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不到在哪“发微博”了
目前,《微博》9.0版本的主要“槽点”在“自动更新”“找不到在哪发微博”和“视频太多”上。由于《微博》9.0版本的底栏新添加了“视频”功能,不但“发微博”的位置移到了右上角,“超话”和“热搜”等常用功能的设计也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发微博”位置上移,对用户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大。原因在于多数用户“只看不发”,经常使用这一按钮的人并不多。而少部分真正受到影响的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位置变动,就放弃微博阵地。“一边骂,一边用”,成为《微博》用户的常态。真正去寻求第三方客户端的用户,少之又少。
目前,营收增速放缓,已成为悬在微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想提高广告加载率,就得押注短视频营销。《2018短视频营销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18年年底,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元人民币。微博必须要对短视频“出手”了。
用短视频来带动营收
其实说到短视频,微博一直是“起大早,赶晚集”的那个。2013年,《秒拍》掀起國内第一波短视频高潮,随后两年《微博》迎来高光时刻。再后来,《微博》在低谷中获得“重生”,《秒拍》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却一直往下掉。直到2018年,《快手》和《抖音短视频》一路高歌,几乎彻底把老牌短视频产品“拍死在沙滩上”。微博终于决定“去秒拍化”,开始和酷燃合作—大力鼓励用户生产短视频。
向短视频方面转向,无疑会提高《微博》的广告效率。但目前《微博》相对中心化,削弱用户个人属性,长期来看存在隐忧。比如,红人电商或许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相比《抖音短视频》,微博的“王牌”就在于“半个私域流量”。多数博主生产的内容偏日常,有一定品牌背书,虽然流量价值不如《微信》,但相比其它平台又绰绰有余。这种土壤,适合vlog(视频博客)生存。但微博目前偏向算法推荐,一来因为平台缺内容,大量vlogger(视频博客博主)需要冷启动;二来面临如今的“经济寒冬”,行业竞争激烈,只有营收增速能“稳定军心”。
侧面战场:短视频模块
2018年的短视频赛道像一个“斗兽场”,无数玩家试图对垒《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均无功而返。于是2018年下半年,各路玩家都开始调整策略,休养生息。
腾讯的十几款短视频产品“打水漂”后,又做起了短视频版《创造101》;爱奇艺尝试反应类视频未果,又把目光投向了竖屏剧;西瓜视频的vlog和微综艺大计也已经谋划多时。
而像《微博》这样,把“短视频”作为一个功能,默默打磨的玩家,也有不少。只不过,“视频化转型”成功的概率,并不比独立短视频APP高多少。声量最大,且最不具参考价值的,莫过于微信的《时刻视频》—没有信息流,没有中心化分发,甚至没有内容留存。即便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产品,背靠《微信》这座大山,刚上线也引来行业热议。有人以为《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危矣,谁知根本没伤到后两者毫发。
对于更多内容社区来说,短视频也是块“难啃的骨头”。
2018年4月,知乎发布视频创作工具,开始通过首页推荐和话题等方式推广短视频。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声量不大。尽管如此,知乎“强行”推荐短视频问答的举动,也激起了少部分网友不满。“短视频”作为一个功能,一种运营手段无可厚非,但不顾用户使用习惯强推就不必了。
豆瓣也有类似地尝试。2018年,在《豆瓣》的早几个版本中,“豆瓣视频”曾作为独立入口,出现在首页中。里面内容均为“瓣嘴”和“观影会客厅”等豆瓣自制IP。《豆瓣》6.0版本发布之后,与短视频平行的周边、音频业务,统一归为“市集”。而“豆瓣视频”,只能在搜索和动态流中看到了。
短视频入口越来越深,但不意味着它被遗忘。前不久,《豆瓣》向用户开放发布“短视频”功能,和知乎“想法”一样,组织了多场短视频征集活动。不过,其短视频征集活动的存在感一直不高。目前看来,这只是《豆瓣》首页动态改版,加强话题运营的一种策略性尝试。
正面战场上,尽皆短视频APP“残骸”,侧面战场上,各类产品的短视频模块,正在悄悄迭代。《微博》这种重量级产品正式入局,又为2019年的短视频行业,增加了一个变量。经过了《快手》和《抖音短视频》“统治”短视频领域的一年,人们似乎非常期待,有产品能从中夺食,哪怕搅局者,并非新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