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大胆放手,给每个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猜测——验证——结论”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改革 探索
数学是抽象的,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们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
一、应试教育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只重结果,忽视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以往教学时,往往要求备详案,其实这反而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因为课堂是活跃的、变化的、生成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照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临场发挥。而新教材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教学上留有余地,教师在编写教案上也注重中心环节的编写,但不要求面面俱到,让教师有应变的心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教学后的总结评价,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适时反馈。这样能让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时调整教法,游刃有余,能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设计思想。不仅教师减负,课堂的实效也加强了。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
二、借助生活经验,培养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新教材很好地突出这一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引出新课,让学生们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如教学“几分之一”这一课,就是通过“分月饼”的故事展开,4个月饼平均每人分到2个,2个月餅平均每人分到1个,当出现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够分吗?怎么分?学生一看到这个场面,就知道每人分不到1个,怎么办呢?“半个”用什么数表示,一节新课就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上完了,课后学生们还能踊跃参与“单位1”平均分的用分数表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不觉得累。可见,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
三、创造自主学习,引导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得改变以往由教师把答案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总结出计算法则后,老师在这时问学生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这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本上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小数点位置,一样能算出结果来。”随后上台板演自己的做法3.75÷2.5=375÷250,接着便问老师:“课本上为什么不用我这种办法呢?”,能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接着,把原题目改为:37.5÷0.25,让全班同学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当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被除数化成了整数,除数却仍是小数。于是心悦诚服地承认必须把除数化成整数再除。这里,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通过质疑、讨论,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需要批判地考察是非,达到了纠正错误的目的,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认识也就更深刻了。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课堂评价方式多样
如果单凭一张卷于就断定学生学习的好坏未免大片面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我们应很好地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发言、作业、表现、书写等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们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培养出与时代接轨的合格学生。学生是否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是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总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已提出更大的要求。勇于创新、勇于改革,既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又让他们学到生活中的各项基本能力,是我们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避免只停留在知识点教学,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分析[J].才智,2014(08).
[2] 王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改革 探索
数学是抽象的,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们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
一、应试教育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只重结果,忽视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以往教学时,往往要求备详案,其实这反而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因为课堂是活跃的、变化的、生成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照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临场发挥。而新教材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教学上留有余地,教师在编写教案上也注重中心环节的编写,但不要求面面俱到,让教师有应变的心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教学后的总结评价,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适时反馈。这样能让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时调整教法,游刃有余,能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设计思想。不仅教师减负,课堂的实效也加强了。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
二、借助生活经验,培养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新教材很好地突出这一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引出新课,让学生们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如教学“几分之一”这一课,就是通过“分月饼”的故事展开,4个月饼平均每人分到2个,2个月餅平均每人分到1个,当出现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够分吗?怎么分?学生一看到这个场面,就知道每人分不到1个,怎么办呢?“半个”用什么数表示,一节新课就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上完了,课后学生们还能踊跃参与“单位1”平均分的用分数表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不觉得累。可见,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
三、创造自主学习,引导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得改变以往由教师把答案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总结出计算法则后,老师在这时问学生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这时,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本上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小数点位置,一样能算出结果来。”随后上台板演自己的做法3.75÷2.5=375÷250,接着便问老师:“课本上为什么不用我这种办法呢?”,能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接着,把原题目改为:37.5÷0.25,让全班同学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当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被除数化成了整数,除数却仍是小数。于是心悦诚服地承认必须把除数化成整数再除。这里,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通过质疑、讨论,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需要批判地考察是非,达到了纠正错误的目的,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认识也就更深刻了。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课堂评价方式多样
如果单凭一张卷于就断定学生学习的好坏未免大片面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我们应很好地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发言、作业、表现、书写等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们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培养出与时代接轨的合格学生。学生是否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是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总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已提出更大的要求。勇于创新、勇于改革,既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又让他们学到生活中的各项基本能力,是我们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避免只停留在知识点教学,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分析[J].才智,2014(08).
[2] 王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