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孙武本人是春秋末期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兵法在历史上影响极大。从军事管理的角度看,孙武堪称中国最早的战略理论家。他的兵法以“五事七计”为基本框架,构建了战略分析的古代模式。孙武对道义、天时、地利、将领、法度五大要素的分析,其逻辑性堪与当今盛行的SWOT法、五力模型相提并论。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孙武以“兵者诡道”为宗旨,对战争策略的设计有着开创性的研究,并分析论证了军事战略选择中的优先次序问题,进而论证了君主与将领的关系,统兵将领的责任和战略能力,并以形、势、虚实的分析提出战略实现的途径,以形说明“胜可知”,以势说明“胜可为”,以奇正说明形势关系,以虚实转化形势为战斗力。孙武还以具体的军争策略、地形利用、士卒训练等内容为战略实施进行了具体论证。在先秦诸子中,孙武的兵法著作逻辑性和系统性超过了其他各家。学界有人认为,老子的辩证思维实际上来源于孙武。尽管孙武的著作在古代并未对工商业产生影响,却反映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军事领域的成就。
  孙武及其兵法的传世
  先秦诸子中,兵家是很重要的一家。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中,兵法思想是别具一格的一支。在兵学诸书中,《孙子兵法》独占鳌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它为“百代谈兵之祖”。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本来是齐国人,他的出名却在吴国。他给吴王阖闾献上自己写的兵法书,吴王对他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想对孙武的兵法来个实地测验。孙武当然毫不犹豫,一口承接。但是,吴王给他出了个难题,让他把兵法用在后宫美女身上试试看灵不灵。于是,孙武把阖闾后宫的美女180人编为两队,指定阖闾的两名宠姬为队长,申明纪律,开始队列训练。这些美女们丝毫不把军令纪律放在心上,嘻嘻哈哈当作游戏。经过孙武三令五申,依然哄笑不止,没有一点章法。孙武依据军法,下令将两名队长斩首。这一下,看台上的吴王坐不住了,赶忙让人给孙武传话说:“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武却一点也不买账,回答道:“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两颗人头落地,美女们花容失色,队伍整肃,号令严明,娘子军变成了敢死队。孙武向吴王报告说,现在你可以下台观之令之,“惟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亦可也”。吴王正在为爱姬死于非命而痛心,但又不好对孙武发作,只得说:“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武却并不罢休,而是刺了吴王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所幸孙武没有看错人,吴王阖闾并不昏庸,从此重用孙武,成就了吴国的霸业。“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 · 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的这一故事,经过太史公的文学描述,广为流传,而且留下了“三令五申”的成语。当代推崇《孙子兵法》的管理咨询师,在效法孙武的时候不要忘了,如果要当孙武,自己的咨询报告就要能经得起业主的检验,哪怕是面对“后宫宠姬”照样有效,才有可能成就孙武一样的名声。如果咨询报告对业主的承诺,碰到“条件特殊”就无法兑现,那就趁早收手。当然,你要当孙武,还须业主是阖闾才成,这就要求咨询师要有好眼力,看得出吴王是未来的霸主,否则就会明珠暗投,说不定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孙武之后,以兵法著名者还有孙膑,他们本来是一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为了区别,后人称前者为吴孙子,后者为齐孙子。孙膑的用兵之术不在孙武之下,“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出于孙膑。孙膑与庞涓斗法的传说,更是妇孺皆知。孙膑也以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绩“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从南宋以后,有不少人怀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一回事,近代的疑古思潮扩展了这种疑问。直到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一并出土《孙子兵法》竹简和《孙膑兵法》残简,才使这一疑问得以澄清。
  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开始流传。按照韩非的说法:“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五蠹》)不过,先秦诸子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夸大其词,所以韩非的说法不宜当作兵法普及的确凿证据。况且韩非还是为了证明兵法流传与作战能力提高不一致而言的,就更应该打个折扣。但是,即便兵法的流传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普遍,《孙子兵法》还是兵法著作中最出色的。秦汉以后,《孙子》流传过程多有佚亡。传至今天的版本,是曹操的注本。曹操对孙武十分推崇,称:“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曹注《孙子》序)打仗出身的君主李世民,也曾高度赞扬《孙子》,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李卫公问对》)。
  中国古代的兵家经典,以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司马穰苴这几位的著述为代表。正是先秦尤其是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使兵家成为诸子中间独特的一家。秦汉以后兵家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超出先秦。到了宋代,因为武科举所需,正式被官方确认的兵家经典有“武经七书”。所谓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和《六韬》,影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吴子》相传为吴起所作,但影响远不及《孙子》。《司马法》来自齐景公时的田穰苴,他担任司马时所创的兵法被齐国沿用,到齐威王时著成《司马穰苴兵法》,但传世至今的只有一小部分。《司马法》与《孙子》不同,主要是讲军法军令、编制训练,而不是谋略,其中谈制度的内容多已佚亡。《李卫公问对》托名唐代李靖与李世民的对话,但真伪难辨,是宋代重新编辑加工的版本。《三略》相传是楚汉相争之际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张良以此辅佐刘邦得了天下;《六韬》相传为姜太公所作,是姜太公与文王、武王的对话录,这两种兵书实际都是后人编纂,它们现存的版本同汉墓出土的相关残简大不相同,说明宋本与汉本已经不一样,而汉本同古本肯定也有差别。
  按理来说,兵书应当包括战略、战术、军制、训练,乃至包括天文地理、兵器给养等等。汉代整理古籍,兵书是单独一门。在兵书门下,分有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孙子兵法》列在权谋类之首。“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鄉,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尉缭》属于形势类。“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汉书 · 艺文志》)阴阳类和技巧类兵书后世多佚。所谓权谋者,实际上是总括性质,包含有形势、阴阳、技巧等各种内容,《孙子兵法》当之无愧。所以,后代的兵书流行,《孙子兵法》独领风骚。   兵法直到近代之前,还是专门的军事读物,常人并不太关注。但是,即便是军人,读兵法也不是人人上手。按照常理,高级将领应该是兵法的爱好者,然而,不同的将领对兵法的反应并不一样。汉初大将韩信,其用兵作战可见明显的兵法痕迹,他还多次用《孙子兵法》对部下解释自己的战术战略。而西汉名将霍去病,则不那么看重传统兵法。汉武帝打算给他教孙吴兵法,他却回答道:“顾方略何如耳,不致学古兵法。”宋代对兵书的整理,很大程度上不是实战和训练的需要,而是武科举考试的需要。所以,唐宋以后兵法的流行,与其说是人们对战略的重视,不如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很有意思的是,尽管武科举要考兵法,然而武科举历代都不受重视。古代当文官,科举出身是正途,中了进士就趾高气扬,“一日看遍长安花”,而当武官,则行伍出身是正途,武科举被人看不起。所以,兵法对战争的影响有限。反而是不打仗的人,却多从兵法中理解战争。研读兵法的将领,在历史上屈指可数。战国的秦军雄视天下,良将辈出,却基本没有兵法传世,汉代整理史籍,其保存的兵书名录出自秦国者仅仅有公孙鞅和尉缭(而且此尉缭和兵书《尉缭子》的作者是否一个人还有争论),秦国的名将,谈论兵法的也极少。从西汉以后,才有一些著名将领谈到兵法。从正史来看,依赖兵法打仗,似乎并不是常态。反而是一些文人,对兵法具有浓厚兴趣。例如唐代的杜牧,宋代的梅尧臣,都曾对《孙子兵法》做过注释。不过,由于兵法明显是对敌手段,“兵不厌诈”,“兵者诡道”,用兵讲究出奇不意,虚虚实实,所以,在古代人们多不明言把兵法用于生活与事业。尤其是儒家,虽然也讲权变,却从根本上反对以兵家权谋治理国家,他们基本上不推崇兵法。这也影响到后人对《孙子兵法》的态度,清代学者遍注古书,考据风气浓厚,《孙子兵法》的注疏最少,也没有认真的校勘考证。只有孙星衍的校勘考证较详(而这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对本家的推崇)。魏源在《孙子集注序》中,把自己注释孙子的理由概括为“兵列五礼,学礼易及”,“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等儒家化解释,说明儒家力求同兵家的“诡诈”保持一定距离。即便近代以来在中西对抗的背景下热衷“商战”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也没有把《孙子兵法》挂在口边。现代冯友兰写中国哲学史,最初不收录兵家,明地里是认为兵家没有哲学,暗中是否有传统儒家看不上兵家的潜意识就不得而知了。民国时期,蒋方震(百里)作为军事理论家,曾经对《孙子兵法》做过注释解读。当代国内对兵家思想尤其是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形成热潮,并将其放在很高的地位,是同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紧密相关的;《孙子》文本的研究,是同70年代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本相关的。真正把《孙子兵法》当作商战教科书,在改革开放以来才蔚成风气。
  至于《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媒体也有所夸大。《孙子兵法》从唐代开始传到日本,但主要是作为宫廷藏书,社会影响不很大。到了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有位谋士赵本学,曾经注释过《孙子兵法》。正因为俞大猷采用了赵氏的方法抗倭,从而使《孙子兵法》引起了日本人的重视。二战以后,日本有一些学者和企业家,研究用《孙子兵法》管理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李零考证,最早把《孙子兵法》翻译到西方是法国传教士钱德明(P. Josephus Maria Amiot),1772年巴黎出版了他的译本。但是,真正影响欧洲军事思想的,不是中国传去的《孙子兵法》,而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西方对《孙子兵法》的重视,是当代对毛泽东军事战略的研究而引发的,同工商业关系不大,即便研究《孙子兵法》,也是把它作为汉学的一个专题,而不是列入管理学或者工商战略研究。
  那么,是不是《孙子兵法》就与管理无关?也不尽然。何炳棣曾经专门研究过《孙子兵法》,他认为,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尤其是两两相对的论证方法,来自《老子》,而《老子》来自《孙子》。他甚至断言,朱熹这样的道学家之所以不言《孙子》,是因为《孙子》的“诡道诈术”为儒家所不喜。而《孙子》的思想,在何炳棣眼里可以同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斯金纳相媲美。“人类史上最先主张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原则整兵治国者是《孙子》,柔化和缘饰《孙子》坦白冷酷愚民语句最微妙、最成功的是《老子》。”“在愚民理论上,《孙》《老》亲缘关系之所以特别明显,是因为它们都出自置道德是非于不顾(amoral),非常彻底的行为主义观点。这点上《孙》《老》如仍有不同的话,那是因为前者语言坦率无隐,有如对心理学实验室白鼠群而发,而后者同样冷酷的心肠却是用清静、无为、‘玄德’等清高的哲学语言表达的。”(何炳棣《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这就给考察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源流变化提供了一种思路。哪怕不认可何炳棣的观点,仅仅凭他把孙、老与斯金纳相对照,就足以值得今人从行为主义角度重新审视《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价值。
  从战略角度而言,古人确实不把《孙子兵法》用于工商,因为古代的工商业根本不存在所谓战略。所以,古代兵法的传世,与工商战略无关。无论是古代早期的范蠡陶朱公,还是古代后期的晋商徽商,都没有用《孙子兵法》经商的。但毫无疑问它属于军事战略,而军事战略可扩展到治国方略。在逻辑上,古代的管理思想,依然少不了兵家这一分支。企业经营中战略研究的兴起,从世界范围看,也是二战以后才出现的。从有了战略研究这一管理学分支开始,回过头来关注传统兵法,梳理其中的战略思想,对于今日的企业经营,当然应该。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不少人以战争喻商业,然而,战争和商业是有区别的。“兵凶战危”是进入军事领域的警告牌,战争与增进社会福利的工商业具有本质区分。如果真按战争方式指导经商,那么,商业就会失去它的美好一面,只剩下令人战栗的惨烈。了解兵家思想,掌握古代兵法的思辨路数,目的在于使人们更清楚、更冷静地看到战争的逻辑,而不是把它照搬到工商领域。
  权谋与战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57章),说明了治国与打仗的区别。但是,正和奇背后的“道”则只有一个。遵循这个道进行战争谋划,古代称为权谋,当今称为战略。
  《孙子兵法》的《计》《作战》《谋攻》三篇(以下引文均出自这三篇,不再加注),可以看作从不同角度论证战略的一组文章。孙武强调“先计而后战”,就是说,战略是行动的前提。在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后,孙武提出了一个战略分析的框架,即“五事七计”。   所谓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五个战略要素。道,指道义,民心向背如何,能不能做到上下一心,“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生,可与之死,而不危也”。天,指天时,“阴阳、寒暑、时制也”。地,指地形,“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指将领状态,“智、信、仁、勇、严也”。法,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曲制、官道、主用也”。对五事要进行七种考量(五事加上兵卒和赏罚),“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君主是不是有道明君,能不能做到上下同意;将领的能力如何,决定将领能力的智、信、仁、勇、严五个要素的程度和组合如何;天时要进行阴阳吉凶的判断,对寒暑时令的分析,古代这方面的具体技术有观星、望云、省气等等,以考察己方占有何种天时,有何不利天时;地形要进行远近(长短)、险易(坡度大小和平仄程度)、广狭(宽窄)的分析,判断是生地还是死地;军法制度是不是健全,曲制(按照阵法的军队如何编制)、官道(各级军官如何配备)、主用(兵器甲胄和粮秣供给)各方面对作战的适应程度和范围;还有从军法延伸出来的兵士强弱程度,训练情况,赏罚执行的严明程度等。
  五事七计的框架如果能够具体化,可以同当代管理中十分流行的SWOT法以及波特的“五力模型”相媲美。根据相关资料看,孙武对这个框架有着具体化的操作方法,即“庙算”。在《孙子》中,用的是“庙筭”。筭(suàn)就是筹,指计算用的小棍。《说文》曰:“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后代则筭算混用,算盘就是由筹算演变而来。后人读《孙子兵法》需要明确一点,孙武谈论五事七计,绝不是泛泛地抽象而论,而是有量化的具体计算。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一条一条列举出来,计算优劣,用算筹计数进行量化比较。对此,孙武明确指出:“夫未战而庙筭胜者,得筭多也;未战而庙筭不胜者,得筭少也。多筭胜,少筭不胜,而况于无筭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经过对战略要素的实力计算和比较,然后就要设计作战策略。在这一步,处处体现“兵以诈胜”的思路。孙武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即便庙筭具有明确优势,也需要在对外行动中把优势变成战果。这就需要尽可能隐蔽自己的优势,给对方造成错觉,还要采取主动诱导对方出错,引发对方的判断失误,这才能够造成己方之“势”,发挥出己方的能量,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种作战策略立足于庙筭,但不能事先具体化,只能进行方略设计,在战争进行中灵活变动。庙筭为常,用计为变;庙筭力求确定性,用计全靠不确定性;对己要落实确定性,对敌要营造不确定性;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战略。
  任何战略,都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孙武警告说,打仗打的是经济。春秋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千辆战车加上千辆辎重车出征,所需的补给粮秣和器材,日费千金。军费开支之大,任何统治者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战略的实施,还需要计算经济实力为后盾。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能否快速取胜至为重要。如果久战不止,哪怕获胜也会挫伤军队锐气,攻城则后劲不继,暴师于野则国用不足(春秋的战争,一般是先野战后攻城)。更重要的是,春秋时期诸侯蜂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某国“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他国家会趁机在背后捅一刀。如果陷入这种困境,“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孙武强调,“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费钱耗时,这是用兵的大害。战略必须先虑其害后谋其利。“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在战略实施上,将帅必须把握住民力之限,“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不重复征发徭役,不多次运输粮草,古代的运输成本太高,尤其要注意不能长途补给。所以,要力争从敌人那里夺取给养。“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不是夸大,从敌军夺取粮秣,双方的供给就会一增一减,而且可以节约大量运输中转成本,因而孙武把它提高到战略高度。
  既然战争如此凶险,所以,明智的统治者在战争的指导思想上,要尽可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战略实施优先排序。用兵之法必须优先考虑保存实力,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收益。在成本计算上,按照国、军、旅、卒、伍的军事建制由大到小考虑。在行动策略上,先要进行战略计算,即“伐谋”,以确保获胜条件。其次为“伐交”,所谓伐交,不是仅仅凭嘴上功夫去交涉,而是以实力的威胁和巧妙的外交展示使敌方屈服。再次为陈兵,以军阵优势或者野战优势战胜敌人。最后为攻城,是其他行动都不能奏效后的不得已选择。
  对于为什么攻城是不得已的选择,孙武有着详细说明。中国古代的城池,是冷兵器时代最优秀的防御工事体系,进攻者要付出极大代价,往往需要耗时较长的围困。即便有把握拿下,按照孙武的预计,制造和装备攻城器械需要三个月,修建工事土堙围困又需要三个月,驱使士兵爬城攻打会使三分之一的敢死队受损,万一攻不下来简直就是灾难。更重要的是,攻城会引起敌方的心理恐惧而拼死抵抗,激战和屠戮后能否长久占领仍然未知。所以,轻易不能采用攻城行动。“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在伐谋、伐交之后,不得已要开战,则须计量兵力,选取具体的战术方案。“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在这里,孙武根本不讲以少胜多,而是严格地追求以多胜少。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将领,必须清楚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拼命蛮干不是真正的勇敢,最少要做到力量相当。如果力量不及,要有逃跑预案和避战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是军事将领的基本准则。   将帅领兵作战,肩负着国家存亡的使命,所以,将帅要把自己放在国家辅佐的地位上考虑军事。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规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为将领,必须能够判别什么是不能受的君命。孙武指出:“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战争局势必须现场判断,君主在不该进军时下令进军,不该退却时下令退却,这叫“縻军”,即不必要的牵制;不了解军队的事务而由君主直接指挥管理,会造成军士迷惑;不了解军务的权衡变化而由君主直接任免官员下达命令,会造成军士的疑虑。君主绝不能遥控指挥作战行动。所谓“决胜于千里之外”,顶多在庙筭阶段还可以,一旦进入战略实施,必须赋予现场指挥官全权。而作为将领,也要勇于担负责任,“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地形》)做不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就不是合格的将领。
  作为国君和将领,在战略上必须知道怎样才能获胜。孙武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知道己方能战或者不能战之处,知道力量强弱多寡的使用方法,上下一致而同心同德,以有备对付无备,将领称职而君主不遥控,这就是制胜之道。如果稍微细心一点则可以发现,这五个知胜之道,需要建立在对敌我双方的比较上,而不是仅仅对己方的单一掌握上。所以,孙武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句话已经成为《孙子兵法》中的名言,正与今天SWOT法的基本思路吻合。总体来看,孙武的五事七计庙筭分析、策略设计和造势路径、优先排序准则、具体战术方案、将领的战略能力,已经构成了完整的军事战略思想体系。
  形势与虚实
  战略的实现,有赖于形势和虚实。孙武用了《形》《势》《虚实》三篇,完成了这一论证(以下引文均出自这三篇,不再加注)。所谓形,就是战争实力;所谓势,就是人为态势;所谓虚实,就是形势的灵活运用。三者配合,构成战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形是看得见的军事格局,不是人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所以,军事将领未见胜,先见败。首先考虑自己如何不被对方战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一点很重要,打仗不能抱侥幸心理,不能把获胜希望放在敌方犯错误或者不堪一击上。衡量一支军队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自保能力。那种侥幸获得的胜利,并不是好的胜利。善战者首先要循规蹈矩,老老实实,打庙筭能够获胜的仗。“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正是先从形胜出发,孙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真正的胜兵,是先具备了胜的条件,即形胜,然后求战,这样的胜利者,看起来平淡无奇,似乎没有惊险的计谋和壮烈的功绩,不过是打败了肯定失败的对手而已。但这正是理想的将领,那种先打起来再求胜的将领,从战略角度看是要不得的。
  形胜依赖于庙筭。“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里的庙筭,同前面的“五事七计”不一样,是指支持军事的物质基础。所谓兵法,在这里是指计算实力的方法。度是长度,指对土地的丈量;量是容积,指对粮食的计算;数是筹数,指出卒的数量;称是衡器,指对敌我双方兵力的比较;胜是比较的结果,得出有无胜算的结论。由此可见,形是不可作假的。这样说,对于小国、弱国来说,岂不是永无胜算?不见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是通过庙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中有何短,短中有何长。这正是形的功用。一旦具备了形胜,就具备了获胜的势能。
  形和势紧密关联,但形不等于势。从形的角度看,“胜可知,而不可为”;从势的角度看,则是“胜可为”。实力强弱为形,形决定攻守之势。但人们可以用形造势,取得战争优势。在孙武的词汇中,强弱属于形,勇怯属于势。按照李零的考证,形型相通,指形状样式,也就是范儿;势(執)本来是兿,本意是园艺,是人为发挥。形是静态,势是动态。按照荀悦之言:“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也,进退之机也。”(《前汉纪》)孙武的比喻是:“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其中的关联和细微差别,需要仔细揣摩。
  形与势的关系,是正与奇的关系。孙武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奇正相生,可以制造出无数优势。五音可以变化出无数音乐,五色可以变化出无数图案,五味可以变化出无数味道,战争之势,也可以产生如此效果。造势的目的,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性。“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释)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造势可以战胜敌人,包括以假象(形之)迷惑敌人,以诱饵引来敌人,以小利调动敌人而以重兵伏击敌人。在人和势的关系上,打仗要靠势来获胜而不是求于人,依赖势打仗,就好像从山顶转动滚木雷石一样。
  所谓虚实,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使形势转化为战斗力。孙武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其核心是“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使敌方的优势转化为劣势,使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把敌方由逸变劳,由饱变饥,由安变动。尤其是“出其所必趋”,准确打击;“趋其所不意”,让对方想不到。李世民认为《孙子兵法》的精华在《虚实》,原因在于,人人都知道避实击虚,但上了战场却鲜识虚实。可能也是出于同样担忧,孙武对虚实的论证要比其他篇章更具体,如:“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孙武特别强调“我专而敌分”,即分散敌方兵力,以众击寡。“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还有在作战地点上迷惑敌人,在作战时间上调动敌人,等等。这样,敌人虽近,却难以救援;其兵力虽多,却无益于战。归纳起来,所谓虚实,就是把不可为的“形”变为可为的“势”。“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形势和虚实的结合,可以把兵法用活。“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像五行的相生相克、四时的消长变化一样,战略的活用,可把战争变成艺术。
  战争的策略及其运用
  战争的艺术是复杂的,更是多变的。在《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各篇中,孙武对战争的艺术性有着多方面的发挥。
  孙武认为,用兵之法最难的是军争,而军争的关键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现实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捷径走到最后,其实是弯路。但是,在开始选择时,捷径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真正掌握了迂直关系,才可做到“后人发,先人至”。以行军速度为例,带着辎重行军,则行进缓慢;而提高速度,则要放弃辎重。如果一味求快,日行百里,只能有十分之一的兵士赶到,三军将领被敌方俘虏;日行五十里,可以有半数兵士赶到,先头部队将领被俘;日行三十里,则三分之二兵士可以赶到。这就需要权衡利弊,恰当安排行军路线和速度。军争需要将领充分掌握相关信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鄉导者,不能得地利。”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谋、利诱、兵力集散变化等方式,准确把握迂直关系。“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在军争中,要善于运用旌旗金鼓信号系统,做到“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将领要善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所谓治气,就是掌握敌我双方士气状态(曹刿论战就是典型事例);所谓治心,就是掌握双方士兵心理状态;所谓治力,就是掌握双方士兵体力状态;所谓治变,就是掌握双方战局变动状态。在具体作战中,还要根据地理、气候、战阵的相关信息,注意用兵的禁忌。“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这些禁忌来自于长期的战争经验总结,即不要仰攻高地,布阵背向高丘面向开阔地,佯败之敌不能追,精锐之卒不能攻,小股饵兵不能吃,归国之军不能挡,围困敌军要留下缺口,陷入绝境之敌不能进逼。
  在行军和驻扎营地的选择上,《行军》分析了四种地形的利弊,山地扎营,要“视生处高”,前有开阔出口,占据制高点;渡河扎营,要远离河道;沼泽地扎营,要依水草而靠树林;平陆地扎营,要右背高峻而左前开阔。特别要注意有六种绝地,驻军必须避开。“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这六种地形,基本都是裂缝陷坑类型。凡是驻地旁边有“险阻、潢井、蒹葭、小林、蘙荟”等障碍草丛灌木,容易有伏击,需要谨慎搜索。对敌营的观察,孙武一口气写出了33种迹象,作为判断敌方动向的依据。仅仅以道路的尘土而言,尘土“高而锐”是有车来,“卑而广”是有徒来,“散而条达”是樵采,“少而往来”是营军。有兴趣细究者,请参考原文。
  关于地形,孙武在《地形》篇中列举了六种,“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通是通达,挂是易往难返,支是进退两难,隘是出口狭隘,险是高下悬殊,远是距离较大。这六种地形,在驻军打仗时有不同的对策。如挂形,敌无备则出战可胜,敌有备则不能出战。“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在《九变》中,孙武指出了将领的五个致命危险。“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在这里,必死之志,求生之念,廉洁之节,爱民之心,一般来说都不是坏事,为何孙武把这些列入五危?孙武并不反对这些品行本身,他要求将领警惕的是这些品行引发的偏执。兵凶战危,灵活性居于第一位。一旦“必”字当头,难免刚愎自用。正因为这些品行中有不少得到人们的赞扬和肯定,所以才需要格外警惕。
  将领平时训练不当,组织不力,会导致“六败”。“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指挥不当导致以一击十会产生逃兵,士兵蛮横军官软弱会纪律松弛,军官蛮横士兵孱弱会陷敌包围,军官逞一时之忿擅自出战导致战阵崩溃,训练不严吏卒无常导致战阵混乱,统帅不能料敌以弱击强导致败北。所以,平时的组织与训练十分重要,军官与士卒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归结起来,孙武总结的制胜之道是:“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根据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局势,孙武按照主客关系,把用兵之地分为“九地”,包括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氾地、围地、死地,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兵方法。此处从略。人们所熟悉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以及“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就是出于这篇。《孙子兵法》还有两篇作战特种技术的论述,一是《火攻》,一是《用间》。此处从略。
  总体来看,《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兵书中首屈一指,后来的兵书,不过是给它注释解释而已。然而,军事和工商有着性质的区别,军事以征服为目标,工商以交易为基础,所以,古人基本上没有认为《孙子兵法》可以用于指导工商经营的。但是,古代兵法的分析框架,孙武两两相对的思辨方式,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进展影响极大,对道家、法家、纵横家都有渗透。在中国管理思想史上,兵法有它的一席之地。不过,从“军用”向“民用”的转变,需要有一个创造性转化,从对抗性思维转向交易性思维,剔除把竞争对手当作敌人的成分,尤其是要防范把利益相关者敌对化的倾向。当代对《孙子兵法》的重视,有可能为实现这种转化开辟通道。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接受公众目光的检阅。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引起了人们对慈善活动方式的讨论;“三聚氰氨”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毒饺子事件”等则引发了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警惕;富士康连跳事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对基层劳工权益行为的关注。  企业该怎样履行社会责任?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观点在现实中会受到许多
期刊
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与发展,需要解决其领导人的代际传承问题。前段时间,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文中,华为的任正非提出了采用“轮值CEO”方式进行集体接班的制度构想,乍一看,这似乎是为企业代际传承提出了新的思路,只是从内在决策机制的角度考虑,轮值制度似乎并未解决代际传承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接班人如何选拔?意见分歧谁拍板?一个好的决策制度,应该能够做到“谋众断独”,出谋划策过程能做到集思广益,方案抉择
期刊
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变,制造手段的变革,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社会化商业概念的崛起意味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将趋向于统一。恩赐别人,或者依靠别人的单向思维很难具有可持续性;真正能够持续的社会责任一定是双方共同创造价值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或管理方式的出现,都与特定的经济、社会、技术背景有关。目前,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带来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变,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共享、选
期刊
竞争者分析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现有和潜在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以认清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竞争者分析有四个目标:认清竞争者的未来规划与战略;预测竞争者对竞争主动性的可能反应;确定竞争者的战略与其能力是否匹配;了解竞争者的弱点。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是最早提出建立正式系统的模型来搜集竞争者信息的战略家之一(见图1)。这个模型鼓励你运用当前和过去的有关竞争者的信息,
期刊
短期内中国企业的责任行为有些“异化”,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取得平衡。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本质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生存之间的平衡。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行为极快地被公众广泛知晓,并作出反馈,此时企业不平衡的状态很快就会得到纠正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其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有几个特点:第一,主体多元,不仅企业
期刊
听到“环境经营”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认为,这不过是企业为了迎合当下的环保潮流而打造出的概念。如果你在制造类企业工作,也许会埋怨就是它使企业在环境保护对策上耗费了大量资金;如果你在非制造类企业工作,大概会觉得这完全与己无关。  确实,“环境保护对策”这个词容易给人以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感觉,大部分人会对此产生抗拒感,包括我在内。虽然在担任佳能董事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环境经营管理知识,并为佳
期刊
《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修订,意味着火电行业要增加环保投入。同时,有关方面一直没有同意电力企业的涨价请求,而是在适度增加电力企业补贴标准的基础上,要求电力企业自行消化。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是否可以统一?在火电厂普遍面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困境中,上海外三的实践或许可以打破这一迷思  2011年初,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度收紧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
期刊
我参加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工作,是在该厂创建的初期,屈指算来已经四十年了。最初十余年,永利曾和英商卜内门洋碱公司展开了长期的尖锐斗争。在斗争过程中,我因工作关系,举凡谈判、决策以及双方决定的执行,事无巨细,几乎无役不从,因之对于各种曲折较为熟悉,就可能根据的史料和个人记忆所及,尽量叙述以供参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以化工产品称雄于世界的企业,一般地认为最大有三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Brunner
期刊
就环保社会责任的涵义与演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二明与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进行了探讨。对社会责任认知与承担的改变,实际上伴随着社会在经济、科学、公众意识、法律、监管几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从西方国家环保责任的发展历程可知,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中国依然任重道远  徐二明:这期杂志的主题是社会责任,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毒饺子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中,实际上不仅仅是企业没有社会责任,而是犯罪的问题了。
期刊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以宣帝时的石渠阁会议为楷模,采用儒学官员讨论、皇帝裁决的方式,力图统一治国思想,由此形成了《白虎通》一书。作为政学合流的产物,《白虎通》建立了汉代的礼法体系,礼来自儒,法来自帝,是大汉王朝的国宪。白虎观会议后曹褒制礼的失败,说明这一国宪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白虎通》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三纲六纪”的社会等级定位、命令—服从与双方义和的君臣关系定位、五行生克与阴阳转化的官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