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目前有“3+3”和“3+1+2”模式,“3+1+2”模式中的“1”是指学生在物理或历史这两科中选择一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浓度会逐渐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的角度入手,创设具有生活性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构建与学生认知最为接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享受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构建
在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教师将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物理课本上,不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距离感,进而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的特点是从农村的生活着眼,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构建学生认知与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力。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提升物理问题分析力
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所观所感,感知物理知识的外化形式,从而构建高中物理知识与学生常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问题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高中物理实践授课中来,获得良好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情境出发,构建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物理课堂,让学生在所观所感中,体会物理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高中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点,讲授知识。在开课后,教师依次讲授了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物理概念,让学生形成上述知识的感性认知。第二点,营造情景,创设问题。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搬到课堂上,并出设如下的问题:你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哪些因素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速度的快慢?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走入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你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探究决定车轮运动速度快慢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小婵积极地举手说:“我发现车轮的运动速度与角速度、线速度呈正相关;与车轮运用一周的周期呈负相关!”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亲自观察,感受形象化、生活化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使用小組合作法,提升物理概念理解力
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即让学生各司其职,又让他们通力合作,从而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时的观察,从而透过物理现象,深入分析物理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理解力。
例如,在讲授《超重与失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首先,准备工具。教师分别准备纸板、橡皮筋、指示针,并在开课时,依次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制作测力计。其次,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再次,适时引导。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联想超重或是失重的状态,并运用测力计进行表示!”最后,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回答。他说:“我将铅块挂到测力计上,先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拉力等于铅块的重力。然后加速向上拉动铅块时,弹簧拉力会变大,此时弹簧拉力比铅块的重力大,所以铅块处于超重状态。当我迅速往下放测力计,测力计的弹簧会有意识地向上紧缩,弹簧拉力会变小,此时弹簧拉力比铅块的重力小,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测力计,并让学生模拟超重和失重的两种状态,提升他们对两种概念的理解力。
三、巧用自主探究法,提升物理知识探究力
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物理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弹性势能》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平常用的弹弓,分析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并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诠释生活化的物理现象。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以石子的飞出距离,作为弹性势能大小的依据,并创设相应的变量与不变的量,从而让实验的呈现更具有直观性。比如,可以固定石子的质量,改变皮筋儿拉伸的长度,或是固定皮筋的拉伸长度,改用不同质量的石子。”在上课后,教师进行提问。小宇积极地举手说:“我发现拉动弹弓的力越大,则石子的飞出速度越远;石子的质量越轻,在一样拉力的作用下,石子的飞出速度越远。这说明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程度以及作用物体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最为熟知的生活物品着力,构建物理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模式下构建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更要从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入手,构建具有时效性、操作性以及趣味性的物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海华.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
[2]谢家林.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 .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构建
在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教师将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物理课本上,不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距离感,进而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的特点是从农村的生活着眼,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构建学生认知与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力。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提升物理问题分析力
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所观所感,感知物理知识的外化形式,从而构建高中物理知识与学生常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问题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高中物理实践授课中来,获得良好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情境出发,构建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物理课堂,让学生在所观所感中,体会物理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高中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点,讲授知识。在开课后,教师依次讲授了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物理概念,让学生形成上述知识的感性认知。第二点,营造情景,创设问题。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搬到课堂上,并出设如下的问题:你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哪些因素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速度的快慢?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走入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你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探究决定车轮运动速度快慢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小婵积极地举手说:“我发现车轮的运动速度与角速度、线速度呈正相关;与车轮运用一周的周期呈负相关!”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亲自观察,感受形象化、生活化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使用小組合作法,提升物理概念理解力
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即让学生各司其职,又让他们通力合作,从而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时的观察,从而透过物理现象,深入分析物理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理解力。
例如,在讲授《超重与失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首先,准备工具。教师分别准备纸板、橡皮筋、指示针,并在开课时,依次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制作测力计。其次,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再次,适时引导。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联想超重或是失重的状态,并运用测力计进行表示!”最后,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回答。他说:“我将铅块挂到测力计上,先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拉力等于铅块的重力。然后加速向上拉动铅块时,弹簧拉力会变大,此时弹簧拉力比铅块的重力大,所以铅块处于超重状态。当我迅速往下放测力计,测力计的弹簧会有意识地向上紧缩,弹簧拉力会变小,此时弹簧拉力比铅块的重力小,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测力计,并让学生模拟超重和失重的两种状态,提升他们对两种概念的理解力。
三、巧用自主探究法,提升物理知识探究力
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物理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弹性势能》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平常用的弹弓,分析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并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诠释生活化的物理现象。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以石子的飞出距离,作为弹性势能大小的依据,并创设相应的变量与不变的量,从而让实验的呈现更具有直观性。比如,可以固定石子的质量,改变皮筋儿拉伸的长度,或是固定皮筋的拉伸长度,改用不同质量的石子。”在上课后,教师进行提问。小宇积极地举手说:“我发现拉动弹弓的力越大,则石子的飞出速度越远;石子的质量越轻,在一样拉力的作用下,石子的飞出速度越远。这说明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程度以及作用物体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最为熟知的生活物品着力,构建物理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模式下构建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更要从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入手,构建具有时效性、操作性以及趣味性的物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海华.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
[2]谢家林.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