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以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CL-90和SES量表对682名一年级民办二级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显著低于常模,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常模,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民办教育蓬勃兴起,许多综合性大学里也设置了民办二级学院,在吸引多渠道教育资金、增加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多样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办高校自身也在各方面不断改进。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发展时间有限,不少研究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张翔,2003;叶金辉,2005;马明,2006),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卢琰,2007)。但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结论:翟常秀(2006)、曾伏云(2007)等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多项因子上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林红(2004)、孙洪亮(2006)的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高校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民办学院的心理健康水平作进一步的调查。
自尊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黄希庭,1998)。从功能角度讲,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在有意义的环境中作为有价值的一部分的理解,是人们适应自己所在环境文化的心理机制,其目的和功能是减少和缓解焦虑(黄敏儿,1996)。许多研究指出,自尊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与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显著负相关(顾海根,2002),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呈高度负相关(张向葵,2006),并对学业成就、人际关系有着显著影响。而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入校分数和社会认同感低、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通常被认为存在生源质量差、自我评价低、责任感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以上综述,本文欲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
2.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如何;
3.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抽取南京某经济类院校民办二级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47份,有效问卷682份,有效率91.30%。其中包括15个专业;男生236人,女生446人。
2.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被试基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SCL-90)及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简称SES)三个部分。基本资料包括被试性别、专业、年龄、生源地及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等内容。
SCL-90由Derogatia,L.R.编制,包括90个项目,评定被试最近主要是一周以来的身体状况。量表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每个因子包括若干不同项目,因子分越高,反映被试某方面症状的痛苦水平越高。
SES由Rosenberg编制,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四级评分,分别表示“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取集体施测,最后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统一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从表1可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显著低于江苏大学生常模,只有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
一般认为,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超过3分,被试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的人数为70人,占10.26%,这与杨雪花等(2001)在对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所报告的12.77%相比较低。分析问题的发生类型可看出(见表2),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对SCL-90因子分与性别、专业、学校认同感、专业认同感等因素作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民办高校男生在敌对和偏执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恐怖因子显著高于男生(见表3);各专业间无显著差异;具有不同水平学校认同感的学生在强迫(F=2.91,p<.05)、抑郁(F=5.01,p<.01)、焦虑(F=2.52,p<.05)、偏执(F=4.99,p<.01)、精神病性(F=3.19,p<.05)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具有不同水平专业认同感的学生在抑郁(F=2.56,p<.05)、敌对(F=2.49,p<.04)、偏执(F=2.97,p<.05)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对学校、专业认同感较低的学生报告出较高的因子分。
2.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常模,男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见表4)。对自尊水平与各因素间关系作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同专业间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水平学校认同感(F=2.87,p<.05)或专业认同感(F=6.7,p<.01)的学生自尊水平差异显著,对学校或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
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的关系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SES得分和SCL-90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发现,所有因子均在.01水平上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则各因子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进一步以SES得分为25作为中间值将被试分为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对两组的SCL-90因子分作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自尊组的所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组(见表5)。
以上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除了恐怖因子高于常模,其余因子均低于常模或与常模无显著差异,但有10.26%的学生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其中较集中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这说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呈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可重点放在强迫、人际、抑郁等问题上。
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均与学生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存在密切相关,尽管二者间孰为因孰为果未能定论。但这至少提示我们,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由于考试失利等原因进入民办院校,对学校、专业的不满意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的降低,因此,丰富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归属感是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研究还表明,民办高校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常模,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本次研究中,民办高校学生所表现出的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来源于较高的自尊水平。
本研究提示,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入校分数、就业形势等方面存在一定弱势,但不应以偏概全地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等也较低。相反,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兴势力,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也应该随之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认同。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民办教育蓬勃兴起,许多综合性大学里也设置了民办二级学院,在吸引多渠道教育资金、增加教育供给、促进教育多样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办高校自身也在各方面不断改进。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发展时间有限,不少研究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张翔,2003;叶金辉,2005;马明,2006),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卢琰,2007)。但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结论:翟常秀(2006)、曾伏云(2007)等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多项因子上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林红(2004)、孙洪亮(2006)的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高校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民办学院的心理健康水平作进一步的调查。
自尊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黄希庭,1998)。从功能角度讲,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在有意义的环境中作为有价值的一部分的理解,是人们适应自己所在环境文化的心理机制,其目的和功能是减少和缓解焦虑(黄敏儿,1996)。许多研究指出,自尊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与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显著负相关(顾海根,2002),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呈高度负相关(张向葵,2006),并对学业成就、人际关系有着显著影响。而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入校分数和社会认同感低、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通常被认为存在生源质量差、自我评价低、责任感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以上综述,本文欲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
2.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如何;
3.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抽取南京某经济类院校民办二级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747份,有效问卷682份,有效率91.30%。其中包括15个专业;男生236人,女生446人。
2.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被试基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SCL-90)及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简称SES)三个部分。基本资料包括被试性别、专业、年龄、生源地及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等内容。
SCL-90由Derogatia,L.R.编制,包括90个项目,评定被试最近主要是一周以来的身体状况。量表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每个因子包括若干不同项目,因子分越高,反映被试某方面症状的痛苦水平越高。
SES由Rosenberg编制,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四级评分,分别表示“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取集体施测,最后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统一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从表1可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显著低于江苏大学生常模,只有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
一般认为,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超过3分,被试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在本次调查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的人数为70人,占10.26%,这与杨雪花等(2001)在对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所报告的12.77%相比较低。分析问题的发生类型可看出(见表2),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对SCL-90因子分与性别、专业、学校认同感、专业认同感等因素作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民办高校男生在敌对和偏执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恐怖因子显著高于男生(见表3);各专业间无显著差异;具有不同水平学校认同感的学生在强迫(F=2.91,p<.05)、抑郁(F=5.01,p<.01)、焦虑(F=2.52,p<.05)、偏执(F=4.99,p<.01)、精神病性(F=3.19,p<.05)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具有不同水平专业认同感的学生在抑郁(F=2.56,p<.05)、敌对(F=2.49,p<.04)、偏执(F=2.97,p<.05)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对学校、专业认同感较低的学生报告出较高的因子分。
2.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常模,男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见表4)。对自尊水平与各因素间关系作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同专业间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水平学校认同感(F=2.87,p<.05)或专业认同感(F=6.7,p<.01)的学生自尊水平差异显著,对学校或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
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水平的关系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SES得分和SCL-90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发现,所有因子均在.01水平上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则各因子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进一步以SES得分为25作为中间值将被试分为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对两组的SCL-90因子分作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自尊组的所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组(见表5)。
以上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除了恐怖因子高于常模,其余因子均低于常模或与常模无显著差异,但有10.26%的学生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其中较集中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这说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呈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可重点放在强迫、人际、抑郁等问题上。
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均与学生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存在密切相关,尽管二者间孰为因孰为果未能定论。但这至少提示我们,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由于考试失利等原因进入民办院校,对学校、专业的不满意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的降低,因此,丰富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归属感是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研究还表明,民办高校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常模,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本次研究中,民办高校学生所表现出的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来源于较高的自尊水平。
本研究提示,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入校分数、就业形势等方面存在一定弱势,但不应以偏概全地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等也较低。相反,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兴势力,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也应该随之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