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庄重压倒活泼的中国政坛,薄熙来是个特例。俊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开放的作风使得他总是获得明星般的礼遇。
在中国必须对其贸易伙伴不断指责不公正贸易行为做出回应的时候,薄熙来的个人魅力应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整改商务部
从“封疆大吏”到“内阁部长”,用“临危受命”来形容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长并不为过。
商务部是本届政府整合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产物,正处在磨合期,承担着外经贸和内贸两个方面的工作。中国一向有着“重外贸、轻内贸”的传统,部门内部的工作冲突在所难免,薄熙来决心打破这一僵局。零售业是内贸工作的重点。去年年底,中国零售业已全面对外资开放,如何使中国零售企业不被外资冲垮,是今年内贸工作的重点。
3月5日,在全国人大会议现场,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向薄熙来当面递交了《商业大店法》议案。5天之后,王填接到商务部条法司打来的电话,说薄部长已经在议案上做了重要批示,并邀请他到商务部作客,对议案内容进行沟通。
在繁忙的“两会”期间,薄熙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仔细看完了议案,还安排两个部门具体经办,这大大出乎王填的意料。
薄熙来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上任几天之后,薄熙来迅速出台了一份名为“15条工作改进意见”的内部文件。这份被商务部称为“薄十五条”的文件中订了很多规矩,包括文件的流通、外事活动流程等。如所有外事谈话必须录音,两小时内将文字稿报送他本人,四小时内报送简报;部里所有高层领导的手机全天24小时开通等。
正如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所说:薄熙来思维比较现代化,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商务部的风格将变得更加开放而高效。
为市场经济地位辩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中美贸易纠纷、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无法避免地接踵而至。
去年4月,薄熙来就遭遇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外贸危机。
近3年来,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大大上升,但美对华贸易逆差仍在扩大,美中贸易纠纷不断增加。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敦促中国解决纠纷。
2004年4月20日,薄熙来陪同吴仪飞到美国,这是他任商务部长后的第一次出访。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下午,薄熙来就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和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举行了会谈,薄的务实、幽默和机敏促成了谈判的顺利进行,经过3天的友好磋商,中美双方签署了8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并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农产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消费者安全、第三代无线通讯标准、最终用户访问和促进美对华出口等若干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4年5月6日,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联合主办的“中欧投资贸易研讨暨洽谈会”在布鲁塞尔举行。薄熙来在致辞时说道:“作为中国商务部部长,我刚上任两个月。我今天只想对大家说一句话:希望尽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洲这样做不仅不会失去什么,还能与最好的朋友更好地合作,更加体现欧洲崇尚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不断遭受反倾销调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一直把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薄熙来的这句话再次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了要求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呼声。
今年6月23日,薄熙来在北京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举行会谈的时候,也做出了类似的表示,他希望美国能够改变对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衡量标准,关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谈到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限制措施时,薄熙来义正严辞地表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势必影响到对美产品的进口,这将是“双输”,而不是“双赢”。这为中国今后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埋下了伏笔。
贸易争端中的强者较量
2005年2月,古铁雷斯正式就任美国商务部长,其对拯救美国日渐衰退的制造业一直态度强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4月,在没有接到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启动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调查,并先后对7项产品实施了进口限制。正是由于美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欧盟,并使得不少国家也在酝酿针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措施。
为了缓和双边关系,5月20日,中国做出让步,决定自6月1日起上调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但欧美没有善意的回应,反而态度更加强硬。
10天后,中国宣布,果断废止上调关税的政令,并自6月1日起取消对81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薄熙来强硬的话语还让人们记忆犹新:“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
欧盟和美国为之震惊先后表态,愿意继续讨论、谈判,直至达到一个彼此都满意的和解办法为止。也使得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自履新以来首次访华,并于6月4日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晤。
6月10日,就在欧盟对华纺织品贸易15天“特保预备期”的最后一天,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也紧急来到中国。薄熙来与之进行了长达10小时的艰苦谈判,在“特保预备期”的最后一分钟,达成了被认为是皆大欢喜的备忘录。
根据双方协议,中国将在2007年底之前,保证出口到欧洲的纺织品增长平稳过渡;欧盟承诺到2008年不再限制中国纺织品,而在2007年底之前,只对10种中国纺织品设置增长率限制。既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有合理的增长,同时又让欧洲纺织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界得到迫切需要的喘息和调整的空间,因此是一项“双赢”的协议。
对于一个月以来中国在与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外电纷纷给予了“里程碑式”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新的时代灵活而不僵化、抗争而不对抗的崭新风格体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体现民意,中国政府可以在必要时大胆出手,不惜采取强硬的手段,果断出台甚至取消一项政令,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而不再是采取“和稀泥”的方式,求得暂时的平静。而薄熙来,正是这阵新风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从省长到部长,薄熙来需要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在复杂的内外贸环境和反倾销难题上进行解决。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对外资开放,更多的贸易磨擦也将随之出现,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这一点,薄熙来比谁都清楚。这位引人瞩目、特立独行的部长,还将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在中国必须对其贸易伙伴不断指责不公正贸易行为做出回应的时候,薄熙来的个人魅力应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整改商务部
从“封疆大吏”到“内阁部长”,用“临危受命”来形容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长并不为过。
商务部是本届政府整合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产物,正处在磨合期,承担着外经贸和内贸两个方面的工作。中国一向有着“重外贸、轻内贸”的传统,部门内部的工作冲突在所难免,薄熙来决心打破这一僵局。零售业是内贸工作的重点。去年年底,中国零售业已全面对外资开放,如何使中国零售企业不被外资冲垮,是今年内贸工作的重点。
3月5日,在全国人大会议现场,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向薄熙来当面递交了《商业大店法》议案。5天之后,王填接到商务部条法司打来的电话,说薄部长已经在议案上做了重要批示,并邀请他到商务部作客,对议案内容进行沟通。
在繁忙的“两会”期间,薄熙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仔细看完了议案,还安排两个部门具体经办,这大大出乎王填的意料。
薄熙来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上任几天之后,薄熙来迅速出台了一份名为“15条工作改进意见”的内部文件。这份被商务部称为“薄十五条”的文件中订了很多规矩,包括文件的流通、外事活动流程等。如所有外事谈话必须录音,两小时内将文字稿报送他本人,四小时内报送简报;部里所有高层领导的手机全天24小时开通等。
正如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所说:薄熙来思维比较现代化,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商务部的风格将变得更加开放而高效。
为市场经济地位辩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中美贸易纠纷、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无法避免地接踵而至。
去年4月,薄熙来就遭遇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外贸危机。
近3年来,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大大上升,但美对华贸易逆差仍在扩大,美中贸易纠纷不断增加。迫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敦促中国解决纠纷。
2004年4月20日,薄熙来陪同吴仪飞到美国,这是他任商务部长后的第一次出访。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下午,薄熙来就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和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举行了会谈,薄的务实、幽默和机敏促成了谈判的顺利进行,经过3天的友好磋商,中美双方签署了8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并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农产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消费者安全、第三代无线通讯标准、最终用户访问和促进美对华出口等若干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4年5月6日,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联合主办的“中欧投资贸易研讨暨洽谈会”在布鲁塞尔举行。薄熙来在致辞时说道:“作为中国商务部部长,我刚上任两个月。我今天只想对大家说一句话:希望尽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洲这样做不仅不会失去什么,还能与最好的朋友更好地合作,更加体现欧洲崇尚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不断遭受反倾销调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一直把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薄熙来的这句话再次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了要求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呼声。
今年6月23日,薄熙来在北京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举行会谈的时候,也做出了类似的表示,他希望美国能够改变对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衡量标准,关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谈到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限制措施时,薄熙来义正严辞地表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势必影响到对美产品的进口,这将是“双输”,而不是“双赢”。这为中国今后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埋下了伏笔。
贸易争端中的强者较量
2005年2月,古铁雷斯正式就任美国商务部长,其对拯救美国日渐衰退的制造业一直态度强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4月,在没有接到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启动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调查,并先后对7项产品实施了进口限制。正是由于美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欧盟,并使得不少国家也在酝酿针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措施。
为了缓和双边关系,5月20日,中国做出让步,决定自6月1日起上调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但欧美没有善意的回应,反而态度更加强硬。
10天后,中国宣布,果断废止上调关税的政令,并自6月1日起取消对81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薄熙来强硬的话语还让人们记忆犹新:“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
欧盟和美国为之震惊先后表态,愿意继续讨论、谈判,直至达到一个彼此都满意的和解办法为止。也使得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自履新以来首次访华,并于6月4日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晤。
6月10日,就在欧盟对华纺织品贸易15天“特保预备期”的最后一天,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也紧急来到中国。薄熙来与之进行了长达10小时的艰苦谈判,在“特保预备期”的最后一分钟,达成了被认为是皆大欢喜的备忘录。
根据双方协议,中国将在2007年底之前,保证出口到欧洲的纺织品增长平稳过渡;欧盟承诺到2008年不再限制中国纺织品,而在2007年底之前,只对10种中国纺织品设置增长率限制。既让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有合理的增长,同时又让欧洲纺织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界得到迫切需要的喘息和调整的空间,因此是一项“双赢”的协议。
对于一个月以来中国在与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外电纷纷给予了“里程碑式”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新的时代灵活而不僵化、抗争而不对抗的崭新风格体现。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体现民意,中国政府可以在必要时大胆出手,不惜采取强硬的手段,果断出台甚至取消一项政令,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而不再是采取“和稀泥”的方式,求得暂时的平静。而薄熙来,正是这阵新风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从省长到部长,薄熙来需要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在复杂的内外贸环境和反倾销难题上进行解决。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对外资开放,更多的贸易磨擦也将随之出现,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这一点,薄熙来比谁都清楚。这位引人瞩目、特立独行的部长,还将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