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汉语中有许很外来词来自佛经翻译,如今依然广泛使用。外来词的翻译方法有许多,高名凯、刘正琰两位先生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前记”中说到:“我们也没有把所谓‘意译’外来词搜集在内,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数量浩繁的‘意译’词并不是外来词。”[1]本文参考这一种观点,但是只选取上述两种翻译方法中第一种方法引进的外来词,对其来源以及思想蕴做简单研究。
【关键词】:佛教;外来词;音译;成词语素
一、
汉语历史悠久,在这样长期的过程里,伴随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对外开放等等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有多次吸收外来词的经历,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要数东汉晚期和近百余年发生的这两次,“一东汉晚期到唐代通过翻译传入的源出古印度(梵语和俗语、巴利语)和古中亚语(如吐火罗语,即焉耆—龟兹语)的词语,一是近百余年来随着欧风美雨而来的英语为主的现代印欧语的词语。”[2] 但也有学者认为,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是战国时期,对匈奴、西域等地的语言吸收。所谓音译词,就是用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新词汇,还有的是从外族(包括国外其他民族和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借来的词。也就是说,汉语中的音译词是指模仿外族语言的声音,而用中国固有的汉字或新造的汉字而翻译过来的词。音译词中的汉字只具有记音功能,而没有具体的意义,与汉语中的词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佛经翻译初期有大量词汇是音译词,因为佛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我们的文化内涵里并没有与之对等的词汇。可是有些源于印度的音译词素经过汉化后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因此变成了汉语中的基本词素。比如说;梵、佛、禅等。自汉武帝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开始,大量的佛经被翻译。在译经的过程中,由于对外来事物不太了解,只能浅显的通过引入读音来翻译词语。因此,在佛经翻译的初级阶段,汉语言词汇中产生了大量的音译词。现代汉语中有些突出的源于印度音译词是阿弥陀佛、涅槃、阿兰若、阿罗汉、贝多、比丘、波罗蜜、瑜伽、魔、塔、梵等等。
二、
1、单音节词
佛教外来词中的音译成词语素有单音节词:钵、禅、忏、梵、佛、偈、劫、魔、僧、刹、释、塔,这其中有反应佛教物质文化的词如:“塔”与“钵”。佛陀涅槃后,佛教信徒就失去了某种寄托,印度早期的一些统治者就注意到了信仰的重要性,他们想要创造出某种实在的有具体形象的东西,使得广大民众在精神上有所寄托。阿育王时期,“佛塔”、“菩提”、“屯座”等建筑物出现,广大信徒有了信仰的寄托物。把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寄托在所崇拜的佛身上。同时,通过塑造众佛形象,还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種佛教氛围,如佛教文化中的“力士”、“金刚”、“护法咨”、“菩提”等形象,“塔”、“夺”、“石窟”等大型佛教建筑逐渐为大众熟知,有利于佛教的宣传和教义的普及,对传播佛教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实在印度,起初“塔”和佛教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坟冢的名称叫做“窣堵波 (stūpa)”,原是用来埋葬佛祖释迦牟呢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由于信徒不能膜拜佛祖的真身,就转而膜拜窣堵波,后来塔就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佛塔”亦作“浮屠”。“钵”是僧人吃饭用的食器,也有宗教仪式或僧人修持用作法器,意义与汉语中的“盂”近似。也有反应佛教精神文化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禅”莫属,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即是"禅"。但其实对于真正研究佛教的人来说,禅是无法定义的,它是不能讲的,所以本文不再过多阐述,只是对其做一个大致描述。当然单音节词中还有关于佛教教义的,但这类词在双音节词里体现的较多,在下一小节再讨论。
单音节成词语素在构词时位置比较自由,“佛、魔、塔、劫、禅、僧”几个既可以在前也可以在中间或后面,如:佛经、活佛,病魔、妖魔鬼怪,塔钟、宝塔,劫难、万劫不复,禅意,参禅,僧侣、僧多粥少。但“梵、忏、钵”在构词时位置相对比较固定(“衣钵”是特例)。
2、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在这个分类里数量最多,有:般若、梵刹、佛陀、浮屠、伽蓝、和尚、袈裟、兰若、罗汉、弥勒、南无、涅槃、菩萨、菩提、三昧、僧尼、刹那、天竺、夜叉、瑜伽等等30多个。这其中涉及到佛教教义的词语比较多,如般若: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瑜伽:相应的意思。相应有五义,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刹那:这是当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时间名词,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载,六十刹那为一念。佛教中还有许多有趣的这类词语,据摩诃僧只律卷十七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念约今之零点零一八秒。刹那无常,刹那生灭,这也体现了佛教中对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游移等尤其关注。
双音节词多数都属于单语素词,只有少数几个如“僧尼”是两个语素,它们意义比较完整,同时也属于自由语素,所以在常常自己独立成词,有少数几个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如:花和尚、活阎王、活菩萨、一刹那。
三音节词:阿兰若、阿罗汉、比丘尼、波罗蜜。这类词总数比较少,表示事物名称的居多,比丘尼就是指女僧人,阿兰若就修道人禅修的寂静处,阿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波罗蜜:到彼岸。这类词就是完全的单语素词了,不跟其他语素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低。另外还有一个四音节词: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以观世音和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肋侍,在极乐世界实现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人们日常口语中也会用到,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
结语:
佛教不仅为我国宗教带注入新的血液,使人们找到信仰和慰藉,更是对汉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词汇进入日常生活,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只对其中一小部分进行搜集和讨论,不足之处还请大方之家不吝赐。
参考文献:
[1]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
[2]张永言.汉语外来词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2)
[3]顾满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佛缘外来词[J].语文知识 2008 (3)
[4]冠秀杰.汉语中源于印度外来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4.5
[5]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大学 2012.6
【关键词】:佛教;外来词;音译;成词语素
一、
汉语历史悠久,在这样长期的过程里,伴随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对外开放等等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有多次吸收外来词的经历,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要数东汉晚期和近百余年发生的这两次,“一东汉晚期到唐代通过翻译传入的源出古印度(梵语和俗语、巴利语)和古中亚语(如吐火罗语,即焉耆—龟兹语)的词语,一是近百余年来随着欧风美雨而来的英语为主的现代印欧语的词语。”[2] 但也有学者认为,汉语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是战国时期,对匈奴、西域等地的语言吸收。所谓音译词,就是用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新词汇,还有的是从外族(包括国外其他民族和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借来的词。也就是说,汉语中的音译词是指模仿外族语言的声音,而用中国固有的汉字或新造的汉字而翻译过来的词。音译词中的汉字只具有记音功能,而没有具体的意义,与汉语中的词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佛经翻译初期有大量词汇是音译词,因为佛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我们的文化内涵里并没有与之对等的词汇。可是有些源于印度的音译词素经过汉化后具有了一定的意义,因此变成了汉语中的基本词素。比如说;梵、佛、禅等。自汉武帝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开始,大量的佛经被翻译。在译经的过程中,由于对外来事物不太了解,只能浅显的通过引入读音来翻译词语。因此,在佛经翻译的初级阶段,汉语言词汇中产生了大量的音译词。现代汉语中有些突出的源于印度音译词是阿弥陀佛、涅槃、阿兰若、阿罗汉、贝多、比丘、波罗蜜、瑜伽、魔、塔、梵等等。
二、
1、单音节词
佛教外来词中的音译成词语素有单音节词:钵、禅、忏、梵、佛、偈、劫、魔、僧、刹、释、塔,这其中有反应佛教物质文化的词如:“塔”与“钵”。佛陀涅槃后,佛教信徒就失去了某种寄托,印度早期的一些统治者就注意到了信仰的重要性,他们想要创造出某种实在的有具体形象的东西,使得广大民众在精神上有所寄托。阿育王时期,“佛塔”、“菩提”、“屯座”等建筑物出现,广大信徒有了信仰的寄托物。把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寄托在所崇拜的佛身上。同时,通过塑造众佛形象,还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種佛教氛围,如佛教文化中的“力士”、“金刚”、“护法咨”、“菩提”等形象,“塔”、“夺”、“石窟”等大型佛教建筑逐渐为大众熟知,有利于佛教的宣传和教义的普及,对传播佛教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实在印度,起初“塔”和佛教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坟冢的名称叫做“窣堵波 (stūpa)”,原是用来埋葬佛祖释迦牟呢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由于信徒不能膜拜佛祖的真身,就转而膜拜窣堵波,后来塔就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佛塔”亦作“浮屠”。“钵”是僧人吃饭用的食器,也有宗教仪式或僧人修持用作法器,意义与汉语中的“盂”近似。也有反应佛教精神文化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禅”莫属,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即是"禅"。但其实对于真正研究佛教的人来说,禅是无法定义的,它是不能讲的,所以本文不再过多阐述,只是对其做一个大致描述。当然单音节词中还有关于佛教教义的,但这类词在双音节词里体现的较多,在下一小节再讨论。
单音节成词语素在构词时位置比较自由,“佛、魔、塔、劫、禅、僧”几个既可以在前也可以在中间或后面,如:佛经、活佛,病魔、妖魔鬼怪,塔钟、宝塔,劫难、万劫不复,禅意,参禅,僧侣、僧多粥少。但“梵、忏、钵”在构词时位置相对比较固定(“衣钵”是特例)。
2、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在这个分类里数量最多,有:般若、梵刹、佛陀、浮屠、伽蓝、和尚、袈裟、兰若、罗汉、弥勒、南无、涅槃、菩萨、菩提、三昧、僧尼、刹那、天竺、夜叉、瑜伽等等30多个。这其中涉及到佛教教义的词语比较多,如般若: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瑜伽:相应的意思。相应有五义,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刹那:这是当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时间名词,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载,六十刹那为一念。佛教中还有许多有趣的这类词语,据摩诃僧只律卷十七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念约今之零点零一八秒。刹那无常,刹那生灭,这也体现了佛教中对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游移等尤其关注。
双音节词多数都属于单语素词,只有少数几个如“僧尼”是两个语素,它们意义比较完整,同时也属于自由语素,所以在常常自己独立成词,有少数几个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如:花和尚、活阎王、活菩萨、一刹那。
三音节词:阿兰若、阿罗汉、比丘尼、波罗蜜。这类词总数比较少,表示事物名称的居多,比丘尼就是指女僧人,阿兰若就修道人禅修的寂静处,阿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波罗蜜:到彼岸。这类词就是完全的单语素词了,不跟其他语素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低。另外还有一个四音节词: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以观世音和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肋侍,在极乐世界实现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人们日常口语中也会用到,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
结语:
佛教不仅为我国宗教带注入新的血液,使人们找到信仰和慰藉,更是对汉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词汇进入日常生活,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只对其中一小部分进行搜集和讨论,不足之处还请大方之家不吝赐。
参考文献:
[1]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
[2]张永言.汉语外来词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2)
[3]顾满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佛缘外来词[J].语文知识 2008 (3)
[4]冠秀杰.汉语中源于印度外来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4.5
[5]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大学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