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工作调动,一切都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然也少不了担任班主任。虽然曾经带过好几个班,其中也有省先进班集体、县先进班集体,至少都是校先进班集体;虽然作为科任教师也习惯于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但毕竟要“从头越”。幸好,没从初中开始,仍带高中。
一日,某主科(即高考学科)科代表告急:有同学作业不按时交,任课老师追急了他们就采取抄袭的办法应付!失望!
一日,某副科(即非高考学科)科代表告急:有同学上课看小说!有同学上课打瞌睡!有同学上课扔粉笔头!任课老师扣纪律分了!失望!
一日,某寝室室长告急:有同学晚上熄灯后不好好睡觉,仍然讲话,被生活老师打了个“差”等!失望!
一日,学习委员告急:有任课老师批评班上同学上课时常发呆、走神,不活跃!不积极思考!失望!
月末,忐忑观阅“班级管理量化考核表”,愕然:位居下游!失望!
本寄希望月考成绩能“洗刷耻辱”,熟料,天不从人愿!和学生一起总结,答曰:没引起注意,下回月考不会了。待下月月考,在年级的名次还是没有上升!失望!
失望!失望……
失望复失望,何处是个头?茫然……
一日课间,某女生怯怯地走进办公室,问有何事,她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了良久,嘴唇咬了又咬,才轻声地说道:“老师,那几天我心情不好……对不起!请原谅。”我猛然想起,她说的是有次她前一天的作业没有交,全班就她一人没有交。那天我去上课时,她正拿着其他同学的作业本在抄写!我问:“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交?”“昨天没做起。”全班哄笑!想想也对,没做起当然是不交的理由了!我继续道:“老师想知道为什么就你一个人昨天没做起。你告诉老师好吗?”。都教了近三十年书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当老师的我肯定还是和颜悦色地说话的。谁知,她却突然发火了:“我这不是正在给你做吗!”全班愕然!不是在好好的说着话吗?怎么突然就发火了呢?怎么就成了给我做作业了?何况,我都没有发火呢!本想借此机会让大家讨论一下的,但我教的学科是主科,不能为了她一个人让全班其他同学少上一节!须知,在这个月月考试,月月排名的激烈竞争中,考试内容肯定是局部性的知识,多上一节和少上一节的结果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我老了,脸皮厚,考得好不好可以不予理会,但关乎学生的名次啊!所以我得先上课。中午,我喊那女生到办公室谈话。当时我问了很多问题,我讲了很多道理,我说了两个小时,可她一句话都不说!郁闷!现在她却主动来说了。
一日中午,我正打算下楼去吃饭,一小个子女生拦住我:“老师你还上来吗?”我办公室就在我班教室的旁边,吃完饭我当然就回办公室来!但她问这话什么意思?我的脑子飞速地转着。那女生脑瓜子很灵活,就是太不自觉,自控能力太差,时不时的还搞点恶作剧。给人的印象是老长不大!时常挨我的批评,在教室的座位也是调动得最多的——因为谁挨着她坐谁就要受她的害!她妈妈为了好好“管教”她,专门在学校门口租了房子,天天来陪读!但她的学习名次仍然呈下降趋势!我曾经对她说:“你妈妈平白无故每月多花几百块钱,每天下班后专门来这里等你,你就没感动一下?”这样一个不醒事的小不点,不会对我也搞什么恶作剧吧?饭后我回到办公室时,她果然在门口等我。她也不喊报告,她是那习惯,不拘小节。直接跟着我进了办公室,待我坐下后,她说:“老师,我想问个问题,行吗?”从来都没有如此客气地说过话,这回到让我感到意外。我让她说。“听说你病了?”我猜想她怎么知道的?接下来她却说出了让我差点掉眼泪的话来:“我知道你那病不好治,你一定要宽心啊。我找了三个偏方,听说很管用的,你试试吧。”那“偏方”其实是药疗和食疗的治病方案,她写在巴掌大块的纸片上,我接过来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手不要颤抖,但我说“谢谢你”的时候我相信她感觉到了我声音有些哽咽。
期末到了。下学期文理科就要分班了。我让学生写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用了一张两米多长的条形纸来写。他们将纸条折叠起来,象本小册子书。我细读了他们的全部话语。其中一个男生这样写道:“在我遇见的老师中,就你还算是比较好的。”哇噻!我教了近三十年书了,是不是“好”现在还得这帮小孩子说了算!而且,仅仅是“比较好的”而已!看来,以前我在县上时从万余老师中评出的“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原来那只不过是因为“山中无老虎”而已!
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12点都过了。我上了久违的QQ。一眼我就看见那男生在线上!我班上有QQ号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我的QQ里;而且,我的QQ能看见对方的详细地址,是在线、是隐身还是离线。星期天晚自习,第一节时我看见那男生很疲倦。见我一直注意他,所以他努力控制自己不打瞌睡。第二节我找他谈话,问他昨晚做什么去了。开始他说在寝室睡觉,我启发了很久他才承认通宵在网吧上网。我问他去上网对不对,他说:“没什么不对啊!我都满18岁了,可以的。”我见他话中带刺,尽量使用温和的话语和他谈,但他总有歪理。我说他上网不符合学校的规定,他答星期六是属于他自己支配的时间,学校的规定管不着。我说通宵达旦上网会影响身体健康,他说他身体很棒。我说上网既影响精力,又还要花钱,他说包通宵才5元,不会造成父母的负担!问他用上网的精力来学习不是更好?他却说上网不等于就一定影响学习,不上网的那么多人学习成绩也未必就好。还给我举例子来说。只是说到了政府规定网吧不许通宵营业时他才没说出反驳的话。我告诉他,他的想法不正确,他反过来说我的想法是沿袭了传统的思考方式的结果!我让他说哪些是沿袭传统,他谈了很多,谈着谈着居然说马家爵杀人很有意义,最起码他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我的天!杀人——引起别人注意——证明自己存在?看样子这孩子显然也思考了些问题,但思想和心理都有点问题!当晚,我和他谈了三节课,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也帮忙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无果。我给他下台阶,也给自己下台阶:“看样子老师一时半会说服不了你,我们以后继续谈好不好?”还告诉他:“你什么时候想好了都可以找老师谈的,觉得不好直接说的话,可以写个纸条给我。”他却说:“没什么可谈的,也不会写给你。我知道我的想法和你们不一样,那是因为你们错了!”此后,和他谈了N多次,倾听了他很多心声。也让德育主任出面做了些工作,校长也出面做了些工作。
现在看到他对我这样的评价,我想我是应该知足的了。看着看着,我的视线也有些模糊了……
是啊,又是一年过去了。我的学生们长大了许多!欣然!
一日看书,书上说:基础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细细想来,这个标准应该是对微观层次也就是对我等教育第一线人员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了。按这个意义理解,我的教育应以促进我的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我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比初中阶段的教育在更高一个层次上;而且要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发展能力。如此说来分数和名次既然追逐不到也就没有什么追求的价值了。只是,不知道这个发展性标准是不是主要标准?
一日反思:每当自己言及学生时,总是习惯性地将他们与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或接受教育的人联系在一起,总是把他们和如饥似渴、毕恭毕敬、秉烛夜读、孜孜以求,甚至与“头悬梁,锥刺股”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律令!而且由于这种社会文化的成熟与神圣,自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服从和敬仰。于是,学生就成了这种社会文化的“边缘人”:他们不可抗拒地成为“被教育者”,只能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智力、技能;他们只能是“被塑造者”,任其自由发展的结果是不会符合社会文化要求的,必须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子来加以塑造;他们只能是“被管理者”,他们要做的事就是一一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永远都无法逃脱这个“被”字!
一日好友聚会,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居然普遍认为把孩子当作“边缘人”很正确!然后,话题又转到我这当老师的身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将我等当老师的人与施加教育影响的人联系在一起。由于“闻道在先”,又“学有专攻”,所以总是把我等人物与高高在上、侃侃而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由于能“传道、授业、解惑”,又有安排、建立学习情境,制定学习规则和程序的权利,所以自然就是神圣的“主”的形象!至少,也是和蔼可亲,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形象!
难怪当人们对教育感到不满时,教师就成了社会抱怨、打击的对象,成了社会、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成了让社会宣泄不满情绪的角色!原来,当今社会文化的力量使教师的角色有了某种神圣的色彩!
庆幸,现在有很多人都认清了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庆幸,自己赶上了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列车。
记不清是哪位大师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于是,种种失望荡然无存,释然。
一日,某主科(即高考学科)科代表告急:有同学作业不按时交,任课老师追急了他们就采取抄袭的办法应付!失望!
一日,某副科(即非高考学科)科代表告急:有同学上课看小说!有同学上课打瞌睡!有同学上课扔粉笔头!任课老师扣纪律分了!失望!
一日,某寝室室长告急:有同学晚上熄灯后不好好睡觉,仍然讲话,被生活老师打了个“差”等!失望!
一日,学习委员告急:有任课老师批评班上同学上课时常发呆、走神,不活跃!不积极思考!失望!
月末,忐忑观阅“班级管理量化考核表”,愕然:位居下游!失望!
本寄希望月考成绩能“洗刷耻辱”,熟料,天不从人愿!和学生一起总结,答曰:没引起注意,下回月考不会了。待下月月考,在年级的名次还是没有上升!失望!
失望!失望……
失望复失望,何处是个头?茫然……
一日课间,某女生怯怯地走进办公室,问有何事,她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了良久,嘴唇咬了又咬,才轻声地说道:“老师,那几天我心情不好……对不起!请原谅。”我猛然想起,她说的是有次她前一天的作业没有交,全班就她一人没有交。那天我去上课时,她正拿着其他同学的作业本在抄写!我问:“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交?”“昨天没做起。”全班哄笑!想想也对,没做起当然是不交的理由了!我继续道:“老师想知道为什么就你一个人昨天没做起。你告诉老师好吗?”。都教了近三十年书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当老师的我肯定还是和颜悦色地说话的。谁知,她却突然发火了:“我这不是正在给你做吗!”全班愕然!不是在好好的说着话吗?怎么突然就发火了呢?怎么就成了给我做作业了?何况,我都没有发火呢!本想借此机会让大家讨论一下的,但我教的学科是主科,不能为了她一个人让全班其他同学少上一节!须知,在这个月月考试,月月排名的激烈竞争中,考试内容肯定是局部性的知识,多上一节和少上一节的结果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我老了,脸皮厚,考得好不好可以不予理会,但关乎学生的名次啊!所以我得先上课。中午,我喊那女生到办公室谈话。当时我问了很多问题,我讲了很多道理,我说了两个小时,可她一句话都不说!郁闷!现在她却主动来说了。
一日中午,我正打算下楼去吃饭,一小个子女生拦住我:“老师你还上来吗?”我办公室就在我班教室的旁边,吃完饭我当然就回办公室来!但她问这话什么意思?我的脑子飞速地转着。那女生脑瓜子很灵活,就是太不自觉,自控能力太差,时不时的还搞点恶作剧。给人的印象是老长不大!时常挨我的批评,在教室的座位也是调动得最多的——因为谁挨着她坐谁就要受她的害!她妈妈为了好好“管教”她,专门在学校门口租了房子,天天来陪读!但她的学习名次仍然呈下降趋势!我曾经对她说:“你妈妈平白无故每月多花几百块钱,每天下班后专门来这里等你,你就没感动一下?”这样一个不醒事的小不点,不会对我也搞什么恶作剧吧?饭后我回到办公室时,她果然在门口等我。她也不喊报告,她是那习惯,不拘小节。直接跟着我进了办公室,待我坐下后,她说:“老师,我想问个问题,行吗?”从来都没有如此客气地说过话,这回到让我感到意外。我让她说。“听说你病了?”我猜想她怎么知道的?接下来她却说出了让我差点掉眼泪的话来:“我知道你那病不好治,你一定要宽心啊。我找了三个偏方,听说很管用的,你试试吧。”那“偏方”其实是药疗和食疗的治病方案,她写在巴掌大块的纸片上,我接过来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手不要颤抖,但我说“谢谢你”的时候我相信她感觉到了我声音有些哽咽。
期末到了。下学期文理科就要分班了。我让学生写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用了一张两米多长的条形纸来写。他们将纸条折叠起来,象本小册子书。我细读了他们的全部话语。其中一个男生这样写道:“在我遇见的老师中,就你还算是比较好的。”哇噻!我教了近三十年书了,是不是“好”现在还得这帮小孩子说了算!而且,仅仅是“比较好的”而已!看来,以前我在县上时从万余老师中评出的“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原来那只不过是因为“山中无老虎”而已!
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12点都过了。我上了久违的QQ。一眼我就看见那男生在线上!我班上有QQ号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我的QQ里;而且,我的QQ能看见对方的详细地址,是在线、是隐身还是离线。星期天晚自习,第一节时我看见那男生很疲倦。见我一直注意他,所以他努力控制自己不打瞌睡。第二节我找他谈话,问他昨晚做什么去了。开始他说在寝室睡觉,我启发了很久他才承认通宵在网吧上网。我问他去上网对不对,他说:“没什么不对啊!我都满18岁了,可以的。”我见他话中带刺,尽量使用温和的话语和他谈,但他总有歪理。我说他上网不符合学校的规定,他答星期六是属于他自己支配的时间,学校的规定管不着。我说通宵达旦上网会影响身体健康,他说他身体很棒。我说上网既影响精力,又还要花钱,他说包通宵才5元,不会造成父母的负担!问他用上网的精力来学习不是更好?他却说上网不等于就一定影响学习,不上网的那么多人学习成绩也未必就好。还给我举例子来说。只是说到了政府规定网吧不许通宵营业时他才没说出反驳的话。我告诉他,他的想法不正确,他反过来说我的想法是沿袭了传统的思考方式的结果!我让他说哪些是沿袭传统,他谈了很多,谈着谈着居然说马家爵杀人很有意义,最起码他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我的天!杀人——引起别人注意——证明自己存在?看样子这孩子显然也思考了些问题,但思想和心理都有点问题!当晚,我和他谈了三节课,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也帮忙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无果。我给他下台阶,也给自己下台阶:“看样子老师一时半会说服不了你,我们以后继续谈好不好?”还告诉他:“你什么时候想好了都可以找老师谈的,觉得不好直接说的话,可以写个纸条给我。”他却说:“没什么可谈的,也不会写给你。我知道我的想法和你们不一样,那是因为你们错了!”此后,和他谈了N多次,倾听了他很多心声。也让德育主任出面做了些工作,校长也出面做了些工作。
现在看到他对我这样的评价,我想我是应该知足的了。看着看着,我的视线也有些模糊了……
是啊,又是一年过去了。我的学生们长大了许多!欣然!
一日看书,书上说:基础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细细想来,这个标准应该是对微观层次也就是对我等教育第一线人员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了。按这个意义理解,我的教育应以促进我的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我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比初中阶段的教育在更高一个层次上;而且要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发展能力。如此说来分数和名次既然追逐不到也就没有什么追求的价值了。只是,不知道这个发展性标准是不是主要标准?
一日反思:每当自己言及学生时,总是习惯性地将他们与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或接受教育的人联系在一起,总是把他们和如饥似渴、毕恭毕敬、秉烛夜读、孜孜以求,甚至与“头悬梁,锥刺股”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律令!而且由于这种社会文化的成熟与神圣,自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服从和敬仰。于是,学生就成了这种社会文化的“边缘人”:他们不可抗拒地成为“被教育者”,只能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智力、技能;他们只能是“被塑造者”,任其自由发展的结果是不会符合社会文化要求的,必须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子来加以塑造;他们只能是“被管理者”,他们要做的事就是一一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永远都无法逃脱这个“被”字!
一日好友聚会,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居然普遍认为把孩子当作“边缘人”很正确!然后,话题又转到我这当老师的身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将我等当老师的人与施加教育影响的人联系在一起。由于“闻道在先”,又“学有专攻”,所以总是把我等人物与高高在上、侃侃而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由于能“传道、授业、解惑”,又有安排、建立学习情境,制定学习规则和程序的权利,所以自然就是神圣的“主”的形象!至少,也是和蔼可亲,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形象!
难怪当人们对教育感到不满时,教师就成了社会抱怨、打击的对象,成了社会、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成了让社会宣泄不满情绪的角色!原来,当今社会文化的力量使教师的角色有了某种神圣的色彩!
庆幸,现在有很多人都认清了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庆幸,自己赶上了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列车。
记不清是哪位大师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于是,种种失望荡然无存,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