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文化人才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基层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深入分析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加强骨干人才培养、提升群众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人才;群众文化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是,由于从长期以来的城乡群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受到能力不足、条件落后、人才匮乏、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保障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概况
乡镇文化站和村群眾文化中心是农村群众文化服务网络的最底层,是直接面向农村百姓提供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服务的机构。既是保障群众享受文化权益的前沿屏障,又是公共群众文化体系的基础“网底”,还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以荆门市为例,全市60多个乡镇都有文化站,1300多个行政村等都建设了群众文化中心,每个群众文化中心都有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他们有的是村里的村干部,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负责村里的群众文化服务工作。
二、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荆门等等地区的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少专业的文化人才,群众文化工作水平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困难。例如,荆门市1300多个行政村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中,95%以上都没有专业文化背景,是村干部或者其他人员兼职,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二是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专业的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影响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总体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根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举办活动只能依靠村集体支持。三是缺少人才培养培训经费。以荆门市乡镇文化站为例,实行了的“以钱养事”机制,每个文化站每年的工作经费仅有5万元,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根本没有条件培养专业人才,也无力支持专业人才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四是乡村群众文化广场、群众文化中心硬件设备上还很缺乏,很多边远农村地区还没有实现文化广场覆盖,缺少毕业的设施设备,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二)导致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社会保障尚不完备,农村群众文化人员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工作的机制和条件不足。二是一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人员水平有限,人员青黄不接,更新换代滞后。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措施还跟不少,资源分布不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工作困难较大。
三、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建设的几点建议
解决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不仅有赖于公共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同时也有赖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政府的有效引导、人才的有力保障。为此建议:
(一)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机制
在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上,政府部门应启动实施基层群众文化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人才下乡支农政策。应制定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岗位需求计划,面向各类高校招募较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单独考试、择优录取、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壮大农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同时,政府也可借鉴目前大学生村官选送培养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扶持办法,鼓励大中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群众文化机构工作,为想进入农村群众文化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为他们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每月发放适当的工资,在服务期间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发展培训计划,从而构建强有力的乡村群众文化人才力量。在提高待遇方面,可以规定待服务期满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在同等业务水平基础上可以优先考虑录用他们。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等措施,增强乡村群众文化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二)加强乡村群众文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群众文化部门应重视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常态化教育培训、业务指导,提升村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水平。对村群众文化中心所有在岗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深造机会,充分发挥市群艺馆、县文化馆的龙头作用,与农村群众文化中心结成对口支援关系,积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远程群众文化,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学习交流。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文化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文化站和村群众文化中心的服务能力,保证乡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提升乡村公共群众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要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组织现有的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力量,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上门的基本公共群众文化服务。例如,可以以县级文化服务部门为主导,以乡镇文化站、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中心为主体,统筹县域内群众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文化服务进农村等活动。乡镇文化站、村群众文化服务中心还可以选择文化志愿者,以及一些从事基本公共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人员,成立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队伍。通过定期开展文化培训、文化巡演等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服务的覆盖水平。尤其针对边远地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要积极探索,创新办法,提供更多方便的群众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夏春蓓.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戏剧之家,2018(11):243.
[2]陈华芬.试析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43.
[3]赵冷松.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艺海,2017(04):135-136.
[4]宁学忠.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4.
(作者单位:荆门市群艺馆)
关键词:乡村文化人才;群众文化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是,由于从长期以来的城乡群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受到能力不足、条件落后、人才匮乏、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保障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概况
乡镇文化站和村群眾文化中心是农村群众文化服务网络的最底层,是直接面向农村百姓提供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服务的机构。既是保障群众享受文化权益的前沿屏障,又是公共群众文化体系的基础“网底”,还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以荆门市为例,全市60多个乡镇都有文化站,1300多个行政村等都建设了群众文化中心,每个群众文化中心都有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他们有的是村里的村干部,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负责村里的群众文化服务工作。
二、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荆门等等地区的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少专业的文化人才,群众文化工作水平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困难。例如,荆门市1300多个行政村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中,95%以上都没有专业文化背景,是村干部或者其他人员兼职,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二是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专业的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影响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总体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根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举办活动只能依靠村集体支持。三是缺少人才培养培训经费。以荆门市乡镇文化站为例,实行了的“以钱养事”机制,每个文化站每年的工作经费仅有5万元,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根本没有条件培养专业人才,也无力支持专业人才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四是乡村群众文化广场、群众文化中心硬件设备上还很缺乏,很多边远农村地区还没有实现文化广场覆盖,缺少毕业的设施设备,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二)导致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社会保障尚不完备,农村群众文化人员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工作的机制和条件不足。二是一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人员水平有限,人员青黄不接,更新换代滞后。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措施还跟不少,资源分布不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工作困难较大。
三、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建设的几点建议
解决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问题,不仅有赖于公共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同时也有赖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政府的有效引导、人才的有力保障。为此建议:
(一)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机制
在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上,政府部门应启动实施基层群众文化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人才下乡支农政策。应制定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岗位需求计划,面向各类高校招募较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单独考试、择优录取、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壮大农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同时,政府也可借鉴目前大学生村官选送培养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扶持办法,鼓励大中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群众文化机构工作,为想进入农村群众文化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为他们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每月发放适当的工资,在服务期间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发展培训计划,从而构建强有力的乡村群众文化人才力量。在提高待遇方面,可以规定待服务期满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在同等业务水平基础上可以优先考虑录用他们。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等措施,增强乡村群众文化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二)加强乡村群众文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群众文化部门应重视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常态化教育培训、业务指导,提升村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水平。对村群众文化中心所有在岗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深造机会,充分发挥市群艺馆、县文化馆的龙头作用,与农村群众文化中心结成对口支援关系,积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远程群众文化,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学习交流。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文化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文化站和村群众文化中心的服务能力,保证乡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提升乡村公共群众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要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组织现有的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力量,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上门的基本公共群众文化服务。例如,可以以县级文化服务部门为主导,以乡镇文化站、农村群众文化服务中心为主体,统筹县域内群众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文化服务进农村等活动。乡镇文化站、村群众文化服务中心还可以选择文化志愿者,以及一些从事基本公共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人员,成立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队伍。通过定期开展文化培训、文化巡演等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服务的覆盖水平。尤其针对边远地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要积极探索,创新办法,提供更多方便的群众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夏春蓓.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戏剧之家,2018(11):243.
[2]陈华芬.试析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43.
[3]赵冷松.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艺海,2017(04):135-136.
[4]宁学忠.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4.
(作者单位:荆门市群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