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的常见寓意

来源 :悦读悦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t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花成了当下时尚又实用的一种礼仪形式。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常见鲜花的寓意做一定的了解,才会做得更得体。
  
  通用寓意
  
  是在世界上为人们所共识、广为沿用的寓意。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最常用的寓意,也称为花语。
  玫瑰、鸡冠花表示爱情,丁香表示初恋,柠檬表示挚爱,橄榄表示和平,桂花表示光荣,白桑表示智慧,水仙表示尊敬,百合表示纯洁,茶花表示美好,野葡萄表示慈善,紫藤表示欢迎,红西香表示勤勉,鸟不宿表示谨慎,菟丝子表示战胜困难,常春藤表示成婚,麦藁表示结合,五爪龙表示羁绊,杉枝表示分别,香罗勒表示祝愿,胭脂花表示勿忘,豆蔻表示别离,杏花表示疑惑,垂柳表示悲哀,石竹表示拒绝。
  我们也可以将几种鲜花搭配在一起表示来某种特殊的意义。比如用常春藤、麦藁、五爪龙组合成的花束送给新婚夫妇,表示: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用杉枝、香罗勒、胭脂花组合成的花束送给远行的人,表示:为你祝福,勿忘我。
  
  民俗寓意
  
  在不同的风俗习惯里,虽是同一品种的花,但在寓意上根本不同。选送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民俗寓意,不能弄巧成拙。
  比如:中国人喜欢菊花,是因为它代表了高傲与脱俗,而在西方,黄菊代表死亡,只能在丧葬活动中使用。中国人赞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并喜欢它,但在日本,荷花却表示死亡。在广东、海南、港澳地区,金桔、桃花表示“吉”、“红火”的意思,而梅花、茉莉和牡丹花却表示“霉运”、“没利”、“失业”的意思。
  另外,不同的习俗,对于花的色彩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国内,我们都喜爱红色的花,特别是结婚时,送红色的鲜花,才算吉利而得当。而西方人认为把白色鲜花送给新娘,以表纯洁才是最合适的。
  数量上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喜庆活动中送花要送双数,意思是“好事成双”。在丧葬上要送单数花,表示“祸不再行”。因为读音的原因,在国内特别是沿海地区,送4枝花给别人,必然受不到欢迎,因为4的发音和“死”相近。而西方国家里,送花讲究单数,送1枝花表示“一见钟情”,送11枝表示“一心一意”,送99表示“天长地久”等。但“13”这个数是不可以用的。(选自中国百科网,肖宁 荐)
其他文献
1.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 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
期刊
曾向往,才华横溢的诗人指尖的一蹴而就;曾向往,展翅高飞的鸟儿眼里的千山万水;曾向往,美丽夜市的恋人牵手的甜蜜幸福。  可向往终究只是向往,没有现实的基垫,永远也无法摘到心里的繁星。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遗憾,在忙忙碌碌中开始,在忙忙碌碌中结束,跌宕起伏,在充满未知中逐渐迷失在了幻想的世界里,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人总喜欢追求没有的,忽略已有的,被浅墨渲染的人生就像是一幅山水画,处处诗意,却又处处失意
期刊
经本人仔细观察,当代90后高中课堂有“六大怪状”。  第一大怪状——梦枕黄梁  不知是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还是同学们昨晚没睡好。英语课上,总有一部分人在呼呼大睡,丝毫不顾忌老师的感受。  可悲呀!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得大汗淋漓,而他们却在底下梦入黄梁,真有点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实在不知道老师们是怎样忍耐的。后来,就有人感慨地说:“趴在桌子上睡觉是最安静的,要比躺在床上舒服多了”。  第二大怪状——飞鸽
期刊
炎热的7月,大学校园里又送走了一批毕业生。面对微薄的收入、日益见涨的房租以及正在改造的城中村,这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又会在哪里居住、聚集?在房价高涨、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蚁族”的未来到底在何处?  “蚁族”群体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是就业压力、社会转型、贫富分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蚁族”群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支持他们成长的政策及制度环境的缺失和不完善。
期刊
【摘要】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会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倾听是全体学生,在学习动机与兴趣促使下的倾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是一种学习习惯,需要长期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够形成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培养。  【关键词】“以学定教”;有效倾听;英语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对我
期刊
很早就有一谜语,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谜底就是“啃老族”。  至今有一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30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已经年届六十。一个寒冷冬日的上午,母亲穿着很破旧的衣服,走了很远的路,来到我所在的县城一中,靠在教室门前不远处的树上等着我下课(那时我真的很希望我的母亲衣着光鲜的站在那里,我甚
期刊
记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的宝贝女儿说的“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这段感人肺腑的话,使我多年来一直没有忘怀。  一位外国首脑,通过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赞美,教育自己的儿女必须热爱并好好学习这些文字,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应该说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那我们作为自己国家的主人,自己国家新一代的教育者,肩上所负的使命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同胞大都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山区,他们接受信息及新事物的条件与时代的步伐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创造性人才是每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我工作的学校是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占当地人口近一半左右,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
期刊
小编按  前一段时间小编痴迷于湖南卫视热播剧《宫》,有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架势,除了被剧情深深牵绊外,还对人物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想了解一下剧中那位穿越时空来到现代的八阿哥在历史上究竟是何许人物,带着这样的心情找到这篇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  爱新觉罗胤禩,系清朝圣祖仁皇帝康熙第八子,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
期刊
李教授为人幽默睿智,他批作文所下的评语诙谐多趣,使人看后联想不已、忍俊不禁。他虽然已退休在家,可25年前给工农兵学员批阅的作文还保存着(他说是学员毕业扔掉,自己捡回来的)。笔者因而有幸一见。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盛行的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假大空充斥着整个文化教育领域。工农兵进大学,有的凭一手老茧,有的凭背后的靠山,有的凭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真正够入学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