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应学会给自己“减负”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避免过度地分析教材,在课堂上还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首选之举。正如李希贵老师所言:“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魏书生老师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依靠学生管理学生、依靠学生教育学生、依靠学生启迪学生、依靠学生带动学生。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实实在在将学习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够真真正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们过于勤快:任课教师代办、包办太多,惟恐课文内容的分析不够细,作业的布置不够全,拼命为学生讲解课文、布置作业。于是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在老师们的手下被支离成一长串的字、词展示给学生,学生因无法体会文章的美感和整体感而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内容,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更加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减弱。于是,学生越反感,教师就越“浇灌”,形成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师生均陷于疲态,效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刚接手的五年级开始尝试运用“人人都是小老师”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一活动的理论基础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依靠学生内心深处助人为乐的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立、合作和发展。
  开学初,我对本班的学生宣布了我的“施教纲领”—— 彻底做一个“减负”教师;同时强调,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不”:课文内容不讲,疑难问题不答,家庭作业不看。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和盲目崇拜,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教师还原成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领路人。
  课文内容不讲。小学语文教材(高年级段)所编选的文章大体分为三类;叙述类(《刷子李》《凡卡》等)、说明论述类(《为人民服务》《只有一个地球》等)和古文类(包括古诗和古文)。对古文类的文章或诗,主要进行朗读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体会古文的神韵。等到熟读成诵后,再引导学生内涵。探究其内涵。这样,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
  学生一般不太喜欢论述说明类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缺少情节,吸引力不大。对这类文章的讲解,我一般更侧重于对外延知识材料的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获得了足够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类文章,不仅容易激发起兴趣,而且容易抓住课文的精髓。如在学习《鲸》《松鼠》这样的课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向学生介绍《森林报》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著作,以便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及时将其所读的课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既反馈其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在上课时能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以提高其阅读的兴趣。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运用了“读——演”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文中不少篇章是直接的剧本,如《半截蜡烛》;有些则稍加改编就是上好的剧本,如《草船借箭》《晏子使楚》等,这类文章,课前让学生按角色分工,可以直接进行表演。学生在课前排练的过程中,就可以吃透课文的大部分内容;余下的,在课堂上多少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让学生表演文章中的内容,正是迎合了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重的特点。因为形式活泼,多数学生愿意参与,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学生自然不再为分析文章的结构而困惑,更不会因为词句的解释而厌烦。
  不讲解课文内容,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抓住了课文的本质,通过形式的多样和情境的多层设置,让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疑难问题不答。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我一般是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展开班级讨论,通过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最后得出正确的解答。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往往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梅花魂》时,学生问:“为什么对一幅墨梅图,外祖父分外爱惜?”老师就问:“那你认为,一般是对什么物品分外爱惜?”在学生发表见解后,引导:“那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梅花?其中又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训斥母亲,后来又送“我”这幅图。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课文的中心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不回答学生的疑问,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自行解答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不回答问题,不等于拒绝学生的质疑,而是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个答案,那么,就算答案就算不完整,他都会信心百倍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家庭作业不看。为了激发学生愿做、做好家庭作业,我把每天的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作业收上来后,由组长进行批改,并督促进行改错,还要签名认证。班级定期对作业进行评选,推选出最好的进行表彰。由于同学们有选择的空间,所产生的抵触心理比较小,能够自觉完成。在组长检查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当小老师的快乐与艰辛,因而也能对教师的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因为学生要对所看的作业负责,所以就督促学生必须认真对待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本身也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的有效手段。
  将课堂真真正正还给学生,将中华文字的奥妙完完全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得到锻炼,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少讲一点,让学生多思考一点;少做一点,让学生多活跃一点;稍“减负”一点,让学生更勤快一点,他们才会展翅起飞,领略飞翔的精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意识到,我们的地位是“主导”,而不是“主体”。
其他文献
一、为写作储备厚实的素材    美国作家詹姆斯·霍华德说:“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头脑中有足够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广积累、多储备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积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让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储备犹如探囊取物。如学习《孙权劝学》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期刊
要学好语文,就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了较好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那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下面简要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加强指导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只要老师能够精心的指导和训练,会让学生的语感有着稳步的提升。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点滴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新观点,并从结合学生实际,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发现规律,适时正确引导使抽象概念形象具体化,学会创造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如何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数学 ; 教学;体会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
期刊
所谓创造,通俗地讲,就是做出世界上还不曾有的事情,或做出自己没有见到过的事情。就这种意义而言,独立地做出一道习题,就应该看成是一种创造;把学习过的知识加以改进,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创造;如此等等。所以说,创造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只要你留意,就会有创造。  一般说来,创造性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即:敢于打破旧的框框,标新立异;敢于批判改造旧的概念,建立新的概念;敢于冲破旧的轨道,开辟新的道路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对教材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以达到互相启发,加深理解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欣赏以及写作水平。而讨论正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一种实践操练。所以,讨论机制的注入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学生
期刊
【关键词】实践活动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
期刊
【摘要】《简笔与繁笔》是一个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在题目的审题、议论的布局和结尾的安排方面都有可取之处。  【关键词】以并列式论点作题的题目特点;举例中的典型;有序和递进;豹尾的力量    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发表于1981年,距今已近三十年,现仍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依然展现出它的生命力,是一个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  首先是题目。类似这样的以并列式论点作题目的文章不少,比如《纳谏与止谤》、《
期刊
【摘要】文言文中都有哪些美是必须挖掘出来的。一,传统文化中最迷人的应该是他的思想美。二,不可忽视的还有文言文的语言美。  三,还有文言文中必须引领学生进入的意境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思想框架壮观恢宏并且多种优秀思想交相辉映历史承传完整至今的文明古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还是文化、文明礼仪,我们的祖先都创造了辉煌的过去,然而自“文革”后,中华文化遭受重创,传
期刊
1 背景:   1.1 日常带班中孩子们透露的信息  到了五月份,天气就逐渐开始变热了,在户外活动的前后,老师们总是要提醒和帮助孩子们喝水、擦汗,做好防暑降温的护理工作。有一次户外活动中,有些女孩子主动坐到旁边石凳的树荫下休息,我见状便问:“怎么啦?不去玩吗?”元元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说:“我们玩儿得太热了,休息一下。”旁边的聪聪干脆用群摆扇起风凉,旁边的小女生都叫起来:“好凉快!好凉快!”活动结束
期刊
【摘要】初读在阅读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初读也完成了语文听、说、读、写中的很大一部分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第一课时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一、搜集资料;二、发挥课文题目的作用;三、巧妙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分四步读课文,其它的环节都巧妙地穿插在四步读书中,把第一课时琐碎的学习任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基本训练得到落实,真正体现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