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中学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朝阳区政府主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致力于办成一所具有北京风格、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
北京中学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高品质”的办学定位,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探索教与学方式变革,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形成了民主自由而又理性法治的校园和美育人文化。
北京中学文化是让学校致力于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崇高的追求,真正的幸福孕育于艱苦的奋斗。学校建立以尊重和信任为主要特征的人文教育环境,引导、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上下功夫,以“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以“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为导向,发挥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共筑“为人为师”的精神家园,践行着“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
追求和美是北京中学师生生活方式。在北京中学和美的育人文化氛围中,每个人都把和而不同、乐在其中,让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各美其美”修炼自我,以“美人之美”和睦相处,从而让北京中学,北京中学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尊重个体趣能,选课走班教学
学校通过贯通式培养的方式,育人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兴趣、能力和志向,让学生参与选择,课程设置也是如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学生喜欢自主性学习可以参加自修班;学生是研究型的可以参加研修班;需要教师多指导的学生可以参加导修班;喜欢听教师多讲的学生可以参加讲修班。这样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北京中学课程体系逐步设立了四种教学方式,即自修、研修、导修、讲修。这样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学习方式走班分类,家长和学生在学期之初,共同商量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方式在校学习和生活。
1.学会选择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要细致地了解自己的优势或劣势、学习习惯、基础水平,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和同样学习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更有助于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个性化地指导学生。
2.学会自律
五寸之矩,尺天下之方。学生在课堂中是主动参与的,自修课更是如此,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主动查找学习资料,主动做适合自己的练习。而在研修和导修的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仔细想,安心研,做笔记等。学生要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走班制环境下,学生学会了增强自己的自控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法布尔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最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因此,学生首先要有认真学习、专注学习的觉悟,不被闲心杂念、各种诱惑所干扰,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从而让学习掌握在自己手中。
3.合理规划
在走班制下学生教室比较分散,作业也不是统一发在班里。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自我规划,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作业放在哪里,如何安排自己的课程,自己都要想好。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时间规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有条理地学习生活,这样不会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北京中学的走班制学习,让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希望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自由的。
读万卷诗书,行万里中华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为了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在课内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例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把课堂搬到祖国山水间,学生们在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中开展实践学习。
1.文化寻根
阅历课程是北京中学每个学期小学段结束后安排的一个社会实践性综合课程。学生带着有形任务,比如学习单、研究课题、旅行日志等进行开放性的学习;还带着无形的任务,比如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素养、文博意识、文化学习、团队合作等。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做课题的任务,履行着行程中的监护职责,用全新的方式诠释着教与学。
学校根据外出实践内容设立了“志愿服务组”和“课题组”,每名学生只能参加其中一组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组内细分生活管理、宣传报道、导游服务、活动策划四个小组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研学过程中的宾馆住宿、查房巡寝、消防演练、实时官微报道、沿途导游服务、实践地主题活动设计等,都由学生一手操作完成;课题组则分为自然、人文、艺术三个课题研究类别,供学生选择。学生不管是参加课题组,还是志愿组,面对着阅历课程中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总结、反馈。
六年来,学生们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我们看过峨眉云海、黄山日出、草原壮丽、森林辽阔、大漠孤烟,感受到江山如此多娇;体验过孔府“六艺”,采访过陕北“老腔”,触摸过始皇帝“兵马俑”。历史沧桑家国情愫,心中有了国家,自然就有爱。我们走过一个地方就会举行一场诗会,用学生稚嫩的诗歌,吟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各地人情的赞美,领悟中华千年传统文化。一万多公里的行走是对学生文化寻根的真实写照,百万字的研学报告是学生文化内涵之旅的深厚记载。这就是知行合一,与祖国同呼吸,与文化同自信,与人类同命运。
2.学习中心
构建师生的学习中心。北京中学不仅在“学什么”上做文章,还要在“怎么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适合的进度去学习。学校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实现了学生能够自由地学习、可见地学习、融通地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成长,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学生能“享幸福人生,做中华栋梁”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世界的美好。课程目标着力于“四个学会”,如图2。 图2
北京中学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高品质”的办学定位,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探索教与学方式变革,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形成了民主自由而又理性法治的校园和美育人文化。
北京中学文化是让学校致力于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崇高的追求,真正的幸福孕育于艱苦的奋斗。学校建立以尊重和信任为主要特征的人文教育环境,引导、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上下功夫,以“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以“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为导向,发挥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共筑“为人为师”的精神家园,践行着“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
追求和美是北京中学师生生活方式。在北京中学和美的育人文化氛围中,每个人都把和而不同、乐在其中,让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各美其美”修炼自我,以“美人之美”和睦相处,从而让北京中学,北京中学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尊重个体趣能,选课走班教学
学校通过贯通式培养的方式,育人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兴趣、能力和志向,让学生参与选择,课程设置也是如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学生喜欢自主性学习可以参加自修班;学生是研究型的可以参加研修班;需要教师多指导的学生可以参加导修班;喜欢听教师多讲的学生可以参加讲修班。这样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北京中学课程体系逐步设立了四种教学方式,即自修、研修、导修、讲修。这样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学习方式走班分类,家长和学生在学期之初,共同商量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方式在校学习和生活。
1.学会选择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要细致地了解自己的优势或劣势、学习习惯、基础水平,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和同样学习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更有助于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个性化地指导学生。
2.学会自律
五寸之矩,尺天下之方。学生在课堂中是主动参与的,自修课更是如此,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主动查找学习资料,主动做适合自己的练习。而在研修和导修的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仔细想,安心研,做笔记等。学生要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走班制环境下,学生学会了增强自己的自控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法布尔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最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因此,学生首先要有认真学习、专注学习的觉悟,不被闲心杂念、各种诱惑所干扰,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从而让学习掌握在自己手中。
3.合理规划
在走班制下学生教室比较分散,作业也不是统一发在班里。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自我规划,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作业放在哪里,如何安排自己的课程,自己都要想好。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时间规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有条理地学习生活,这样不会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北京中学的走班制学习,让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希望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自由的。
读万卷诗书,行万里中华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为了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在课内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例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把课堂搬到祖国山水间,学生们在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中开展实践学习。
1.文化寻根
阅历课程是北京中学每个学期小学段结束后安排的一个社会实践性综合课程。学生带着有形任务,比如学习单、研究课题、旅行日志等进行开放性的学习;还带着无形的任务,比如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素养、文博意识、文化学习、团队合作等。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做课题的任务,履行着行程中的监护职责,用全新的方式诠释着教与学。
学校根据外出实践内容设立了“志愿服务组”和“课题组”,每名学生只能参加其中一组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组内细分生活管理、宣传报道、导游服务、活动策划四个小组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研学过程中的宾馆住宿、查房巡寝、消防演练、实时官微报道、沿途导游服务、实践地主题活动设计等,都由学生一手操作完成;课题组则分为自然、人文、艺术三个课题研究类别,供学生选择。学生不管是参加课题组,还是志愿组,面对着阅历课程中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总结、反馈。
六年来,学生们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我们看过峨眉云海、黄山日出、草原壮丽、森林辽阔、大漠孤烟,感受到江山如此多娇;体验过孔府“六艺”,采访过陕北“老腔”,触摸过始皇帝“兵马俑”。历史沧桑家国情愫,心中有了国家,自然就有爱。我们走过一个地方就会举行一场诗会,用学生稚嫩的诗歌,吟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各地人情的赞美,领悟中华千年传统文化。一万多公里的行走是对学生文化寻根的真实写照,百万字的研学报告是学生文化内涵之旅的深厚记载。这就是知行合一,与祖国同呼吸,与文化同自信,与人类同命运。
2.学习中心
构建师生的学习中心。北京中学不仅在“学什么”上做文章,还要在“怎么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最适合的进度去学习。学校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实现了学生能够自由地学习、可见地学习、融通地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成长,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学生能“享幸福人生,做中华栋梁”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世界的美好。课程目标着力于“四个学会”,如图2。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