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数学的活动性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再创造”过程,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我们就应把握数学学习内容与数学活动两个方面去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有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总爱把自己当作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课改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地构建对数学的理解,是改革倡导的理论。例如,二年级的“认位置”教学,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矛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如夜晚在星空下找北斗星的情景,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知识介绍,站在操场上找东、南、西、北方向的活动,到体育馆找座位的体验,认识公共汽车的线路图,根据动物园的游览示意图去游玩的实践等,充分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应用升华。
  2呈现方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改要求数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的方式要丰富多彩,用情境式、问题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这种贴近孩子生活的具有亲和力的题材和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创造的欲望。如教材中出现的亲切的卡通形象,如聪聪和明明、萝卜和白菜、淘气和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这些形象在孩子眼里都是极具亲和力的“小天使”和“好伙伴”。
  把握数学教学活动的规律,凸显师生的主体地位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应该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积极重要的地位,这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关键所在。在数学教学中凸显以下几点特征:
  2.1在教学中显出体验性。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条目阐释体验型的学习目标,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生活实践,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单位的重要性”,“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一年级“人物体”的教学,就安排了“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建构。
  2.2在教学中体现探究性。自主的、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充满探究的过程。数学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还必须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100万有多大时”然后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是“估计100万粒大米的质量”,活动二是“估测100万步有多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估计100万字的书大约有多厚?100万人站在一起,大约占多少间教室?在用自己熟悉的事例来描述100万有多大。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丰富的数学,学生学习的是“看得见”的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使的知识负载着智慧和情感,充满着挑战和创新,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辩证统一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必引起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学既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实践中的专业发展,以体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其他文献
有人认为,一名教师只要有了丰富的知识,懂得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就不需要去刻意地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了。也有人认为如果教师掌握了一般口语的交际技巧,教育教学中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教师语言。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苟子说过:“诵说不陵不犯,可以为师”洞察精微的道理并能表述出来,才可以为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联想、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象;学习婉转拒绝。  《天上的街市》就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天上的街市》中,作者主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节奏和谐,自然。所以在教学中我将朗读与联想和想象作为本课的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的
期刊
作业批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作业批改实效,科学合理地批改作业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批改作业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五点:  1及时批改、反馈  作业要及时指导、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订正,这不仅能取得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巩固等效果,而且能满足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
期刊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而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最枯燥、最难学、最讨厌的学科,数学列居首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使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1体验生活数学,促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母语,语文有它的特殊性。语文学习是终生的,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堂,语文课堂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知识的积淀,来源散漫,不具备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力保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一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
期刊
在教学中,创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和谐“教”与“学”的关系。“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纯粹知识性灌输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就是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味”,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知
期刊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思想建设  提高数学素养首先要深刻领悟数学素养的涵义,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2页及53页例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4.感受和体验时间,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
期刊
在語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①語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②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語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語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③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
期刊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也不是单一的电化教学,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多媒体教学注重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做到视听组合,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全防卫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