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繁荣稳定并愿意承担其全球经济领袖责任的中国,是美国的重大利益所在
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都来自美国和中国;未来,这两个经济体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在今日的全球经济中还是在中美经济关系中,中国的角色都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场最富戏剧性的转变。
中国自1978年以来不同寻常的成功,使得很多人预测它目前的增长会无限期持续——仿佛中国已经找到某种方法,免于经济周期波动及其他问题影响一样。一些人害怕中国很快就会压倒其他经济体。对他们来说,中国已经成了全球化危害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人们必须耐心对待这一转型过程。他们相信,中国必须放缓步伐或对转型加以“管理”,比如限制外国资本的进入,以保护中国国内的企业。
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的确,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且毫无疑问,转型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它在世界市场中的角色,其他国家必须意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经济领袖(global economic leader)。这一承认对于中国是实至名归。而且,中国自身也应该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开放市场的一个受益者,而是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现在,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会给全球经济注入动力,各国人民也从中受益;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或是增速大幅下滑,全球经济也会随之减速,对其他国家并无益处。中国日渐增长的需求,是决定包括石油在内的众多基本商品全球价格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将会影响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切身利益。
因此,作为一个经济领袖,中国应该承担起保持全球贸易与投资体系健康成长的责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我们期待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员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我们希望中国帮助重启多哈回合谈判;在促使各国降低其贸易壁垒方面,我们也期待中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对于全球经济领袖而言,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对开放本国市场的承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的改革都是令人称道的,但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中国政府面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美国最需要担心的,不是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地位,而是中国的改革停滞不前,以至于无法维持经济增速并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并实现其现代化;建立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及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僵化的货币制度,从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实现均衡的可持续的增长;等等。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它也越来越难以管理。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个艰苦关键但又必须跨越的发展阶段,走过这一段并非易事。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来自于将农业及国有企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制造业的过程。由于经济中最明显的无效率的部分已经消失,增长将依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我认为,这将要求由市场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决定资本的配置;而且,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和谐的增长模式。中国的家庭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储蓄率很高(储蓄占GDP的50%)。和谐的增长将给中国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并且让他们有信心花掉这些收入。
由于经济增长收益分配的不平衡性等因素,中国国内和美国一样,也存在着反对改革、提倡保护主义的声音。因此,中国面临的上述挑战变得更加艰巨。
不过,我们可以明确: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只有改革才能保证中国人民所期待的经济增长得到实现;第二,通过更多的改革,中国可以向世界发出清晰的信号,表明中国愿意在国际经济中扮演领导者角色;第三,改革将可以极大地缓解对中国的敌对情绪的上升。
过去一段时间,我很震惊地发现,一些反对自由贸易的情绪,正在转化为一种对中国的敌对情绪。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把中国看作是全球竞争中的负面因素的代表。他们越来越多地指责中国,认为是中国造成了自己国家的各种经济问题,对中国心存疑惧。这样的情绪在美国也很严重,并且还在增长。我相信,如果中国不能加快其经济改革,那么它将面对全球经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对抗,这对任何一方都毫无益处。
作为全球体系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美国同样要承担责任。这包括开放美国市场,保持美国经济的活力,并使生产率快速增长等等。我们还必须保持并增强全世界对于美国经济、金融市场以及美国债券的信心。此外,美国也有责任帮助中国继续其结构改革,并向竞争性的市场经济转型。
美中两国经济彼此高度依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双方可以进行合作的领域。在我看来,能源与环境是两个特别重要的领域。
在能源方面,中国在1993年以前一直都是石油自给自足的,但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很显然,美国与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拥有重要的共同利益。比如,美中两国必需的石油多数都来自世界上一些较不安定的地区。因此,我们在消除地区不稳定、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同时,两国间也可以通过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环境。中国严重的环境危机不但威胁着中国国民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伤害了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美国与中国在建设更加清洁的中国、更加清洁的地球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能够也应该共享各种环保技术和经验。
总之,美中两国可以在此类及其他问题上携手合作;但同时,中国也必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面对其自身的长期结构性挑战。
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实现其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开放资本账户,转向消费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富有竞争力的、监管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自由流动的资本,有利于减少中国过高的预防性储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力并提高生活水平。中国还必须采取财政性的调整政策,以解决投资与储蓄的失衡问题。对美国而言,这些变化能够促成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面向中国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应尽快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调控措施,来防止经济的失控。一个更加富有弹性的市场汇率以及更加灵活而自主的货币政策,都有助于稳定经济,保证可持续的无通胀的增长。反之,继续保持并依赖过于僵化的汇率机制和过时的行政调控措施,则增加了出现“扩张-紧缩”循环的可能性。同时,批评中国的人们日益把汇率问题当作“中国不公平竞争”的标志;如果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最终吃亏的只能是中国自己。
另外一个紧迫的问题,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5年,美国企业因为中国境内发生的盗版和侵权行为,遭受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损失。如果中国不遵守法治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创新行为不加以鼓励,中国就没法实现向现代经济转变的目标。
美国希望中国成功。对于中国来说,这些改革措施意味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美国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低廉的消费品价格,以及投资者更高的回报。一个繁荣稳定并愿意承担其全球经济领袖责任的中国,是美国的重大利益所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健康发展的美国经济也十分重要。
不过,这些改革并不容易,而且将旷日持久。这也正是美国对中美关系采取战略性眼光的原因所在。我们都必须意识到中美关系的战略性意义,它需要我们就两国的共同利益付出长远的战略性努力。■
作者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为美国财政部长。本文节选自作者2006年9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关于国际经济的演讲,并获作者授权在此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