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引发了一系列思维的变革,“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化亦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如何有效推進大学生党建工作转型,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大学生;党建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引发了一系列思维的变革,“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化所引发的多元思潮、立体化传播等亦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是摆在所有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的难题。
一、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进一步社会化、普及化进程中,互联网企业一路高歌,蓬勃发展,各种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医疗卫生、农业、交通运输业、教育等也都开始向互联网转型。正是在互联网引发新旧商业模式博弈的背景下,2011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其演讲《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中,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试图将互联网引发的新商业模式变革做一个命题总结。这个命题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如雷军、马化腾、周鸿祎等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会议中从推进传媒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使得传媒领域迅速跟进,一时间各类媒体纷纷为其摇旗呐喊,“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也迅速被整个社会所熟知和讨论[1]。
目前关于“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如何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传播、传媒、社会交往行动等。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思维”包括九个方面: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2]。
二、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当前大学生党建带来诸多的方便之处,比如新的网络平台、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工作空间,同时极大提升党建工作的管理、宣传、教育与组织水平。但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3]
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思想、文化高度开放的年代,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愿接受教条的束缚,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凭借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和经验来认识和评判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平等性、开放性满足了青年自主选择、勇于探索的心理需求,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约束和限制。[4]
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形式,虽然近几年做了一些调整及完善,但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党建的方式仍然相对单一,理论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度存在较大欠缺,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存在较大的脱节。
三、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1、党建工作者 思维和角色转换。
互联网思维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对应到大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找到学生核心需求。在以往的高校党建实践中,党建工作者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对立面,这种对立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使辅导员很难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环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平等交流,增强师生互信,深入了解大学生当前潜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需求,从而对症下药。
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过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5]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到主人翁的地位,逐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
2、党建工作形式创新
网络化的推进,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更加丰富的素材资源以及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党建工作者在充分利用好这一点的同时,要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方式,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大学生党建的评价方式要丰富化,避免过于注重书面课业成绩的考察与量化数据的考核,而造成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党性修养不相匹配。注重大学生党建平台的整合和优化,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网络,并配备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入大数据概念,推动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科学化[6]。
3、党建工作精准化
当今网络时代,多元思潮影响下,大学生差异性特征明显,而体现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就是很多既有的工作模式不再适用,新时期党建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具体来讲,应顺应大数据趋势,建立起大学生信息、动态的收集平台,并根据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利用网络技术,推出开放式的学习平台,由原有的“指定必修”向“自主选修”转变。
参考文献
[1]徐红.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D].安徽大学,2015.
[2]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J].中国科技信息,2014(08):32.
[3]韩瑞平,杨逸隆,陈立永,叶德成.试析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J].湘潮(下半月),2015(11):33-34
[4]林玲.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7):284-285.
[4]牛菲.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5]赵渊.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新西部(下半月),2007(12):127+133.
[6]巩欢,花亚纯.论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基于网络文化视阈下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7):160-161+18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大学生;党建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引发了一系列思维的变革,“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化所引发的多元思潮、立体化传播等亦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是摆在所有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的难题。
一、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进一步社会化、普及化进程中,互联网企业一路高歌,蓬勃发展,各种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医疗卫生、农业、交通运输业、教育等也都开始向互联网转型。正是在互联网引发新旧商业模式博弈的背景下,2011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其演讲《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中,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试图将互联网引发的新商业模式变革做一个命题总结。这个命题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如雷军、马化腾、周鸿祎等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会议中从推进传媒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使得传媒领域迅速跟进,一时间各类媒体纷纷为其摇旗呐喊,“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也迅速被整个社会所熟知和讨论[1]。
目前关于“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如何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传播、传媒、社会交往行动等。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思维”包括九个方面: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2]。
二、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当前大学生党建带来诸多的方便之处,比如新的网络平台、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工作空间,同时极大提升党建工作的管理、宣传、教育与组织水平。但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3]
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思想、文化高度开放的年代,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愿接受教条的束缚,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凭借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和经验来认识和评判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平等性、开放性满足了青年自主选择、勇于探索的心理需求,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约束和限制。[4]
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形式,虽然近几年做了一些调整及完善,但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党建的方式仍然相对单一,理论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度存在较大欠缺,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存在较大的脱节。
三、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1、党建工作者 思维和角色转换。
互联网思维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对应到大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找到学生核心需求。在以往的高校党建实践中,党建工作者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对立面,这种对立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使辅导员很难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环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平等交流,增强师生互信,深入了解大学生当前潜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需求,从而对症下药。
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过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5]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到主人翁的地位,逐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
2、党建工作形式创新
网络化的推进,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更加丰富的素材资源以及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党建工作者在充分利用好这一点的同时,要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方式,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大学生党建的评价方式要丰富化,避免过于注重书面课业成绩的考察与量化数据的考核,而造成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党性修养不相匹配。注重大学生党建平台的整合和优化,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网络,并配备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入大数据概念,推动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科学化[6]。
3、党建工作精准化
当今网络时代,多元思潮影响下,大学生差异性特征明显,而体现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就是很多既有的工作模式不再适用,新时期党建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具体来讲,应顺应大数据趋势,建立起大学生信息、动态的收集平台,并根据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利用网络技术,推出开放式的学习平台,由原有的“指定必修”向“自主选修”转变。
参考文献
[1]徐红.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D].安徽大学,2015.
[2]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J].中国科技信息,2014(08):32.
[3]韩瑞平,杨逸隆,陈立永,叶德成.试析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J].湘潮(下半月),2015(11):33-34
[4]林玲.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7):284-285.
[4]牛菲.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5]赵渊.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新西部(下半月),2007(12):127+133.
[6]巩欢,花亚纯.论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基于网络文化视阈下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7):160-161+18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