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扩大学校办学知名度而组织与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挖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潜力是开拓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出以下五种方法与对策:无私奉献精神和提高自身素质;重视敏感期,认真选好体育苗子;科学的训练计划,新颖的训练方法;严格管理,求规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班主任和家长支持。
  关键词:初中阶段;学校课余田径训练;方法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0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必然导致人们的压力增大,学生们也亦如此。初中生的压力不仅来自文化课,还来自体育课的压力,但学校分配在体育上的时间又很少,所以课余体育运动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田径运动员成才的基础阶段。这些年笔者对初中学校课余田径训练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希望能为现阶段其他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最近五年的田径队学生(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等专著书籍30余部。
  1. 2. 2 实地考察法
  跟队参与组织与训练,随时和学生、家长及其他科任教师沟通。
  1. 2. 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 2 各方社会影响对参与田径训练学生的介入情况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家长和体育教师对参与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科任教师和身边的同学,所以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和学生及家长多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3 初中阶段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3. 1无私奉献精神和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故在工作中一定要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上对体育训练仍有偏见。特别是与某些主科比较起来,社会、家长、学生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体育的思想,这对开展业余训练带来许多困难。体育教师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目前从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来看,绝大部分是“露天作业”,“夏天太阳猛,冬天西北风”,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了2~4节课外,清早要晨炼,傍晚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竞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光有“老黄牛的精神”是不能适应当今教育需要的,故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所在。
  3. 2重视敏感期,认真选好体育苗子
  由于中学生身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发展某一素质的敏感期,既在一定年龄阶段发展一定的身体素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8~9岁以前,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类少,因而骨骼柔韧,富有弹性,各关节韧带柔软松弛,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可以多做些柔韧性练习,并掌握一些田径项目基本技术的练习。到8~13岁,可增加速度素质与协调性训练,12~14岁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可以采用较大量的练习来发展力量。在训练时注重敏感期训练,对提高专项成绩起到良好训练效果。我把选苗的工作看作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事倍功半。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一旦发现好的苗子,一定要重点培养。
  3. 3科学的训练计划,新颖的训练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周密地制订训练计划。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工作,既要提出明确的各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又要有解决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规划出符合要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基础训练的内容,又要有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的手段;既要有整体训练的要求,又要有因材施教的措施;既要按训练计划达到预定负荷,又要制定负荷后的相应恢复措施。二、训练前要尽可能地布置好整洁的训练场地,使运动员一到场上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起训练的热情。三、整个训练过程要科学、新颖、合理。(准备活动要新颖, 符合学生运动员特点;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方法,要给运动员充分的自主,使他们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下进入训练环境;专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训练要有重点和目标;不可忽视恢复性放松训练。)
  3. 4严格管理,求规范
  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规范的管理,同样,一个好的田径队,也需要严格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运动员。如运动员训练制度、奖励制度、带操制度、定期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规范了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训练效果。
  3. 5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班主任和家长支持
  要带好学校田径队,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例如经常讲一些优秀运动员是怎样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造好成绩为国争光的事例。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认真训练,为校争光的信念。当然,仅有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班主任和家长们的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1、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在短短的三年(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里,如何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专项水平,是每一位指导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2、要不断探索课余田径训练,寻找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课余田径训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班主任的协调合作,学校要有专人管理,要尽可能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协调好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时间。
  4、呼吁社会多关注中(小)学体育老师,关注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和学生(体育特长学生、学校运动队学生),给予他们肯定、鼓励和大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 体育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汇编[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5( 1): 81- 83.
  [2] 裴立新, 刘永刚. 农村中心镇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 体育与科学, 2006, 1: 62.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528415 )
其他文献
作为“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和江苏省“三好学生”代表,云曙先主持并完成2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2012年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中,作为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代表队成员,成功站在了领奖台上;参加“全国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发明类、创业类一等奖各1项;带领的创业团队,参加全国创业实习网第二届创业总决赛获
体育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既是沟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又是沟通的艺术。现以引导学生进行耐久跑健身为例,用具体的案例来诠释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三步”操作策略。  第一步:“察颜观色、由表及里”引出问题,让学生靠近你  案例:在一次高一排球选项教学中,湛××同学要求见习,笔者先打开考勤记录本进行登记,发现湛××同学已是本学期的第3次见习了,笔者一边登记,一边观察湛××同学,第一感觉就是湛××
2014年10月14-16日,德国波恩主旨发言:南非的技能发展进展  Joe Samuels (南非资格认定署首席执行官)  Borhene Chakroun (UNESCO 青年、知识和技能发展分部主管)主持  1994年民主选举后,南非高度重视技能发展,取得了较多发展成果,如建立了首个全面的国家资格框架。南非的技能发展历程为考虑全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如何应对青年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典
摘 要 德国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通常都需要专业性的认证标准检验,而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更注重“实践导向”、突出“学习方法”、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经验,科学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实践导向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从多种角度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反映了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在中职德育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职业生涯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切入口。德育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这要求我们在实施《大纲》时,学校要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作用。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想信念在中
县级职教中心,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创举。它在县域内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职教、成教、普教)统筹办学,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地的功能。  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并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2万
摘 要 对天津市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从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数量需求、学历结构需求、岗位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天津产业发展急需大批本科层次的一线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现有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发展建设一批应用型技术大学。  关键词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 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
2013年2月23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选举产生中国职教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听取并审议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经修改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章程》等。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副部长鲁昕等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中国职教学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的第四次换届会,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  五年回顾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
山东省坚持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012年,省财政安排专款1000万元,先期启动了56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  北京市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实行“行政推动、企业参与、教研引领、教师主体”的工作机制,共开发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7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232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首批在32所学校的41个试点专业80个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实验。  山西省以
摘 要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 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