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庄杂感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上月到山东淄博十来天,就和逃债一般,半夜里悄悄上的火车。车轮一转,不觉长吁,仿佛一了百了。
  火车开进辽阔的华北平原,那是开进黑油油的粮仓,也是开进黑滚滚的古战场。因为是夜里,这辽阔又显见深沉了。仿佛没有穷尽的空间,也没有穷尽的时间,人昵,只不过忙忙碌碌的蚂蚁,跟一粒黄砂,也费老大的劲。但,就有的砂粒竟打磨成了金子,成了地上的星星。就有的积攒成了嵌在人间的月亮,忙碌的生活因此光彩起来……
  在到淄博的火车上,我怎么不思想淄水博山间的蒲松龄呢?那正经是无穷无尽里,一个蝼蚁的生活,忙忙碌碌里,打磨积攒着的生命。他留下来的光芒,三百年后的今天,好像还色谱迷离,光度明灭,只好说“不求甚解”吧。
  到淄博的第一天,就忙不迭地和热情的主人家说,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的,我是到了短篇小说的老祖宗家乡来了。我急不择言地说:世界上一提短篇小说,就是契诃夫啦,莫泊桑啦,他们当然是佼佼者,是灿烂的星座,但是我们的留仙老先生,柳泉居士呢?蒲松龄出生于1640年,1715年回归道山。比那两位还早200来年呢。
  志异书成共笑之
  布袍萧索鬓如丝
  十年颇得黄州意
  冷雨寒灯夜话时
  这首诗早先读过。那时候年轻,读后很有些“抱不平”。冷雨寒灯,布袍萧索,多么的清苦。白天教三五顽童,夜里捉笔吟哦,穷年累月,直到两鬓如丝,志异书成,不过共笑之,多么的寂寞。那年头读书人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赶考方是正途。蒲老先生从青春年少,考到老态龙钟,考篮子都拎破不知多少个了,71岁古稀之年,才“援例成为贡生”。这又是多么的屈辱。
  年轻时候我还想,若是穷居闹市也还可以。他老先生70多年漫漫岁月,蛰居僻乡,教读糊口,这日子怎生得过!我年纪日逐老大,遭逢这劫那劫,寻思能够扎根角落,少受干扰,笔耕终生,未必不是大好的事。须知蒲老先生的笔耕,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那时候这上头不能够得到一文稿费,也不算正经玩意,没有人前露脸的风头,名声在外的甜头。只是一味的“孤愤”,一个劲儿的呕心沥血。想到这里,不禁惊服。有“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有“了此一生,方有佳作”这些警句摆在那儿啊,不免心头怦怦然,因此说是惊服。
  
  2
  
  《聊斋志异》的“三会本”“共得文四百九十一篇”。有的只是记述奇闻异事,有的略有情节。符合现代小说概念的,大约三分之一吧。
  这部书“初稿名鬼狐传”。谈狐说鬼,“层见叠出,变化不穷”。如若只做传说、神话、传奇、寓言来看,也是了不得的作品。但是在小说艺术的发展上,就会埋没了光辉。三百年前,蒲老先生“冷雨寒灯夜话时”,就在捕捉梦境,揣摩幻觉,深入恍惚迷离,探讨方生未死,把痴迷着魔,把废寝忘食,梦寐以求,把绝望又不甘愿绝望之情,把心灵深处难解难分之感,捉在笔下,跃然纸上。
  有的篇章直接说梦,比如著名的《梦狼》,这个梦是怎样做起来的?白翁的长子甲,在外边做知县,三年没有音信,自是思念。有个姓丁的亲戚,
  “素走无常”,“问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
  这个梦是对“三年无耗”的儿子的日夜思念,又有姓丁的“对语涉幻”的引导,是迷离中做了起来的。
  《促织》也是名篇。官家喜斗蟋蟀,“岁征民间”,“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有个姓成的“为人迂讷”,为这事“忧闷欲死”,后来寻巫问卜,“强起扶,杖,”“心耳目力俱穷”,总算抓到一头蟋蟀,“状极俊健”,“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举家庆贺”。不料姓成的有个九岁的儿子,趁他父亲不在,偷偷开盒看看,“虫跃掷迳出,迅不可捉。及扑人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死灰,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这个9岁的孩子跳了井,父母“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幸而儿子“半夜复苏”,又“忽闻门外虫鸣”,又捉得一头,“成以其小,劣之。”“翼日进宰”,“既人宫中”却是“所向无敌”,“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以后“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人邑庠。”但是那个小儿子,一年多后,才“精神复旧。目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在这样举家欲绝的境地,小儿子的灵魂钻到蟋蟀体内。这一个孩子变虫的故事,只做奇谈来看吗?和300年后的现代,人变甲虫、爬虫的小说比较,又当如何?
  在“行不动裙,笑不动唇”的年代,蒲老先生写了一个纵声大笑的奇女子,名唤婴宁。她的似憨非憨,又开朗又怪异,是一个有“永久魅力”的形象。可是这个狐产鬼养的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书生王子服一日春游,遇一女子“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神魂丧失,怏怏而返”。竞“不语亦不食”。
  “醮禳益剧,肌革锐减。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表兄吴生哄他说是表亲,某姑家姑娘,住“西南山中,此去可三十余里”。不几天,王子服恍恍惚惚,“伶仃独步”“但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可是“遥望谷底,隐隐有小村落……”狐鬼故事这样发生了。
  后来再“寻至村所,庐含全无,山花零落而已”。“坟垄湮没。莫可辨识,诧叹而返。”
  原来王子服是“神魂丧失”,“不语亦不食”,“忽忽若迷”之中,经历这等奇事。岂不是一个情痴的幻觉,一个相思病患者的幻想。
  300年前,还没有心理学说,也还没有精神分析学科。什么下意识、潜意识、变态、异化……这些词儿也还没有出现。蒲老先生以狼毫竹纸,烟墨石砚,探索梦境、幻觉、痴想、神往……和现代的种种主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探、搜、捕、提的是同一方向吧。
  蒲老先生在小说艺术发展上,我们的传统里欠缺的地方,别开生面,另辟蹊径,“伶仃独步”。他的足迹还有待深入研究。说得难听一点,仿佛有所遗忘,或者也和禁忌有苯。300年来,是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是书经历过时间的淘洗,经得起人民的考验。他是用中国方法去别开生面,用民族手艺去另辟蹊径。这对我们来说。应当是更加珍贵的世界遗产。
  
  3
  
  昨天风和日丽,主人家拿面包车送我们到蒲家庄。庄里小道清洁,两边房屋紧凑齐整,叫人觉着丰足又厚实。在土墙草顶的农家院子中间,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三间小小的北房,砖墙瓦背,青石台阶,这就是说狐道鬼的聊斋了。东西厢房,是麦秸拍的草顶。聊斋里边,和一般农家不同的,只是摆设着笔砚印章,一块叫做三星石的盆景,一个盘根垒块的木璎炉。院子里浓荫落地,那是后人栽培的树木花草。这样的小院子南方叫做天井,倒是恰当。站在院子里看天,实有井底观天的意思。
  这里已经是黑漆门,白粉墙,山石盆景。也有小楼在套院里动工了,但还没有扩建成“庙堂”,蒲老先 生在九泉之下还当是泰然自若。后来的人在这农家天井里徘徊,也当有感慨。当有因感慨而来的思念。当有思念生发起来的启示。
  这里没有横溢现代精神的雕塑,只是中堂挂着一轴72岁时的画像,清瘦平和,白发稀疏,老眼眯嘘,端坐在太师椅上。这个形容给我什么印象?率先闯上心头的是:从容。
  画像上有蒲老先生自家题字二处,屋里阴暗,字迹细小,我看不清楚。后来据朋辈考究,其一日:
  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
  这个算术好像废话,但读来不能一笑了之。此处有孤愤,但都从容含蓄了。
  老先生一生布衣,70以后才得一贡生。画像上却戴红缨帽,有马蹄袖补服,因之又有几行“松龄又志”,其中二句绝妙:
  ……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后世所怪笑也。
  清苦是明摆着的,寂寞是处处露着痕迹的,屈辱更加像是火红的烙印。但这些都让从容消化了吧,或者就是这些溶化成了从容了。
  走出村庄里把路,是著名的柳泉。现在只是一口枯井,两丈来深,一巴掌水漾不住井底。倒是那位置至今还在三岔路口,地头村尾。传说从前井是满的,可以俯身吸饮清泉。井边有几十棵柳树,有茅亭。聊斋主人常来树下乘凉,煮水沏茶,再放两把烟叶在石头上,和过往行人,田间父老聊天,话桑麻,唱俚曲,笔录奇闻异事……
  现在近边的打麦场上,响着卷扬机,红衣绿裤的女人家,拿大扫把来回打扫滚跳的麦粒,发散着麦熟的香味。远处三三两两金字塔模样的乌黑小山,那是煤矿筛选下来的煤矸石。煤就在地皮下边。这是个富饶的地方。
  走上柳泉斜对面的土坡,不多步,就走进了松柏树林,曲折苍翠的山谷。
  踏着黄泥作底,松针铺地的软和小路,寻访蒲家墓园。“坟垅湮没,莫可辨识。”
  但赫然一块新碑。字迹清瘦道劲,是茅盾先生重写了碑文,注道:
  此处原有张元撰柳泉先生墓表碑一座,于文化大革命中毁于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之祸。
  原来这位一生冷落的前辈,那冷落的墓地,也没有逃过这一浩劫。还有什么可说的,只好去想蒲老先生有个“痴”字:
  书痴者文必工,
  艺痴者技必良。
  
  旅游小贴士
  自驾路线:京泸高速——许青高速,到临淄下高速,大约开半个小时车,去博山区,到蒲家庄即可。4个小时路程。
  
  链接
  蒲松龄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而建立。馆址为蒲松龄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缁川区蒲家庄。1980年建立。
其他文献
也许在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像中国的孔丘(公元551~479年)那样,长时期地受到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尊崇。他认为“一只鸟能够挑选一棵树,而树不能挑选过往的鸟”,所以周游列国,想找一位能重用他的封建主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事实上,“树”能挑选鸟;却没有一棵“树”肯要这只姓孔名丘的“鸟”。他有时在旅途中绝了粮,有时狼狈到“累累若丧家之狗”;最后只得叹气说,“吾道
期刊
读高月冬先生所绘《百驴图》,虽不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繁华,但他都把人带入了一个另类的社会群体,犹如置身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之中。驴非驴,画驴写人。  观其驴:悠然自得者如采菊东篱下;仰天长啸者如壮士悲歌,慷慨激昂;嘻戏玩耍如睿智玩鲁天真可爱;老态龙钟者如白发翁满腹经论;还有如情侣之耳鬓厮磨;有如母子情深恬犊之情。奔驴之狂如夸父追日,卧驴之静虽有磐石之安,目光中却掩饰不住其迷离扑朔的心性。相聚一起
期刊
书法艺术载于中国特殊的象形语言符号。语言表意借助于形象,遂使这形象的把握产生许多审美心理及程式。首先是主体心理的各类状态,它决定了这一艺术创造活动质量的诸多特征。  这种主体心理简扼地说在于文化史的艺术控制系统,由此而形成的艺术创作观及评论观,于书法则具体表现为书法史学、书法本体学、书法评论学三大方面。  我认为林散之老人的书法史观是碑为体、帖为用的一个运动史学观,由此而展开审度取合,构成他独特的
期刊
仙境    时值11月初,从成都出发时气温在18℃左右,可过了康定,漫天下起鹅毛大雪,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可我还是一身秋衣,难抵严寒的侵袭。大巴车内坐有30多个人,有90%是藏族同胞,他们都穿着厚厚的藏袍,还有三五个穿着紫红色佛装的喇嘛。车子遇到一次颠簸,车内便掀起一阵尖叫,尖叫过后听到的是一阵咪咪嘛嘛的诵经声。  我第一次到藏区,藏区在我心中的感觉是——蓝天、青草、雪山、牦牛、喇嘛庙。可是到了道
期刊
那是一个清晨,正当我打点行装准备离开瑶寨的乡亲家时,一个被大家唤作美月老人的小孙子心急火燎地跑来:“我奶奶叫你去一下。”丢下行装我匆忙赶到美月老人家,刚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一位穿着精美的瑶族服饰的新娘,绯红的面颊染红了两鬓的白发,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气质。她可是这寨子里年逾百岁的美月老人!  美月老人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她想了整整一夜,到天亮终于决定,把这套嫁衣拿出来给我看,但有一个条
期刊
1934年2月25日,沈阳《盛京时报》称:鲁迅脑病甚剧亦不能写稿,据医生诊视,系脑膜炎之现象,苟不速治,将生危险;并劝(周)氏今后停笔不做任何文章,非休息十年不能痊愈。  此消息又经天津《大公报》转载后,亲友读者慰问函电交驰,令鲁迅应接不暇。他在致姚克函中认定是“此地之文氓所为”,“此辈心凶笔弱,不能交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  “心凶笔弱,不能交战
期刊
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去参加东京的艺术博览会,这是一次多么诱人,使人遐想无边的旅行。如果将“樱花”和“艺术”与人的气质相联,那便是“优雅风范、浪漫潇洒、美丽哀婉……”,如果将它与艺术创作相联想,“浮世风尘、写意朦胧、和风禅境……”等字词会立刻让您产生创意的冲动,“艺术”和“樱花”相拥而舞的感觉,不断浮现在脑海,并跳跃着舞出我的笔尖。这两词的结合真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  在樱花季节,到东京去一游的浪漫
期刊
新年又待。带着老少,我们去看海。  近处,弧形的海湾沙滩上、近海处,礁石突兀,奇峻各异。天极处,海阔无垠,披了苍茫的晦暗。高空里,挤拥着厚和薄的云,一块块灰、一片片白。  矮矮的浪从外海跑来,蓝灰色的海面上,轻波摇荡。延伸人海的大礁石上,站着钓鱼人,他衣袂微摆,如风吹浪鼓。儿子雀跃前往,参观他无获的钓杆,表情略示羡心。  海的远处,点点黑色礁石浮在水面,沉默地预示着某种明显的危险。此时的海,没有船
期刊
今天收到《GA HOUSES》杂志的总编二川信夫寄来他们出版的07年、08年期刊的总特集,书,厚厚的二大本,并附带着他儿子由夫的亲笔信。二本书各刊登着100件世界各地域最优秀建筑作品,翻阅欣赏,让我爱不释手,连着兴奋了好几天。  与二川信夫老师的结缘,还得感谢我的朋友助川刚,他也是我很敬仰的一位日本建筑设计师,前几年在深圳,他主设计了深圳音乐厅,这使他在中国显露了才华。这几年他又在着手设计中国最大
期刊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有的是煊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们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也许是个狂妄的说法——但是,甚么叫作“建筑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