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80年到2015年,围绕京族这一西南沿海沿边的族群音乐事项产生了约150篇学术研究成果。以此为据,文章对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厘清学界对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并对近三十五年来京族音乐的学术书写本身进行不同层面的表述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京族;音乐文化;中文文献;文献综述;学术表述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在我国得到蓬勃的发展,偏居广西北部湾海岸—偶沿边京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至今已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学界在聚焦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视角延伸和拓展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而中越跨界京族在全球化的浪潮及对文化多样性需求之中成为“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呈现出诸多地域性特点。基于此,对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厘清学界对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使之能为跨界京族音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一、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基础数据分析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编写并陆续出版了《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其中《京族独弦琴艺术》、《京族哈节》两本书籍对京族器乐和民俗“哈节”作了全面表述和文化阐释,为三十几年来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进行历史意义的总结。基于此,本文通过“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这一数字出版平台,以1980-2015年为时间跨度,在检索栏内输入“京族民间文化”、“京族音乐”、“京族民歌”、“哈节”、“独弦琴”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收集到公开发表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事项的文献共计153篇(见附录1),以此作为量的依据。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46篇,博士毕业论文2篇,硕士毕业论文5篇。从质方面而言,参阅的文献从文本的书写和内容的表达上均倾向于京族音乐事项的文本性描述、学术性说明或诠释。除此之外,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笔者还查询到有部分涉及京族音乐事项相关内容的中文文献,因其研究对象和主体非京族音乐文化事项,故不在本文分析、归纳范畴之内。
二、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归纳与分析
纵观上述收集到的有关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成果数据,笔者拟从研究对象的音乐文化事项类型的分类方式进行阐述,但受学科体系、文献撰写方式等因素影响,如有不妥,方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综述类文献
杨秀昭、何洪的《京族音乐调式论》是一篇在音乐领域研究较早的文章,它从京族乐器独弦琴曲和民间歌曲两大类分析了京族音乐的调式特点。文章提出京族音乐调式主要有宫、商、徵、羽四种,在这四种调式的基础上进行频繁多变的调式扩张,如同音列扩张、同主音扩张、不同音列、不同主音的扩张、中立变化等。庞国权的《浅析京族音乐的结构和特点》将京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三类,并分类分析曲调提出京族音乐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多属单乐段结构;第二,音阶调式以徽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第三,节拍多样,没有一首曲子只用单一拍子贯穿的,最少也有两种以上节拍交替出现,第四;唱法方面,男歌手用真声,女歌手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行腔喜用鼻音和轻唱。”陈丽琴的《京族民间文艺与自然生态》主要分析了京族民间文艺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联,并认为:“京族民间口承文艺,无论是传说、故事、歌谣、俗语,其题材、内容、曲调或风格都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是京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培育出来的艺术奇葩。”
(二)广西京族民间歌曲的研究文献
在此类研究文献内容多体现在对京族民间“歌圩”、民歌分类、演唱特点、艺术特色及文化生态等方面。如:张永东的《京族歌堂》描述:“京族开歌堂,没有固定日子,只要大家同意,即可开。京族歌堂场所不固定,按大家约定,有用京族语唱的“京歌”,也有用汉语唱的“白话”山歌。”杨盛龙的《京家歌潮漫三岛》也写道:“京族人爱唱歌,在生产劳动中唱,在日常生活中唱,可谓逢事必歌,节日里更是歌不离口。一般是男女即兴时唱,一问一答,内容丰富,有山歌、情歌、渔歌、风俗歌、长篇叙事歌、宗教歌等。歌的调子有三十多种,花腔悠长,旋律低缓,多以幽稚深沉的独弦琴伴奏。”卢克刚的《京族民歌研究》从“京族民歌的题材内容”、“京族民歌的体裁形式”、“京族民歌音乐形态”三个方面来总结分析京族民歌,并按体裁区分,将京族民歌划分为海歌、风俗礼仪歌、舞歌、儿歌与摇儿歌、叙事说唱小调等五种类型。黄志豪《论中国京族民歌中的即兴文化》从京族民歌的即兴特征,阐述京族民歌自由演唱度强。“京族民歌装饰音的大量运用,形成了特定独特的声腔,即兴性在‘应声’、‘吟腔’、‘尾声腔’等形式下,演唱者的自由发挥性增强,可以运用多种装饰音对骨干音发生变化。”邓如金的《京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总结了京族民歌的节奏特点为一短一长,且以前短后长为多见;基本歌腔多为分解和弦构成,旋律进行强调四五度跳进和五声性级进;调式特点为微调式、宫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以及调式交替。广西民族大学魏素娟的硕士毕业论文《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论文从“京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与民歌的种类、艺术特征”,“京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歌”,“京族民歌的现状及传承、保护”三个方面人手,将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京族民歌的题材、体裁、结构、曲调、唱法等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同时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冲击,京族民歌正面临“流失甚至消亡”的危险。此外,这类文章还有:毛艳《京族民歌研究》、沈嘉《京族民歌的演唱特色》、陈丽琴《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等。
(三)广西京族民间乐器的研究文献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相关研究文献丰硕,多从独弦琴的源流、音声特点、形制改良、演奏技法、文化传承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如张灿《京族独弦琴源流新考》一文引经据典讨论京族独弦琴源于何时何地用历时性的视角阐述了广西京族独弦琴艺术的流传脉络。卢克刚、杨秀昭、何洪的《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其二声部探》从“独弦琴的发音原理”、“一根弦上弹出两个声部”、“低声部的产生规律”、“兩个声部的音程关系及旋律进行”四个方面论证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依附主旋律而产生的低声部的二声部音效。黄志豪的《独弦琴的形制与改良》从“竹制独弦琴”、“木制独弦琴”、“电声独弦琴”、“琴身与电声一体化独弦琴”等描述四种乐器形制特点,并从“乐器形制改良”、“创作曲目”、“乐器改良中的代表型人物”三个方面阐述独弦琴改良的发展与展望。黄全的《京族独弦琴的制造和演奏》从“弹琴姿势”、“右手握挑棒的姿势”、“弹奏方法(正弹法,反弹法,刮奏,击奏,点奏,其它奏法)”、“摇杆音的产生”、“独弦琴的游弦”等五个方面详细描述了独弦琴的演奏技法。此外,同类文章还有:宋唐《京族独弦琴考察与研究》、何洪《独弦琴与京族民歌关系考》、黄志豪《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等。 (四)广西京族“哈节”歌舞的研究文献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
“京族三岛”各地时间先后不一,澫尾岛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山心两岛是农历八月初十。“哈”即京语中“歌”或“唱歌”的意思。“唱哈”是一种京族传统的民间歌唱形式,过去由两女一男表演,即一唱一和一伴奏,现在仅有女性表演。“哈节”的祭祀仪式在哈亭举行,仪程包括:“迎神、祭神、入席宴饮与听哈、送神”。每个仪程都穿插有固定的祭祀歌舞,其基本类型有:《进酒舞》、《进香舞》、《花棍舞》、《灯舞》。歌舞由“桃姑”(哈妹)表演,舞蹈伴奏分为打击乐(大锣、小鼓、小锣、钱、木鱼、竹板等)和民歌伴唱两种。京族民间传统歌舞依附于“哈节”祭祀仪式之中,且这类文献研究视角多从“哈节”民俗祭祀出发,故笔者暂且称京族“哈节”歌舞,以求全面表达。卢克刚的《京族唱哈祭仪及其音乐研究》从“唱喻祭祀缘起诸说”、“唱哈祭祀程序概貌”、“唱哈祭祀内容综述”、“唱哈祭祀音乐分析”四个方面对京族民间传说与“唱哈”风俗形成的传统精神文化的表象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的仪程及祝词、历史故事等七类唱词内容与“锣鼓乐、哈歌、舞歌”三类音乐作了全面考察论述。张小春、秦贺的《广西京族哈节舞蹈研究》以舞蹈本体为出发点,从“哈节舞蹈的生态环境”、“哈节舞蹈的情感意蕴”、“哈节舞蹈的动作特点”、“哈节舞蹈的审美风格”四个方面阐述了京族哈节舞蹈的动作特点与审美风格。同时提出:“地理环境与民族心理,造就了柔美含蓄的哈节舞蹈,表现在以直立为体态,以抡指、绕臂、轻盈步伐为特点,以微颤、划圆为律动的手舞足蹈之上。”此外,这类文献还有:廖世雄、韦文忠、旭泉《谈京族哈节舞蹈》、刘建平《京族唱哈节初探》等。
(五)有关京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文献
传承与流变是探索新的京族音乐传承思路和保护方法的主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与文化观念变迁视域下的重大挑战。陈丽琴的《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从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宗教信仰四个方面分析京族民歌的生态环境,指出“京族的民俗活动是其民歌生长的沃土,推动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志豪的《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谈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文章提出独弦琴在传统单一的“口传心授”传习模式基础上,通过学校传承、舞台传承等形式,借用书本、乐谱本、网络、音像制品、博物馆等传播媒介使其传承模式多样化。广西民族大学刘娣的硕士毕业论文《广西东兴京族独弦琴艺人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春发为例》,论文从“独弦琴的文化背景”;“独弦琴传承的方法、模式、原则、演变及社会功能”;“独弦琴发展的困境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以京族独弦琴传承苏春发为切入点,对独弦琴传承现状、发展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总结与个人观点论述;并提出:“现阶段越南的独弦琴文化已经步入专业教学阶段,研究进程比国内要先进许多,应该从越南借鉴优秀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来发展独弦琴文化。”此外,同类文章还有:韦慧梅《论京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黄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京族独弦琴的保护与传承》等。
(六)广西京族音乐文化阐释的研究文献
京族哈节从产生之初至今的数百年时间里,逐渐成为了京族族人的传统文化象征,是族人理想追求与审美情趣的寄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陈家柳的《从传统仪式到文化精神——京族哈节探微》认为:“哈节反映了京族浓厚的怀祖追宗历史意识”,“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始终贯穿哈节,显示出京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情怀”,“具有强化族群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何政荣的《时空·仪式·音声——中国京族“哈节”仪式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一》,文章对仪式的时间与仪式的表演场所作为时空的出发点,通过对仪式中迎神、拜祭、入席、送神等仪轨秩序进行描述,以仪式中打击乐话语系统为主要音声活动结构,表达出打击乐在仪式过程中起着传递仪式始末进程信息、烘托哈节仪式气氛等多重功能。杨冬燕的《京族舞蹈的海洋性特征与社会意义》,认为哈节祭神时的《敬酒舞》和《敬香舞》以对神灵祈福的形式表达其尊敬之心;《天灯舞》是当地人对族人出海打渔归来的抚慰与感恩;《花棍舞》则具有驱逐鬼邪、欢送诸神回归天位的意义。此类文章还有吕俊彪的《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等。
(七)广西京族音乐比较研究的文献
京族跨中越边境而居,是越南主体民族,系我国人口最少的沿海少数民族。这类比较研究文献较少,研究内容涉及民歌、乐器、舞蹈等音乐事项,研究视角为国内壮、侗音乐与京族音乐的比较研究和中越同源京族音乐事项的研究个案。何明智的《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从“喃字歌谣及喃字使用的类别”、“喃字歌谣内容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歌谣形式”三个方面对历史上都使用越南喃字记录其歌谣、古籍的壮族布傣支系和京族喃字歌谣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壮族布傣歌谣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越南独有的帝王文学的特质,而京族的歌谣则明显地带有汉字文化圈的印记。胡牧的《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审美风格的比较分析》从民族、环境、民歌意象、情感抒发与情感基调等方面对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的审美风格差异进行比较,概括为“河歌在审美风格上主要是显得柔婉、有着忧愁忧思的色彩;京族情歌在审美风格上显得情绪饱满、乐观、明朗。”广西艺术学院张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較研究》,论文从“中越独弦琴的人文生态与源流概况”;“中越独弦琴的形制结构、演奏技巧、及音乐形态”;“独弦琴音乐文化”等方面人手,将中越京族共生的独弦琴艺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阐述。张小梅的《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比较研究》通过对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的音乐源流和音乐形态的梳理,揭示出京族民歌的传播轨迹,即“从整体来看,传统的京族民歌既经过了纵向传播,即时间上的代代相传,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也经历了横向传播,即由一地到另一地(越南北宁—越南海防),由一国到另一国(越南一中国)。此外,这类文献还有:楚卓《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陈俊玉《浅谈广西与越南京族的舞蹈艺术》等。 三、广西京族音乐文化学术书写的表述分析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其研究群体因地缘、族缘与业缘关系广西本土研究学者表现得相对集中,研究内容经历了“全面概说”的无学科到多学科甚至跨学科的阶段性发展,研究视角以宏观、中观、微观为经纬多音乐事项个案的细节性微观研究,但缺少概述性宏观描述和比较性中观视野。简而言之,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概述近35年京族音乐研究成果的学术表达。
(一)从“横向概述”到“纵向研究”思维的转向
1957年,京族(时称越族)独弦琴和歌舞第一次亮相广东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家浚在人民音乐刊发的通讯文章,对京族独弦琴的形制、演奏方法、曲目《高山流水》的音列及“跳哈”歌舞首次作了较为全面概述。其后到1980-1990的十年间,从范西姆的《一根弦上的颤音》到卢克刚、杨秀昭、何洪的《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其二声部探》、杨秀昭、何洪的《京族音乐调式论》等;从宗贤的《京族的“哈节”》到邓学文的《京族民歌》、廖世雄、韦文忠、旭泉的《谈京族哈节舞蹈》等11篇文献,其文本书写从对事项主体横向描述的散文式概括到对京族乐器、歌舞某一研究对象的纵向阐述学术思维。再往后发展的25年里,学术界有关京族音乐事项的文章,其思维视角从“是什么、为什么”向“如何理解、如何呈现”的深度诠释多重视域的转向,其文本书写从生态环境、音乐形态、文化传承、文化空间等视角丰富了京族音乐研究的知识体系。
(二)从“本土文化”到“跨族群比较”研究的延伸
以京族音乐文化作为对比事项和文本本位向内外两端延伸的比较研究视角,始于何明智2009年发表的《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其后,有关京族境内跨族群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2位学者和壮、侗2个民族,文章有:胡牧的《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审美风格的比较分析》和《侗族河歌与京旗情歌生态美蕴比较》及何明智的《京族壮族(宋珍歌)比较》等。而向外延伸与越南同源京族跨界族群比较研究的音乐类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乐器与民歌方面,文章有:张小梅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东兴与越南海防京族民歌传承之比较》和《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比较研究》;张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和《论中越独弦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楚卓的《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高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等;特别要提到的是樊荣的《有关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综述》,文章将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按研究方向划分为民族音乐文化、民族民间歌曲、民族乐器、仪式音乐、宫廷音乐、歌舞音乐六种研究文献,并对各类分析作了详实的分析阐述,其中也包括中越跨界京族民歌、喃字歌谣、独弦琴以及哈节歌舞。
(三)从“单一学科”到“多元学科”视域的拓展
上述文献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京族音乐文化之学术型文献的书写文本分析,特别是近十年来,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和学术视野的作者,在“多元学科”知识点上做出了更具深度,更加细化和更多视角的纵深探索,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著和期刊论文,构筑了丰富的京族音乐文化知识体系。横向而言,数篇民族学、文学、教育学相关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发表成为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之学科新风向。如熊斯霞的《京族哈节传统歌舞研究》、魏素娟的《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等。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方向的文章的发表令这一学科成为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之新兴显学。如广西大学栾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研究》等。纵向观之,近年来人类学、民间文艺等学科已深刻显现在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如吕俊彪的《从“与民同庆”到“还俗于民”——以京族哈节为例》、陈丽琴的《京族独弦琴艺术生态研究》、《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论京族哈节唱词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等。与此同时,以跨学科、多视角为基础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在方法论上也更重视田野工作和图像、文献、器物、声音、展演等不同类型的佐证材料,个案调查、现场访谈和表演实录等素材逐渐成为大部分研究文本必不可少的多重证据。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学者们的视野也扩展到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
四、结语
自1980年范西姆对京族器乐做第一次“描述”到2015年京族音乐之相关研究成果累计约150篇文章。学术界近35年的成果耕耘,不仅为京族音乐在学术文本上有一系列知识性的表述体系,且经“政府主导”到“还俗于民”的京族音乐文化非遗保护的再传播,京族音乐进入到更广泛的公众视野,逐步成为一种业已成型的民族文化符号。但与京族民俗传统之深厚、文化变迁之迅疾、同源族群音乐跨界传承之流变相比,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学界关注与跟进。其一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众多以口头传承为重点的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民俗文化共存共传,京族音乐也不例外,作为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土壤,有关民俗文化研究需从民俗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各学科协調配合进行多学科结合的民俗文化研究。其二为跨地域的比较研究。从目前收集到的京族音乐研究成果来看,其主要在微观音乐项目及广西东兴京族地域概述的累积,中越京族宏观深描和沿北部湾海岸中越京族的中观比较研究极度缺乏,故无法对其音乐事项在定量与定性的基础上给出更为细致深入的知识诠释。其三为跨族群的语境研究。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语境下,京族为京壮汉等族群杂居的状况,因此京族的音乐形态研究需从其声音、文辞、展演共时展开,也需从音乐、文学、语言历时流变研究,方才完整。综上所述,只有以多族群和同源跨界族群文化语境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京族音乐事项本体的多元化特征。
【关键词】京族;音乐文化;中文文献;文献综述;学术表述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在我国得到蓬勃的发展,偏居广西北部湾海岸—偶沿边京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至今已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学界在聚焦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视角延伸和拓展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而中越跨界京族在全球化的浪潮及对文化多样性需求之中成为“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呈现出诸多地域性特点。基于此,对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厘清学界对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使之能为跨界京族音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一、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基础数据分析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编写并陆续出版了《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其中《京族独弦琴艺术》、《京族哈节》两本书籍对京族器乐和民俗“哈节”作了全面表述和文化阐释,为三十几年来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进行历史意义的总结。基于此,本文通过“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这一数字出版平台,以1980-2015年为时间跨度,在检索栏内输入“京族民间文化”、“京族音乐”、“京族民歌”、“哈节”、“独弦琴”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收集到公开发表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事项的文献共计153篇(见附录1),以此作为量的依据。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46篇,博士毕业论文2篇,硕士毕业论文5篇。从质方面而言,参阅的文献从文本的书写和内容的表达上均倾向于京族音乐事项的文本性描述、学术性说明或诠释。除此之外,在中国知网的平台笔者还查询到有部分涉及京族音乐事项相关内容的中文文献,因其研究对象和主体非京族音乐文化事项,故不在本文分析、归纳范畴之内。
二、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归纳与分析
纵观上述收集到的有关京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的成果数据,笔者拟从研究对象的音乐文化事项类型的分类方式进行阐述,但受学科体系、文献撰写方式等因素影响,如有不妥,方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综述类文献
杨秀昭、何洪的《京族音乐调式论》是一篇在音乐领域研究较早的文章,它从京族乐器独弦琴曲和民间歌曲两大类分析了京族音乐的调式特点。文章提出京族音乐调式主要有宫、商、徵、羽四种,在这四种调式的基础上进行频繁多变的调式扩张,如同音列扩张、同主音扩张、不同音列、不同主音的扩张、中立变化等。庞国权的《浅析京族音乐的结构和特点》将京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三类,并分类分析曲调提出京族音乐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多属单乐段结构;第二,音阶调式以徽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第三,节拍多样,没有一首曲子只用单一拍子贯穿的,最少也有两种以上节拍交替出现,第四;唱法方面,男歌手用真声,女歌手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行腔喜用鼻音和轻唱。”陈丽琴的《京族民间文艺与自然生态》主要分析了京族民间文艺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联,并认为:“京族民间口承文艺,无论是传说、故事、歌谣、俗语,其题材、内容、曲调或风格都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是京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培育出来的艺术奇葩。”
(二)广西京族民间歌曲的研究文献
在此类研究文献内容多体现在对京族民间“歌圩”、民歌分类、演唱特点、艺术特色及文化生态等方面。如:张永东的《京族歌堂》描述:“京族开歌堂,没有固定日子,只要大家同意,即可开。京族歌堂场所不固定,按大家约定,有用京族语唱的“京歌”,也有用汉语唱的“白话”山歌。”杨盛龙的《京家歌潮漫三岛》也写道:“京族人爱唱歌,在生产劳动中唱,在日常生活中唱,可谓逢事必歌,节日里更是歌不离口。一般是男女即兴时唱,一问一答,内容丰富,有山歌、情歌、渔歌、风俗歌、长篇叙事歌、宗教歌等。歌的调子有三十多种,花腔悠长,旋律低缓,多以幽稚深沉的独弦琴伴奏。”卢克刚的《京族民歌研究》从“京族民歌的题材内容”、“京族民歌的体裁形式”、“京族民歌音乐形态”三个方面来总结分析京族民歌,并按体裁区分,将京族民歌划分为海歌、风俗礼仪歌、舞歌、儿歌与摇儿歌、叙事说唱小调等五种类型。黄志豪《论中国京族民歌中的即兴文化》从京族民歌的即兴特征,阐述京族民歌自由演唱度强。“京族民歌装饰音的大量运用,形成了特定独特的声腔,即兴性在‘应声’、‘吟腔’、‘尾声腔’等形式下,演唱者的自由发挥性增强,可以运用多种装饰音对骨干音发生变化。”邓如金的《京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总结了京族民歌的节奏特点为一短一长,且以前短后长为多见;基本歌腔多为分解和弦构成,旋律进行强调四五度跳进和五声性级进;调式特点为微调式、宫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以及调式交替。广西民族大学魏素娟的硕士毕业论文《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论文从“京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与民歌的种类、艺术特征”,“京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歌”,“京族民歌的现状及传承、保护”三个方面人手,将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京族民歌的题材、体裁、结构、曲调、唱法等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同时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冲击,京族民歌正面临“流失甚至消亡”的危险。此外,这类文章还有:毛艳《京族民歌研究》、沈嘉《京族民歌的演唱特色》、陈丽琴《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等。
(三)广西京族民间乐器的研究文献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相关研究文献丰硕,多从独弦琴的源流、音声特点、形制改良、演奏技法、文化传承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如张灿《京族独弦琴源流新考》一文引经据典讨论京族独弦琴源于何时何地用历时性的视角阐述了广西京族独弦琴艺术的流传脉络。卢克刚、杨秀昭、何洪的《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其二声部探》从“独弦琴的发音原理”、“一根弦上弹出两个声部”、“低声部的产生规律”、“兩个声部的音程关系及旋律进行”四个方面论证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依附主旋律而产生的低声部的二声部音效。黄志豪的《独弦琴的形制与改良》从“竹制独弦琴”、“木制独弦琴”、“电声独弦琴”、“琴身与电声一体化独弦琴”等描述四种乐器形制特点,并从“乐器形制改良”、“创作曲目”、“乐器改良中的代表型人物”三个方面阐述独弦琴改良的发展与展望。黄全的《京族独弦琴的制造和演奏》从“弹琴姿势”、“右手握挑棒的姿势”、“弹奏方法(正弹法,反弹法,刮奏,击奏,点奏,其它奏法)”、“摇杆音的产生”、“独弦琴的游弦”等五个方面详细描述了独弦琴的演奏技法。此外,同类文章还有:宋唐《京族独弦琴考察与研究》、何洪《独弦琴与京族民歌关系考》、黄志豪《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等。 (四)广西京族“哈节”歌舞的研究文献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
“京族三岛”各地时间先后不一,澫尾岛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山心两岛是农历八月初十。“哈”即京语中“歌”或“唱歌”的意思。“唱哈”是一种京族传统的民间歌唱形式,过去由两女一男表演,即一唱一和一伴奏,现在仅有女性表演。“哈节”的祭祀仪式在哈亭举行,仪程包括:“迎神、祭神、入席宴饮与听哈、送神”。每个仪程都穿插有固定的祭祀歌舞,其基本类型有:《进酒舞》、《进香舞》、《花棍舞》、《灯舞》。歌舞由“桃姑”(哈妹)表演,舞蹈伴奏分为打击乐(大锣、小鼓、小锣、钱、木鱼、竹板等)和民歌伴唱两种。京族民间传统歌舞依附于“哈节”祭祀仪式之中,且这类文献研究视角多从“哈节”民俗祭祀出发,故笔者暂且称京族“哈节”歌舞,以求全面表达。卢克刚的《京族唱哈祭仪及其音乐研究》从“唱喻祭祀缘起诸说”、“唱哈祭祀程序概貌”、“唱哈祭祀内容综述”、“唱哈祭祀音乐分析”四个方面对京族民间传说与“唱哈”风俗形成的传统精神文化的表象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的仪程及祝词、历史故事等七类唱词内容与“锣鼓乐、哈歌、舞歌”三类音乐作了全面考察论述。张小春、秦贺的《广西京族哈节舞蹈研究》以舞蹈本体为出发点,从“哈节舞蹈的生态环境”、“哈节舞蹈的情感意蕴”、“哈节舞蹈的动作特点”、“哈节舞蹈的审美风格”四个方面阐述了京族哈节舞蹈的动作特点与审美风格。同时提出:“地理环境与民族心理,造就了柔美含蓄的哈节舞蹈,表现在以直立为体态,以抡指、绕臂、轻盈步伐为特点,以微颤、划圆为律动的手舞足蹈之上。”此外,这类文献还有:廖世雄、韦文忠、旭泉《谈京族哈节舞蹈》、刘建平《京族唱哈节初探》等。
(五)有关京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文献
传承与流变是探索新的京族音乐传承思路和保护方法的主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与文化观念变迁视域下的重大挑战。陈丽琴的《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从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宗教信仰四个方面分析京族民歌的生态环境,指出“京族的民俗活动是其民歌生长的沃土,推动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志豪的《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谈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文章提出独弦琴在传统单一的“口传心授”传习模式基础上,通过学校传承、舞台传承等形式,借用书本、乐谱本、网络、音像制品、博物馆等传播媒介使其传承模式多样化。广西民族大学刘娣的硕士毕业论文《广西东兴京族独弦琴艺人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春发为例》,论文从“独弦琴的文化背景”;“独弦琴传承的方法、模式、原则、演变及社会功能”;“独弦琴发展的困境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以京族独弦琴传承苏春发为切入点,对独弦琴传承现状、发展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总结与个人观点论述;并提出:“现阶段越南的独弦琴文化已经步入专业教学阶段,研究进程比国内要先进许多,应该从越南借鉴优秀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来发展独弦琴文化。”此外,同类文章还有:韦慧梅《论京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黄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京族独弦琴的保护与传承》等。
(六)广西京族音乐文化阐释的研究文献
京族哈节从产生之初至今的数百年时间里,逐渐成为了京族族人的传统文化象征,是族人理想追求与审美情趣的寄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标志。陈家柳的《从传统仪式到文化精神——京族哈节探微》认为:“哈节反映了京族浓厚的怀祖追宗历史意识”,“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始终贯穿哈节,显示出京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情怀”,“具有强化族群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何政荣的《时空·仪式·音声——中国京族“哈节”仪式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一》,文章对仪式的时间与仪式的表演场所作为时空的出发点,通过对仪式中迎神、拜祭、入席、送神等仪轨秩序进行描述,以仪式中打击乐话语系统为主要音声活动结构,表达出打击乐在仪式过程中起着传递仪式始末进程信息、烘托哈节仪式气氛等多重功能。杨冬燕的《京族舞蹈的海洋性特征与社会意义》,认为哈节祭神时的《敬酒舞》和《敬香舞》以对神灵祈福的形式表达其尊敬之心;《天灯舞》是当地人对族人出海打渔归来的抚慰与感恩;《花棍舞》则具有驱逐鬼邪、欢送诸神回归天位的意义。此类文章还有吕俊彪的《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等。
(七)广西京族音乐比较研究的文献
京族跨中越边境而居,是越南主体民族,系我国人口最少的沿海少数民族。这类比较研究文献较少,研究内容涉及民歌、乐器、舞蹈等音乐事项,研究视角为国内壮、侗音乐与京族音乐的比较研究和中越同源京族音乐事项的研究个案。何明智的《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从“喃字歌谣及喃字使用的类别”、“喃字歌谣内容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歌谣形式”三个方面对历史上都使用越南喃字记录其歌谣、古籍的壮族布傣支系和京族喃字歌谣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壮族布傣歌谣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越南独有的帝王文学的特质,而京族的歌谣则明显地带有汉字文化圈的印记。胡牧的《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审美风格的比较分析》从民族、环境、民歌意象、情感抒发与情感基调等方面对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的审美风格差异进行比较,概括为“河歌在审美风格上主要是显得柔婉、有着忧愁忧思的色彩;京族情歌在审美风格上显得情绪饱满、乐观、明朗。”广西艺术学院张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較研究》,论文从“中越独弦琴的人文生态与源流概况”;“中越独弦琴的形制结构、演奏技巧、及音乐形态”;“独弦琴音乐文化”等方面人手,将中越京族共生的独弦琴艺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阐述。张小梅的《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比较研究》通过对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的音乐源流和音乐形态的梳理,揭示出京族民歌的传播轨迹,即“从整体来看,传统的京族民歌既经过了纵向传播,即时间上的代代相传,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也经历了横向传播,即由一地到另一地(越南北宁—越南海防),由一国到另一国(越南一中国)。此外,这类文献还有:楚卓《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陈俊玉《浅谈广西与越南京族的舞蹈艺术》等。 三、广西京族音乐文化学术书写的表述分析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其研究群体因地缘、族缘与业缘关系广西本土研究学者表现得相对集中,研究内容经历了“全面概说”的无学科到多学科甚至跨学科的阶段性发展,研究视角以宏观、中观、微观为经纬多音乐事项个案的细节性微观研究,但缺少概述性宏观描述和比较性中观视野。简而言之,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概述近35年京族音乐研究成果的学术表达。
(一)从“横向概述”到“纵向研究”思维的转向
1957年,京族(时称越族)独弦琴和歌舞第一次亮相广东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家浚在人民音乐刊发的通讯文章,对京族独弦琴的形制、演奏方法、曲目《高山流水》的音列及“跳哈”歌舞首次作了较为全面概述。其后到1980-1990的十年间,从范西姆的《一根弦上的颤音》到卢克刚、杨秀昭、何洪的《独弦琴的发音原理及其二声部探》、杨秀昭、何洪的《京族音乐调式论》等;从宗贤的《京族的“哈节”》到邓学文的《京族民歌》、廖世雄、韦文忠、旭泉的《谈京族哈节舞蹈》等11篇文献,其文本书写从对事项主体横向描述的散文式概括到对京族乐器、歌舞某一研究对象的纵向阐述学术思维。再往后发展的25年里,学术界有关京族音乐事项的文章,其思维视角从“是什么、为什么”向“如何理解、如何呈现”的深度诠释多重视域的转向,其文本书写从生态环境、音乐形态、文化传承、文化空间等视角丰富了京族音乐研究的知识体系。
(二)从“本土文化”到“跨族群比较”研究的延伸
以京族音乐文化作为对比事项和文本本位向内外两端延伸的比较研究视角,始于何明智2009年发表的《壮族布傣与京族喃字歌谣比较研究》。其后,有关京族境内跨族群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2位学者和壮、侗2个民族,文章有:胡牧的《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审美风格的比较分析》和《侗族河歌与京旗情歌生态美蕴比较》及何明智的《京族壮族(宋珍歌)比较》等。而向外延伸与越南同源京族跨界族群比较研究的音乐类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乐器与民歌方面,文章有:张小梅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东兴与越南海防京族民歌传承之比较》和《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比较研究》;张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和《论中越独弦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楚卓的《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高嬿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竹制乐器与越南各民族竹制乐器比较研究》等;特别要提到的是樊荣的《有关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综述》,文章将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按研究方向划分为民族音乐文化、民族民间歌曲、民族乐器、仪式音乐、宫廷音乐、歌舞音乐六种研究文献,并对各类分析作了详实的分析阐述,其中也包括中越跨界京族民歌、喃字歌谣、独弦琴以及哈节歌舞。
(三)从“单一学科”到“多元学科”视域的拓展
上述文献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京族音乐文化之学术型文献的书写文本分析,特别是近十年来,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和学术视野的作者,在“多元学科”知识点上做出了更具深度,更加细化和更多视角的纵深探索,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著和期刊论文,构筑了丰富的京族音乐文化知识体系。横向而言,数篇民族学、文学、教育学相关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发表成为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之学科新风向。如熊斯霞的《京族哈节传统歌舞研究》、魏素娟的《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等。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方向的文章的发表令这一学科成为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之新兴显学。如广西大学栾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研究》等。纵向观之,近年来人类学、民间文艺等学科已深刻显现在京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如吕俊彪的《从“与民同庆”到“还俗于民”——以京族哈节为例》、陈丽琴的《京族独弦琴艺术生态研究》、《民俗传统:京族民歌传承的文化生态》、《论京族哈节唱词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等。与此同时,以跨学科、多视角为基础的京族音乐文化研究,在方法论上也更重视田野工作和图像、文献、器物、声音、展演等不同类型的佐证材料,个案调查、现场访谈和表演实录等素材逐渐成为大部分研究文本必不可少的多重证据。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学者们的视野也扩展到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
四、结语
自1980年范西姆对京族器乐做第一次“描述”到2015年京族音乐之相关研究成果累计约150篇文章。学术界近35年的成果耕耘,不仅为京族音乐在学术文本上有一系列知识性的表述体系,且经“政府主导”到“还俗于民”的京族音乐文化非遗保护的再传播,京族音乐进入到更广泛的公众视野,逐步成为一种业已成型的民族文化符号。但与京族民俗传统之深厚、文化变迁之迅疾、同源族群音乐跨界传承之流变相比,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学界关注与跟进。其一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众多以口头传承为重点的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民俗文化共存共传,京族音乐也不例外,作为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土壤,有关民俗文化研究需从民俗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各学科协調配合进行多学科结合的民俗文化研究。其二为跨地域的比较研究。从目前收集到的京族音乐研究成果来看,其主要在微观音乐项目及广西东兴京族地域概述的累积,中越京族宏观深描和沿北部湾海岸中越京族的中观比较研究极度缺乏,故无法对其音乐事项在定量与定性的基础上给出更为细致深入的知识诠释。其三为跨族群的语境研究。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语境下,京族为京壮汉等族群杂居的状况,因此京族的音乐形态研究需从其声音、文辞、展演共时展开,也需从音乐、文学、语言历时流变研究,方才完整。综上所述,只有以多族群和同源跨界族群文化语境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京族音乐事项本体的多元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