读,可以使学生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文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中“漓汀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我指导学生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的情感时,则应指导学生把读的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而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这情,就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2.1精心设计导语。精美的导语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拨动学生的“情弦”。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再现五壮士跳崖时的壮烈场面,我播放了一段五壮士跳崖时的录像片断,并且配上感情深沉的导语作铺垫:“五壮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壮烈跳崖。他们那种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同辉。”这样,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内容上感受知识,更能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2.2巧妙穿插演示。巧妙的演示也可创设情境,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如《爬山虎的脚》第四节,出现了“触、巴、弯、拉、贴”五个描写爬山虎“爬”的过程的动词。为了使学生领会这五个词的不同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描述作了如下演示:胳膊当作爬山虎的茎,伸出一只手当作爬山虎的脚,张开五指算作是触角,先伸出手臂,将五指尖轻碰黑板,表示爬山虎的脚已触到了墙,按着整个手掌压在黑板上,并做出用力扣住的样子,说明触角已变成圆片,巴住了墙,然后弯曲手臂,紧贴黑板,演“弯、拉、贴”。这样,左右手交替,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全过程通过演示形象作了再现,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并领悟到这些动词运用是非常准确贴切的。
2.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各种电教手段,都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语文教学中,用录音机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投影片可展示文中的诗情画意,可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运用这些,能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情意盎然,如学习《庐山云雾》《火烧云》《桂林山水》这类文章时,让学生通过观赏有关的景物画像,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进语感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学法促语感
3.1学会品文美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然而,学生的语言基础有好坏之分,对语言的感情各不相同。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品文美读,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即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葡萄沟》一文,口里读着描写葡萄的句子,眼睛里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看到样子十分可爱的沉甸甸的葡萄,同时还能在心中回味香甜可口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葡萄的外形美、内在美,才能领略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2学会比较研读。语文的语言简洁、流畅、优美、生动,加一字或少一词;语序变动均会损及原文的整体和谐及内在意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如《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中:荣国团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默默地呼唤着:“祖国啊!……”让学生补充省略号所省去的内容。写出荣国团心情激动时会怎么说的句子,再与原文比较哪一种表达方法更好。
3.3学会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刻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我们所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相应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自觉地将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达到领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由于学生对老奶奶“焦急”的矛盾心理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作者搞错了。于是,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那天,马戏团来学校演出,同学们早早地在操场上等候,可时间到了还没进行。这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焦急)然而大家还是安静地坐着,没有人离开,表现得怎样?(耐心)我接着问:“你们为什么既焦急又耐心呢?”能理解课文中连用这两句词的含义吗?“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因有相似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终于领悟到:原来作者并没有错,这“焦急”与“耐心”,正是老奶奶“很想早点儿看到总理的灵车”和“一定要看到灵车,再看一看敬爱的周总理”心情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无比怀念之情。
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性质对教学的要求。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充分展现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流露内心的情感世界,充分表现个人的智慧灵气,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1加强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1.1增加读的机会。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曾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即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也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情感,增强语感。
1.2丰富读的方式。又多读并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式的、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做到训练有素。在读的训练中,可采用默读、诵渎、引读、带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此外,还应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读什么,怎样读,应该有所计划,从而使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得。诵读时,注意语调轻重、速度缓急、韵律节奏,在诵中激发语感;默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点点划划来解问、析问、会问,通过比较、思辨、领悟,在思中领悟语感;复述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加以改造,使语言文字的表述更加自然完善,在“忆”中体会语感;背诵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诵出文章的气势、韵味,在“熟”中巩固语感。
1.3加强读的指导。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篇,通过教师指导读,可以使学生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文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中“漓汀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我指导学生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的情感时,则应指导学生把读的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而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这情,就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2.1精心设计导语。精美的导语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拨动学生的“情弦”。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再现五壮士跳崖时的壮烈场面,我播放了一段五壮士跳崖时的录像片断,并且配上感情深沉的导语作铺垫:“五壮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壮烈跳崖。他们那种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同辉。”这样,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内容上感受知识,更能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2.2巧妙穿插演示。巧妙的演示也可创设情境,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如《爬山虎的脚》第四节,出现了“触、巴、弯、拉、贴”五个描写爬山虎“爬”的过程的动词。为了使学生领会这五个词的不同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描述作了如下演示:胳膊当作爬山虎的茎,伸出一只手当作爬山虎的脚,张开五指算作是触角,先伸出手臂,将五指尖轻碰黑板,表示爬山虎的脚已触到了墙,按着整个手掌压在黑板上,并做出用力扣住的样子,说明触角已变成圆片,巴住了墙,然后弯曲手臂,紧贴黑板,演“弯、拉、贴”。这样,左右手交替,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全过程通过演示形象作了再现,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并领悟到这些动词运用是非常准确贴切的。
2.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各种电教手段,都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语文教学中,用录音机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投影片可展示文中的诗情画意,可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运用这些,能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情意盎然,如学习《庐山云雾》《火烧云》《桂林山水》这类文章时,让学生通过观赏有关的景物画像,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进语感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学法促语感
3.1学会品文美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然而,学生的语言基础有好坏之分,对语言的感情各不相同。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品文美读,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即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葡萄沟》一文,口里读着描写葡萄的句子,眼睛里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看到样子十分可爱的沉甸甸的葡萄,同时还能在心中回味香甜可口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葡萄的外形美、内在美,才能领略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2学会比较研读。语文的语言简洁、流畅、优美、生动,加一字或少一词;语序变动均会损及原文的整体和谐及内在意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如《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中:荣国团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默默地呼唤着:“祖国啊!……”让学生补充省略号所省去的内容。写出荣国团心情激动时会怎么说的句子,再与原文比较哪一种表达方法更好。
3.3学会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刻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我们所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叶老的话告诉我们: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相应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自觉地将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达到领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由于学生对老奶奶“焦急”的矛盾心理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作者搞错了。于是,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那天,马戏团来学校演出,同学们早早地在操场上等候,可时间到了还没进行。这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焦急)然而大家还是安静地坐着,没有人离开,表现得怎样?(耐心)我接着问:“你们为什么既焦急又耐心呢?”能理解课文中连用这两句词的含义吗?“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因有相似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终于领悟到:原来作者并没有错,这“焦急”与“耐心”,正是老奶奶“很想早点儿看到总理的灵车”和“一定要看到灵车,再看一看敬爱的周总理”心情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无比怀念之情。
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性质对教学的要求。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充分展现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流露内心的情感世界,充分表现个人的智慧灵气,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