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个球拍和一个球的总价是11元,球拍比球要贵10元。那么球是多少钱?
大多数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一块钱—这明显是错的。正确答案是:球拍10.5元,球0.5元。
难倒名校大学生的数学题
50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对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并对人们的回答做了分析。他看似简单的实验其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思维的看法。数百年来,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推理是人类才拥有的天赋——凯尼曼与同事特维斯基(Amos Tversky)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人类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思维清晰。当面临不确定因素时,人们通常不会很仔细地去分析那些信息,或查找相关的数据。相反,他们倾向于通过直觉的捷径去判断,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他们错了。这些捷径并不是能快速解答数学题的方法;而是避开正常的数学计算方法。当问到球拍与球的问题时,忘记了小学就学过的最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想当然地给出了答案。
虽然凯尼曼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多年来,他的文章却没有引起重视。凯尼曼说,一位杰出的美国哲学家,听了他的研究后,马上摇头说,“我对研究愚蠢的心理学没有兴趣。”
今年6月初,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韦斯特(Richard West)与多伦多大学的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合写的一篇论文发表在《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文章说,很多事实都证明聪明的人更倾向于错误的思维范式。虽然我们都认为智慧可以消除偏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状元觉得他们不大会犯那些常识性的错误。韦斯特等让482位大学生做一份问卷,上面都是各种常见的容易犯错的问题。下面是几个例题:
“湖里有一片睡莲。每天睡莲的面积都会翻倍。倘若等到睡莲能盖满整个湖面,需要48天,那么睡莲盖住半个湖面需要多少天?”
你的第一直觉,可能就是直接把48天除以2,然后答曰24天。显然这个答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47天。
韦斯特又让学生们做了一份智力测试,意在测试人们的“认知偏差”的程度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测试凯尼曼早在1970年代就做过。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高度是否大于某个高度(选项从85英尺到1000英尺)。第二个问题是估计一下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到底有多高。当学生在第一个是非题中遇到的数字是85英尺时,他们在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是:118英尺。如果第一题的选项是1000英尺,他们对红杉高度的估计就增长了7倍。
聪明人更易犯错?
不过,韦斯特等研究的重点不是重新证实这种已知的认知偏差,他们想弄清这些偏差是否与智力关联。他们采用各种测试方法,来评估“主动思维的意愿”。
结果令人担忧,比如自我意识并没有用。正如科学家们说,“人们即使认识到自己有偏见,但却无助于他们克服偏见。”凯尼曼对这个结果并不吃惊,他在去年底发布的新书《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写道,即使是他自己近几十年来做出的重要研究也不足以让他提高认知。“直觉往往让我过分自信,做出极端的预测,然后导致错误的计划”——比如,倾向于低估需要花多少时间去完成一项任务。“我做这些课题研究的情况就是这样。”他戏谑道。
也许,对我们最有害的偏见思维是我们通常认为他人更有可能出错,这被称为“偏见盲点”。这种“心理偏差”让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别人的决定里存在系统性错误。我们通常很轻易地看到朋友的缺点,而自身同样的缺点,我们就视而不见。虽然“偏见盲点”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但韦斯特的论文科学地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严于律人,疏于律己”。
还有其他让人不安的事实:智力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这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们给学生们四种“认知能力”的测量标准。结果很不乐观,“认知能力较强的人,更不能看到自己的认知偏差。”(换句话说,聪明人更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聪明的人(比如考试成绩不错的)与深思熟虑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常见的谬误。教育程度也无法挽回这个事实;多年前,凯尼曼等人就记录到,哈佛、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50%以上的学生都答错了那道球拍与球的问题。
如何解释?其中一个大胆假设就是,我们评估别人与评估自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偏见盲点的扩大。比如说,当我们观察陌生人所做的非理性抉择时,我们必须从其行为信息来判断;我们从外部来审视其认知偏差,这样很容易窥见其系统性思维谬误。然而,当我们看待自己的坏主意时,我们采用的是内省机制:审查自己的动机,自圆其说;向心理医生倾吐,琢磨那些让我们误入歧途的理念。
内省机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所致,这也是非理性的根源。因此人们往往无法用智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法有效地自我分析。事实上,内省倒是把事情弄复杂了,我们越想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
(摘自《南都周刊》2012年第26期)
大多数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一块钱—这明显是错的。正确答案是:球拍10.5元,球0.5元。
难倒名校大学生的数学题
50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凯尼曼(Daniel Kahneman)对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并对人们的回答做了分析。他看似简单的实验其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思维的看法。数百年来,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推理是人类才拥有的天赋——凯尼曼与同事特维斯基(Amos Tversky)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人类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思维清晰。当面临不确定因素时,人们通常不会很仔细地去分析那些信息,或查找相关的数据。相反,他们倾向于通过直觉的捷径去判断,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他们错了。这些捷径并不是能快速解答数学题的方法;而是避开正常的数学计算方法。当问到球拍与球的问题时,忘记了小学就学过的最简单的数学公式,而是想当然地给出了答案。
虽然凯尼曼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多年来,他的文章却没有引起重视。凯尼曼说,一位杰出的美国哲学家,听了他的研究后,马上摇头说,“我对研究愚蠢的心理学没有兴趣。”
今年6月初,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韦斯特(Richard West)与多伦多大学的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合写的一篇论文发表在《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文章说,很多事实都证明聪明的人更倾向于错误的思维范式。虽然我们都认为智慧可以消除偏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状元觉得他们不大会犯那些常识性的错误。韦斯特等让482位大学生做一份问卷,上面都是各种常见的容易犯错的问题。下面是几个例题:
“湖里有一片睡莲。每天睡莲的面积都会翻倍。倘若等到睡莲能盖满整个湖面,需要48天,那么睡莲盖住半个湖面需要多少天?”
你的第一直觉,可能就是直接把48天除以2,然后答曰24天。显然这个答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47天。
韦斯特又让学生们做了一份智力测试,意在测试人们的“认知偏差”的程度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测试凯尼曼早在1970年代就做过。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高度是否大于某个高度(选项从85英尺到1000英尺)。第二个问题是估计一下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到底有多高。当学生在第一个是非题中遇到的数字是85英尺时,他们在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是:118英尺。如果第一题的选项是1000英尺,他们对红杉高度的估计就增长了7倍。
聪明人更易犯错?
不过,韦斯特等研究的重点不是重新证实这种已知的认知偏差,他们想弄清这些偏差是否与智力关联。他们采用各种测试方法,来评估“主动思维的意愿”。
结果令人担忧,比如自我意识并没有用。正如科学家们说,“人们即使认识到自己有偏见,但却无助于他们克服偏见。”凯尼曼对这个结果并不吃惊,他在去年底发布的新书《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写道,即使是他自己近几十年来做出的重要研究也不足以让他提高认知。“直觉往往让我过分自信,做出极端的预测,然后导致错误的计划”——比如,倾向于低估需要花多少时间去完成一项任务。“我做这些课题研究的情况就是这样。”他戏谑道。
也许,对我们最有害的偏见思维是我们通常认为他人更有可能出错,这被称为“偏见盲点”。这种“心理偏差”让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别人的决定里存在系统性错误。我们通常很轻易地看到朋友的缺点,而自身同样的缺点,我们就视而不见。虽然“偏见盲点”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但韦斯特的论文科学地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严于律人,疏于律己”。
还有其他让人不安的事实:智力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这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们给学生们四种“认知能力”的测量标准。结果很不乐观,“认知能力较强的人,更不能看到自己的认知偏差。”(换句话说,聪明人更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聪明的人(比如考试成绩不错的)与深思熟虑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常见的谬误。教育程度也无法挽回这个事实;多年前,凯尼曼等人就记录到,哈佛、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50%以上的学生都答错了那道球拍与球的问题。
如何解释?其中一个大胆假设就是,我们评估别人与评估自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偏见盲点的扩大。比如说,当我们观察陌生人所做的非理性抉择时,我们必须从其行为信息来判断;我们从外部来审视其认知偏差,这样很容易窥见其系统性思维谬误。然而,当我们看待自己的坏主意时,我们采用的是内省机制:审查自己的动机,自圆其说;向心理医生倾吐,琢磨那些让我们误入歧途的理念。
内省机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所致,这也是非理性的根源。因此人们往往无法用智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法有效地自我分析。事实上,内省倒是把事情弄复杂了,我们越想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
(摘自《南都周刊》2012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