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脱凡胎的佛像
一个飘着细雨的冬日,我们开始了布朗山之行。到达布朗山乡政府所在地——新曼峨时,是正午时分,雨停了,明亮的阳光、青翠的群山,天高云淡,空气似乎格外清新宜人。
和所有的小乘佛教的寺院一样,新曼峨村的佛寺建造在全村的最高点,爬一段小土坡才到。寺里正在大兴土木,佛像才用水泥塑造完成。陪同我的老乡长痛心地告诉我,今年寺里的十六尊佛像大部分都开裂了,这才重新修筑的。我不解,水泥塑的佛像日久开裂,很正常嘛!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据说佛寺里的佛像都可以完好地存在很多年,几十年、上百年,开裂破损很少见,即使有也只会裂一两尊而已。同时裂这么多,被认为是寺里的佛爷、和尚做了严重违反佛法、寺规的事,佛祖降罪了,要请其他佛寺的高僧、和尚举行仪式,念经化解,再请技术好的师傅来重塑。新曼峨这次专门到景洪请来最好的师傅,以确保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此时寺里的佛爷、和尚们出去做佛事了,我无从得知他们的想法,但从在场人的脸上,我看出他们十分重视这件事,看来这些泥塑的塑像已完全神化,被赋予了神的力量,一旦开光端坐大殿之上,便具有了佛力,凡人就只能仰视、敬畏,不能随便触摸、亵渎。这样的观念在信徒心中根深蒂固,甚至在整个民族中也影响颇深,由此可见佛教在布朗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信奉佛教的地区,有这样一个现象,村子里最气派、堂皇的建筑是佛寺,有“佛寺是村寨的脸面”的说法。修寺、塑像、造金塔,信徒们乐此不疲,各个村寨还相互攀比,调查中发现,造一座金塔要花费几万元、十几万元,单现在十分流行的涂料——泰国进口的金粉,一桶就要一千多元,一座塔要4桶。在傣族地区这种现象更突出,布朗山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目前还不太明显。但在和佛爷、群众的交谈中能感觉到,他们也非常羡慕傣族地区有钱来修筑寺院,表示经济条件好了一定也会那么做。佛寺的修缮费用都靠群众自愿供献,除此以外,寺院的开支,佛爷、和尚每天的饮食,每年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等等的花费,也都由村寨群众筹集,群众的宗教花费每年都占家庭开支的很大一部分。
帕囡迈因的早晨
这一天,是曼囡村缅寺的小和尚帕囡迈因当值敲晨钟暮鼓的日子。五点钟不到,他迅速起床开始忙碌起来,生火烧水、打扫卫生、为佛爷准备刷牙洗脸用具,五点钟敲晨钟。在这个时候所有小乘佛教的缅寺都会有一两个这样忙碌的身影。但与傣族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帕囡迈因还有一项任务必须完成,就是要接受村里群众的“都呛”。
“都呛”是布朗语“送饭”的直译,也就是斋僧的意思。寺庙里的佛爷、和尚不生火做饭,饮食由村民布施。斋僧的形式,过去是每天清晨由寺里几个小和尚,手持僧钵,沿村寨大小道路走一趟,各家各户把准备好的斋饭布施给他们。微明的晨曦中,小和尚们“贡毫”、“贡毫”(献饭的意思)的叫喊声,在静谧的村寨中回荡。现在这个宗教习俗逐渐改革,傣族地区有很多种形式,有的是由几户人家供奉一段时间,又轮到另外几家,在全村不断轮流下去;有的甚至在寺里专门设厨房,村民带上大米菜蔬到寺内生火做饭。而“都呛”则是布朗族地区有特色的斋僧形式,形成一套特定的程式,古老而又虔诚,很能体现布朗民族朴实的民风。
每天的“都呛”都开始得很早,由家里的年轻女孩子准备好饭菜,早早送到寺里去,送晚了,会是一件十分害羞的事。据说这也是判定一个姑娘是否勤快、能干的标准之一,送饭送得晚的姑娘出嫁都困难呢!这时我心里不禁有个疑问,万一送去的饭很少怎么办?佛爷、和尚会不会饿着。听到这个问题,人们都会笑着告诉我“不会、不会的,每天都吃得饱,而且还吃不完呢!”后来我才体会到,供养寺庙里的佛爷、和尚是全村人的荣耀和义务,任何人家有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佛爷、和尚送去,姑娘外出回村,也会想着为佛爷、和尚做一顿好饭菜,送到缅寺去。
清晨,村长带我走进缅寺,他也是当过和尚的,他首先把我带到僧舍,“都呛”在这里进行。屋子里的灯光十分昏暗,我看见帕囡迈因面对着僧舍的门,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因为寒冷,头上戴着毛线帽子,袈裟紧裹在身上。地上放着一根三米来长的竹竿——“埋倒”。他显然坐了一会儿了,地上已经摆放了几个送饭来的篾箩。这时几个姑娘到了,我跟着她们,观看“都呛”的全过程。
送饭的人来到缅寺,首先进大殿,跪拜菩萨,转到菩萨左侧,取出用芭蕉叶单独包着的一小包饭,倒进摆放着的僧钵,表示首先贡献给菩萨“帕召”。然后到僧舍,进门面对着帕囡迈因,跪下三叩首,双手举起饭箩,让他用“埋倒”轻轻碰一下,才能留下饭箩离开。“埋倒”是一根竹竿,寺院里用来连通人界和神界,并驱走不洁之物。在“都呛”仪式上触碰“埋倒”,一是表示菩萨接受了信徒的心意,二是表示已驱邪除秽,可放心享用。姑娘们陆陆续续来了,地上的饭箩越来越多。天也渐渐亮了,大约八点钟,帕囡迈因站起身收拾饭箩,和尚们开始吃早饭。
这时,天已经大亮,阳光为整个佛寺抹上了一层温情的色彩。佛爷和和尚们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此时我才有机会仔细打量帕囡迈因,上前和他说说话。原来他初一辍学回家,刚当了一年和尚。寺里的和尚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是个很有才气的孩子,会写一手好毛笔字,画画也不错。果然,孩子性情的他在佛寺里可以下笔的地方,水泥地基上、墙根儿上都写了字、画满了图画。真希望佛寺能为他提供一片广阔天地,不要埋没了他的才华。
就在和大家闲聊中,一个佛爷的言谈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曾在这里当小和尚,后来到景洪当了云游和尚。这次是回家探望父母,但按规定,和尚是不能住在家里的,所以投宿曼囡佛寺。
他是个不甘平庸的人,几年中,到过昆明、四川等内地佛教寺院,那里的现代气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人家的和尚都会开车、用电脑,电脑在寺院里很普遍,英语也学得好。我们还这么落后,汉字都不会看不会写,一些先进的东西就学不着。他也到过缅甸的佛教寺院,通过对比,他对家乡的一些现象感到痛心。他认为,境外的佛教僧侣经济条件要好得多,衣食无忧,也根本不用为寺里的一些开支发愁,僧侣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佛法,潜心修行。所以,在宗教造化上比国内的僧侣强,教规也很严厉,僧侣就像僧侣的样子,在社会上也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而家乡的和尚们,修行就要差些,他指着刚换上稍破旧的袈裟,准备回家帮助父母干活的几个小和尚说,像这样每天干农活,一来又累又分心,没有时间认真学习经文,二来形象也不好,僧人不像僧人,俗人不像俗人的。
也许他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许根本无法改变什么,但他的思考像一阵微风,定能吹皱布朗山佛教界平静的湖水,在人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老人的精神家园“督仆星”
在几个布朗族村寨都发现寺庙外建有一座座低矮的茅草房子,以茅草覆顶,木板或竹排为墙,十分简陋。原以为是寺里存放杂物的临时建筑,我好奇地去探个究竟,发现房子没有门窗,里边空无一物,都闲置着。经介绍才知道,平时这些房子里是不住人的,布朗族把这种房子称为“督仆星”、“达仆星”,“督仆”和“达仆”都是简陋的房子、棚屋之意。“星”是小乘佛教最常用的词,即戒律的意思。这种房子是专门给老人们关门节期间居住的。
小乘佛教对教徒有五戒(“星哈”)、八戒(“星别”)、十戒(“星四仆”)的戒律要求。五戒是最基本的,对信教群众都有五戒要求。十戒则是对佛爷、和尚的要求。八戒要求高于对普通信教群众的五戒,持八戒的人是45岁以上,或儿孙全的老人。这些老年信徒每到关门节期间,都要离开家庭,到佛寺去持戒、听经、坐禅。每天,白天到寺里听佛爷念经讲禅,按照“星别”反省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晚上就住在“督仆星”里,不受俗事的干扰。关门节期间是小乘佛教集中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一段时间。佛历,也常称为傣历,9月15日关门,12月15日开门,共3个月时间,老人一个月要去“督仆星”4次。这期间,每天上午由家人送水洗脸、送饭吃。一天仅进食两餐,午餐时间不得超过下午一点钟,即佛教的“忌午”习俗。
“督仆星”也是干栏式建筑,但十分简陋,每间屋子大约10平方米左右,仅够4、5个老人共同居住。建盖“督仆星”的地点,既不能在村寨的范围内,也不能在佛教寺院内,大多盖在村寨和佛寺范围外的一块空地上。“督仆星”不是私有财产,它虽然是某个老人的亲友建盖的,但不专属于该老人。也并不是每新增加一个老人,就必须新建一所,而是以能否住得下,来定是否需要新建。新建的“督仆星”必须在关门节前一星期完工。
关门节期间正值雨季,看着这四壁透风,十分简陋的小小的棚屋,我不禁为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担心,同时也深为老人们的虔诚而感动。
从俗世到佛门
从勐海县城出发的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迫切,希望车子能快些、再快些。让我能早点赶到曼囡村,赶到即将开始的仪式上,因为这是两个布朗族男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难得碰上的宗教活动。
我知道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没有解决好宗教和教育的关系,曾一度出现佛寺和学校争学生的矛盾。经过多方努力,协调了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小和尚披着袈裟上学校成为西双版纳和谐的风景。但这其中仍然存在弊病,由于宗教活动多,每天寺院里还要有人值日等问题,使和尚学生的出勤往往受影响,一再地缺课,影响学生学习。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西双版纳各界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佛教协会和教育界达成了一致,傣族、布朗族男孩必须小学毕业才允许申请“升和尚”出家为僧。勐海县就曾于2001年正式下发海政发(2001)7号《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宗教与教育关系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规定“受完初等义务教育,取得毕业证书的少年,经本人愿意可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能入寺升小沙弥(和尚)”。并对在校读书的和尚生进行管理,明确规定“不得占用上课时间进行有关佛寺的活动”。文件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学知识文化的权利。小学毕业的农村孩子,基本上都已经13、14岁,具有初步判断能力,与过去5、6岁就被父母送进佛寺的孩子相比,他们对是否出家为僧也有自己的意愿,因此这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定。全国宗教界曾专门召开研讨会,探讨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我想西双版纳近20年来,相互协调得越来越好的佛寺与学校的关系,处理得日趋圆满的适龄儿童上学和“升和尚”的矛盾,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作用。
我们风尘仆仆赶到曼囡。一进到寨子,马上就感受到不同往日的气氛,喜庆中隐隐有些紧张忙碌。见到我们,马上有人径直把我们带到其中的一个男孩家。走到主人家楼下,几个帮忙的年轻人见有客人来,“水、水”地欢呼起来,兴高采烈的情绪一下子感染了我。上了楼,只见火塘里的火熊熊地燃烧着,火上的大锅里滚沸着浓浓的肉汤,几块大砧板并排摆在地板上,上面是大块的肉和一把把锋利的长刀。最显眼的还是摆放在堂屋中间,专为这个仪式准备的物品——“帕萨”亭,也叫释迦牟尼亭。近1米高,竹片编搭出塔状的框架,外面用金银纸和五彩缤纷的彩纸糊裱、装饰,亭身部分放置和尚所需的袈裟、被褥等日用品。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人声喧哗,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兴奋。主人告诉我,整个出家仪式要持续两天,今天在自己家中举行,主要有宴客、为孩子沐浴净身和出家教育三项活动。明天到佛寺受戒,黄袍加身,正式出家为僧。这个仪式,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布朗族群众习惯叫做“升和尚”。11点多钟,象脚鼓声、鞭炮声和着人们“水、水”的欢呼声,阵阵传来,男孩的父母亲人到佛寺求取经书回来了,家里的求福活动开始了。乡亲们开始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人们排着队,一批批进到主人家屋内,跪伏下来,听主持仪式的“达占”(村寨里负责管理宗教事务,主持宗教仪式的人,一般为还俗的佛爷)念一段经,把各自手持的小塑料盆,递给“达占”碰一碰,表示盆里所盛的物品已经供奉给了菩萨,人也由此可以得到一分福气。之后,把盆里的东西赠送给主人,每个盆里必须有蜡条、米,其他还有钱、盐、牙膏、香皂等日用品。离开时,主人家要回赠给每个人一包芭蕉叶包着的米饭、一包菜,盆里盛几勺汤,表示谢意。仪式结束后,屋里、屋外摆上流水席,款待乡亲和远道而来的亲友。
下午四点多,男孩从佛寺回到家,准备下一个仪式——沐浴净身。在这之前约一个星期,他们已经剃度,成为预备和尚,吃住在佛寺里,学习有关经文和佛教礼仪。这时,他们每天必须斜挎一条约5厘米宽的袈裟布做的带子,表示与僧侣和俗人的不同,已脱离了俗世,又尚未正式皈依佛门。假如有谁在这期间不幸死亡,既不能葬在村寨墓地,也不能葬在僧侣墓地,只能葬在村寨和佛寺中间的空地上。沐浴由家里的亲人举行,仪式的主角是孩子的干妈。准备好热水,脱去衣裤的男孩坐到屋子中间,由干妈向他浇第一缸水,然后其他亲人依次上前,给孩子浇水,边浇嘴里边说着祝福的话。最后,为孩子从头到脚,涂抹香皂,冲洗得干干净净。
沐浴完毕,升和尚的男孩相约着,结伴到村里每一个老人家,为老人冲洗双手,聆听老人的祝福和教诲……此时,夕阳西下,我随着他们在村中的一条条小道中穿行,走上一户户炊烟袅袅的人家,直至暮色四合。整个过程中他们都静默着,只偶尔商量一下,或冲我笑一笑,稚气未消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虽然近在咫尺,但我根本无法体会他们心里的感受,揣摩他们的想法。晚饭后,村里老人,还要聚集到他们两人中年纪较大的那一家,进行男人一生重要的“三大教育”(出家教育、还俗教育、结婚教育)中的“出家教育”。接受老人的规劝、教育和最后的拴线祝福。这也是村里人为他们举行的送行仪式,表示此后他们将不再属于家庭和村寨。两个孩子来到我跟前,伸出手静静地跪着,一时间我不知如何是好,一天来我只把自己当旁观者,以局外人的心态来记录仪式过程。此时让我参与到其中,我真无法调整好心态。想到像他们这么大的城市孩子,正在学校里学习,花季少年无忧无虑,而他们却要清心寡欲,过苦行僧生活。看着他们稚气的样子,我发自内心的对他们说,希望他们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努力学习,在佛教造诣方面和汉文化方面都要提高。
这一夜,他们的家里通宵达旦,无人入睡。因为这天夜里必须有人守夜,村里的年轻人在这里喝酒、弹琴,唱起布朗调,彻夜欢歌笑语不绝。夜深了,我疲于应付这样热闹的场面,下楼信步走上隔壁清净的一户人家,想躲个清净。没想到,正好遇上今天的主角之一——岩坎扁。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并用流利的汉语和我交谈起来。他告诉我,由于布朗山乡没有中学,小学毕业他们都到勐混乡中学上初中,要住学校,家里穷负担不起,只上了一年他就辍学回家了。问到当和尚是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老成地说,是他自己愿意当和尚的,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做,外出打工年龄还小,只好当和尚。是啊!农村孩子的机会太少了,即使初中、高中毕业就不了业,回到家乡,也还是当农民。但是,当和尚又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吗?思考这些让我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两人自己回到佛寺,等待接下来的仪式。上午九时左右,他们的家人和村民敲着象脚鼓,抬着准备好的“帕萨”等一应物品,缓缓走向村外的佛寺。在寺外的场地上,在场的亲朋乡亲还要为两人举行一次沐浴净身仪式。这个仪式在布朗山还有差异,部分地区如老曼峨,已经不再举行了。
沐浴完毕,众人进入佛寺大殿,正式开始受戒仪式。两人仍然穿戴上普通服饰,在一个小和尚的带领下,先面向菩萨塑像,念颂有关经文,表达出家请求,和皈依佛门、潜心事佛的决心。然后向菩萨顶礼膜拜,五体投地。接着主持佛爷对二人进行训诫,并同意接受他们的请求,分别把袈裟放到两人的头上,向两人赠袈裟。他们头顶着袈裟,转到佛像后面,在众僧侣的帮助下,从头顶上依次取下袈裟,从上到下披挂上身。这时他们必须始终顶着袈裟,直至最后一件取下穿戴完毕。这是整个受戒仪式最关键的部分,根据佛教规定,从佛爷把袈裟赠与他们开始,他们已经具有了僧侣的资格,袈裟就是象征物,此时他们的肉身、灵魂已经依附在袈裟上了,因此袈裟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将失去这种资格。不仅在这个仪式上如此,作为僧侣的每一天也都如此。即使是洗澡,也不能全部脱光,至少得留下腰带系在身上。假如不小心袈裟全部离开了身体,那只好重新举行一次这样的仪式,再“求”一回袈裟。
换上袈裟,两人再次到菩萨面前念经跪拜。然后轮流跪到主持跟前,接受赐法名。接着要应答主持佛爷的十戒训问,问一句,应答一句“能做到!”。
最后,两人和主持一起面向群众,坐到大殿正中,向乡亲表示感谢,为大家祝福。由主持念经,在场的每一个人往地上滴水三次,来结束整个仪式。
我观看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置身昏暗的大殿,梵音、青灯让我有些神思恍惚,看着前一天还憨厚地笑着,喊我老师的大男孩,披挂上袈裟,一脸肃然,远远地站着。我真切的感到,在他们心中已然把自己和面前跪着的一般群众,甚至自己的父母截然区分开了。是啊!宗教的力量无形而又巨大,弹指之间就能改变一个人!
这些布朗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只是那么短暂的瞬间,但带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索和永久的回忆!
一个飘着细雨的冬日,我们开始了布朗山之行。到达布朗山乡政府所在地——新曼峨时,是正午时分,雨停了,明亮的阳光、青翠的群山,天高云淡,空气似乎格外清新宜人。
和所有的小乘佛教的寺院一样,新曼峨村的佛寺建造在全村的最高点,爬一段小土坡才到。寺里正在大兴土木,佛像才用水泥塑造完成。陪同我的老乡长痛心地告诉我,今年寺里的十六尊佛像大部分都开裂了,这才重新修筑的。我不解,水泥塑的佛像日久开裂,很正常嘛!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据说佛寺里的佛像都可以完好地存在很多年,几十年、上百年,开裂破损很少见,即使有也只会裂一两尊而已。同时裂这么多,被认为是寺里的佛爷、和尚做了严重违反佛法、寺规的事,佛祖降罪了,要请其他佛寺的高僧、和尚举行仪式,念经化解,再请技术好的师傅来重塑。新曼峨这次专门到景洪请来最好的师傅,以确保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此时寺里的佛爷、和尚们出去做佛事了,我无从得知他们的想法,但从在场人的脸上,我看出他们十分重视这件事,看来这些泥塑的塑像已完全神化,被赋予了神的力量,一旦开光端坐大殿之上,便具有了佛力,凡人就只能仰视、敬畏,不能随便触摸、亵渎。这样的观念在信徒心中根深蒂固,甚至在整个民族中也影响颇深,由此可见佛教在布朗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信奉佛教的地区,有这样一个现象,村子里最气派、堂皇的建筑是佛寺,有“佛寺是村寨的脸面”的说法。修寺、塑像、造金塔,信徒们乐此不疲,各个村寨还相互攀比,调查中发现,造一座金塔要花费几万元、十几万元,单现在十分流行的涂料——泰国进口的金粉,一桶就要一千多元,一座塔要4桶。在傣族地区这种现象更突出,布朗山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目前还不太明显。但在和佛爷、群众的交谈中能感觉到,他们也非常羡慕傣族地区有钱来修筑寺院,表示经济条件好了一定也会那么做。佛寺的修缮费用都靠群众自愿供献,除此以外,寺院的开支,佛爷、和尚每天的饮食,每年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等等的花费,也都由村寨群众筹集,群众的宗教花费每年都占家庭开支的很大一部分。
帕囡迈因的早晨
这一天,是曼囡村缅寺的小和尚帕囡迈因当值敲晨钟暮鼓的日子。五点钟不到,他迅速起床开始忙碌起来,生火烧水、打扫卫生、为佛爷准备刷牙洗脸用具,五点钟敲晨钟。在这个时候所有小乘佛教的缅寺都会有一两个这样忙碌的身影。但与傣族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帕囡迈因还有一项任务必须完成,就是要接受村里群众的“都呛”。
“都呛”是布朗语“送饭”的直译,也就是斋僧的意思。寺庙里的佛爷、和尚不生火做饭,饮食由村民布施。斋僧的形式,过去是每天清晨由寺里几个小和尚,手持僧钵,沿村寨大小道路走一趟,各家各户把准备好的斋饭布施给他们。微明的晨曦中,小和尚们“贡毫”、“贡毫”(献饭的意思)的叫喊声,在静谧的村寨中回荡。现在这个宗教习俗逐渐改革,傣族地区有很多种形式,有的是由几户人家供奉一段时间,又轮到另外几家,在全村不断轮流下去;有的甚至在寺里专门设厨房,村民带上大米菜蔬到寺内生火做饭。而“都呛”则是布朗族地区有特色的斋僧形式,形成一套特定的程式,古老而又虔诚,很能体现布朗民族朴实的民风。
每天的“都呛”都开始得很早,由家里的年轻女孩子准备好饭菜,早早送到寺里去,送晚了,会是一件十分害羞的事。据说这也是判定一个姑娘是否勤快、能干的标准之一,送饭送得晚的姑娘出嫁都困难呢!这时我心里不禁有个疑问,万一送去的饭很少怎么办?佛爷、和尚会不会饿着。听到这个问题,人们都会笑着告诉我“不会、不会的,每天都吃得饱,而且还吃不完呢!”后来我才体会到,供养寺庙里的佛爷、和尚是全村人的荣耀和义务,任何人家有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佛爷、和尚送去,姑娘外出回村,也会想着为佛爷、和尚做一顿好饭菜,送到缅寺去。
清晨,村长带我走进缅寺,他也是当过和尚的,他首先把我带到僧舍,“都呛”在这里进行。屋子里的灯光十分昏暗,我看见帕囡迈因面对着僧舍的门,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因为寒冷,头上戴着毛线帽子,袈裟紧裹在身上。地上放着一根三米来长的竹竿——“埋倒”。他显然坐了一会儿了,地上已经摆放了几个送饭来的篾箩。这时几个姑娘到了,我跟着她们,观看“都呛”的全过程。
送饭的人来到缅寺,首先进大殿,跪拜菩萨,转到菩萨左侧,取出用芭蕉叶单独包着的一小包饭,倒进摆放着的僧钵,表示首先贡献给菩萨“帕召”。然后到僧舍,进门面对着帕囡迈因,跪下三叩首,双手举起饭箩,让他用“埋倒”轻轻碰一下,才能留下饭箩离开。“埋倒”是一根竹竿,寺院里用来连通人界和神界,并驱走不洁之物。在“都呛”仪式上触碰“埋倒”,一是表示菩萨接受了信徒的心意,二是表示已驱邪除秽,可放心享用。姑娘们陆陆续续来了,地上的饭箩越来越多。天也渐渐亮了,大约八点钟,帕囡迈因站起身收拾饭箩,和尚们开始吃早饭。
这时,天已经大亮,阳光为整个佛寺抹上了一层温情的色彩。佛爷和和尚们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此时我才有机会仔细打量帕囡迈因,上前和他说说话。原来他初一辍学回家,刚当了一年和尚。寺里的和尚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是个很有才气的孩子,会写一手好毛笔字,画画也不错。果然,孩子性情的他在佛寺里可以下笔的地方,水泥地基上、墙根儿上都写了字、画满了图画。真希望佛寺能为他提供一片广阔天地,不要埋没了他的才华。
就在和大家闲聊中,一个佛爷的言谈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曾在这里当小和尚,后来到景洪当了云游和尚。这次是回家探望父母,但按规定,和尚是不能住在家里的,所以投宿曼囡佛寺。
他是个不甘平庸的人,几年中,到过昆明、四川等内地佛教寺院,那里的现代气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人家的和尚都会开车、用电脑,电脑在寺院里很普遍,英语也学得好。我们还这么落后,汉字都不会看不会写,一些先进的东西就学不着。他也到过缅甸的佛教寺院,通过对比,他对家乡的一些现象感到痛心。他认为,境外的佛教僧侣经济条件要好得多,衣食无忧,也根本不用为寺里的一些开支发愁,僧侣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佛法,潜心修行。所以,在宗教造化上比国内的僧侣强,教规也很严厉,僧侣就像僧侣的样子,在社会上也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而家乡的和尚们,修行就要差些,他指着刚换上稍破旧的袈裟,准备回家帮助父母干活的几个小和尚说,像这样每天干农活,一来又累又分心,没有时间认真学习经文,二来形象也不好,僧人不像僧人,俗人不像俗人的。
也许他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许根本无法改变什么,但他的思考像一阵微风,定能吹皱布朗山佛教界平静的湖水,在人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老人的精神家园“督仆星”
在几个布朗族村寨都发现寺庙外建有一座座低矮的茅草房子,以茅草覆顶,木板或竹排为墙,十分简陋。原以为是寺里存放杂物的临时建筑,我好奇地去探个究竟,发现房子没有门窗,里边空无一物,都闲置着。经介绍才知道,平时这些房子里是不住人的,布朗族把这种房子称为“督仆星”、“达仆星”,“督仆”和“达仆”都是简陋的房子、棚屋之意。“星”是小乘佛教最常用的词,即戒律的意思。这种房子是专门给老人们关门节期间居住的。
小乘佛教对教徒有五戒(“星哈”)、八戒(“星别”)、十戒(“星四仆”)的戒律要求。五戒是最基本的,对信教群众都有五戒要求。十戒则是对佛爷、和尚的要求。八戒要求高于对普通信教群众的五戒,持八戒的人是45岁以上,或儿孙全的老人。这些老年信徒每到关门节期间,都要离开家庭,到佛寺去持戒、听经、坐禅。每天,白天到寺里听佛爷念经讲禅,按照“星别”反省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晚上就住在“督仆星”里,不受俗事的干扰。关门节期间是小乘佛教集中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一段时间。佛历,也常称为傣历,9月15日关门,12月15日开门,共3个月时间,老人一个月要去“督仆星”4次。这期间,每天上午由家人送水洗脸、送饭吃。一天仅进食两餐,午餐时间不得超过下午一点钟,即佛教的“忌午”习俗。
“督仆星”也是干栏式建筑,但十分简陋,每间屋子大约10平方米左右,仅够4、5个老人共同居住。建盖“督仆星”的地点,既不能在村寨的范围内,也不能在佛教寺院内,大多盖在村寨和佛寺范围外的一块空地上。“督仆星”不是私有财产,它虽然是某个老人的亲友建盖的,但不专属于该老人。也并不是每新增加一个老人,就必须新建一所,而是以能否住得下,来定是否需要新建。新建的“督仆星”必须在关门节前一星期完工。
关门节期间正值雨季,看着这四壁透风,十分简陋的小小的棚屋,我不禁为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担心,同时也深为老人们的虔诚而感动。
从俗世到佛门
从勐海县城出发的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迫切,希望车子能快些、再快些。让我能早点赶到曼囡村,赶到即将开始的仪式上,因为这是两个布朗族男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难得碰上的宗教活动。
我知道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没有解决好宗教和教育的关系,曾一度出现佛寺和学校争学生的矛盾。经过多方努力,协调了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小和尚披着袈裟上学校成为西双版纳和谐的风景。但这其中仍然存在弊病,由于宗教活动多,每天寺院里还要有人值日等问题,使和尚学生的出勤往往受影响,一再地缺课,影响学生学习。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西双版纳各界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佛教协会和教育界达成了一致,傣族、布朗族男孩必须小学毕业才允许申请“升和尚”出家为僧。勐海县就曾于2001年正式下发海政发(2001)7号《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宗教与教育关系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规定“受完初等义务教育,取得毕业证书的少年,经本人愿意可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能入寺升小沙弥(和尚)”。并对在校读书的和尚生进行管理,明确规定“不得占用上课时间进行有关佛寺的活动”。文件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学知识文化的权利。小学毕业的农村孩子,基本上都已经13、14岁,具有初步判断能力,与过去5、6岁就被父母送进佛寺的孩子相比,他们对是否出家为僧也有自己的意愿,因此这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定。全国宗教界曾专门召开研讨会,探讨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我想西双版纳近20年来,相互协调得越来越好的佛寺与学校的关系,处理得日趋圆满的适龄儿童上学和“升和尚”的矛盾,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作用。
我们风尘仆仆赶到曼囡。一进到寨子,马上就感受到不同往日的气氛,喜庆中隐隐有些紧张忙碌。见到我们,马上有人径直把我们带到其中的一个男孩家。走到主人家楼下,几个帮忙的年轻人见有客人来,“水、水”地欢呼起来,兴高采烈的情绪一下子感染了我。上了楼,只见火塘里的火熊熊地燃烧着,火上的大锅里滚沸着浓浓的肉汤,几块大砧板并排摆在地板上,上面是大块的肉和一把把锋利的长刀。最显眼的还是摆放在堂屋中间,专为这个仪式准备的物品——“帕萨”亭,也叫释迦牟尼亭。近1米高,竹片编搭出塔状的框架,外面用金银纸和五彩缤纷的彩纸糊裱、装饰,亭身部分放置和尚所需的袈裟、被褥等日用品。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人声喧哗,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兴奋。主人告诉我,整个出家仪式要持续两天,今天在自己家中举行,主要有宴客、为孩子沐浴净身和出家教育三项活动。明天到佛寺受戒,黄袍加身,正式出家为僧。这个仪式,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布朗族群众习惯叫做“升和尚”。11点多钟,象脚鼓声、鞭炮声和着人们“水、水”的欢呼声,阵阵传来,男孩的父母亲人到佛寺求取经书回来了,家里的求福活动开始了。乡亲们开始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人们排着队,一批批进到主人家屋内,跪伏下来,听主持仪式的“达占”(村寨里负责管理宗教事务,主持宗教仪式的人,一般为还俗的佛爷)念一段经,把各自手持的小塑料盆,递给“达占”碰一碰,表示盆里所盛的物品已经供奉给了菩萨,人也由此可以得到一分福气。之后,把盆里的东西赠送给主人,每个盆里必须有蜡条、米,其他还有钱、盐、牙膏、香皂等日用品。离开时,主人家要回赠给每个人一包芭蕉叶包着的米饭、一包菜,盆里盛几勺汤,表示谢意。仪式结束后,屋里、屋外摆上流水席,款待乡亲和远道而来的亲友。
下午四点多,男孩从佛寺回到家,准备下一个仪式——沐浴净身。在这之前约一个星期,他们已经剃度,成为预备和尚,吃住在佛寺里,学习有关经文和佛教礼仪。这时,他们每天必须斜挎一条约5厘米宽的袈裟布做的带子,表示与僧侣和俗人的不同,已脱离了俗世,又尚未正式皈依佛门。假如有谁在这期间不幸死亡,既不能葬在村寨墓地,也不能葬在僧侣墓地,只能葬在村寨和佛寺中间的空地上。沐浴由家里的亲人举行,仪式的主角是孩子的干妈。准备好热水,脱去衣裤的男孩坐到屋子中间,由干妈向他浇第一缸水,然后其他亲人依次上前,给孩子浇水,边浇嘴里边说着祝福的话。最后,为孩子从头到脚,涂抹香皂,冲洗得干干净净。
沐浴完毕,升和尚的男孩相约着,结伴到村里每一个老人家,为老人冲洗双手,聆听老人的祝福和教诲……此时,夕阳西下,我随着他们在村中的一条条小道中穿行,走上一户户炊烟袅袅的人家,直至暮色四合。整个过程中他们都静默着,只偶尔商量一下,或冲我笑一笑,稚气未消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虽然近在咫尺,但我根本无法体会他们心里的感受,揣摩他们的想法。晚饭后,村里老人,还要聚集到他们两人中年纪较大的那一家,进行男人一生重要的“三大教育”(出家教育、还俗教育、结婚教育)中的“出家教育”。接受老人的规劝、教育和最后的拴线祝福。这也是村里人为他们举行的送行仪式,表示此后他们将不再属于家庭和村寨。两个孩子来到我跟前,伸出手静静地跪着,一时间我不知如何是好,一天来我只把自己当旁观者,以局外人的心态来记录仪式过程。此时让我参与到其中,我真无法调整好心态。想到像他们这么大的城市孩子,正在学校里学习,花季少年无忧无虑,而他们却要清心寡欲,过苦行僧生活。看着他们稚气的样子,我发自内心的对他们说,希望他们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努力学习,在佛教造诣方面和汉文化方面都要提高。
这一夜,他们的家里通宵达旦,无人入睡。因为这天夜里必须有人守夜,村里的年轻人在这里喝酒、弹琴,唱起布朗调,彻夜欢歌笑语不绝。夜深了,我疲于应付这样热闹的场面,下楼信步走上隔壁清净的一户人家,想躲个清净。没想到,正好遇上今天的主角之一——岩坎扁。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并用流利的汉语和我交谈起来。他告诉我,由于布朗山乡没有中学,小学毕业他们都到勐混乡中学上初中,要住学校,家里穷负担不起,只上了一年他就辍学回家了。问到当和尚是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老成地说,是他自己愿意当和尚的,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做,外出打工年龄还小,只好当和尚。是啊!农村孩子的机会太少了,即使初中、高中毕业就不了业,回到家乡,也还是当农民。但是,当和尚又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吗?思考这些让我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两人自己回到佛寺,等待接下来的仪式。上午九时左右,他们的家人和村民敲着象脚鼓,抬着准备好的“帕萨”等一应物品,缓缓走向村外的佛寺。在寺外的场地上,在场的亲朋乡亲还要为两人举行一次沐浴净身仪式。这个仪式在布朗山还有差异,部分地区如老曼峨,已经不再举行了。
沐浴完毕,众人进入佛寺大殿,正式开始受戒仪式。两人仍然穿戴上普通服饰,在一个小和尚的带领下,先面向菩萨塑像,念颂有关经文,表达出家请求,和皈依佛门、潜心事佛的决心。然后向菩萨顶礼膜拜,五体投地。接着主持佛爷对二人进行训诫,并同意接受他们的请求,分别把袈裟放到两人的头上,向两人赠袈裟。他们头顶着袈裟,转到佛像后面,在众僧侣的帮助下,从头顶上依次取下袈裟,从上到下披挂上身。这时他们必须始终顶着袈裟,直至最后一件取下穿戴完毕。这是整个受戒仪式最关键的部分,根据佛教规定,从佛爷把袈裟赠与他们开始,他们已经具有了僧侣的资格,袈裟就是象征物,此时他们的肉身、灵魂已经依附在袈裟上了,因此袈裟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将失去这种资格。不仅在这个仪式上如此,作为僧侣的每一天也都如此。即使是洗澡,也不能全部脱光,至少得留下腰带系在身上。假如不小心袈裟全部离开了身体,那只好重新举行一次这样的仪式,再“求”一回袈裟。
换上袈裟,两人再次到菩萨面前念经跪拜。然后轮流跪到主持跟前,接受赐法名。接着要应答主持佛爷的十戒训问,问一句,应答一句“能做到!”。
最后,两人和主持一起面向群众,坐到大殿正中,向乡亲表示感谢,为大家祝福。由主持念经,在场的每一个人往地上滴水三次,来结束整个仪式。
我观看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置身昏暗的大殿,梵音、青灯让我有些神思恍惚,看着前一天还憨厚地笑着,喊我老师的大男孩,披挂上袈裟,一脸肃然,远远地站着。我真切的感到,在他们心中已然把自己和面前跪着的一般群众,甚至自己的父母截然区分开了。是啊!宗教的力量无形而又巨大,弹指之间就能改变一个人!
这些布朗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只是那么短暂的瞬间,但带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索和永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