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绘画美学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色彩、线条把实在的或想象中物体形象描绘在纸、布或其他底子上的一种艺术。
在课文审美过程中,结合绘图艺术,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绘画美感。例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文章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其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由于作者有意追求这种画面效果,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心融其物的感觉,而作者的诗情也借一幅幅“画”而汩汩流出。
绘画,作为一种神奇的艺术,其手法技法多样各异。如中国画,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绘画艺术的这种审美意象反照在文学作品中则是用意十分,只下语三分,让鉴赏者自己玩味、开拓,常给人产生一种“美常在咸、酸之外”(苏轼语),余味无穷的含蓄美感。如写诗人与农家的情谊,不说如何亲密深厚,只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送友,不言留连感伤,只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一芽萌而绘如海春光,画一叶落而知秋意如杀。正如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二、人文美学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的体现和提升。语文课程中有关“素养”的提法中“人文素养”居于首位。教学目标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也提出“人文教育”要贯彻于日常教学全过程。为此,在学科教学时要更多地将人文美学引入课堂进行人文调剂。
例如,走进琦君的《春酒》,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而且品味到了浓浓的人情民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正月里,会首总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善良能干的母亲,淳朴厚道的村民,令人难忘。这春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的读者。
文章围绕着“家乡的味道”,串起了一颗颗足以表现家乡人特有的人性美的闪亮的珍珠,奏响了一曲优美淳朴的人性美的赞歌。温柔敦厚的情怀,细腻温婉的笔致,隽永温馨的氛围,无不令人感受到到作者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三、建构美学
建构,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阅读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一个解析的脉络,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建构美学是一种归属于作品形式因素的美,也是形成作品整体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西方的朗结弩斯说:“文章要布局才能达到高度的雄伟,正如人体要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
譬如,小说作为记叙性的文学体式,非常讲究布局形式美。首先,小说内容的各个部分应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这种完满一致的整体就是和谐,就是美;其次,小说叙事主要是围绕着情节发展来推进的,而对情节设计的较高的美学要求,就是讲求情节的起伏波澜,这是一种动态过程。
《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就体现出这种建构美学。如《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一方面,从结构形式上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衔接得自然、紧凑,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整篇作品显得完整统一、和谐,具有很强的整体美。另一方面,小说的篇章布局更是呈现出波澜迭兴的动态美。故事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导致冲突迭出,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大量的写作技法,如渲染、烘托、悬念、抑扬、擒纵等又巧妙地随这情节的推进而兴波作浪,一步步地营造出了作品结构的动态美。
四、音乐美学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美的形式来增强其表达效果,例如语言上的音乐节奏:精心选词,使字调平仄相间;灵活调整音节,使音节和谐整齐;恰当运用修辞,使句式整饬又参差灵动。或刚或柔,或快或慢,或轻或重,节奏使语言产生了强烈的音乐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有一种音韵美。这一点在古诗词方面显得犹为突出。
“教学即艺术”,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就是美的丰富矿藏,一篇篇课文,体现出美的各种形态,织成一幅幅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画卷。教材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生活的广阔天地和想象空间。“寓教于乐”,语文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若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发掘显示它的美律神韵,则更有利于落实教材要求,深化教材主旨。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色彩、线条把实在的或想象中物体形象描绘在纸、布或其他底子上的一种艺术。
在课文审美过程中,结合绘图艺术,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绘画美感。例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文章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出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其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由于作者有意追求这种画面效果,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心融其物的感觉,而作者的诗情也借一幅幅“画”而汩汩流出。
绘画,作为一种神奇的艺术,其手法技法多样各异。如中国画,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绘画艺术的这种审美意象反照在文学作品中则是用意十分,只下语三分,让鉴赏者自己玩味、开拓,常给人产生一种“美常在咸、酸之外”(苏轼语),余味无穷的含蓄美感。如写诗人与农家的情谊,不说如何亲密深厚,只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送友,不言留连感伤,只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一芽萌而绘如海春光,画一叶落而知秋意如杀。正如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二、人文美学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是人文性的体现和提升。语文课程中有关“素养”的提法中“人文素养”居于首位。教学目标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也提出“人文教育”要贯彻于日常教学全过程。为此,在学科教学时要更多地将人文美学引入课堂进行人文调剂。
例如,走进琦君的《春酒》,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而且品味到了浓浓的人情民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正月里,会首总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善良能干的母亲,淳朴厚道的村民,令人难忘。这春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的读者。
文章围绕着“家乡的味道”,串起了一颗颗足以表现家乡人特有的人性美的闪亮的珍珠,奏响了一曲优美淳朴的人性美的赞歌。温柔敦厚的情怀,细腻温婉的笔致,隽永温馨的氛围,无不令人感受到到作者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三、建构美学
建构,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阅读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一个解析的脉络,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建构美学是一种归属于作品形式因素的美,也是形成作品整体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西方的朗结弩斯说:“文章要布局才能达到高度的雄伟,正如人体要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
譬如,小说作为记叙性的文学体式,非常讲究布局形式美。首先,小说内容的各个部分应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这种完满一致的整体就是和谐,就是美;其次,小说叙事主要是围绕着情节发展来推进的,而对情节设计的较高的美学要求,就是讲求情节的起伏波澜,这是一种动态过程。
《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就体现出这种建构美学。如《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一方面,从结构形式上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衔接得自然、紧凑,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整篇作品显得完整统一、和谐,具有很强的整体美。另一方面,小说的篇章布局更是呈现出波澜迭兴的动态美。故事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导致冲突迭出,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大量的写作技法,如渲染、烘托、悬念、抑扬、擒纵等又巧妙地随这情节的推进而兴波作浪,一步步地营造出了作品结构的动态美。
四、音乐美学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美的形式来增强其表达效果,例如语言上的音乐节奏:精心选词,使字调平仄相间;灵活调整音节,使音节和谐整齐;恰当运用修辞,使句式整饬又参差灵动。或刚或柔,或快或慢,或轻或重,节奏使语言产生了强烈的音乐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有一种音韵美。这一点在古诗词方面显得犹为突出。
“教学即艺术”,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就是美的丰富矿藏,一篇篇课文,体现出美的各种形态,织成一幅幅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画卷。教材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生活的广阔天地和想象空间。“寓教于乐”,语文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若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发掘显示它的美律神韵,则更有利于落实教材要求,深化教材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