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文本 言义共生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是“语文共生教学”的倡导者,他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做到“眼动”——有质量的读、“嘴动”——有质量的说、 “脑动”——有质量的思考、“语言动”——有质量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训练。他执教的课例《背影》,就是运用上述理念进行教学的代表。
  一、关注反常处
  师:黄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我们一般写父爱、母爱、老师的爱等都写他们的眼睛。假如朱自清写他父亲的眼睛,会写出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生1:父亲的眼睛是那种很严厉又很慈祥的。因为父亲总是严厉的,但同时又是很爱他的。
  生2:应该是很疲惫的。因为奶奶去世了,父亲很操劳。
  生3:眼里应该噙着泪花。
  师:含着泪水,舍不得儿子离开,对吧?
  (学生点头)
  师:非常好。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要有自己的思考。这个问题涉及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涉及朱自清对父亲感情的理解。要弄懂朱自清对父亲感情的理解,要知道朱自清父亲的眼睛会是什么样的,就要先去理解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看看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赏析】
  关注文中的反常处,对读懂文本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就《背影》一文来说,作者并没有像绝大多数作者那样从正面肖像开始写他的父亲,而是从父亲的背影着笔,这样的写作切入点,往往给人带来新奇的感觉,也更易引起读者注意。黄厚江老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这个反常处,作为突破点细挖慢掘。他以“我们一般写父爱、母爱、老师的爱等都写他们的眼睛。假如朱自清写他父亲的眼睛,会写出一双什么样的眼睛”这个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境进行猜想。这个教学步骤,表面上看是偏离了文本,但用意非常深远:第一,为理解朱自清的父子关系铺路;第二,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进行合理想象;第三,结合文本进行写作迁移。“我们一般写父爱、母爱、老师的爱等都写他们的眼睛”,但朱自清却写父亲的背影,在选材中岂不反常?细加分析,更有深意,如此进行阅读教学,无意中便训练了写作思维。这个貌似不经意的教学安排,具有“一石三鸟”之效,读到后面黄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朱自清的父子关系时,我们才不得不佩服黄老师这么安排确属高明之举。
  二、提供支架助读
  师:这里黄老师整理了关于作者父亲的一组信息,现在黄老师把这一段复杂的信息读一读,同学们思考我刚才说的那两个问题。
  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家庭困难,父子离别——1920年,儿子毕业,到南方工作——1921年,儿子由杭州回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家——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儿子再次离家——1924 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1925 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1945年,父亲去世。
  师:这些信息太复杂,我们现在简单梳理一下,哪位同学能够很快看到跟我们这篇文章联系最紧密的信息?
  生1:我看到的是“父亲失业,家庭困难,父子离别”,因为这条信息和本文讲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儿子去读书,父亲也外出找工作。
  生2: 我认为是“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生3: 我找的是“父亲给儿子寫信(大去之期不远)”,就是因为这条信息才让作者写下了《背影》。
  师:这是写作《背影》的直接缘由。就是因为这封信,在某种意义上说才有了这篇散文。同学们还要思考一个更难的问题,你能不能结合这些信息思考本文中作者跟父亲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生(齐):不好。
  【赏析】
  “支架”原是一个建筑术语,如今在教学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隐喻,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教师或他人的帮助。它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后来成为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普利斯里等人对其定义为: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形成时撤去帮助。在黄厚江老师《背影》教学课例中,“关于作者父亲的一组信息”就属于黄老师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供的教学“支架”。“关于作者父亲的一组信息”在文本中是没有的,提供这个教学“支架”,对于理解朱自清父子的关系及朱父写信给儿子的缘由帮助极大。学生一读“关于作者父亲的一组信息”,马上与文本建立了联系,并从这份联系中很快推出:朱自清跟他父亲之间的关系不好。这个结论的得出,就为下面解析父亲主动把父子关系拉近而写信一事埋下了伏笔。
  三、聚焦矛盾处
  师:我们一起来推敲这封信,这封信中有很多矛盾,看谁最先发现。
  生1:他一开始说他的身体很平安,但是后面又说大去之期已经不远了。如果他身体很平安的话,又怎么会很快就要死呢?
  师:这两句话中哪一句是真话,哪一句是假话?
  生2:肯定身体平安是假的。
  生3: 我觉得应该“大去之期不远”是假话。
  师:为什么呢?
  生3:我认为父亲是想借他即将要死来引起儿子对自己的重视。
  生4:我同意。因为上面写的是1945年父亲去世,他读《背影》是在1928年。
  ……
  师:大家想想,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矛盾。“举箸提笔,诸多不便”“膀子疼痛”,黄老师经常膀子疼,你们能说黄老师大去之期不远吗?
  生(齐):不能。
  师: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嘛,对不对?
  生(齐):对。
  师:刚才那位同学讲得也是非常好的,他从时间上去思考。那个年代的父亲,他的爱的表达跟今天的父亲不一样,很内敛、含蓄。他到了晚年呢,主动地向儿子表达需要关怀,需要关注。有没有达到目的啊?
  生(齐):达到了。
  师:从哪里看出朱自清理解父亲了?
  生1: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说明作者很想快点与父亲相见。
  师:非常好。注意读这一句时要把它和文章中哪句联系起来?
  生2:开头一句。
  师:对。这不仅是结构照应,还是情感升华,非常好。 其他同学还从哪里读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以及做父亲不容易的?(师在“儿子”旁边板书“理解”)
  生3:从第七自然段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从这句话读出来了作者对以前没有理解父亲的悔恨之心,然后是感情的伤心之泪和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师:非常丰富。你从那个泪光中就能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思念,为当初不理解父亲而感到后悔。
  【赏析】
  文本中的矛盾处,往往是理解主旨及作者情感的突破口。黄厚江老师先潜心阅读文本,发掘了《背影》一文中的矛盾处——父亲的来信,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信中矛盾处所隐含的信息——父亲主动向儿子表达需要关怀,需要关注。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这一层呢?黄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信中的矛盾,从而让学生得出“父亲是想借他即将要死来引起儿子对自己的重视”这一观点,并据此推导出“朱自清理解父亲了”。学生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在黄老师的层层引导之下,从生活中来,又紧扣了文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黄老师一边“筑渠”(这封信中有很多矛盾,看谁最先发现),又一边“放水”(这两句话中哪一句是真话,哪一句是假话),在师生一问一答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了。
  本课例中所蕴含的黄厚江老师教学理念远不止这些。他倡导在教学中“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他大力提倡的“本色语文”教学观,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会。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横水中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翩若惊鸿的航模表演、婉若游龙的健美操、匠心传承的手工结艺、厮杀激烈的围棋对垒……走进丰城市实验小学,呈现的是实施“三维课程”后的课堂新景,新芽吐绿中洋溢着知识的芬芳与童年的欢乐。  新学期伊始,学校秉承陶行知先生的“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以“适性扬长”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实施了三维课程。三维课程以基础课程为“主菜”、拓展课程为“配餐”、家长课程为“甜点”,形成了
期刊
近来,部分地方、部分学校、部分学科,以强大的行政推动力,大面积地引进外地的学案,借此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而一些教师在应用这些学案的时候,不加选择、不加改造、照搬照抄,存在很大的偏向。这种现象应引起关注。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
期刊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蹲下来看学生。”意思是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成为孩子心灵的领路人,还要学会低下自己的身体,认真观察孩子们童真的世界,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感受他们心灵的每一次蜕变,直至他们真正长大。  蹲下来,学会体贴  我们班的王同学是一个胆儿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演讲了,只见他红涨着小脸,低着脑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的声音像蚊子嗡嗡。他越是惊恐,同学们越是屏住呼吸、
期刊
2018年6月12日,一位青年教师邀请我去听课指导。她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听课后,我直言不讳:“你直到第25分钟,才让学生读课文,前面一直在提问、讲解、分析,之后还是串讲串问。问了那么多,讲了那么多,没让学生好好地朗读课文——读好、悟好课文,所以一节课只教了第一、二小节,课堂容量不够,学生不兴奋、不感兴趣、不快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从‘串讲串问’的泥淖中跳出来,走向深度‘学习活动
期刊
邓彤老师的公开课《侍坐章》,在文言文教学“死于章句,废于清议”两个极端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解决了分析课带来的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又不使教学流于空疏浮泛,真正让课堂有趣、有料。  一、营造气氛,引入情境  师:哪位同学模拟一下子路的发言?  (生举手)  师:你把子路的话读一读。  生1(读):“子路率尔而对曰……且知方也。”  师:很好,有几个我怕他读错的字,比如“千乘”的“乘(shèng)”和
期刊
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读童话的同时,教学目标指向帮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第九课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浅显易懂,文笔生动,讲述了巨人如何由自私、任性转变为学会分享,表达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美好含义。  在教学这篇童话时,班里有个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桃树底下的小男孩是谁?为什么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赶快逃走?为什么他要用自己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这三个问题一
期刊
1  “不曾在黑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网络热语很适用于理解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观点:“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对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有着直接联系的。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与困境的愿望。”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和追求成功一样,也是个体得以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个儿童心里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只是这种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开出一朵怎
期刊
儿童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神圣的,也是朦胧的。因此,我们把三年级儿童诗的写作定位在——简简单单吟,轻轻松松诗。吟者,诵也,教也。取其后者也——教。即简简单单教,一课一得之。诗者,抒也。让孩子们轻轻松松抒,快快乐乐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此,我们选用大自然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入诗,教孩子们用拟人、重叠的手法,学写儿童诗。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遵循“以
期刊
“习作”起始于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之一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它要求从习作起始就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且“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换言之,也就是提出了从习作起始就要做到“读写一体化”的要求。那么,如何处理好起始年级习作教学“积累”与“运用”的关系呢?  一、在单元导语中把握  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的核心概
期刊
一、在备课中成长  我是第一次接触到“功能性写作”,尝试以“任务情境”的形式来设计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没有参与过课例模式的实践和交流,仅凭着临时抱佛脚,阅读了几篇大博们的相关文字和课例介绍,带着一知半解,闭门造车。三个月的备课磨课,我的确有点困顿、迷茫和煎熬。  (一)写什么,任务情境的艰难选择  写作教学要“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要“帮助学生唤醒、激活生活经验,思考、整理自己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