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取决于多种因素,体育教师情感因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感染和鼓励学生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绪,最佳的教学心态,积极的教学情感,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发挥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力充沛,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感品质 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彭君(1982- ),男,河北东光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孙巧峰(1958- ),女,河北威县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河北 邢台 05805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16-02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人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人的一切认知活动也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用情感支配行为,用感性支配理性,是青少年行为活动的主要特点。体育教师在上课时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可见,体育教师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其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学识的增长、运动能力的培养,而且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体育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品质,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备热爱本职工作之情
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总的来说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既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要关心热爱自己的学生。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它要求体育教师既要身体示范所教授的内容,也要积极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本职工作,只有对本职工作抱有刻苦钻研和实践创新的追求,才能做好教学工作。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就要关心和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只有先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接受自己,进而使学生接受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种关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既要满足学生被积极关注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被爱的需要。这样的关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思想,在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可使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来自成人世界被认可的评价。
因此,学生常常把体育教师对自己的爱等同于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获得积极评价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积极愉悦的心境,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总是模仿他所爱的体育教师,这样的体育教师往往是业务精、作风正、语言诙谐风趣,而且必定也热爱他所教的学生。可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对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产生主动去学习课程内容的愿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观念,上课具备愉悦之情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的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并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开设。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开设课程内容。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能只是传统模式中严肃、生硬的传声筒,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材料,设计课程的形式。体育课改的主要操作者是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理念、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体育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教学情感也要发生变化。学生通过体育教师来了解体育世界,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方法,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一堂体育课应该具有轻松、愉悦、和谐而安全的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身体放松,接受教学内容更加顺利,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得到最佳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果体育教师能将愉悦的情感贯穿整节课的始末,便会使学生进入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的融洽、教育效果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体会孩子们的感受,把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互动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同体育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
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就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先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并且把这种气氛带给学生,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而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如学生在体操练习中不注意安全问题,互相打闹,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如果能平静而理智地去处理出现的情况,耐心讲解违纪现象会引发伤害事故,以理服人,课堂纪律便会好转,教学气氛不会被破坏。
反之,教师如果不顾身份,失去理智恶语相向,把不好的情绪都向学生发泄出来,就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压抑。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愉悦的情感品质,带着欢笑走进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三、关爱学生,具备期待之情
“感人心者,莫过情乎。”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把学生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个级别分别对待,根据学生的级别分别制定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锻炼,提高体育成绩。课的开始部分就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或期望,这个要求或期望会直接影响学生本堂课的精神状态。如果期望过高,学生完成不了,就会对本堂课失去信心,消极听课;如果期望过低,学生都能轻松完成,本堂课锻炼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适宜的要求或期望,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这种期望能使一种来自成人世界的肯定,肯定学生能够达到目标,结果是使学生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上课内容顺利教授,学生愿意学,体育老师也愿意教。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水平往往依赖教师对他的评定,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因素开展教学工作。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肯定的,那么学生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促进自我观念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多,很多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复杂,做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初次学习就会难以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消极、退缩情绪,对原本能完成的动作也会自认完成不了,畏首畏尾。这时体育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恳切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并一起研究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的同时给予肯定的鼓励和提示,学生会被深切的期待所感染,克服消极情绪、退缩心理,最终顺利地完成动作。动作完成后并不代表期待之情已经给够,更不要吝惜大拇指和掌声,用一个手势,一个掌声给予学生完成动作的奖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期待的眼神或鼓励的手势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使学生感觉到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去完成练习内容,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动力。以尊重为基础的期待,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克服对身体素质好与差的学生的偏见,承认学生都是进步、积极向上的,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尊重,承认学生在某些方面都会有所突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订发展计划,体育教师根据计划加以引导、帮助和评价,这对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宽以待人,具备宽容之情
宽容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要求,师生之间更应如此。宽容能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原谅学生的一些不成熟行为与想法。体育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课的方法内容,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心,包容之情。
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中淡化班级中的横向排队,强调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和发展。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贯穿到教学内容之中,始终围绕尊重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理解,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学生才能够安心学习,刻苦锻炼。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做是有独特个性的人。
学校要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来。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其他同学因此取笑于他,教师要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也不要流露出有嫌弃学生的话语和动作,要始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受尊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其分析不能完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如果学生违犯了纪律需要处罚时,也要顾及学生的自尊。这种宽容的情感能驱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有勇气改正错误,并且对体育教师产生崇敬的感觉,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以宽容之情来对待学生,体育教师充分体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不但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还能使体育教师对自身也严格要求,不断探索更加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在于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以及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教师要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体育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在和谐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四平.浅谈体育教师情感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
[2]何维民.论体育教师情感素质的提高[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1(2).
[关键词]情感品质 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彭君(1982- ),男,河北东光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孙巧峰(1958- ),女,河北威县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河北 邢台 05805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16-02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人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人的一切认知活动也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用情感支配行为,用感性支配理性,是青少年行为活动的主要特点。体育教师在上课时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可见,体育教师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其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学识的增长、运动能力的培养,而且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体育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品质,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备热爱本职工作之情
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总的来说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既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要关心热爱自己的学生。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它要求体育教师既要身体示范所教授的内容,也要积极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本职工作,只有对本职工作抱有刻苦钻研和实践创新的追求,才能做好教学工作。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就要关心和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只有先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接受自己,进而使学生接受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种关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既要满足学生被积极关注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被爱的需要。这样的关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思想,在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可使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来自成人世界被认可的评价。
因此,学生常常把体育教师对自己的爱等同于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获得积极评价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积极愉悦的心境,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总是模仿他所爱的体育教师,这样的体育教师往往是业务精、作风正、语言诙谐风趣,而且必定也热爱他所教的学生。可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对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产生主动去学习课程内容的愿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观念,上课具备愉悦之情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的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并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开设。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开设课程内容。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能只是传统模式中严肃、生硬的传声筒,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材料,设计课程的形式。体育课改的主要操作者是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理念、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体育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教学情感也要发生变化。学生通过体育教师来了解体育世界,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方法,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一堂体育课应该具有轻松、愉悦、和谐而安全的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身体放松,接受教学内容更加顺利,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得到最佳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果体育教师能将愉悦的情感贯穿整节课的始末,便会使学生进入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的融洽、教育效果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体会孩子们的感受,把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互动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同体育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
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就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先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并且把这种气氛带给学生,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活动,而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如学生在体操练习中不注意安全问题,互相打闹,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如果能平静而理智地去处理出现的情况,耐心讲解违纪现象会引发伤害事故,以理服人,课堂纪律便会好转,教学气氛不会被破坏。
反之,教师如果不顾身份,失去理智恶语相向,把不好的情绪都向学生发泄出来,就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压抑。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愉悦的情感品质,带着欢笑走进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三、关爱学生,具备期待之情
“感人心者,莫过情乎。”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把学生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个级别分别对待,根据学生的级别分别制定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锻炼,提高体育成绩。课的开始部分就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或期望,这个要求或期望会直接影响学生本堂课的精神状态。如果期望过高,学生完成不了,就会对本堂课失去信心,消极听课;如果期望过低,学生都能轻松完成,本堂课锻炼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适宜的要求或期望,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这种期望能使一种来自成人世界的肯定,肯定学生能够达到目标,结果是使学生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上课内容顺利教授,学生愿意学,体育老师也愿意教。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水平往往依赖教师对他的评定,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因素开展教学工作。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肯定的,那么学生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促进自我观念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多,很多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复杂,做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初次学习就会难以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消极、退缩情绪,对原本能完成的动作也会自认完成不了,畏首畏尾。这时体育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恳切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并一起研究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的同时给予肯定的鼓励和提示,学生会被深切的期待所感染,克服消极情绪、退缩心理,最终顺利地完成动作。动作完成后并不代表期待之情已经给够,更不要吝惜大拇指和掌声,用一个手势,一个掌声给予学生完成动作的奖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期待的眼神或鼓励的手势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使学生感觉到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去完成练习内容,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动力。以尊重为基础的期待,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克服对身体素质好与差的学生的偏见,承认学生都是进步、积极向上的,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尊重,承认学生在某些方面都会有所突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订发展计划,体育教师根据计划加以引导、帮助和评价,这对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宽以待人,具备宽容之情
宽容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要求,师生之间更应如此。宽容能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原谅学生的一些不成熟行为与想法。体育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课的方法内容,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心,包容之情。
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中淡化班级中的横向排队,强调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和发展。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贯穿到教学内容之中,始终围绕尊重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理解,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学生才能够安心学习,刻苦锻炼。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做是有独特个性的人。
学校要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来。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其他同学因此取笑于他,教师要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也不要流露出有嫌弃学生的话语和动作,要始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受尊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其分析不能完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如果学生违犯了纪律需要处罚时,也要顾及学生的自尊。这种宽容的情感能驱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有勇气改正错误,并且对体育教师产生崇敬的感觉,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以宽容之情来对待学生,体育教师充分体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不但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还能使体育教师对自身也严格要求,不断探索更加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在于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以及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教师要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先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体育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在和谐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四平.浅谈体育教师情感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
[2]何维民.论体育教师情感素质的提高[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