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 我是主人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马斯·曼,是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有次,记者问他:离开故土是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回答:不管我人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前不久在深圳家门口的华润超市购物,一个面熟的女营业员,边给我秤西洋菜,边冲我热情地打招呼:
  “回来多久了?”
  “刚回。”
  话一出口,我不由得一震。在我心中,“回”这个字眼向来是很神圣的,它是用来称呼从外地到故乡这段旅程的专门用语。从什么时候起,我竟已习惯用它指称深圳了呢?
  每年都在深圳和老家之间往返,渐渐的,对到底哪里是故乡,自己也变得模糊起来。在外漂泊多年,老家已经逐渐陌生,回老家更像是去探亲做客,回深圳反而觉得自在些。原来自己一向无意当做家的地方,好像才是真正可以栖息的家。
  突然,这个意识有种强烈的冲击力,使我人生价值的坐标天旋地转起来。
  生命中,老家是我人生的出发地,那里留下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不管去到哪里,我心里都有令人魂牵梦绕的西湖。深圳是我离乡背井人生的新起点,这里见证了我青年时代奋斗拼搏的身影。
  昨天和同是来深圳近20年的老乡“煲电话粥”,谈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在讨论究竟将来老了是回杭州还是留深圳,讨论比较着二地的差异,最终栖息地在哪里的问题。其实,这个话题转来转去已讨论两年了,却永远因各种理不清的情感原因,无法明确。
  住在越来越美丽的深圳,这美丽的每个印迹都有自己的汗水浸润,20年来亲身目睹了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知不觉中,心中的天秤已经倾斜了。深圳有我的梦想,有我朝夕相处的亲人、朋友,特别是有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企业。多年以来,深圳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早已融入骨子里,渗到血液中,再也化不开了。
  我们彼此之间会心的打招呼方式,不管是陌生、亲热,是礼貌,还是有目的,都带着这个年轻城市新移民的风格特征。自己是城市主人的特征。我们对这个城市投入了全部的心血、热情。把自己家乡的文化、民俗礼仪带给这个城市。倾注自己的所有,在深圳创立企业,建立自己的文化中心,自己的家。
  “杭州这么好,你不回去?”谈起家乡,十个人有九个人会这么问。
  是啊,即使此刻让我回江南,从从容容的走在杭州的孩儿巷内时,究竟有几个面熟的老人,还靠在运河的小石桥上,和我打招呼,等我回家,回早已陌生的家去吃饭呢?
  而在这里,和朋友相濡以沫的感觉总是特别温暖,在深圳,我是主人,深圳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我息息相关。每天深圳移民之间的对话,包括交流的眼神,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方式。而今每当接待外地朋友时,又更多以主人的热情,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己的深圳。
  占城市人数90%的移民们与深圳朝夕相处,逐渐形成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崭新的中心。这里的移民们已经将心,将灵魂的中心迁移过来,逐渐的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
  海纳百川的深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此定居,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而移民们又将全国各地的文化带来,传统的、时尚的、民俗的、现代的,在这里碰撞,加以糅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都市文化。
  中国是一个以“和”文化为灵魂的国度,深圳近30年来从小渔村到大都市,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都和这次世界大会“人类、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主题息息相关。从移民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或从都市人类学来看,深圳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诉说不完的故事。
  在深圳,你可以在街头巷尾吃到全国各地的特色新派菜;在深圳你可以欣赏纯江南风韵的婚嫁民俗博物馆;在深圳,你还可以去世界之窗看到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但是,不可否认,它们都烙下了一个新的标签——深圳人制造。
  在深圳,移民们都能够自信的喊出,我是主人!
  写于2009年 端午夜
其他文献
1    上月到山东淄博十来天,就和逃债一般,半夜里悄悄上的火车。车轮一转,不觉长吁,仿佛一了百了。  火车开进辽阔的华北平原,那是开进黑油油的粮仓,也是开进黑滚滚的古战场。因为是夜里,这辽阔又显见深沉了。仿佛没有穷尽的空间,也没有穷尽的时间,人昵,只不过忙忙碌碌的蚂蚁,跟一粒黄砂,也费老大的劲。但,就有的砂粒竟打磨成了金子,成了地上的星星。就有的积攒成了嵌在人间的月亮,忙碌的生活因此光彩起来……
期刊
在住处安顿下来,主人留下一张南京地图,嘱咐我好好休息一下就离开了。遵命躺在床上,可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好打开地图来看,一面计划着游程。后来终于躺不住,索性走出去。  在珠江路口跳上电车,只一站就是新街口_这个闹市中心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新建的市楼吞没了旧时仅有的几幢“洋楼”。30年前,按照我的记忆,这地方就像被敲掉了满口牙齿的赤裸的牙床,只新装了一两顺“金牙”,此外就全是残留着
期刊
移民,造就了一个国家,比如美国;移民也造就了一个城市,比如深圳。移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创新力量的主旋律。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移民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05年世界移民报告》:2000年全世界共有1.76亿移民,到2005年全球移民人数增加到了1.92亿人。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问,随着人口流动的大量增加,引起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也引
期刊
中国的书画市场从兴起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光景,时间和经验都无足于判断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在未来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当今的书画市场物欲横流,书画家难耐寂寞、忙于聚敛财富,同一内容一百张、一千张不断重复,把笔墨当作印刷机、印钞机,根本谈不上艺术创作,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何而来。只有那些经过了岁月洗礼,依然光芒四射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市场应该重视的。    (一)“所谓快乐收藏也就要
期刊
哀牢山从滇西蜿蜒向南,跨越双柏、景东、镇沅、新平、元江、墨江、红河、绿春、金平许多县份,形成了云岭以南最险峻、原始森林密布的重要山脉。其中又以处于哀牢山中段的新平县山地最多,占哀牢山总面积的57.8%,森林覆盖率达到66.4%,如果加上灌木丛则达到80.4%,这可是真正的绿色王国。海拔3165.9米的主峰大磨岩峰、海拔3137米的次峰大雪锅山都在新平地界。  下午从新平县城去往哀牢山脉东麓的漠沙镇
期刊
“要办世界最大的青瓷博物馆给外国人看。”这是吴克顺——一个典型的深圳移民的发自肺腑的心声,这是个民族的梦。凭着几十年部队锤炼出的激情,吴克顺——这个耕耘在深圳文化沃土上的拓荒牛,披荆斩棘,劈波斩浪,在青花瓷收藏界创出了一片天,在深圳开办了世界最大的青瓷专项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其中的代表性瓷
期刊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解读历史的灵性;在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大地之上,品味文明的结晶。倾听澎湃汹涌的历史潮声,怀着一份敬畏之心,一种挚爱之情,去感受博物馆文化勃发的生命活力。  以文物启迪人心,用藏品涵养艺品。深圳如今已成为中国私人民间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民间博物馆突破了以往博物馆公有的面目,甚至突破了博物馆素有的“博大精深”的一贯印象,以较小的视角、强烈的个性、灵活的布展方式吸引了爱好者的眼
期刊
今年,《焦点》·风土中国杂志荣幸地成为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的合作媒体。大会将于2009年7月在中国的昆明市召开。这是100多年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者第一次站在自己祖国的舞台上,与世界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这次大会,对背负着数千年历史文化传承重任的中国而言,其意义超出我们预测。我们也会紧紧围绕这次盛会,对大会动态及时做出相关报道。  古老的中华文明曾在历史长河中书写出了璀璨的篇章,
期刊
深圳,宝安,西乡,铁仔山。  这是一片300多座从战国延续到明清的古墓群。  这一考古发现曾名列2000年当年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这是岭南地区成片古墓数量最多、跨越朝代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墓葬群。  这里曾出土标有明确年份的东汉纪年砖和绘有“最古老的深圳人头像”的东汉人头印花纹砖。  这一东晋以来南头古城的居民公共墓地无疑是古宝安县作为粤东南经济、文化中心繁盛变迁最有力的实物见证。    萦
期刊
岭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背景,孕育了岭南特有的建筑文化。形形色色的古建筑仿佛沧海遗珠般散布在岭南大地上,其中,连州的古村落以其延续千年的历史,独特的建筑特色绽放出令人不能忽视的光芒。  自秦时起,便陆续有中原的区人士迁徙至岭南连州一带居住。两宋时期因战乱频繁,许多中原人士和一些中下层官吏为避战乱而大量涌入岭南,连州成了他们最佳的安身之所。移民们卜地而居,安村立寨,繁衍子孙,连州的许多古老村寨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