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滋宜华人竞争力之父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华人竞争力之父”的石滋宜,对挽救台湾经济于危难之中,对提高台湾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可谓居功至伟。而现今,近70岁的石滋宜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1998年创立的公益性组织——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以拯救全球华人中小企业为己任。尤其是他现在的重心已从台湾转向大陆,并试图给仍在低成本与价格战中厮杀的大陆中小企业以新的思维和理念。另一方面,他还希望借助网络,将自己过去辅导中小企业、台商十几年的经验所得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企业再造及经营管理的新思维,未来更期望能直接通过网络演讲,把影响力遍及全球华人世界。
  
  助推台企转型
  
  现今大陆企业深陷低成本与价格战中,苦不堪言,却又难以自拔,正在经历着台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的商业环境。而石滋宜领导的“自动化服务团”曾在帮助台湾中小企业从代工(OEM)到设计(ODM)再到自创品牌(OBM)转型的过程中倾尽心血,这使得他在大陆的演讲颇受欢迎。
  针对当时许多台湾企业处于土法炼钢阶段,缺乏经验与技术,而且深陷恶性价格战的状况,还在担任通用加拿大公司高级主管的石滋宜,回家省亲时向台湾“经济部”提出“台湾必须由劳力密集型工业升级到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资金和技术必须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建议,并提出成立“自动化服务团”的构想。
  1982年,他回台担任了自动化服务团团长,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集中拜访了数十家工厂,发现所有工厂的通病是没有管理机制,没有标准化或模块化的概念,也不知道要缩短作业流程,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造成整个工厂堆满了半成品,呆料充斥。他认为,要做到自动化必须先有“合理化”,例如,将制造过程中不必要的工序简化,学会在现有的情况下统筹使用产品原料等。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操作方法和经营思维,寻求自动化,无异于缘木求鱼。推行自动化之后,虽然生产设备成本增加,但是企业通过流程改造,控制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减少浪费,整个产品线的综合成本反而是降低了,而产品质量和附加质却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不是像以前一样以牺牲产品品质来对抗成本增加的冲击,大大提高了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推行自动化也遭到了许多学者反对,担心造成大量工人的失业。石滋宜就与他们辩论:如果不提升生产方式,我们的人力将永远处于简单劳动阶段,是不会有竞争力的,厂商不敌国外的竞争,早晚要关门,这样失业的人口才可怕。通过自动化,工厂因为品质与产量的快速提升,竞争力逐渐增强,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越需要专业的人才。人才也因此快速升级,从劳力密集变成脑力密集。后来台湾因为产量急增,需要更多劳动力,还陆续引进了几十万的外籍劳工,甚至出现大量黑工。
  
  中小企业的出路
  
  在加入WTO后,面对巨无霸式的跨国公司,大陆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迫切要求,他们首先想到的策略就是多元化和集团化。对此,石滋宜以自己在美国通用的经验说明,虽然通用电器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经营的,但首先也要懂得放弃。即使杰克·韦尔奇,甫一上任就剔除掉了两百多个业务项目。他对大陆中小企业开出的方子就是:要么选择做强,主攻利益优势市场;要么集中做大,走资源整合之路。
  所谓选择做强,就是要做独一无二的东西。要么是没人做的,要么是大厂不想做的,那我们就专业做那一些。那些通常不是标准化的东西,是要量身订做的,中小企业就在那一个地方可以有发展的空间。日本就有一家生产抽真空设备阀的100来人的小企业,世界上所有半导体制造业都需要它的产品,年人均产值达15万美元。这些企业是不必变成大企业的,它们将永远是高利润的中小企业。
  第二就是要集中联合。比如面对沃尔玛这样的世界500强第一名的企业,大陆的中小卖场则应该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卖场或全国连锁店,不然就没有出路。大陆企业也应该到日本去买企业,日本有很多企业正处在最低谷,比如山水音响就已经倒了,但这个品牌是花了很多年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声誉,而且它的技术也很值钱。
  对华人醉心于窝里斗的情况,石滋宜提出我们要和自己竞争,要和同业合作的新理念。他认为顶尖高手是专注在超越自己的计划和行动上的,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同业合作指的是企业要懂得产业重组,减少完全相同产品的竞争。台湾成为世界上半导体最强的区域之一,原因就是大家懂得相互合作、明确分工。
  
  概念研发
  
  听过石滋宜演讲的人,一般会惊讶于年近70的他,居然能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总部经济等方面侃侃而谈,对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总是能迅速反应,并深刻的理解。难怪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思维跟3岁小孩一样,喜欢以一种好奇的眼光去探索世界。
  在他看来,知识经济的源头就是概念研发,即把现有的技术或构想,应用在已存在或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上,以创造价值或创造新市场的研发活动。因此,知识经济不等于高科技,它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与分享。真正的竞争优势不是技术,而是使用技术的方法。利用知识去创造价值,使顾客在买到东西以后感到非常有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这种价值判断,这几年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宣称电子商务绝对是未来交易的主流。即使面对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他也仅仅认为那是美国人投资盲目导致的。并建议现在所有的企业都要重新将事业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上,应重视两个世界,一个是实质的世界,一个是虚拟的世界。两者合一就是有限大的商店加上无限大的商店。而且电子商务需要100%的顾客导向,假如顾客对你没有信赖,他不会在网络买你的东西,你必须要有信誉。
  
  利他主义
  
  现在的企业热衷谈基业常青,那么对于华人企业家来说,什么才是永续经营之道,终极竞争力呢?石滋宜认为企业家们最重要的任务应是“利他”,而不是“利己”。这是因为,唯有懂得为他人的利益着想,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简单的说,利他才是利己之道。
  企业家的哲学应是我们看到顾客有需求,或者是既有的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顾客,所以我们企图办企业,目的绝对是为了求得顾客满意,如果仅仅为了赚钱,那是难以持续经营的。而“利他”的实现,就是必须深爱与拥抱我们的顾客。只有深爱,我们才能够很敏锐地观察到顾客的需求,并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去解决顾客生活上的困难或遗憾。而顾客为了便利与快乐,也会愿意选择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我们就能够永续的经营下去。目前,已经90多岁高龄了的台塑集团王永庆董事长,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极力推动厨余回收,制作有机肥料,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他文献
⊙中国考虑按市价征用农地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3月9日  中国正制定相关方案,改革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的规则。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这项改革将在对转为商用的农业用地进行补偿支付方面,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补偿可能会有助于防止农村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土地纠纷,这种纠纷已成为社会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农民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但有长期使用权。在现行规则下,征用补偿金根据土地的农业
期刊
股票名称:中国石化  股票代码:600028  所属行业:采掘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低估理由:    由于中国石化现金回购旗下4家公司,这一大量现金支出将增加运营压力和风险。    走牛预期:    人中国石化是目前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加之所处行业特性,中国政府在财政和政策层面将提供大力支持;  B.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给中国石化带来非常正面的利好影响;  C.中国石化销售网络占全国成品
期刊
⊙中美经济“共生”好景不长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2月8日  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该期的评论中写道:  美国2005年消费/GDP比率达到了创纪录的71%,总国民储蓄率只有13.5%;而中国即便上调了GDP规模之后,消费率仍跌破50%,总储蓄率则超过了去年45%的水平——是的,中国该多花少存,美国则相反;这成为两大经济体越来越紧迫的议事日程。  在我看来,中国需要两方面
期刊
股票名称:佛山照明  股票代码:000541  所属行业:电光源行业    低估理由:    由于行业恶性竞争和调整时期,公司目前处于行业最差的时候,股价居于低位。    走牛预期:    A.业绩表现优秀,电光源行业2005年l~11月行业税前利润率为3.9%,而佛山照明2005年l—9月税前利润率为24%,遥遥领先于同行;  B.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派现13.01亿元,比上市以来从证券市场募得
期刊
企业高管人才不是“留”住的  林泽炎    作为具有“强的就业能力”的企业高管人才任职于某一组织,绝不可能被动留住,而是企业高管人才在与雇主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自主抉择主导的结果。企业高管人才在工作性质、追求目标,乃至个人特点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员工。应该科学认识企业高管人才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需要,为留住他们量身定制相关措施。  留人措施是根据企业雇主和高管人才谈判达成的“共识点”,应有助于建立甄选实
期刊
50岁的律师完全可以坐下来沉迷于他们所拥有的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更新对他们只是偶尔发生的事件。50岁的管理者如果沉湎于过去的知识,那么很快就会失去工作。管理需要变革和持续的改进。  过去100年的管理发展进程告诉今天的管理者,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篇。    20世纪,是现代管理的奠基世纪。在过去的100年里,管理的责任受到不断演进的经营环境——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最新技术发生变革、劳动者的期望发生改变
期刊
别人的良方或许是你的毒药。  对于日渐华丽与精细的管理知识,CEO应具备平常心。不能忽视管理思想之外的,那种不可言喻的知识与技能。这往往是企业家正在实践,却无法明晰表达的,也是理论家喋喋不休却无法触及的。  多少事,无关风月,不过是有情之人强加耳。经营企业,其实许多与华丽的“药方”并不相干。如果CEO们把管理思想当作药,那么“是药三分毒”,神农辨百萆也谓之“尝毒”,管理者在形形色色的管理思想中苦苦
期刊
过去100年的管理发展进程告诉今天的管理者,管理只有起点,滑终篇。  对组织而言,只有一个人在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管这个人是谁。未来真正优秀的组织,将是能使组织内部所有层级的员工都自觉进行学习、发挥他们学习能力的约织。  战后的美国人沉浸在富足优裕的生活中,管理思想上蒙上了一层自负的泡沫。当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袭来,美国企业发现自己竟然处在只能举手投降的境地,在一片迷茫中,有的企业开始向日本
期刊
一次“失败”的行贿    我有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那是在1996年我第一次去印度尼西亚,去和印尼的一家公司谈合同。这家公司里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华人,去之前他们都热心地告诫我说印尼机场海关的人经常刁难商务旅客,恐怕要小小地行贿一把才能顺利过关;国内有几个去过印尼的朋友也都分别向我做出建议,有趣的是他们的具体建议竟然惊人的一致:行贿金额——20美元,少了则可能无济于事,多了则会抬高那些家伙的期望值
期刊
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需要为自己不停地选配适脚的鞋子,企业也需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规模,确定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如何找到长大的鞋子,与企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是转型时期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根本挑战。    穿鞋是一种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好鞋,因为它会带你去最美好的地方,让你走得更稳健,走得更远。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之于企业,如同鞋子之于人,其合适与否,需要用标杆体系对照检验。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