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失。
见到魏籽时,她正在为一场“消失”作准备。
停用手机。离开微博。
宣布封刀。“长久以来,我已经厌倦了整天面对电脑的设计师生涯。谢谢大家支持,做完木推瓜我就正式封刀。”
她订好了去景德镇的机票。准备用陶土把笔下的一批小图变成也许可以被称为雕塑的东西。
对魏籽来说,这一切是结束更是开始,世界重新归零。
怪胎党。
魏籽自己剪头发,标志性的蘑菇云头发从头顶一直盖到眼睛。
魏籽的嘴角有一种向上弯的弧线,像时刻都在微笑,自有一股魔力。
魏籽的掌心文了一只眼睛,是个深远的图腾。她喜欢的盲人艺术家Moondoq和周云蓬,都给自己打开了一双无敌的眼。
魏籽养的狗叫袜子,是只怪胎狗。在魏籽的训练下,袜子从小没有恐高症,魏籽常把它抛起来在半空中接住,次次奏效。
魏籽是午夜书店怪兽,在自家开的旧天堂书店里写诗,或连夜炮制独家饮料。用奇异果汁加冰制成“激流岛”,用火龙果方块堆成的怪果盘名叫“耶路撒冷”。
有一天,魏籽的丈夫兼工作伙伴阿飞提醒她,“你成立个怪胎党吧,一切怪人都是党内成员。”
魏籽热爱纯种怪胎,不管他们身上的奇怪来自哪个星球,她会认真地喜欢上他们。
相亲相爱。
有的设计师选择与音乐站在两个山头上遥遥互望,做一场抽离的、冷感的、遥远的对话。魏籽则必须跟音乐人“相亲相爱”才能开始和完成所有设计——用一种极为古典的办法。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复循环地听一张专辑,找到满意的点方才罢休,像诗人寻找诗歌里那个精确的意象。
《红色推土机》是周云蓬为盲童募捐而作的公益专辑。魏籽做了一套给未来的设计。打开折页,全黑的内页里升起一栋彩色的小房子,是送给弱视孩子的礼物,也许他们慢慢好起来,有一天,能一点点看清楚这些色彩。专辑背面印着一只大眼睛,为了能让周云蓬摸到。魏籽在其中种入了另一种层面的交流,远比那个抽象色块构成的推土机封面更富有深意。
在周云蓬的《牛羊下山》专辑里,她接收到一种痛感。“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不会说话的爱情》是老周拔出的一把刀子,有股狠劲,他往自己心口扎了一刀,再把刀子硬生生拔了出来。一对连体牛羊从山上飘了下来,“它们是两个灵魂,可以抱在一起,成为—团物质。”它们踮着脚尖悠闲跳舞,但随时处在一种即将分离的薛定谔态。
“刀尖上跳舞,噩梦中的空气,这是典型的魏籽,既不表达美也不表达丑。她的天赋里的特异敏感,让她总爱把痛作用在美之上,表达一种更中间地带的东西。”阿飞说。
跋山涉水。
2012年5月,魏籽为台湾音乐人大竹研设计的I Must Have Been There(《似曾至此》)封面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封套设计。那是两只正在做梦的生物,站在树枝上或身体上长出枝桠,它们似乎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里,想从纸面上用纵深感一跃而出。看着这幅单纯的小画,你可以进入很深的梦里,梦直入琴弦织成的大地,带着不同质感的心跳——很像魏籽“盗梦空间”式的设计:和音乐一起做梦,还要确保从音乐里一层一层醒过来。
过程并不轻松。阿飞用“像分娩一样痛苦”来形容魏籽的每一次设计。
一次设计通常要出全然不同的七八稿。
马木尔的《Kêngistik》(《星空》),一张传统的冬不拉专辑,平淡安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像一个绝世高手,只微微拨弄琴弦,没有大动作,每个音都极克制。魏籽不停地画着“力量”,她画出了一把斧头,画出了金属物质,画出了一堆火,画出了海底沉默的火山——微微火光与蓝色海水混杂,即将爆发的沉静临界。最后,她把这些稿子都扔了,目的是一个无数颗星星组成的圆,在黑里作无限循环。“她最后抛弃了把力量满满地表达出来,她觉得马木尔的世界是黑的,里面有沉默之道,是从属于少的哲学。”为了找到最后这几颗星星,魏籽不断地否认自己,跋山涉水,浑然忘我。
“就像噩梦醒来后的第一口空气。魏籽有时候是拧巴的,她并不能完全控制怎么找到那口空气。但毕竟是经过噩梦的,梦和醒之间,于是有了—股狠狠的张力。”
手工匠人。
魏籽相信手的痕迹,除了大量手绘,她可以把设计玩成一场游戏——虽然依旧不能缓解她的电焦虑症。
一块木板,钉上20盒大头针,并不完全钉进去,大头针们便有了弹性,轻轻敲过去就像一台叮叮咚咚的琴。大头针的帽子在路灯下反出异质的光,拍下来,便是一片虚幻的星空——这便是马木尔的《Kaytalaw》(《循环》)的抽象封面。
“我不要Love&Peace,给我一个猛点儿的东西”,中国先锋音乐节策划人张晓舟对魏籽说。于是,魏籽与金属和铁丝玩游戏,海报上最后出现了一只钢铁大鸟,正在用一只斑驳的锯子嘴,锯掉自己立足的那根树枝。
魏籽说,在所有的艰难里,这只是她让自己兴奋一点的努力。
告别的时候,魏籽送我一句话:“为了所有我受过的苦。如果我是真的,你就是真的。”这是她看过最棒的描述宗教的句子。我想,它同样适用于魏籽那条布满痛感的创作路途。
(摘自《城市画报》2012年第12期)
见到魏籽时,她正在为一场“消失”作准备。
停用手机。离开微博。
宣布封刀。“长久以来,我已经厌倦了整天面对电脑的设计师生涯。谢谢大家支持,做完木推瓜我就正式封刀。”
她订好了去景德镇的机票。准备用陶土把笔下的一批小图变成也许可以被称为雕塑的东西。
对魏籽来说,这一切是结束更是开始,世界重新归零。
怪胎党。
魏籽自己剪头发,标志性的蘑菇云头发从头顶一直盖到眼睛。
魏籽的嘴角有一种向上弯的弧线,像时刻都在微笑,自有一股魔力。
魏籽的掌心文了一只眼睛,是个深远的图腾。她喜欢的盲人艺术家Moondoq和周云蓬,都给自己打开了一双无敌的眼。
魏籽养的狗叫袜子,是只怪胎狗。在魏籽的训练下,袜子从小没有恐高症,魏籽常把它抛起来在半空中接住,次次奏效。
魏籽是午夜书店怪兽,在自家开的旧天堂书店里写诗,或连夜炮制独家饮料。用奇异果汁加冰制成“激流岛”,用火龙果方块堆成的怪果盘名叫“耶路撒冷”。
有一天,魏籽的丈夫兼工作伙伴阿飞提醒她,“你成立个怪胎党吧,一切怪人都是党内成员。”
魏籽热爱纯种怪胎,不管他们身上的奇怪来自哪个星球,她会认真地喜欢上他们。
相亲相爱。
有的设计师选择与音乐站在两个山头上遥遥互望,做一场抽离的、冷感的、遥远的对话。魏籽则必须跟音乐人“相亲相爱”才能开始和完成所有设计——用一种极为古典的办法。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复循环地听一张专辑,找到满意的点方才罢休,像诗人寻找诗歌里那个精确的意象。
《红色推土机》是周云蓬为盲童募捐而作的公益专辑。魏籽做了一套给未来的设计。打开折页,全黑的内页里升起一栋彩色的小房子,是送给弱视孩子的礼物,也许他们慢慢好起来,有一天,能一点点看清楚这些色彩。专辑背面印着一只大眼睛,为了能让周云蓬摸到。魏籽在其中种入了另一种层面的交流,远比那个抽象色块构成的推土机封面更富有深意。
在周云蓬的《牛羊下山》专辑里,她接收到一种痛感。“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不会说话的爱情》是老周拔出的一把刀子,有股狠劲,他往自己心口扎了一刀,再把刀子硬生生拔了出来。一对连体牛羊从山上飘了下来,“它们是两个灵魂,可以抱在一起,成为—团物质。”它们踮着脚尖悠闲跳舞,但随时处在一种即将分离的薛定谔态。
“刀尖上跳舞,噩梦中的空气,这是典型的魏籽,既不表达美也不表达丑。她的天赋里的特异敏感,让她总爱把痛作用在美之上,表达一种更中间地带的东西。”阿飞说。
跋山涉水。
2012年5月,魏籽为台湾音乐人大竹研设计的I Must Have Been There(《似曾至此》)封面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封套设计。那是两只正在做梦的生物,站在树枝上或身体上长出枝桠,它们似乎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里,想从纸面上用纵深感一跃而出。看着这幅单纯的小画,你可以进入很深的梦里,梦直入琴弦织成的大地,带着不同质感的心跳——很像魏籽“盗梦空间”式的设计:和音乐一起做梦,还要确保从音乐里一层一层醒过来。
过程并不轻松。阿飞用“像分娩一样痛苦”来形容魏籽的每一次设计。
一次设计通常要出全然不同的七八稿。
马木尔的《Kêngistik》(《星空》),一张传统的冬不拉专辑,平淡安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像一个绝世高手,只微微拨弄琴弦,没有大动作,每个音都极克制。魏籽不停地画着“力量”,她画出了一把斧头,画出了金属物质,画出了一堆火,画出了海底沉默的火山——微微火光与蓝色海水混杂,即将爆发的沉静临界。最后,她把这些稿子都扔了,目的是一个无数颗星星组成的圆,在黑里作无限循环。“她最后抛弃了把力量满满地表达出来,她觉得马木尔的世界是黑的,里面有沉默之道,是从属于少的哲学。”为了找到最后这几颗星星,魏籽不断地否认自己,跋山涉水,浑然忘我。
“就像噩梦醒来后的第一口空气。魏籽有时候是拧巴的,她并不能完全控制怎么找到那口空气。但毕竟是经过噩梦的,梦和醒之间,于是有了—股狠狠的张力。”
手工匠人。
魏籽相信手的痕迹,除了大量手绘,她可以把设计玩成一场游戏——虽然依旧不能缓解她的电焦虑症。
一块木板,钉上20盒大头针,并不完全钉进去,大头针们便有了弹性,轻轻敲过去就像一台叮叮咚咚的琴。大头针的帽子在路灯下反出异质的光,拍下来,便是一片虚幻的星空——这便是马木尔的《Kaytalaw》(《循环》)的抽象封面。
“我不要Love&Peace,给我一个猛点儿的东西”,中国先锋音乐节策划人张晓舟对魏籽说。于是,魏籽与金属和铁丝玩游戏,海报上最后出现了一只钢铁大鸟,正在用一只斑驳的锯子嘴,锯掉自己立足的那根树枝。
魏籽说,在所有的艰难里,这只是她让自己兴奋一点的努力。
告别的时候,魏籽送我一句话:“为了所有我受过的苦。如果我是真的,你就是真的。”这是她看过最棒的描述宗教的句子。我想,它同样适用于魏籽那条布满痛感的创作路途。
(摘自《城市画报》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