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iorm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民主氛围 心理动因 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式的权威主义。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始终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要讲“颗颗”、“米米”。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势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绝对权威”的震慑,更何况学生自己本身意识到就该“学而不厌”,因而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心安理得的“统治”着,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班门弄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应当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多证,就是很好的体现这种模式。
  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试题在中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是考察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试题,也是时代赋予的特色。
  例如:一个钢筋三角架在边长分别是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要再设计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且有长为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
  分析:此题是开放发散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题中截法似乎较多,实质上只有两种,即12厘米,30厘米,36厘米和10厘米,25厘米,30厘米。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提问,作业的编制应该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综述了胶粘剂在设备修复与防护方面的应用,认为粘涂表面技术克服了镶、配,焊,喷,镀等表面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该技术应用于快速修复设备和零件的表面损伤,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诱人的
从资源吸收与消耗两方面着手,建立了两种植物为一种资源竞争的模型;和两种植物为两种资源竞争的模型,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种间竞争的机制,讨论了谢氏耐性定理与
6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办的“2012百城论坛”活动在北京举行。南宁市继去年之后,再次荣获“城市品牌建设奖”。
【摘 要】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体验关系着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必须积极关注幼儿教师的幸福指数。作为幼儿园园长,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两条路线并行走路,对每位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培养幼儿教师享受工作的激情与素养,提升物质上的待遇,制订提升教师幸福感的路线图,打造教师幸福、幼儿幸福的幸福之园。  【关键词】幼儿教师 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
【摘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几乎所有的考试都有英语的存在。英语成为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尺度。然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却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特别是英语语法更是令广大师生所头痛不已,教师普遍感到语法课难上,语法枯燥乏味,往往是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是相当薄弱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学习语法时更没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摘要】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我想,这一定是为师者不胜教书育人之苦的感叹。但也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的清苦,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不易。其实,“难”和“易”都是相对的,凡事你不去想,也不敢去做,就会“易者亦难矣” ;反之,你敢想,也会做,并注重探索,总结,积累经验和方法,就会“难者亦易矣”。  【关键词】严师 高徒 新解  我于1990年师范院校毕业,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了,
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也是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30年。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科技创新的历程表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就是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在建设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愿、自主、快乐的学习语文呢?我觉得有效地开展自学训练无疑是教学过程的先行环节,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
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传送信息的系统,基于这样的系统所传送的主要是由用户生成的文本形式信息。电子邮件是最流行的Internet应用,许多用户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