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两栖动物——青蛙为基础,利用两栖动物的特征形成课堂主线,通过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总结,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树立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充分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49
Abstract Based on amphibian-frog, this paper u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phibians to form the main line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eachers' explanations, questions are raised, and students are organized to study and summarize independently,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blem analysis ability, establish a biological viewpoint that combines biology for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Keywords amphibian; teaching design
1 教学背景分析
本教学片断选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阶段,是生物进化链条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其形态功能特点都有其独特性及伟大生物学意义。[1]我们以两栖动物的特征为课堂主线,按照创设情境,导出主题—展示分析,获取新知—归纳总结—升华情感的步骤来进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结合青蛙引导式讲解,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亲身参与课堂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2]
2 学情分析
本教学片断涉及两个教学内容: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青蛙也比较熟悉,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也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
3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中学生提出:“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要求,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3.1 知识目标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识记)。
(2)说出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运用)。
3.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3情感目标
树立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充分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
(2)难点:青蛙的生殖和呼吸。
5 教学方法
(1)“图片演示”、“媒体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
(2)讲解技能。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导出主题。该环节老师通过图片演示,引发学生思考。(2)展示分析,获取新知。该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课题。(3)归纳总结。该环节老师通过总结特点,引出概念。(4)情感升华。该环节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而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见表1所示(下一页)。
7 教学反思
本節课通过教师引导讲解,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但对于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调节和引导、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讲解。
*通讯作者:徐世才
参考文献
[1] 李绍文.生态生物化学(七):动物毒素及其防御作用[J].生态学杂志,1990(06):70-75,65.
[2] 谢庚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资源型创新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2):24-26.
[3] 张春燕.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3.049
Abstract Based on amphibian-frog, this paper u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phibians to form the main line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eachers' explanations, questions are raised, and students are organized to study and summarize independently,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blem analysis ability, establish a biological viewpoint that combines biology for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Keywords amphibian; teaching design
1 教学背景分析
本教学片断选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阶段,是生物进化链条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其形态功能特点都有其独特性及伟大生物学意义。[1]我们以两栖动物的特征为课堂主线,按照创设情境,导出主题—展示分析,获取新知—归纳总结—升华情感的步骤来进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结合青蛙引导式讲解,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亲身参与课堂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2]
2 学情分析
本教学片断涉及两个教学内容: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青蛙也比较熟悉,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也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
3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中学生提出:“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要求,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3.1 知识目标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识记)。
(2)说出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运用)。
3.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3情感目标
树立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充分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
(2)难点:青蛙的生殖和呼吸。
5 教学方法
(1)“图片演示”、“媒体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
(2)讲解技能。
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导出主题。该环节老师通过图片演示,引发学生思考。(2)展示分析,获取新知。该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课题。(3)归纳总结。该环节老师通过总结特点,引出概念。(4)情感升华。该环节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而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见表1所示(下一页)。
7 教学反思
本節课通过教师引导讲解,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但对于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调节和引导、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讲解。
*通讯作者:徐世才
参考文献
[1] 李绍文.生态生物化学(七):动物毒素及其防御作用[J].生态学杂志,1990(06):70-75,65.
[2] 谢庚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资源型创新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2):24-26.
[3] 张春燕.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