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PCI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41例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12~24小时内,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男35例,女6例,年龄34~80岁(平均58.5岁)。其中前壁心梗24例,下壁心梗16例,侧壁心梗1例,死亡4例,行冠脉搭桥手术1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应用抗凝剂治疗。
  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发病至PCI开始的时间、心电图表现、血脂水平、入院前7天内及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等。对同意介入治疗的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观察术后再通率,分别于30天、90天或180天随访,观察其用药情况、再梗率及死亡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再通指标为:术后IRA达到TIMIⅢ级血流,术后无残余狭窄。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均值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41例AMI患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5.8倍,发病年龄女性大于男性。吸烟25例(61.0%),高血压病13例(31.7%),糖尿病5例(12.2%),既往心梗病史5例(12.2%),中风史6例(14.6%)。发病到就诊的时间30分钟~15小时,一般为2小时。发病至PCI开始的时间352.0±211.4分钟。
  3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30例成功行急诊PCI治疗,共植入支架37枚,术后梗死部位血流均达到TIMIⅢ级,再通率100%;1例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10例接受保守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塞相关动脉为前降支23例,回旋支6例,右冠状动脉11例,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11例,三支病变16例。1例行CABG术;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起搏器治疗;3例急诊PCI患者于术后8~11天再次行冠脉造影,并于其他狭窄程度>80%的血管病变处植入支架治疗;4例患者因重度狭窄或多支多处弥漫性病变,并发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死亡,其中2例未行介入治療,另2例存在双支冠脉完全闭塞,均于PCI术后第2天死亡,其余全部出院。分别于术后30天、90~180天随访,平均随访110天,均未出现猝死、再发心梗等心脏不良事件。
  
  讨 论
  
  本组患者住院期间,除非有禁忌证,均接受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及改善心室重构等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应用均在90%以上。与国际多中心试验统计的数据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脂药、钙通道阻滞剂应用均高于国际水平(分别为97.6%vs96.6%,P=0.733;92.7%vs58.1%,P<0.05;97.6%vs74.6%,P=0.001;48.8%vs10.4%,P<0.05),而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类的应用低于国际水平(分别为75.6%vs84.1%,P=0.140;68.2%vs79.7%,P=0.069)。因此,我们要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意识并强化PCI术后用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结论:①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医院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住院死亡率低。②急诊介入治疗后再梗、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③成功介入治疗后再予积极的药物治疗配合,如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心衰患者导尿和膀胱冲洗(以下简称膀冲)适应证的复习,加深临床对该操作的认识。方法:本文通过对1例严重心衰患者在导尿和膀冲后发生猝死的报告和分析,复习心衰患者在导尿时的注意事项。结果:心衰患者进行膀冲时注意冲洗液的冲入量宜少不宜多,应少量多次缓慢冲洗,避免大量过急过快。结论:导尿和膀冲是危重心衰疾病抢救中的重要辅助措施,但是应用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关键词 心衰患者 导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81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存在的健康问题,全球HBV感染约20亿,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HBsAg(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0%,人群中3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故了解新生儿健康状态,阻断母婴传播势在必行。2005年以来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84例新生儿脐血进行肝功能检查、分析总结如下。    资
期刊
关键词 硬斑病 儿童骨骼发育 残疾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86    硬皮病是儿童时期少见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其病理改变是以结缔组织和血管的广泛炎症损害及纤维蛋白样物沉积在结缔组织和血管壁上为特点,本病除皮肤改变外,尚有多器官损害。笔者所述此例除多处皮肤改变外,主要侵害骨骼,此病例无家族倾向性,其诱因为外伤后所致局部皮肤胀疼痛,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心电图测定69例者肺心病(观察组)和87例健康人(对照组)PtfV1值,超声心动图评价观察组右心室舒张功能,并测定动脉氧分压。结果:对照组PtfV1异常3例(3.4%);观察组PtfV1异常23例(33.3%)。其中右心室功能不全54例中PtfV1异常27例(50.0%);右心室功能正常1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88    有机磷农药口服吸收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临床报道较多,而有机磷农药中毒致颅神经损害文献报道甚微。笔者近年临床遇见1例由面部皮肤吸收中毒致颅神经损害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农民,无文化。入院前6天喷洒敌百虫粉沫时,不甚喷到了面部和汗水相混,没有很好清洁,次日清晨自觉全身不适、头
期刊
关键词 乳房 结核性巨大脓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87    病历资料  患者,女,17岁,未婚,汉族;以“左侧乳房肿痛2个月”入院。入院查:左侧乳腺明显肿大,可扪及约15cm×12cm大小包块,波动感(+);包块轻度触痛,特别是乳头周围明显;包块周围皮肤呈暗红色;左侧乳头明显内陷;左侧腋窝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右侧乳房正常;CBC:Hb
期刊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剖宫产手术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97    临床资料  2008年1~6月我科对3例HIV阳性患者行剖宫产术,孕35周G1P0胎膜早破1例,孕38周G1P0 1例,孕40周 G1P01例,均采取择期手术。孕期产检HIV抗体阳性,无AIDS临床症状。手术方式采用以色列剖宫产术。手术时间40~50分钟,母婴平安。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98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在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4位[1]。对中晚期肝癌不宜手术的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介入治疗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8月对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配合积极规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1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急症,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的指南建议为了进快血运重建以挽救频死的心肌,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应尽早采取再灌注治疗。早期再灌注治疗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但由于病情危重在实行再灌注治疗后,经常会有出现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所以当
期刊
2-萘酚为白色结晶体,它广泛用于合成染料、化工、医药等工业。2-萘酚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粉尘、气溶胶形式存在,它的主要职业危害为接触性皮炎,经皮吸收可引起全身中毒,可致肾损伤、腹痛、循环系统病变等。为了控制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浓度,提高生产环境水平,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并为制定2-萘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在实验基础上,对2-萘酚的毒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进行简要综述。    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半数致死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