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叶圣陶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呢?下面就《生命的林子》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凡卡》、《小抄写员》、《向命运挑战》、《生命的林子》。《生命的林子》一课是放置在四篇课文中的最后,就是为了让学生把在前几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该课的阅读之中,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因此,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更要淡化讲,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的实践,要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学习平台,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能读懂课文,了解大意,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阅读的体验。并通过检查、交流和适当指导,巩固所学方法,进而形成能力。
2.分清师生角色地位,把握教学尺度
在课改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等观念越来越好地得到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生命的林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就鲜明地突出了这点。譬如,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就是根据教师提出的读书要求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以达到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的目的。第三个环节在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由读中积极地思考,讨论交流,理解课文语言,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略读课文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重点、有层次的阅读。在《生命的林子》课例中,围绕方丈告诉玄奘的一番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片段,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共享,并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继而又将方丈的话转换成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更换词语的方法去读,去仔细体味其中蕴涵的哲理。这样做,既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指导,又不同于独立阅读的放手,阅读目标的定位和课堂教学的度就比较科学。
3.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练习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文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如《生命的林子》一课所在的单元要求是: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两项要求。而对于《生命的林子》的阅读学习,就是要在巩固已学方法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在该课例的最后,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文特点,设计了联系实际生活的交流和谈话。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交流,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做了总结与升华,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再加上最后的推荐阅读,实现了课内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也完成了由精读课文教学向学生独立阅读的衔接。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凡卡》、《小抄写员》、《向命运挑战》、《生命的林子》。《生命的林子》一课是放置在四篇课文中的最后,就是为了让学生把在前几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该课的阅读之中,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因此,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更要淡化讲,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的实践,要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学习平台,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能读懂课文,了解大意,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阅读的体验。并通过检查、交流和适当指导,巩固所学方法,进而形成能力。
2.分清师生角色地位,把握教学尺度
在课改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等观念越来越好地得到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生命的林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就鲜明地突出了这点。譬如,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就是根据教师提出的读书要求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以达到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的目的。第三个环节在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由读中积极地思考,讨论交流,理解课文语言,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略读课文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重点、有层次的阅读。在《生命的林子》课例中,围绕方丈告诉玄奘的一番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片段,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共享,并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继而又将方丈的话转换成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更换词语的方法去读,去仔细体味其中蕴涵的哲理。这样做,既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指导,又不同于独立阅读的放手,阅读目标的定位和课堂教学的度就比较科学。
3.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练习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文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如《生命的林子》一课所在的单元要求是: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两项要求。而对于《生命的林子》的阅读学习,就是要在巩固已学方法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在该课例的最后,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文特点,设计了联系实际生活的交流和谈话。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交流,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做了总结与升华,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再加上最后的推荐阅读,实现了课内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也完成了由精读课文教学向学生独立阅读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