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仿是声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声乐教学中正确运用模仿的方法能极大提高声乐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中学生自我及学生间的模仿、教师对学生的模仿、学生对教师的模仿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模仿的方法服务于声乐教学。
关键词:声乐 声乐教学 模仿
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声音的训练,还是语言的学习,无论是作品风格的把握,还是细腻的歌唱表情动作,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和模仿有一定联系,合理运用模仿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各方面教学内容的顺利学习与获得。
一、学生自我及学生间的模仿
模仿是学生学习声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然生理条件及演唱水平,在教师指导下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模仿,通过模仿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声乐教学的前半节课一般都是发声练习,在半音上移或下移的发声过程中,学生考虑最多的是努力记住上一句发声的感觉,通过模仿保持该声音状态的积极方面,并尽量丢掉不好的方面。学生一般在自然声区的演唱状态把握较好,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其中最合乎歌唱要求的某一个或几个音,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演唱是的良好状态。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从感性的演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即从原来的无意识演唱逐步转化为有意识可控制的演唱。教学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把自己的声音和图像录下来,也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声音和图像作对比,课后再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模仿练习。
由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角色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体会、理解也会不同。同学之间的相互模仿,实质上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个“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听课,或有意识地让一位同学听另一位同学上课。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较顺畅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巩固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教师对学生的模仿
教师模仿包括对正确的模仿和对错误的模仿,对学生正确的歌唱进行模仿并稍作解释能加深学生对正确歌唱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的歌唱错误进行模仿,甚至适当放大可以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正确的歌唱发声,提高教学效率。
声乐教学毕竟是以学生歌唱为主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每一句歌词每一句发声都要范唱。尤其是年轻的声乐老师,如果整堂课都不停的范唱,却懒于深入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结果自己累得不行,学生也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老师过多的范唱可能会分散学生对自己声音调节的注意力,甚至会失去演唱的耐心和自信心。
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多教师不善于主动去发现学生歌唱的优点,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了解不多,对缺点却能罗列一大堆。要知道,学生歌唱发声的优点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大多情况是一闪既逝的。这时,优秀的声乐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闪光点”,并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学生刚才的发声。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相应的发声理论让他们自我评价,这样就很容易帮助学生把美好的声音形象和发声状态记住。注意,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恰当的带有鼓励性质的评价。
当然,模仿学生错误的发声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特别是不符合歌唱要求的声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但不宜作过分的夸大,过于夸大学生的缺点,容易使部分学生感到自己被丑化,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反感,影响进一步的学习。
三、学生对教师的模仿
教师是声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声乐教师都怀有崇拜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良好的范唱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一个合乎歌唱要求的声音有语言解释所起不到的直观效用,还能够消除他们对声乐艺术的神秘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一般是针对学生的发声要求或存在问题做出示范的,所以学生在模仿老师的声音之前先不要急于模仿,一定要弄清楚老师为什么要范唱,要解决什么问题。弄清楚以上几个问题之后,学生才可以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模仿。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学会主动模仿和学习,即便离开声乐课堂也可以不断自我模仿,改正自己不适当的歌唱。
歌唱实践是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声乐理论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声音前要先熟悉相关的发声理论。在发声练习要领的指导下,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范唱就非常容易掌握了。声乐作品也不例外,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相应的情感内容,也都有作曲家对该作品的创作意图。如果学生在模仿教师的歌唱声音之前能对作品的文学内容、情感表达、歌唱艺术处理能有具体全面地了解,那么他们对教师的模仿就会更真切,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但是,模仿有时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一方面是教师自己范唱的声音并非完美无缺,对于一个对声音优劣分辨能力尚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把教师声音上的某些不足之处也当作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形成新的毛病。另一方面,由于师生间存在着生理、心理和认识上的差别,以致教师正确的范唱,学生模仿的就会有偏差。为此,教师在做范唱时,要对自己的声音有客观坦率的认识,并伴之以十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学生盲目模仿而走向歧途。
总之,模仿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凡是学声乐的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都是经过了由初级模仿到高级模仿,即感性模仿到理性模仿这样一个学习过程的。尽管有很多反对模仿的观点和建议,但正确地模仿还是应该积极提倡的。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项目编号:qnjj1110。
参考文献:
[1][意]荷伯特·凯萨利.心的歌声[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选编,1978.
[2]孙国兴.教育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3]石丽.范唱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人民音乐,2002,(03).
[4]欧阳义怀.谈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与创新[J].艺术教育,2005,(02).
[5]周敏.浅谈范唱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2006,(04).
关键词:声乐 声乐教学 模仿
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声音的训练,还是语言的学习,无论是作品风格的把握,还是细腻的歌唱表情动作,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和模仿有一定联系,合理运用模仿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各方面教学内容的顺利学习与获得。
一、学生自我及学生间的模仿
模仿是学生学习声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然生理条件及演唱水平,在教师指导下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模仿,通过模仿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声乐教学的前半节课一般都是发声练习,在半音上移或下移的发声过程中,学生考虑最多的是努力记住上一句发声的感觉,通过模仿保持该声音状态的积极方面,并尽量丢掉不好的方面。学生一般在自然声区的演唱状态把握较好,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其中最合乎歌唱要求的某一个或几个音,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演唱是的良好状态。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从感性的演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即从原来的无意识演唱逐步转化为有意识可控制的演唱。教学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把自己的声音和图像录下来,也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声音和图像作对比,课后再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模仿练习。
由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角色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体会、理解也会不同。同学之间的相互模仿,实质上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个“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听课,或有意识地让一位同学听另一位同学上课。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较顺畅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巩固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教师对学生的模仿
教师模仿包括对正确的模仿和对错误的模仿,对学生正确的歌唱进行模仿并稍作解释能加深学生对正确歌唱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的歌唱错误进行模仿,甚至适当放大可以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正确的歌唱发声,提高教学效率。
声乐教学毕竟是以学生歌唱为主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每一句歌词每一句发声都要范唱。尤其是年轻的声乐老师,如果整堂课都不停的范唱,却懒于深入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结果自己累得不行,学生也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老师过多的范唱可能会分散学生对自己声音调节的注意力,甚至会失去演唱的耐心和自信心。
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多教师不善于主动去发现学生歌唱的优点,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了解不多,对缺点却能罗列一大堆。要知道,学生歌唱发声的优点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大多情况是一闪既逝的。这时,优秀的声乐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闪光点”,并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学生刚才的发声。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相应的发声理论让他们自我评价,这样就很容易帮助学生把美好的声音形象和发声状态记住。注意,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恰当的带有鼓励性质的评价。
当然,模仿学生错误的发声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特别是不符合歌唱要求的声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但不宜作过分的夸大,过于夸大学生的缺点,容易使部分学生感到自己被丑化,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反感,影响进一步的学习。
三、学生对教师的模仿
教师是声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声乐教师都怀有崇拜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良好的范唱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一个合乎歌唱要求的声音有语言解释所起不到的直观效用,还能够消除他们对声乐艺术的神秘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一般是针对学生的发声要求或存在问题做出示范的,所以学生在模仿老师的声音之前先不要急于模仿,一定要弄清楚老师为什么要范唱,要解决什么问题。弄清楚以上几个问题之后,学生才可以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模仿。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学会主动模仿和学习,即便离开声乐课堂也可以不断自我模仿,改正自己不适当的歌唱。
歌唱实践是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声乐理论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声音前要先熟悉相关的发声理论。在发声练习要领的指导下,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范唱就非常容易掌握了。声乐作品也不例外,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相应的情感内容,也都有作曲家对该作品的创作意图。如果学生在模仿教师的歌唱声音之前能对作品的文学内容、情感表达、歌唱艺术处理能有具体全面地了解,那么他们对教师的模仿就会更真切,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但是,模仿有时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一方面是教师自己范唱的声音并非完美无缺,对于一个对声音优劣分辨能力尚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把教师声音上的某些不足之处也当作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形成新的毛病。另一方面,由于师生间存在着生理、心理和认识上的差别,以致教师正确的范唱,学生模仿的就会有偏差。为此,教师在做范唱时,要对自己的声音有客观坦率的认识,并伴之以十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学生盲目模仿而走向歧途。
总之,模仿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凡是学声乐的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都是经过了由初级模仿到高级模仿,即感性模仿到理性模仿这样一个学习过程的。尽管有很多反对模仿的观点和建议,但正确地模仿还是应该积极提倡的。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项目编号:qnjj1110。
参考文献:
[1][意]荷伯特·凯萨利.心的歌声[M].李维渤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选编,1978.
[2]孙国兴.教育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3]石丽.范唱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人民音乐,2002,(03).
[4]欧阳义怀.谈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与创新[J].艺术教育,2005,(02).
[5]周敏.浅谈范唱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