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初中未毕业的流浪汉,能在北京的文化娱乐圈折腾出什么结果?乔小刀用经历给出了答案。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古筝高手”等多重身份。他与侄女乔木楠的演艺组合“大乔小乔”,也散发出快意人生的纯朴光芒。
去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
乔小刀在山东长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被父母带着“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小时候家里穷,乔小刀自幼跟着父亲捡破烂、捡砖头,为他后来成为“破烂艺术家”、“手工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调侃地说,他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少年时代的乔小刀又黑又瘦,上学只上到初二。十六七岁的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事做,那时唯一能给他带来自尊和自信的,就是利用超强的动手能力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做设计”,设计诸如兵马俑、水车之类稀奇古怪的东西。1998年3月,二十岁出头的乔小刀决定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受苦,从黑龙江来到了北京。
他从电焊工做起,每月收入两三百元。平均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连续工作20个小时。在做电焊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电脑刻字,收入翻了一番;干电脑刻字时,他学会了平面设计,收入又翻了一番;2000年,他成了写字楼白领,在网站工作,收入又翻一番,月薪3000元。为了这一切,他奋斗了两三年。
穷小子变身“丝网印刷专家”
在北京“混”的日子,乔小刀认识了不少艺术家,比如玩音乐的人。在自我介绍时,“出于单纯的自尊心”,乔小刀说自己是画家——在北京,画家满地跑。可有个酒吧老板就当了真,他说:“我的酒吧重新装修,能不能挂你几幅画,让酒吧有点档次?”
乔小刀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可是从来没有学过画画,怎么办?被面子逼到悬崖边上的他发挥了自己捡破烂的“优势”,骑着辆破自行车,在北京三环路的垃圾堆里捡三合板、建筑胶、废布、油漆、颜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敲敲打打、拼拼凑凑、涂涂抹抹,还果真搞出了一批形式独特的“假油画”,共70幅。其成本,算上吃住在内,总计不超过700元。就这样,乔小刀除了完成酒吧老板交待的任务外,还顺势搞了个画展,地点就在酒吧。
那年春节,他回了趟老家,家里最让他揪心的是侄女乔木楠。她出生仅几个月,父母就离异了,父亲无力抚养,她只有跟着爷爷奶奶过苦日子。2002年,乔小刀把父母和乔木楠接到了北京,决定自己当老板养活家人。随后不久,他果真当上了老板。原来,2002年互联网遭遇寒冬,乔小刀所在的网站苦撑两年后终于倒闭了。乔小刀象征性地付了一点钱,得到了两台苹果电脑和一批办公用具。这些家当成了他当老板的资本,他租了个小写字间,有了自己的公司,做“商业设计”、丝网印刷。自己当老板,乔小刀工作更玩命了,客户渐渐多起来,其中包括一些艺术界的人士,如“二手玫瑰”乐队、音乐人万晓利等。乔小刀为他们设计唱片,印刷唱片封面和宣传品,“丝网印刷专家”的名头从那时起渐渐流传开来。赚了些钱,生活逐渐安定后,乔小刀那颗不安分的心却又开始蠢蠢欲动。他先是做了本杂志,名字很另类,叫《月经》,意为“记录每个月的经历”;形式也另类,以帆布为原材料,丝网印刷。后来这本杂志“玩大了”,竟被邀请去欧洲参加先锋展。在三四年里,乔小刀尝试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大声展”、“奥运建设历程展”……他又成了展览策划人。
“我做音乐是给不懂音乐的人听的!”
2006年,不安分的乔小刀卖掉了公司,决定做音乐人。问题在于,他根本没受过音乐教育,连什么是音节都不知道。
“他唱歌调不准,这没关系,可是他居然没拍!”“潜水艇”乐队的鼓手这样评价乔小刀。“你是丝网印刷专家,没必要趟音乐这趟混水!”“二手玫瑰”乐队主唱梁龙给乔小刀的建议就要委婉得多。乔小刀自己写歌词,自己谱曲,并在酒吧里搞了多次个人音乐会,请了万晓利等三位嘉宾,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场面火爆,乔小刀竟拥有了众多的fans。三位嘉宾大呼不解:“他唱歌那么难听,怎么有那么多人喜欢?”乔小刀的解释是:“我做音乐不是给内行听的,是给不懂音乐的人听的!”
接下来,乔小刀又做了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他请年仅8岁的侄女乔木楠“出山”,与他搞演唱组合。“别人说我唱歌不靠谱,那我就再找个更不靠谱的,让她做主唱,别人就不会骂我了。”歌唱组合建立起来,乔小刀给组合起了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大乔小乔”。随后,他决定为“大乔小乔”出张唱片专辑,名为《消失的光年》。为了节约成本,唱片的内包装和外包装全由麻布做成,不仅仅是音乐艺术品,还是纯粹的手工艺品,切合“消失的光年”这个主题。
《消失的光年》成中国唱片史上最贵的唱片
《消失的光年》限量发行2000张,有一部分是“超级精装版”,售价500元一张,创出中国唱片史上最贵唱片的纪录。2007年7月12日晚,1000多人涌进了《消失的光年》专辑首发式会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掏钱买40元门票进场的。这是让乔小刀自豪的地方。32岁的乔小刀和9岁的乔木楠在台上唱:哀伤的不会忘却/那只是一些片段/忘却的无法消失/他们躲在树后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眼中的星辰月光/消失在心中的光年……简单的旋律,简陋的配乐,大乔小乔的随意吟唱,竟然就组合成了梦幻般的天籁之音。
至今,《消失的光年》限量版唱片已基本销售完毕。乔小刀说,他出唱片并非是为了赚钱,自己已将唱片中的歌曲都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这让《消失的光年》在网上也火了起来。
对了,乔小刀本名叫乔守民,那是他当农民时的名字;当设计师的时候,他才开始叫乔小刀;当上歌手后,他实际上是叫乔西。有着多重身份和多个名字的他,如今有了自己的车,在北京买了300平的大房子。以钱的角度衡量,在富豪林立的今天,他当然算不上成功。可作为只读到初二的民工,他在不断折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也和侄女乔木楠一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绝代光年”。
浩瀚摘自《黄金时代》 编辑/叶琪
去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
乔小刀在山东长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被父母带着“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小时候家里穷,乔小刀自幼跟着父亲捡破烂、捡砖头,为他后来成为“破烂艺术家”、“手工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调侃地说,他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少年时代的乔小刀又黑又瘦,上学只上到初二。十六七岁的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事做,那时唯一能给他带来自尊和自信的,就是利用超强的动手能力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做设计”,设计诸如兵马俑、水车之类稀奇古怪的东西。1998年3月,二十岁出头的乔小刀决定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受苦,从黑龙江来到了北京。
他从电焊工做起,每月收入两三百元。平均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连续工作20个小时。在做电焊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电脑刻字,收入翻了一番;干电脑刻字时,他学会了平面设计,收入又翻了一番;2000年,他成了写字楼白领,在网站工作,收入又翻一番,月薪3000元。为了这一切,他奋斗了两三年。
穷小子变身“丝网印刷专家”
在北京“混”的日子,乔小刀认识了不少艺术家,比如玩音乐的人。在自我介绍时,“出于单纯的自尊心”,乔小刀说自己是画家——在北京,画家满地跑。可有个酒吧老板就当了真,他说:“我的酒吧重新装修,能不能挂你几幅画,让酒吧有点档次?”
乔小刀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可是从来没有学过画画,怎么办?被面子逼到悬崖边上的他发挥了自己捡破烂的“优势”,骑着辆破自行车,在北京三环路的垃圾堆里捡三合板、建筑胶、废布、油漆、颜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敲敲打打、拼拼凑凑、涂涂抹抹,还果真搞出了一批形式独特的“假油画”,共70幅。其成本,算上吃住在内,总计不超过700元。就这样,乔小刀除了完成酒吧老板交待的任务外,还顺势搞了个画展,地点就在酒吧。
那年春节,他回了趟老家,家里最让他揪心的是侄女乔木楠。她出生仅几个月,父母就离异了,父亲无力抚养,她只有跟着爷爷奶奶过苦日子。2002年,乔小刀把父母和乔木楠接到了北京,决定自己当老板养活家人。随后不久,他果真当上了老板。原来,2002年互联网遭遇寒冬,乔小刀所在的网站苦撑两年后终于倒闭了。乔小刀象征性地付了一点钱,得到了两台苹果电脑和一批办公用具。这些家当成了他当老板的资本,他租了个小写字间,有了自己的公司,做“商业设计”、丝网印刷。自己当老板,乔小刀工作更玩命了,客户渐渐多起来,其中包括一些艺术界的人士,如“二手玫瑰”乐队、音乐人万晓利等。乔小刀为他们设计唱片,印刷唱片封面和宣传品,“丝网印刷专家”的名头从那时起渐渐流传开来。赚了些钱,生活逐渐安定后,乔小刀那颗不安分的心却又开始蠢蠢欲动。他先是做了本杂志,名字很另类,叫《月经》,意为“记录每个月的经历”;形式也另类,以帆布为原材料,丝网印刷。后来这本杂志“玩大了”,竟被邀请去欧洲参加先锋展。在三四年里,乔小刀尝试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大声展”、“奥运建设历程展”……他又成了展览策划人。
“我做音乐是给不懂音乐的人听的!”
2006年,不安分的乔小刀卖掉了公司,决定做音乐人。问题在于,他根本没受过音乐教育,连什么是音节都不知道。
“他唱歌调不准,这没关系,可是他居然没拍!”“潜水艇”乐队的鼓手这样评价乔小刀。“你是丝网印刷专家,没必要趟音乐这趟混水!”“二手玫瑰”乐队主唱梁龙给乔小刀的建议就要委婉得多。乔小刀自己写歌词,自己谱曲,并在酒吧里搞了多次个人音乐会,请了万晓利等三位嘉宾,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场面火爆,乔小刀竟拥有了众多的fans。三位嘉宾大呼不解:“他唱歌那么难听,怎么有那么多人喜欢?”乔小刀的解释是:“我做音乐不是给内行听的,是给不懂音乐的人听的!”
接下来,乔小刀又做了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他请年仅8岁的侄女乔木楠“出山”,与他搞演唱组合。“别人说我唱歌不靠谱,那我就再找个更不靠谱的,让她做主唱,别人就不会骂我了。”歌唱组合建立起来,乔小刀给组合起了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大乔小乔”。随后,他决定为“大乔小乔”出张唱片专辑,名为《消失的光年》。为了节约成本,唱片的内包装和外包装全由麻布做成,不仅仅是音乐艺术品,还是纯粹的手工艺品,切合“消失的光年”这个主题。
《消失的光年》成中国唱片史上最贵的唱片
《消失的光年》限量发行2000张,有一部分是“超级精装版”,售价500元一张,创出中国唱片史上最贵唱片的纪录。2007年7月12日晚,1000多人涌进了《消失的光年》专辑首发式会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掏钱买40元门票进场的。这是让乔小刀自豪的地方。32岁的乔小刀和9岁的乔木楠在台上唱:哀伤的不会忘却/那只是一些片段/忘却的无法消失/他们躲在树后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眼中的星辰月光/消失在心中的光年……简单的旋律,简陋的配乐,大乔小乔的随意吟唱,竟然就组合成了梦幻般的天籁之音。
至今,《消失的光年》限量版唱片已基本销售完毕。乔小刀说,他出唱片并非是为了赚钱,自己已将唱片中的歌曲都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这让《消失的光年》在网上也火了起来。
对了,乔小刀本名叫乔守民,那是他当农民时的名字;当设计师的时候,他才开始叫乔小刀;当上歌手后,他实际上是叫乔西。有着多重身份和多个名字的他,如今有了自己的车,在北京买了300平的大房子。以钱的角度衡量,在富豪林立的今天,他当然算不上成功。可作为只读到初二的民工,他在不断折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也和侄女乔木楠一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绝代光年”。
浩瀚摘自《黄金时代》 编辑/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