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想请教各位同仁的是: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相对于无效或低效来讲的。那么所谓的“有效”是指对什么有效?是对学生有效?对教师有效?对学校有效?还是对社会有效?虽然这些看起来并不是对立关系,但现实——我的理解——可能有点偏激,却主要是对高考有效,平时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只要能够提高学科成绩、提高高考分数即是视为有效,而这看起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学生有利,但事实上对学生的成长,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却是不利的或者是低效的。
关键词:教学;思考;引领
诸位想必都听过钱学森之问吧?钱老为什么会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教师的教学如何既对高考有效,更要对学生发展有效!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
曾看到过我国著名学者江山野提出一种动态的、变动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在发展中教学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百分之百依赖教师,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靠教师来教,在学习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
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可以不完全依靠教师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自己学习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自己获取一些新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己看书,自己阅读,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学习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标志就是学生基本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大略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得确切、全面透彻,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并且常常会感到学习上有许多困难。学生能看懂教材的一半内容,这时候需要教师教的也就是50%,如果老师硬要教100%,那么学生的50%的独立能力就要丧失掉,老师的教就不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是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阶段。到了高中就进入了“基本独立”的阶段了。教师不教,学生一般也能读懂75%。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不要教师教,学生基本上可以读懂,但他可能理解不深刻、不透彻,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要在深刻性和透彻性上下工夫了。你不能够还讲究系统性、全面性。这就是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你如果这样教,是“怎么教也教不完的”。
第五阶段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即高中毕业之后。
本人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在高中阶段,不少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教學过程中,一方面讲究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事无巨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课堂上整个全部由自己承包了,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即使有提问,基本上走过场,要么自问自答,要么给学生思考不充分,最后还是由自己投影答案,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太多,经常性地讲不完,教学任务完不成;
这样方式看起来教师的负担重,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看来,教师只要准备充分了,只要上课老师讲,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剩下就是学生的事,在课后督促学生去记忆、去练习就行了。它没有考虑学生,没有考虑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把教学的最根本的一点忽视了,或者说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人看!没有真正对学生发展负责。
同时从学生方面看,也就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并不感谢老师,因为内容太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缺乏动脑动手的机会,对课堂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记得以前曾看到过一个少儿节目,介绍了中国在美国的小留学生的生活状况。一个高中女孩在镜头前说,在那里期中期未考试的成绩只占总成绩的一半,另一半是课堂提问的得分。虽然自己上课不愿意发言(这应该是在中国内养成的习惯),但是为了成绩还得逼着自己发言。而一位老师的话更让我们理解了发言的重要性。她说,中国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他们则更侧重于思考方法的培养。所以,他们的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因此我根据江山野先生的观点,一直有个想法,我们不能在高三尝试改进教法,因为学生要高考,万一高考成绩不理想,影响学生的升学,无法向家长和学生交代,也影响学校的声誉,我们能不能在高一高二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因为高一高二特别是高一历史在九门课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试成绩好坏的压力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高一,我自己的课堂教学采取与江山野先生的观念而提出的对应的五种教学方式中的两种,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及学生阅读与教师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非常充分地准备,除了正常的备课外,特别要准备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上课时,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方方面面问题尽量能想到,万一没有想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来看,学生不太适应,因为他们已经适应那种初中教学,适应了简单地去记忆。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感觉明显不同,他们认为现在上课要动脑筋了,历史不再是那种死的东西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哪怕是荒谬的,都从来不批评,反而鼓励他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质疑的精神。
以上是我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思考和尝试,至于有效教学,我觉得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运用好多媒体手段、适当增加引用新材料,设计新的情境等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引用材料设计新情境,从现在高考的趋势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或者是问答题,都有材料化的趋势,都会大量引用材料;从发展学生的能力来看,材料的训练,不仅能够通过变换角度来复习巩固教学成果,而且通过材料设计新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这对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简介:
贾敏敏,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
关键词:教学;思考;引领
诸位想必都听过钱学森之问吧?钱老为什么会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教师的教学如何既对高考有效,更要对学生发展有效!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
曾看到过我国著名学者江山野提出一种动态的、变动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在发展中教学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百分之百依赖教师,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靠教师来教,在学习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
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可以不完全依靠教师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自己学习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自己获取一些新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己看书,自己阅读,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学习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标志就是学生基本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大略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得确切、全面透彻,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并且常常会感到学习上有许多困难。学生能看懂教材的一半内容,这时候需要教师教的也就是50%,如果老师硬要教100%,那么学生的50%的独立能力就要丧失掉,老师的教就不是促进学生发展,而是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阶段。到了高中就进入了“基本独立”的阶段了。教师不教,学生一般也能读懂75%。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不要教师教,学生基本上可以读懂,但他可能理解不深刻、不透彻,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要在深刻性和透彻性上下工夫了。你不能够还讲究系统性、全面性。这就是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你如果这样教,是“怎么教也教不完的”。
第五阶段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即高中毕业之后。
本人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在高中阶段,不少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教學过程中,一方面讲究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事无巨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课堂上整个全部由自己承包了,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即使有提问,基本上走过场,要么自问自答,要么给学生思考不充分,最后还是由自己投影答案,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太多,经常性地讲不完,教学任务完不成;
这样方式看起来教师的负担重,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看来,教师只要准备充分了,只要上课老师讲,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剩下就是学生的事,在课后督促学生去记忆、去练习就行了。它没有考虑学生,没有考虑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把教学的最根本的一点忽视了,或者说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人看!没有真正对学生发展负责。
同时从学生方面看,也就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并不感谢老师,因为内容太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缺乏动脑动手的机会,对课堂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记得以前曾看到过一个少儿节目,介绍了中国在美国的小留学生的生活状况。一个高中女孩在镜头前说,在那里期中期未考试的成绩只占总成绩的一半,另一半是课堂提问的得分。虽然自己上课不愿意发言(这应该是在中国内养成的习惯),但是为了成绩还得逼着自己发言。而一位老师的话更让我们理解了发言的重要性。她说,中国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他们则更侧重于思考方法的培养。所以,他们的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因此我根据江山野先生的观点,一直有个想法,我们不能在高三尝试改进教法,因为学生要高考,万一高考成绩不理想,影响学生的升学,无法向家长和学生交代,也影响学校的声誉,我们能不能在高一高二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因为高一高二特别是高一历史在九门课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试成绩好坏的压力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高一,我自己的课堂教学采取与江山野先生的观念而提出的对应的五种教学方式中的两种,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及学生阅读与教师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非常充分地准备,除了正常的备课外,特别要准备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你不知道上课时,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方方面面问题尽量能想到,万一没有想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来看,学生不太适应,因为他们已经适应那种初中教学,适应了简单地去记忆。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感觉明显不同,他们认为现在上课要动脑筋了,历史不再是那种死的东西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哪怕是荒谬的,都从来不批评,反而鼓励他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质疑的精神。
以上是我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思考和尝试,至于有效教学,我觉得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运用好多媒体手段、适当增加引用新材料,设计新的情境等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引用材料设计新情境,从现在高考的趋势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或者是问答题,都有材料化的趋势,都会大量引用材料;从发展学生的能力来看,材料的训练,不仅能够通过变换角度来复习巩固教学成果,而且通过材料设计新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这对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简介:
贾敏敏,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