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与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本科生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结果,论述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课本材料为例,探讨了教学主题为线索的文化教学过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丁朝霞,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基金項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NGJGH201708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基础上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是或非、值得不值得接纳判断时依据的一系列准则和尺度。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这这个社会文化性质和方向,发挥着中轴作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明确倡导,当代中国应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确定了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这就要求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和行为实践等多种途径宣讲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历史文化渊源、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价值取向调查
  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学生的价值取向则决定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
  为了获得学生目前的价值取向的具体数据,本文作者对内蒙古科技大学524名来自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一、大二本科生进行了价值取向方面的问卷调查。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绝大多数学生承认外语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当问及“你觉得外语对你价值观有影响吗?”73%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和81.2%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外语对其价值观有影响,即语言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大学英语不仅是学生学习西方语言、了解西方文化的正规平台,也应当是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平台,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宣讲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中华历史渊源及其内涵。
  第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和理解有待强化。当要求大二学生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只有20%的学生能全部写对;而还有20%的同学空白;其他60%的同学填写不完整。即使在填写信息的同学中,有12.5%的同学将“法治”写成“法制”。以上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工科院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了解和理解的欠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待加强。
  第三,英美电影以绝对优势成为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首要主题。除了电影外,大一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分别是“科技”和“自然风貌”;大二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分别为“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电影反映着西方社会的文化、科幻和价值观,电影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如何选用英美电影和视频材料,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优秀文化,理性对待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
  第四,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方面,学生羡慕西方社会的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科技”、“自由”和“社会教育”。而传统的“平等”、“社会福利”等话题已经不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在“民主”、“平等”和“社会保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大学生心目中是认可的,而目前我们对“科技创新”的强调与学生的关注也是点不谋而合。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该教材在课程性质上体现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它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以该系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例,阐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1.“对分”教学模式与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分课堂”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由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张学新教授2014年首次尝试并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 另一半给学生讨论, 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 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 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对分课堂”的直接结果是学生课下投入的时间增多,且有时间思考,兼顾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基础;同时因其无需资金投入、易操作,成为各专业院校前沿教师乐于实践、逐步推广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内容为例,具体阐述“对分”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上的运用,以及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一方面,《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主题选取上涉及了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共性的话题,如“the odyssey years”讨论了人类对自身不同阶段特征的认识。虽然是个共性的主题,但学生对“Odyssey” and “the odyssey years “的含义并不了解,有的学生能联想到的首先是一款汽车,而不是《荷马史诗》。因此,在该主题单元开始前,教师就事先布置了学生的“对分”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PPT形式课堂展现,同时课堂打分、互评。在参与课堂的前提下,教师再进行补充、解析,实现“精华”或“难点”的讲授。对《荷马史诗》中《奥德赛》历史背景、人文特点的分析,使学生能了解西方海洋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联系,从而对中国的陆地文化与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对比。   同时,对奥德赛返回家园的十年历程与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就职或继续深造、直到成家立业这一人生阶段相对照,学生会发现二者的相似性。这不仅使学生明白了本单元的一个写作特点——对照,而且能感受到中西方社会青年人所面临或深处环境的共性。
  另一方面,《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课后翻译练习中突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不仅提供一篇英文介绍西方哲学、历史的内容,而且提供一篇对应主题的汉语段落供学生练习翻译。例如,“苏格拉底”与“孔子”、“情人节”与“七夕”、以及“英语发展”与“中国书法”等。这样的练习材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异域文化,在对照中学习和锻炼表达自身文化的技能,也是教师课堂澄清学生文化困惑、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好机会。
  该部分的讲授和挖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即发挥“对分”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例如在了解英语发展阶段的同时,加入汉字演变及书法的文化翻译内容。从历时的角度,学生不仅了解了英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时期,也学习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写风格的翻译——篆书(the seal script)、隶书(the official script)、草书(the cursive script)、楷书(the regular)和行书(running script)。从共时的角度,教师将二者横向对比,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书法独有的艺术魅力赞叹不已。这样在语言学习和对比中对学生进行了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2.基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翻译的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哪种文化,长期形成的传统和节日凝聚了该文化的内核。学生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期间,完整的体验了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翻译。《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应时的插入了节日内涵的阐述和翻译练习,如第一册第二单元关于“中秋节”的翻译、第二册第四单元关于“情人节”与“七夕”的翻译,做到了英语学习与文化传承的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教育和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就是对学生有力的价值观教育。在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调查中,调查了解了对学生影响深刻的中西方节日,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春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而“圣诞节”、“情人节”对学生的影响远不及“清明节”。这表明,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同和传承。
  因此,任课教师不仅要做西方文化的介绍者,更应该是本国文化的继承者。借着中西方各个节日的到来,宣讲中西方文化中的共性——心存感激,如感恩节;也要阐明差异——如“清明节”与“万圣节”。中华传统文化中清明节的悲伤与西方万圣节狂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其历史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对“死亡”截然不同的认识。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去分析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清明节名称及其活动的翻译,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
  3.英美经典电影节选与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电影是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首要主题。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看“国产电影”和“英美電影”的情况,结果表明,61%的学生认为两种电影“各占一半”,同时有14%的学生平时只看英美电影。因此,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英文电影的引用、讲解和分析,是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能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的价值观、理性对待东西方文化差异。
  《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爱国”、“爱和平”的主题在不同级别的教材中都有体现,例如第三册第一单元的 “Never, ever give up!”和”Under the bombs :1945”。借着这样的主题选取一些经典的相关影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间休息期间或占用一点课堂时间观看《音乐之声》和《国王的演讲》等名片,学生不仅能欣赏经典电影的长久魅力,也能与电影中的人物、事件产生共鸣,影片中的“爱国”情愫会自然转换成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同时,影片的层出不穷,不断有新的电影吸引学生的关注。外语教师也应密切关注上映的英美大片,从中推荐适合学生观看的电影。例如,2018年初上映的《寻梦环游记》就是对西方“万圣节前夜”的诠释,也反映了西方社会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但从与“亡者”保持联系的角度,又与中国的传统“清明节”祭祀有共同之处。总之,电影在英语学习中运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了的文化意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四、小结
  综述所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平台,同样也是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是外国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要充分利用擅长的各种途径,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06.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
  [3]丁朝霞.以“主题”为线索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海外英语,2015(08):63-64.
  [4]廖华英.中国文化概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0.
  [5]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6.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遣词造句的基础,是听说读写的前提,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点。英语学习APP以其灵活性等优势广受人们欢迎,然而学习者在使用英语APP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学习体系不完整、记忆不牢固等问题。本文将通过这些问题,探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英语学习APP提高词汇量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教师和英语学习APP开发商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词汇;英语学习APP;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陈凤娟(
【摘要】本研究从时代特点出发,顺应教育部大力提倡民办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水准的政策背景,尝试挖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潜力,从而分析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扎实大学英语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从不同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分析,着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通过分级教学实践检验研究结果,提出更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关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塞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选取84例我院收治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摘要】伴随着高校英语词汇教学的不断深入,英语词汇教学理论也越发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研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与启示。文中从基本范畴词汇、词汇语义的解释、词语多义之间的联系讲解、词汇隐喻表义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探讨研究以及将其实际应用到高校英语词汇课堂的教学中,笔者切实得出了这一做法对提高高校英语词汇教学水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女性为主,主要是指人体因为咳嗽、运动等原因造成腹压增高,引发患者尿液流出.近年来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虽然此病症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还能够更好实现人们生活以及学习等多个方面的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移动学习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快,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中的应用也就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价值,作用优势是多个方面的,本文就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中智能手机的应用可行性,然后又具体分析了在具体应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