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收藏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书画市场从兴起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光景,时间和经验都无足于判断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在未来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当今的书画市场物欲横流,书画家难耐寂寞、忙于聚敛财富,同一内容一百张、一千张不断重复,把笔墨当作印刷机、印钞机,根本谈不上艺术创作,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何而来。只有那些经过了岁月洗礼,依然光芒四射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市场应该重视的。
  
  (一)“所谓快乐收藏也就要学术性收藏
  
  所谓学术价值,主要看画家的创新成就。有所创新的作品才能流传于后世,吴冠中就是中国少数几位有创新贡献的当代画家之一。如果艺术家本身的学术成就平平,即使其画作一时被市场炒出高价,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书画藏品给收藏者带来的最大益处,莫过于其在欣赏时精神上得到的愉悦和心灵上获得的满足,是一种心理上的回报。而欣赏的过程,并由此引发想象和联想艺术的美,进而与作品产生共鸣,使精神生活得到陶冶和升华。
  但大多收藏者缺乏对艺术市场等知识的了解,购买美术作品时,对其价值的考量更多处于盲从和跟风状态,缺少自己的主见。现就一般收藏者在购买美术作品时的心理误区逐一进行分析:我个人看法五点:
  
  一、被社会公认的大师的作品。
  远的不说,现代的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等大家的作品,肯定具有收藏价值。只要是真迹,保值、增值没有疑义。可问题是价钱已经很高,投资太大,尤其是写意国画,一旦买了赝品会造成巨大损失,这种风险是时时存在的。如果是私人收藏,对年久的中国画的保养也颇有难度,安全问题也不能不考虑。
  
  二、当今在美术院校、团体、机构、部门职位高者的作品。
  一般认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就一定高。其实,职位只能证明其组织、管理或社交能力。往往这些领导者由于终日繁杂事物缠身,而无暇顾及对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好的运动员不一定能当好教练,好的作家不一定能当好文化部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按头衔大小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是幼稚的。有些官员作品的价值很可能随着官衔的消失而消失。当然,有人出于虚荣心,为壮门面而购买这些作品,甚至故意买这些人的赝品则与真正的收藏无关。
  
  三、被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有的艺术批评家“拿了人家的手软”就胡乱吹捧;有的媒体不顾政策、法规刊登隐性广告;艺术品经纪人为旗下作者进行炒作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人简历和名片上国际、国内的会长、委员、顾问、客座教授等唬人的头衔一大堆。如此多的障眼法,真让一般收藏者无所适从。
  
  四、有创新意识、符合作者的经历、气质自然流露出来的,有个性的作品。
  艺术贵在创新,齐白石说过的:“似我者亡”就是这个意思。但有些创新是通过一些特殊技巧或故意制作一些符号区别他人,一旦被人识破也就毫无价值了。对于有创新意识的充满个性的作品,要鉴别它是刻意做作、靠小技巧、靠御用的理论家故弄玄虚的解说来哗众取宠,不值收藏。
  
  五、千万不能跟风。
  随着我们艺术收藏家与美术爱好者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和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高,这种火爆的现象会由火爆的表面转入持续趋热的稳步发展。大火大爆可能会有所变化,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会依然火爆,而那些表面火爆、人为操作的火爆、一时的炒作,最终将被市场放弃。而那些被市场认可,有实力、有潜力的优秀作品的价位会大幅攀升。据04年~06年这两年的全国各个拍卖行上千场的拍卖来看,有关业内人士认为也知道真正收藏艺术品的只有2%到3%。行内有一句话:“买画的不懂画,懂画的买不起画”。一些过分炒作或名不副实的画家作品肯定下跌。随着投资书画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市场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我认为收藏者千万不能跟风,而抱着“赚钱”的目的而来,谁的画“红”就买谁的。这当中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很容易买到赝品。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企业老总,他也是一个收藏爱好者,买了很多书来研究画的真伪,在2005年下半年,他和几位老总共同顾用一个掌眼,高位买下了当今大画家的一幅作品,接下来价格一落千丈,就像股票k线图几番轮钞从高位掉下来。同时他还买了很多赝品,现在他不玩书画了,积极性受到打击。)
  以上列举了这么多收藏者在选购美术作品时的误区,可能会使一些初涉收藏领域者产生困惑和畏惧。其实,只要热爱艺术的人,本着保护文化、弘扬文化、支持文化事业、扶助艺术家的心态,出于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的目的而购买的美术作品,十有八九是保值、增值的,而急功近利、投机跟风大多是要吃亏的。
  
  (二)初涉美术作品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自己真爱的作品。
  看到一幅美术作品,无论是意境还是技法都发自内心的喜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心灵得到净化,那么,这幅作品肯定有打动你的地方,同时,也一定能打动别人,自然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确保不是赝品、不是临制品,且理性价位的情况下,买下它吧。有这样的作品陪伴自己,时时品味、观赏,滋养心性,不要说保值、增值,就是作为文化消费也值得。
  2、那些不逢迎权贵、不受潮流左右、不带功利目的,完全发自内心的、朴实、自然、真诚地反映出作者的经历、气质、人格和思想,并且能够折射出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超前的理念的美术作品,一定有长久的生命力。
  这样的作品,无论是否出自名家之手,都应及早买下。人心都是向善求真的,以后,会有大量的和你一样的有识之士争购这类作品。况且,你的行动本身,已经是保护了高尚艺术,支持了一位真诚的艺术家。
  3、画面精美绝伦的妙品。
  古人对美术作品有“能品”、“妙品”、“逸品”之说,“能品”指作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形真神似的地步;“妙品”指在“能品”的基础上更求神似,画面中时有奇妙的神来之笔;“逸品”指技法炉火纯青,不拘章法,尽情表现胸中逸气;一般画家的发展道路也是这么几个阶段。以笔者之见:收藏能品保值,收藏妙品升值,收藏逸品风险大。因为,市场上的赝品大多是临摹名人逸品,不是专家很难鉴别。还有许多不肯下真功夫的讨巧者也都以所谓逸品欺世。在自己没有鉴别能力以前,还是以画面精美绝伦的妙品作为首选为好。
  4、及早发现有潜质的艺术家。
  有潜质而未成名的艺术家作品,就像绩优原始股,越早购买赚钱越多。最好是通过与艺术家交朋友,了解他的社会经历、从艺经历、思想观念、创作态度、艺术理念及作品数量。对艺术痴迷而虔诚、甘于寂寞自得其乐。那么他就具备了艺术家的素质。我的一些收藏朋友曾按此经验收藏过一些中年画家的作品,短短10年时间,价格已经上涨了5~10倍。
  5、有系统、分门别类地收藏。
  如果有足够的财力,山水、人物、花鸟,分门别类地收藏。每个类别的作品力求都是最具典型的精品。当有了一定的规模以后,你的藏品就更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整体藏品的价格都会提升,这时你已经是一个收藏家了。这笔丰厚的财富会使你的后代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获益无穷。
  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还处于初级阶段,艺术品的价格、艺术家的数量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会产生一个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收入稳定的中产阶层。国家出于对文化的保护,会采取增加投入、调节税收等手段鼓励对艺术品的收藏,广大的中产阶级将是艺术品收藏的主要群体,艺术品主要流向海外的局面将会结束。据报道,台湾的一家中高档画廊的收藏能够胜过我国省级美术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平均收藏4~5幅美术作品。因此,我国收藏美术作品的潜在空间是巨大的,对有意涉足该领域投资者来说,只是眼光和胆识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仙境    时值11月初,从成都出发时气温在18℃左右,可过了康定,漫天下起鹅毛大雪,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可我还是一身秋衣,难抵严寒的侵袭。大巴车内坐有30多个人,有90%是藏族同胞,他们都穿着厚厚的藏袍,还有三五个穿着紫红色佛装的喇嘛。车子遇到一次颠簸,车内便掀起一阵尖叫,尖叫过后听到的是一阵咪咪嘛嘛的诵经声。  我第一次到藏区,藏区在我心中的感觉是——蓝天、青草、雪山、牦牛、喇嘛庙。可是到了道
期刊
那是一个清晨,正当我打点行装准备离开瑶寨的乡亲家时,一个被大家唤作美月老人的小孙子心急火燎地跑来:“我奶奶叫你去一下。”丢下行装我匆忙赶到美月老人家,刚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一位穿着精美的瑶族服饰的新娘,绯红的面颊染红了两鬓的白发,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气质。她可是这寨子里年逾百岁的美月老人!  美月老人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她想了整整一夜,到天亮终于决定,把这套嫁衣拿出来给我看,但有一个条
期刊
1934年2月25日,沈阳《盛京时报》称:鲁迅脑病甚剧亦不能写稿,据医生诊视,系脑膜炎之现象,苟不速治,将生危险;并劝(周)氏今后停笔不做任何文章,非休息十年不能痊愈。  此消息又经天津《大公报》转载后,亲友读者慰问函电交驰,令鲁迅应接不暇。他在致姚克函中认定是“此地之文氓所为”,“此辈心凶笔弱,不能交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  “心凶笔弱,不能交战
期刊
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去参加东京的艺术博览会,这是一次多么诱人,使人遐想无边的旅行。如果将“樱花”和“艺术”与人的气质相联,那便是“优雅风范、浪漫潇洒、美丽哀婉……”,如果将它与艺术创作相联想,“浮世风尘、写意朦胧、和风禅境……”等字词会立刻让您产生创意的冲动,“艺术”和“樱花”相拥而舞的感觉,不断浮现在脑海,并跳跃着舞出我的笔尖。这两词的结合真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  在樱花季节,到东京去一游的浪漫
期刊
新年又待。带着老少,我们去看海。  近处,弧形的海湾沙滩上、近海处,礁石突兀,奇峻各异。天极处,海阔无垠,披了苍茫的晦暗。高空里,挤拥着厚和薄的云,一块块灰、一片片白。  矮矮的浪从外海跑来,蓝灰色的海面上,轻波摇荡。延伸人海的大礁石上,站着钓鱼人,他衣袂微摆,如风吹浪鼓。儿子雀跃前往,参观他无获的钓杆,表情略示羡心。  海的远处,点点黑色礁石浮在水面,沉默地预示着某种明显的危险。此时的海,没有船
期刊
今天收到《GA HOUSES》杂志的总编二川信夫寄来他们出版的07年、08年期刊的总特集,书,厚厚的二大本,并附带着他儿子由夫的亲笔信。二本书各刊登着100件世界各地域最优秀建筑作品,翻阅欣赏,让我爱不释手,连着兴奋了好几天。  与二川信夫老师的结缘,还得感谢我的朋友助川刚,他也是我很敬仰的一位日本建筑设计师,前几年在深圳,他主设计了深圳音乐厅,这使他在中国显露了才华。这几年他又在着手设计中国最大
期刊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有的是煊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们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也许是个狂妄的说法——但是,甚么叫作“建筑意”
期刊
1    上月到山东淄博十来天,就和逃债一般,半夜里悄悄上的火车。车轮一转,不觉长吁,仿佛一了百了。  火车开进辽阔的华北平原,那是开进黑油油的粮仓,也是开进黑滚滚的古战场。因为是夜里,这辽阔又显见深沉了。仿佛没有穷尽的空间,也没有穷尽的时间,人昵,只不过忙忙碌碌的蚂蚁,跟一粒黄砂,也费老大的劲。但,就有的砂粒竟打磨成了金子,成了地上的星星。就有的积攒成了嵌在人间的月亮,忙碌的生活因此光彩起来……
期刊
在住处安顿下来,主人留下一张南京地图,嘱咐我好好休息一下就离开了。遵命躺在床上,可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好打开地图来看,一面计划着游程。后来终于躺不住,索性走出去。  在珠江路口跳上电车,只一站就是新街口_这个闹市中心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新建的市楼吞没了旧时仅有的几幢“洋楼”。30年前,按照我的记忆,这地方就像被敲掉了满口牙齿的赤裸的牙床,只新装了一两顺“金牙”,此外就全是残留着
期刊
移民,造就了一个国家,比如美国;移民也造就了一个城市,比如深圳。移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创新力量的主旋律。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移民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05年世界移民报告》:2000年全世界共有1.76亿移民,到2005年全球移民人数增加到了1.92亿人。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问,随着人口流动的大量增加,引起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也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