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社会工作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同时,社工在工作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出现,其中以伦理问题更为让人关注,如何解决社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面临的紧要问题。构建更加实用的我国的社工伦理守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社会工作界共同制定并发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伦理守则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标准和道德理想,集中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必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
一、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对比
西方较早走上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的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伦理守则.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所制订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也比较成熟。我国大陆地区也在1994年制订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纵观各国制定出来的社会工作守则内容上大致都包括了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同事、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以及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这六个基本的方面。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的版本中,《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是公认最为完善的,笔者将对比一下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一)从内容上比较
从内容上看,我国的伦理守则分为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和工作规范四部分;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分为序言、伦理守则的目的、伦理标准三部分。可以看出,我国的伦理守则更加注重“守则”,多数是对一种职业的要求及专业的标准;美国的伦理守则更加注重“伦理”,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伦理上会遇到其他职业遇不到的伦理困境,美国的伦理守则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出发,为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伦理困境作参考。
(二)从强调的價值观上比较
从强调的价值观上看,重视整体、关怀他人、注重合作、崇尚道德、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敬老爱幼、勤俭廉政、克己奉公等我国传统价值观念是构成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工作已久的美国作为服务型社会,不仅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公正、服务人类、正直和专业素养,还强调了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以及社会福利、公众参与等。
(三)从可操作性上比较
从内容的可操作性看,我国的伦理守则不是很详细,可操作性较差;美国的伦理守则更详细,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从伦理标准上比较
从伦理标准上看,中国伦理守则中很多条文都是原则性甚至说是口号性的表述;美国的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规范做了深入细致的明确规定,甚至每一项守则条文都指向一类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失范现象。
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与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差距很大的。《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是美国数名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社会工作者经过36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不仅结构上十分完整,内容上也十分全面。而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核心价值系统都还没有完全确立,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不足是造成我们没有完整体系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本土文化对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影响
然而我国的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困境”的苗头或“类发展困境”的现象,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关心弱势群体,这些都让开展社会工作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已经步入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政府认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总序,2004)
从与美国的对比当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来修订完善我国的伦理守则,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实务工作的总结,也应与我国的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吻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提倡“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己,成全大家”,过分强调集体主义,与西方强调的个人主义对立,长此以往个人容易对集体产生依赖性,从而削弱了个体奋斗和创造的激情。即使中西方的主流思潮有很大差异,但是文化不能用对错来判断,它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相生的,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社会,同样这种文化也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我们的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费孝通,《乡土中国》,1994)
对于我国独特的社会传统,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中会遇到之前西方国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很多西方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化产生了很多独特的问题。比如,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依然有很多贫困家庭,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农村,很多家庭依然处在绝对贫困的状态;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国独有的“农民工”人群,进城务工的待遇问题,以及家中年迈双亲的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西方社会不存在的问题,这是要靠我国自己在实践中走出道路。
三、对构建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若干思考
结合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道德守则的对比和我国的本土文化,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实践的总结欠缺
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是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指导专业行为,规定社工的行为哪些属于应该要做的,哪些属于不应该做的,帮助社工解决伦理两难的问题。所以它应该是众多经验的集合,众多一线社工在接触过的众多案例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伦理困境的选择,社工有可以参照的体系,即使不能涵盖所有的案例,也会为解决案主的问题提供方向。
(二)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不强
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但是依然是个新事物,很多人依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没有基本的认识,更不用说认同,这就限制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脚步,我们又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俗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让全社会接受社会工作的理念,明确社会工作的具体职责就更加显得重要和紧迫。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工作的职业伦理守则被人们理解接受,就会增加对社会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内容比较抽象,大多是框架性的语言缺乏具体操作性,对我国当下的社会工作伦理情景难以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基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切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解决我国独特的伦理困境的伦理守则。
参考文献:
[1]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魏永娟.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制定、完善与国际比较[J].社会工作理论新探.2011.
[5]张莉萍,范志挺,黄晶晶.构建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5.
[6]沈黎,刘斌志.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历史经验与文本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7]左芙蓉,刘继同.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历史变迁、结构功能与运作模式[J].社会工作.2007(2).
[8]沈黎,吕静淑.华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9]魏永娟.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执行与问责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2011.
[10]张颖妮,赖嘉慧.关于构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3(4).
[11]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4404826.html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社会工作界共同制定并发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伦理守则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标准和道德理想,集中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必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
一、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对比
西方较早走上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的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伦理守则.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所制订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也比较成熟。我国大陆地区也在1994年制订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纵观各国制定出来的社会工作守则内容上大致都包括了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同事、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以及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这六个基本的方面。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的版本中,《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是公认最为完善的,笔者将对比一下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一)从内容上比较
从内容上看,我国的伦理守则分为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和工作规范四部分;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分为序言、伦理守则的目的、伦理标准三部分。可以看出,我国的伦理守则更加注重“守则”,多数是对一种职业的要求及专业的标准;美国的伦理守则更加注重“伦理”,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伦理上会遇到其他职业遇不到的伦理困境,美国的伦理守则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出发,为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伦理困境作参考。
(二)从强调的價值观上比较
从强调的价值观上看,重视整体、关怀他人、注重合作、崇尚道德、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敬老爱幼、勤俭廉政、克己奉公等我国传统价值观念是构成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工作已久的美国作为服务型社会,不仅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公正、服务人类、正直和专业素养,还强调了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以及社会福利、公众参与等。
(三)从可操作性上比较
从内容的可操作性看,我国的伦理守则不是很详细,可操作性较差;美国的伦理守则更详细,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从伦理标准上比较
从伦理标准上看,中国伦理守则中很多条文都是原则性甚至说是口号性的表述;美国的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规范做了深入细致的明确规定,甚至每一项守则条文都指向一类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失范现象。
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与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差距很大的。《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是美国数名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社会工作者经过36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不仅结构上十分完整,内容上也十分全面。而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核心价值系统都还没有完全确立,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不足是造成我们没有完整体系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本土文化对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影响
然而我国的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困境”的苗头或“类发展困境”的现象,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关心弱势群体,这些都让开展社会工作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已经步入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政府认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总序,2004)
从与美国的对比当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来修订完善我国的伦理守则,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实务工作的总结,也应与我国的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吻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提倡“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己,成全大家”,过分强调集体主义,与西方强调的个人主义对立,长此以往个人容易对集体产生依赖性,从而削弱了个体奋斗和创造的激情。即使中西方的主流思潮有很大差异,但是文化不能用对错来判断,它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相生的,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社会,同样这种文化也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我们的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费孝通,《乡土中国》,1994)
对于我国独特的社会传统,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中会遇到之前西方国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很多西方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化产生了很多独特的问题。比如,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依然有很多贫困家庭,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农村,很多家庭依然处在绝对贫困的状态;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国独有的“农民工”人群,进城务工的待遇问题,以及家中年迈双亲的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西方社会不存在的问题,这是要靠我国自己在实践中走出道路。
三、对构建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若干思考
结合中美社会工作者伦理道德守则的对比和我国的本土文化,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实践的总结欠缺
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是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指导专业行为,规定社工的行为哪些属于应该要做的,哪些属于不应该做的,帮助社工解决伦理两难的问题。所以它应该是众多经验的集合,众多一线社工在接触过的众多案例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伦理困境的选择,社工有可以参照的体系,即使不能涵盖所有的案例,也会为解决案主的问题提供方向。
(二)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不强
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但是依然是个新事物,很多人依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没有基本的认识,更不用说认同,这就限制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脚步,我们又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俗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让全社会接受社会工作的理念,明确社会工作的具体职责就更加显得重要和紧迫。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工作的职业伦理守则被人们理解接受,就会增加对社会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内容比较抽象,大多是框架性的语言缺乏具体操作性,对我国当下的社会工作伦理情景难以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基于我国的本土文化,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切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解决我国独特的伦理困境的伦理守则。
参考文献:
[1]隋玉杰.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魏永娟.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制定、完善与国际比较[J].社会工作理论新探.2011.
[5]张莉萍,范志挺,黄晶晶.构建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体系的思考[J].社会工作.2005.
[6]沈黎,刘斌志.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历史经验与文本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7]左芙蓉,刘继同.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历史变迁、结构功能与运作模式[J].社会工作.2007(2).
[8]沈黎,吕静淑.华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9]魏永娟.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执行与问责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2011.
[10]张颖妮,赖嘉慧.关于构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3(4).
[11]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440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