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机电行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了当下机电产业不断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趋势。相应地,当今社会对机电一体化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因此,为了进一步向社会输出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需要学校可以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让其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合适的高端人才。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为中专,中专更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中专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水平,本文对现阶段的中专机电一体化教学进行相应剖析,分析现阶段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革新方案。
关键词:中等专页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革新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和现代科学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将传感技术、液压技术以及电动技术作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落实。
现在的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机电一体化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水平不足以支撑这些人才的诞生。因此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国家提供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教学的。但是在当下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阻碍趋势,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因此,目前各大学校需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出合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在培养具有强大的操作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方面下功夫。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常常根据课本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讲授,进而形成将学科作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体系,并且在最后的评教中,他们不注重动手实操能力,仅仅只是根据纸质考试来进行评教。
因而各大学校需要积极推动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讲授。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优质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1 中专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中专院校对机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機电一体化的教学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当下一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说,尽管都在“机、电”两个方面的课程进行了设置,但是其教学内容的比例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着“机”的教学内容过多,从而使学生在电子类方面比较薄弱,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对机电一体化这门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索,这种教学恰好会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种制约。
除此之外,课程设置的时间也很不充足。机电一体化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短,学生无法掌握课程的精髓,这样对机电一体化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从总体上来看,课程实施的时间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1.2. 中专院校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缺少实践性
机电一体化是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的专业,其是一种应用型技术,类似于检修故障、技术操作等工作都是需要人员到达一线去进行操作的,这类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相关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所需的标准。
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更多的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让学生丧失了很多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只能让学生的理解层面处于“记”的阶段,无法向“理解”阶段前进。这样的教学虽然保证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就犹如绣花枕头,只能存储知识,不能实际操作。
1.3.中专院校的机电一体化的师资水平较差、教学设备落后
师资力量的建设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下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授课老师的教育水平不均,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很多学校都会招聘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没有授课经验与研究经验。同时一些老教师知识过于陈旧,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很难传授学生在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严格把控教师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所需要的设备更新非常缓慢,只有相当少数的学校会配有机电设备。但是随着学校招生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仅有的几台设备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仅仅只是跟着老师学习了一遍课本上的知识,促使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很难在日后有真正的用途。
2 中专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
2.1. 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现阶段对该专业教学体制的改革重在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高度重视“机、电”的协调性,既要高度重视“机”方面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也要重视“电”方面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让二者既能够分配合理,又能够高度协调,进而让学生真正到“一体化”的知识。在教学手段方面,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进度,还可以培养与学生的感情,让师生之间可以达到和谐平等的关系。
2.2 加强师资队伍,引进技术人才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传授知识的重要保障,培养和积极引进一些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高级技术人才,学校可以对他们进行教学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还可以从社会上的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这样的教师会更加的了解社会上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3. 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
大量的实践操作是将知识进行转化的必备途径,只有不断的动手操作才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中专院校应该在课程时间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深度地理解相应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的适应社会需求。
3 总结
中等专业院校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高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型机电一体化的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与财富。
参考文献
[1] 马晨光. 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4.
[2] 韩召伟.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202-204.
[3] 林博文. 浅析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40.
关键词:中等专页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革新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和现代科学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将传感技术、液压技术以及电动技术作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落实。
现在的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机电一体化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水平不足以支撑这些人才的诞生。因此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国家提供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教学的。但是在当下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阻碍趋势,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因此,目前各大学校需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出合理、具体的解决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在培养具有强大的操作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方面下功夫。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常常根据课本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讲授,进而形成将学科作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体系,并且在最后的评教中,他们不注重动手实操能力,仅仅只是根据纸质考试来进行评教。
因而各大学校需要积极推动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讲授。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优质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1 中专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中专院校对机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機电一体化的教学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当下一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说,尽管都在“机、电”两个方面的课程进行了设置,但是其教学内容的比例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着“机”的教学内容过多,从而使学生在电子类方面比较薄弱,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对机电一体化这门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索,这种教学恰好会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种制约。
除此之外,课程设置的时间也很不充足。机电一体化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短,学生无法掌握课程的精髓,这样对机电一体化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从总体上来看,课程实施的时间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1.2. 中专院校的机电一体化课程缺少实践性
机电一体化是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的专业,其是一种应用型技术,类似于检修故障、技术操作等工作都是需要人员到达一线去进行操作的,这类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相关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所需的标准。
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更多的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让学生丧失了很多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只能让学生的理解层面处于“记”的阶段,无法向“理解”阶段前进。这样的教学虽然保证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就犹如绣花枕头,只能存储知识,不能实际操作。
1.3.中专院校的机电一体化的师资水平较差、教学设备落后
师资力量的建设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下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授课老师的教育水平不均,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很多学校都会招聘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没有授课经验与研究经验。同时一些老教师知识过于陈旧,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很难传授学生在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严格把控教师整体素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所需要的设备更新非常缓慢,只有相当少数的学校会配有机电设备。但是随着学校招生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仅有的几台设备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仅仅只是跟着老师学习了一遍课本上的知识,促使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很难在日后有真正的用途。
2 中专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
2.1. 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现阶段对该专业教学体制的改革重在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高度重视“机、电”的协调性,既要高度重视“机”方面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也要重视“电”方面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让二者既能够分配合理,又能够高度协调,进而让学生真正到“一体化”的知识。在教学手段方面,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进度,还可以培养与学生的感情,让师生之间可以达到和谐平等的关系。
2.2 加强师资队伍,引进技术人才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传授知识的重要保障,培养和积极引进一些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高级技术人才,学校可以对他们进行教学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还可以从社会上的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这样的教师会更加的了解社会上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3. 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
大量的实践操作是将知识进行转化的必备途径,只有不断的动手操作才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中专院校应该在课程时间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深度地理解相应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的适应社会需求。
3 总结
中等专业院校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高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型机电一体化的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与财富。
参考文献
[1] 马晨光. 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4.
[2] 韩召伟.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202-204.
[3] 林博文. 浅析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