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做好雅尔湖石窟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我地区开展了雅尔湖石窟壁画相关的調查和研究工作,获取多项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研究技术、方法及调查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分享吐鲁番石窟壁画保护研究成果的最新发展动态。
关键词:石窟;壁画;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一、雅尔湖石窟概况
雅尔湖石窟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处,交河故城西南河谷南岸的崖壁上。窟区东西长40余米,窟前有宽约5米的平台,与下游河岸台地高差为20米,平台西侧有通达谷底的阶梯。窟外崖壁上凿有一排整齐的梁洞,窟外东壁亦存有凹糟痕迹,应有木制廊檐等建筑物,与洞窟结合为一个整体。现存洞窟由西往东依次编号7个窟,洞窟形制保存较为完好,窟区以4号窟为中心,两侧基本对称,布局严谨,独成体系。洞窟内壁画内容为比丘供养人、说法图、回鹘人供养像等,还有部分汉文、突厥文题记。根据阎文儒先生的考察,雅尔湖在维语中为“雅尔握路”,汉译为“崖沟”,“握路”合音为“湖”,故汉名雅尔湖。雅尔湖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称“西谷寺”,9世纪中期回鹘人入居交河,曾再度修缮重绘。2006年经国务院公布,并入交河故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一 雅尔湖石窟在吐鲁番盆地的位置图
图二 雅尔湖石窟立面图
二、雅尔湖石窟的价值
雅尔湖石窟是交河故城附近保留较为完整的一组小型洞窟群,现存7个洞窟,洞窟虽然数量少,但是排列紧凑,布局统一,洞窟形制、建筑特色一致。依据其窟内残存的壁画,结合洞窟的形制分析,都充分表明洞窟群是一次开凿成功的。4号与7号窟内保存有壁画。4号窟为洞窟群中规模最大,纵深约20米,宽约4米,与回鹘高昌王家寺院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型洞窟比较,毫不逊色。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一是与柏孜克里克石窟、胜金口石窟、吐峪沟石窟共同构成了吐鲁番地区独特的佛教表现艺术形式,保留了高昌佛教艺术发展与衰落的历史信息,成为丝绸之路上佛教交流与演进的有力证据。
二是对研究交河故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宗教及建筑风格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
三是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佛教思想的阐释方式与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四是对于研究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五是对研究此地区当时的佛教表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洞窟壁画保存现状
目前,雅尔湖石窟中仅存壁画的洞窟是4号窟和7号窟,其它洞窟无壁画,其中4号窟现存壁画为双层壁画。4号窟壁画破坏较为严重,多数为人为破坏。在仅存的壁画中,主要包括甬道、主室、后室3部分壁画内容。甬道顶部绘有佛像和边饰,其它壁画毁坏严重。主室东西两壁各为11幅说法图。洞窟顶部为千佛,千佛旁边的榜题清晰可见。后室窟顶部绘有千佛,门内侧壁绘有回鹘男女供养人像,东侧壁有两行回鹘文榜题,表明重新绘制壁画的时间是在回鹘时期。洞窟耳室内无壁画。4号窟重绘壁画在11世纪前后,内层壁画的年代与7号窟相同,是窟群始凿时期绘制的。7号窟结构上分为甬道和主室两部分,从目前可识别的图像上看,甬道绘满千佛。主室南壁、东壁、西壁均绘制千佛围绕式说法图,现壁画中下部分说法图虽已模糊不清,但可以断定为一佛二菩萨像。上部绘制千佛,遭严重的人为破坏。与4号窟不同的是,7号窟绘制时间较早,变色严重,目前洞窟的整体色彩效果为青灰色调。
四、洞窟环境影响分析
图三
从监测温度变化数据来看,窟内温度变化比外部环境温度要平缓,温度都在0℃度以上,气候环境属冬暖夏凉。而冬季窟内温度一般高于外部环境温度,随着春季的临近,逐渐出现洞窟温度低于外部环境温度的现象。故而窟内与外部环境温度差较大。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洞窟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空气流动较少,窟内具有保温作用,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对窟内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大约2小时左右。
第二,从大环境方面看,窟内温度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影响,随外部环境温度的波动而产生变化。窟内温度主要由外部环境温度和洞窟所在山体的温度共同影响决定。冬季,洞窟所在山体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山体中的热量传递到洞窟内,导致洞窟内温度高于窟外。随着春季的临近,窟内温度逐渐出现低于窟外的情况。
第三,从窟内监测数据来看,主要是因为洞窟形制所致。4号窟开凿较深,为拱形顶长方形洞窟,7号窟开凿较浅,是纵券顶洞窟。4号窟受到山体温度影响更大,7号窟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更多。因此,出现了4号窟温度高于7号窟的现象,随着春季的临近,窟外温度迅速升高,7号窟温度升高的速度大于4号窟,可能会在不久以后,7号窟的温度将会高于4号窟。外部环境温度日较差远大于4号窟和7号窟,可见窟内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影响较小。7号窟的日较差大于4号窟,是由于7号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更大。
图四
从监测湿度变化数据来看, 4号窟开凿纵向深,空间规模大,受外界影响较小,湿度变化相对平缓稳定。7号窟开凿较浅,空间面积小,受外界湿度影响较大。4号窟最大相对湿度为39%,7号窟最大相对湿度为43%,窟内相对湿度皆在50%以内。
从监测之日起至1月中旬,4号窟的相对湿度始终高于7号窟。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内为冬季,4号窟的温度高于7号窟,同时,4号窟湿度受山体水分的影响较大,7号窟湿度受外界影响较大。总的来说,4号窟湿度比7号窟较高。1月中旬至2月中旬,窟外温度逐步回暖,7号窟开凿较浅,易受到窟外水分蒸发的影响,导致7号窟的湿度高于4号窟。2月中下旬以后,窟外温度逐渐接近窟内温度,窟外湿度呈下降趋势,造成4号窟湿度减少,7号窟受窟外影响较少。因此,4号窟的湿度又高于7号窟。 从监测情况来看,无论温度,还是空气湿度,石窟外部气候环境比窟内恶劣,大风、温差变化与湿度环境,造成窟外崖体表面风化严重。窟内壁画得以长时间保存,与窟内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洞窟由于长期关闭,未开放,无论湿度,还是温度变化,均保持在稳定状态,受外界影响较少,为壁画提供了较好的保存环境。
五、石窟颜料及土壤样品分析检测
颜料及土壤分析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掉落不同颜色残块及基岩样品进行测试,具体试验技术、方法及过程,在这里不进行详细叙述。
通过试验分析,可知:4号洞窟颜料样品颜色主要包括白色、红色、绿色。XRD物相分析结果为:白色颜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了石膏类物质,主要物相为生石膏和硬石膏,另一种除了石膏类物质,还发现滑石的使用;红色颜料也分为两种,一种使用了朱砂,另一种为铅丹,铅丹颜料中未发现其它变化后的物相;绿色颜料为氯铜矿。土壤样品主要物相为石英、长石类矿物、绿泥石、绢云母,有些土壤中还含有少量的闪石类矿物,基岩样品为剥离表面风化层后所取的样品,物相组成与所取洞窟内外土壤差别较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基岩样品均有较高的方解石含量。
7号洞窟内颜料样品,通过物相分析,结果如下:颜料样品包括白色、蓝色、绿色和金色,白色颜料显色成分为石膏类物质和滑石,蓝色颜料使用了青金石,绿色颜料为氯铜矿,金色颜料为金。7号洞窟土壤和基岩样品物相组成与4号洞窟类似,洞窟内地仗样品主要物相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长石类矿物以及闪石类矿物,相较而言,窟顶土壤和基岩样品中方解石含量较高。
对雅尔湖石窟易溶盐含量的分析,檢测样品取自于雅尔湖崖体西侧低于洞窟底面的层位起,间隔60厘米取样,共取得三个样品。这三个样品从高到低总含盐量逐渐升高,表面受水盐运移作用的影响,盐分在洞窟底部富集,对底部的壁画造成严重的破坏。总体而言,雅尔湖7号洞窟中易溶盐的含量较4号洞窟高,这与7号洞窟壁画病害较4号洞窟为重是一致的。
六、洞窟壁画病害分析及具体保护措施建议
经调查,雅尔湖石窟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地仗层脱落、白粉层脱落、颜料层脱落、起甲、空鼓、虫害、裂缝、酥碱、烟薰、历史加固、划痕等11种。其中壁画起甲、裂缝、空鼓、虫害为目前有危害的病害。这些病害处于正在发展当中,首先,起甲病害促使局部区域颜料层发生脱落。其次裂缝、空鼓也较为严重,另外,还存在酥碱、虫害等。相对于有病害的病害,脱落、机械损伤、污染、烟薰,这四种基本处于相对静止中的属于稳定病害。另外还有泥渍、动物粪便等污染病害。
雅尔湖石窟壁画保存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洞窟岩体与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现就雅尔湖石窟的长期保护形成如下建议:
1、做好洞窟考古发掘与研究,对壁画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并着重对壁画的变化信息进行有效收集。
2、做好窟内外的环境监测,保持环境的稳定性,尤其是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
3、雅尔湖石窟每个洞窟内都堆积有大量尘土,不利于现场壁画的保护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建议尽快对现场进行进一步清理,将尘土与碎石移出洞窟,保持洞窟的卫生环境,并定期对洞窟地面环境进行清理,长期保持洞窟内的环境卫生。
4、虫害是雅尔湖石窟普遍存在的病害,各种虫害对壁画表面以及洞窟的结构与稳定性造成潜在的危害,洞窟内虫害的监控与防治是长期保护的重要工作。
5、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以承担壁画的日常保养维护和监测等工作。
关键词:石窟;壁画;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一、雅尔湖石窟概况
雅尔湖石窟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处,交河故城西南河谷南岸的崖壁上。窟区东西长40余米,窟前有宽约5米的平台,与下游河岸台地高差为20米,平台西侧有通达谷底的阶梯。窟外崖壁上凿有一排整齐的梁洞,窟外东壁亦存有凹糟痕迹,应有木制廊檐等建筑物,与洞窟结合为一个整体。现存洞窟由西往东依次编号7个窟,洞窟形制保存较为完好,窟区以4号窟为中心,两侧基本对称,布局严谨,独成体系。洞窟内壁画内容为比丘供养人、说法图、回鹘人供养像等,还有部分汉文、突厥文题记。根据阎文儒先生的考察,雅尔湖在维语中为“雅尔握路”,汉译为“崖沟”,“握路”合音为“湖”,故汉名雅尔湖。雅尔湖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称“西谷寺”,9世纪中期回鹘人入居交河,曾再度修缮重绘。2006年经国务院公布,并入交河故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一 雅尔湖石窟在吐鲁番盆地的位置图
图二 雅尔湖石窟立面图
二、雅尔湖石窟的价值
雅尔湖石窟是交河故城附近保留较为完整的一组小型洞窟群,现存7个洞窟,洞窟虽然数量少,但是排列紧凑,布局统一,洞窟形制、建筑特色一致。依据其窟内残存的壁画,结合洞窟的形制分析,都充分表明洞窟群是一次开凿成功的。4号与7号窟内保存有壁画。4号窟为洞窟群中规模最大,纵深约20米,宽约4米,与回鹘高昌王家寺院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型洞窟比较,毫不逊色。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一是与柏孜克里克石窟、胜金口石窟、吐峪沟石窟共同构成了吐鲁番地区独特的佛教表现艺术形式,保留了高昌佛教艺术发展与衰落的历史信息,成为丝绸之路上佛教交流与演进的有力证据。
二是对研究交河故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宗教及建筑风格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
三是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佛教思想的阐释方式与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四是对于研究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五是对研究此地区当时的佛教表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洞窟壁画保存现状
目前,雅尔湖石窟中仅存壁画的洞窟是4号窟和7号窟,其它洞窟无壁画,其中4号窟现存壁画为双层壁画。4号窟壁画破坏较为严重,多数为人为破坏。在仅存的壁画中,主要包括甬道、主室、后室3部分壁画内容。甬道顶部绘有佛像和边饰,其它壁画毁坏严重。主室东西两壁各为11幅说法图。洞窟顶部为千佛,千佛旁边的榜题清晰可见。后室窟顶部绘有千佛,门内侧壁绘有回鹘男女供养人像,东侧壁有两行回鹘文榜题,表明重新绘制壁画的时间是在回鹘时期。洞窟耳室内无壁画。4号窟重绘壁画在11世纪前后,内层壁画的年代与7号窟相同,是窟群始凿时期绘制的。7号窟结构上分为甬道和主室两部分,从目前可识别的图像上看,甬道绘满千佛。主室南壁、东壁、西壁均绘制千佛围绕式说法图,现壁画中下部分说法图虽已模糊不清,但可以断定为一佛二菩萨像。上部绘制千佛,遭严重的人为破坏。与4号窟不同的是,7号窟绘制时间较早,变色严重,目前洞窟的整体色彩效果为青灰色调。
四、洞窟环境影响分析
图三
从监测温度变化数据来看,窟内温度变化比外部环境温度要平缓,温度都在0℃度以上,气候环境属冬暖夏凉。而冬季窟内温度一般高于外部环境温度,随着春季的临近,逐渐出现洞窟温度低于外部环境温度的现象。故而窟内与外部环境温度差较大。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洞窟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空气流动较少,窟内具有保温作用,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对窟内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大约2小时左右。
第二,从大环境方面看,窟内温度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影响,随外部环境温度的波动而产生变化。窟内温度主要由外部环境温度和洞窟所在山体的温度共同影响决定。冬季,洞窟所在山体温度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山体中的热量传递到洞窟内,导致洞窟内温度高于窟外。随着春季的临近,窟内温度逐渐出现低于窟外的情况。
第三,从窟内监测数据来看,主要是因为洞窟形制所致。4号窟开凿较深,为拱形顶长方形洞窟,7号窟开凿较浅,是纵券顶洞窟。4号窟受到山体温度影响更大,7号窟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更多。因此,出现了4号窟温度高于7号窟的现象,随着春季的临近,窟外温度迅速升高,7号窟温度升高的速度大于4号窟,可能会在不久以后,7号窟的温度将会高于4号窟。外部环境温度日较差远大于4号窟和7号窟,可见窟内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影响较小。7号窟的日较差大于4号窟,是由于7号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更大。
图四
从监测湿度变化数据来看, 4号窟开凿纵向深,空间规模大,受外界影响较小,湿度变化相对平缓稳定。7号窟开凿较浅,空间面积小,受外界湿度影响较大。4号窟最大相对湿度为39%,7号窟最大相对湿度为43%,窟内相对湿度皆在50%以内。
从监测之日起至1月中旬,4号窟的相对湿度始终高于7号窟。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内为冬季,4号窟的温度高于7号窟,同时,4号窟湿度受山体水分的影响较大,7号窟湿度受外界影响较大。总的来说,4号窟湿度比7号窟较高。1月中旬至2月中旬,窟外温度逐步回暖,7号窟开凿较浅,易受到窟外水分蒸发的影响,导致7号窟的湿度高于4号窟。2月中下旬以后,窟外温度逐渐接近窟内温度,窟外湿度呈下降趋势,造成4号窟湿度减少,7号窟受窟外影响较少。因此,4号窟的湿度又高于7号窟。 从监测情况来看,无论温度,还是空气湿度,石窟外部气候环境比窟内恶劣,大风、温差变化与湿度环境,造成窟外崖体表面风化严重。窟内壁画得以长时间保存,与窟内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洞窟由于长期关闭,未开放,无论湿度,还是温度变化,均保持在稳定状态,受外界影响较少,为壁画提供了较好的保存环境。
五、石窟颜料及土壤样品分析检测
颜料及土壤分析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掉落不同颜色残块及基岩样品进行测试,具体试验技术、方法及过程,在这里不进行详细叙述。
通过试验分析,可知:4号洞窟颜料样品颜色主要包括白色、红色、绿色。XRD物相分析结果为:白色颜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了石膏类物质,主要物相为生石膏和硬石膏,另一种除了石膏类物质,还发现滑石的使用;红色颜料也分为两种,一种使用了朱砂,另一种为铅丹,铅丹颜料中未发现其它变化后的物相;绿色颜料为氯铜矿。土壤样品主要物相为石英、长石类矿物、绿泥石、绢云母,有些土壤中还含有少量的闪石类矿物,基岩样品为剥离表面风化层后所取的样品,物相组成与所取洞窟内外土壤差别较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基岩样品均有较高的方解石含量。
7号洞窟内颜料样品,通过物相分析,结果如下:颜料样品包括白色、蓝色、绿色和金色,白色颜料显色成分为石膏类物质和滑石,蓝色颜料使用了青金石,绿色颜料为氯铜矿,金色颜料为金。7号洞窟土壤和基岩样品物相组成与4号洞窟类似,洞窟内地仗样品主要物相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长石类矿物以及闪石类矿物,相较而言,窟顶土壤和基岩样品中方解石含量较高。
对雅尔湖石窟易溶盐含量的分析,檢测样品取自于雅尔湖崖体西侧低于洞窟底面的层位起,间隔60厘米取样,共取得三个样品。这三个样品从高到低总含盐量逐渐升高,表面受水盐运移作用的影响,盐分在洞窟底部富集,对底部的壁画造成严重的破坏。总体而言,雅尔湖7号洞窟中易溶盐的含量较4号洞窟高,这与7号洞窟壁画病害较4号洞窟为重是一致的。
六、洞窟壁画病害分析及具体保护措施建议
经调查,雅尔湖石窟壁画主要存在的病害有地仗层脱落、白粉层脱落、颜料层脱落、起甲、空鼓、虫害、裂缝、酥碱、烟薰、历史加固、划痕等11种。其中壁画起甲、裂缝、空鼓、虫害为目前有危害的病害。这些病害处于正在发展当中,首先,起甲病害促使局部区域颜料层发生脱落。其次裂缝、空鼓也较为严重,另外,还存在酥碱、虫害等。相对于有病害的病害,脱落、机械损伤、污染、烟薰,这四种基本处于相对静止中的属于稳定病害。另外还有泥渍、动物粪便等污染病害。
雅尔湖石窟壁画保存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洞窟岩体与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现就雅尔湖石窟的长期保护形成如下建议:
1、做好洞窟考古发掘与研究,对壁画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并着重对壁画的变化信息进行有效收集。
2、做好窟内外的环境监测,保持环境的稳定性,尤其是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
3、雅尔湖石窟每个洞窟内都堆积有大量尘土,不利于现场壁画的保护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建议尽快对现场进行进一步清理,将尘土与碎石移出洞窟,保持洞窟的卫生环境,并定期对洞窟地面环境进行清理,长期保持洞窟内的环境卫生。
4、虫害是雅尔湖石窟普遍存在的病害,各种虫害对壁画表面以及洞窟的结构与稳定性造成潜在的危害,洞窟内虫害的监控与防治是长期保护的重要工作。
5、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以承担壁画的日常保养维护和监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