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25例除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患者发病入院时即进行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肌痉挛、关节挛缩、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良肢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00【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66-01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者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事件。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偏瘫是脑卒中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如果只注重病情的观察和治疗,而忽视早期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许多病人虽然挽救了生命,但残障率却明显升高。脑卒中偏瘫急性期的大部分患者患侧肢体呈软瘫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引起肌痉挛、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偏瘫肢体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科观察了偏瘫病人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经头颅MRI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择取25例因各种原因没能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的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在病情,症状,年龄,性别方面具有可比性的25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8岁;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4岁。两组病人在病情、症状、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别。
  1.2方法。两组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入院时即进行良肢位摆放的早期护理干预,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同时对患者和家屬进行健康指导,良肢位的保持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观察研究病程3个月后两组间的差异。良肢位是指从治疗的角度出发,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的设计与摆放主要是通过静止性的反射抑制和持续性控制等方法来对抗异常运动模式,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1]。
  良肢位摆放方法如下:
  1.2.1仰卧位(平卧位)。上肢: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可在腕关节背侧放一个小毛巾卷,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头部由枕头良好支持,高度适当,不能使胸椎屈曲。下肢:首先摸到髂前上脊,在患侧臀部及大腿下外侧垫一个三角枕,上方超过髂前上脊,使骨盆前伸,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膝关节下方垫一个毛巾卷,使膝关节微屈,以防止膝反张、伸肌痉挛,小腿外侧垫一个三角枕,远端超过脚跟,防止下肢外展、外旋,不要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以免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仰卧位会因受到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势异常[2]。另外骶部、足跟等处容易出现压疮,因此尽量减少仰卧时间,仅作为一种替换体位或者患者需要这种体位时采用。
  1.2.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卧位。枕头不宜过高,躯干与床面成直角,后背用枕头支持,使躯干呈放松状态。患侧上肢: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小于90度,肘、腕、指各关节伸展,下面用较高长软枕支持。健侧上肢自由摆放,自然屈曲,放置胸腹前。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长软枕上,软枕远端必须超过足部,使踝关节处于中立位,防止跖屈、内翻。健侧下肢在后自然屈曲。
  1.2.3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是患侧在下方的卧位。头部由枕支持,感觉舒适,头及颈椎上部稍屈曲,下颚内收。躯干稍向后旋,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持,后背与床面夹角45~60度。防止肩关节因受压而产生疼痛。患侧上肢: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不超过90度,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健侧上肢自由活动。患侧下肢: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在前,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长软枕。此枕可同时起到维持患侧髋关节伸展的作用。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该体位增加了患肢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肢体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另一个明显好处是健手能自由活动。
  1.2.4坐位。床上坐位时髋关节尽量保持接近90度的屈曲位,双腿自然伸直,在患侧下肢外侧垫三角枕,避免患腿、患足外旋,保持足尖向上。为保持躯干伸展,背部用枕头支撑。双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Bobath手位(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健手拇指上方)。乘坐轮椅时轮椅的靠背不要过高,靠背处垫一块木板,促使患者躯干保持伸展。患侧手臂给予支撑。臀部要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防止身体下滑,造成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良肢位是临时性体位,必须定时变换体位,每种体位不超过2小时。半卧位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不利,可加重患肢的痉挛模式,应避免。
  2结果
  25例患者采用早期良肢位摆放,经过3个月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例)
  组别例数肌痉挛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治疗组2542011对照组251510256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肌痉挛、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脑卒中偏瘫后不良的卧位会使异常运动模式活动及痉挛增加,给以后的康复训练增加诸多困难,使康复训练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纠正这些异常姿势。早期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提高康复疗效的重要措施,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其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良好条件。医护人员及家属均应重视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师的训练,缩短康复时间。参考文献
  [1]曹艳.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07:589-590
  [2]于觉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75例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5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0例,无1例死亡;手术治疗55例,死亡5例。总治愈率93.3%。  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肝破裂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肝创伤破裂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04-02  200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输血工作流程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输血患者1471人次作为对照组,其中输红细胞悬液843人次,输新鲜冰冻(普通)血浆628人次;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输血患者1755人次作为实验组,其中输红细胞悬液901人次,输血浆(同上)854人次。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的输血护理工作流程,试验组护士在输血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方法: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腔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32例肠梗阻中,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以分析其应用特点。  方法:针对腹股沟疝病例55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均为2010年7月—2013年8月,术中有28例病例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称为观察组,27例病例接受常规疝修补术,称为常规组,统计两组的修补时间和修养时间,对比并发症发生比例、接受止痛操作比例及复发比例。  结果:修补时间和修养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比常规组短(P<
期刊
摘要:自80年代后期法国人P.Mouret首次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以来,因其手术较传统手术切口小,损伤低,痛苦小,瘢痕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替代了一些传统外科手术方法。我院经统计2013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约100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85岁,手术效果满意,现将Lc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宋慧茹,主治医师,从事超声工作近十年。  摘要: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所接诊的2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对他们采取高频及相控阵的探头对这些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中的超声检查的结果实施有效地分析。  结果:本组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  结论: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开始成为常规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肝胆疾病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指导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本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2年4月-2013年9月,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案,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临床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  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50例单纯应用缩宫素进行预防;观察组总计5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记录患者剖宫产术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酮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疗法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效果与药物安全性等。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则在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霉唑栓进行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与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黄疸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8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儿给予间歇性蓝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的观察时间均为72小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