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成立了NGO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小区里越演越烈的“圈占公共绿地违法扩建”之风,杨利川和夫人王津津决定行动起来,成立一家全国最小的NGO,通过社区自治找到解决保护公共利益的办法。杨利川连NGO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家在东海岸”。
  
  2012年3月27日,东莞东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利川发了一条微博:“小区里违章挖建、侵占公共绿地越演越烈,已成恶性攀比、占山为王之势。我数年来投诉物业、政府无果,城管部门也只是虚张声势不了了之。居民的公共权利谁来保护?我们能否形成公共社会?”
  第二天,杨利川和夫人王津津正式宣布,针对小区里“圈占公共绿地违法扩建”,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成立一家全国最小的NGO,通过社区自治找到保护公共利益的办法。杨利川连NGO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家在东海岸”。他说:“把自己家门口这点事搞好先。”
  
  成立“家在东海岸”
  4月5日的午后,刚下过一场暴雨。王津津开着车从深圳罗湖往盐田方向。坐在副驾驶位的杨利川不时叮嘱着,“慢点慢点”、“小心,前面来车”。窗外慢慢出现了装载了集装箱的大型货船,离海越来越近——杨利川和王津津的家位于一个依山而建、正对大海的小区,“家在东海岸”起源于此。
  半小时后,小车拐进了小区大门。小区背靠郁郁葱葱的山坡,面朝蓝色的大海,形成了风水中所说的聚财之地。正因为如此,小区里有的豪宅一直违章挖建,力图让自己的房子有更好的视野、更多的面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几年来你建我也建,越演越烈,形成了恶性攀比。
  车开得很慢,杨利川摇下车窗指着一户人家的小花园对我说道:“这里以前都是小区的绿化草地,现在被圈成自己家地盘了。”
  杨利川和王津津对这几年小区侵占公共绿地的情况忧虑不已,“几乎是越演越烈,我最怕的就是恶性攀比、占山为王”。不久前,他们甚至和邻居在小区里拦下了一辆大型混凝土灌浇车。无奈之下,他们夫妻只能去城管委实名举报。但“城管部门也只是虚张声势不了了之。有时拆除不过砸几下而已,像贵州的‘驴子’只会踢几下,‘老虎’早看明白了,更加猖狂。该怎么建还怎么建。”
  怎么保护自己的小区呢?两人想到了成立NGO。
  和一般企业家不同,杨利川和王津津除了经营自己企业的同时,还是多家公益基金会的出资人之一。近两年,二人享受着退休生活,却也没闲着,不断参与基金会活动;2011年,王津津更担任了千禾基金会秘书长,处理基金会的具体事务。
  一个小家想了各种办法都没用,但NGO可以团结业主的力量。王津津认为,NGO的最大作用就是使业主、物业、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几方,在小区公共事务层面上积极沟通。小区内邻里之间过去缺乏公共事务层面的积极沟通,物业服务中心又缺乏对公共事物的积极管理,从而造成“公地悲剧”现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利益扩张,实际上最终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如此下去,不仅我们共同居住的小区环境将不复存在,而且居民们的心态和道德状况也遭到伤害,小区被无奈和抱怨的气氛笼罩,邻里关系也变得紧张和复杂。
  很快,他们找到了小区物业、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主任赵玉也是东海岸业主,对此非常赞同。社区工作站站长王军当即拍板“可以办理”。但物业方面一开始并不爽快,反复说有难处,执法部门不配合不作为,等等。王津津反问:“相信你们说的都是事实。我们想说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什么?难道什么都不能做,眼看着小区公共绿地被一块一块侵占吗?”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各方一致同意居委会主任赵玉提出的在4月21日召开“东海岸居民论坛”,期望业主产生共识,制定出具有约束力的规则。
  此外,杨利川和王津津也有更长远的想法。4月9日,杨利川在微博上写道:“政府不作为或法制不完善是违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小区居民们自己行动起来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园,也是从社会层面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圆桌上的对话
  保护小区当然没那么容易,和小区居民沟通,有时甚至会碰到激烈的冲突。4月5日,杨利川、王津津夫妇俩,刚进小区,就碰到了几名陌生男子,看上去对他们夫妇很不满的样子。车刚停在了家门口,那群“不速之客”也大步流星地赶了上来。言语中带着很大的情绪,听得出来是为了违建和圈占绿地的事。料到对方来意,杨利川准备开门下车,王津津一把拉住他嘱咐道:“待会我们好好跟他们说,别急。”。
  马上,其中一人劈头盖脸地问:“你说,是不是你们去举报的?”另一人索性掏出手机,递给杨利川,指着手机上的违建照片说“看看,这全是你们的功劳!”接着劈里啪啦说了约20分钟,王津津突然提出:不如到家里坐坐,接着聊……
  与刚开始的剑拔弩张相比,这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其中一位先生今年62岁。曾做过通讯生意,退休后喜欢开着房车到处旅游,也曾在汶川和玉树地震的时候开车前去参与救助。他住半山小洋楼的第一层。他说他圈绿地建花园的原因,是因为当年的建筑垃圾没有清理干净,形成了白蚁巢。他多次向物业服务中心反映,未果,就自己动手把屋外的草地翻了个底朝天。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才把门口的绿地砌墙圈了起来。
  另另一位先生早些年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家住二期联排别墅,比较懂得建筑知识和法规政策。他认为开发商当初有设计缺陷;而且左邻右舍都在挖地下室,自己是被迫的,“再不挖,水都流到我这边了,土壤饱和度太高,墙会倒”。而为了确保地下室的采光和通风,才破坏了在地面上的绿地。“难道法律是专门针对我的吗?那么多家都挖完了,盖好了,你拆不拆?”
  王津津拿出了纸笔,把二人的诉求认真地记录了下来,诚恳地和对方交流。“如果是设计缺陷,应该由哪个部门来裁定?哪个部门有修改设计的权力?”“如果这些原因真的存在,那不妨让所有业主都坐下来,共同商定个规则,经主管部门认可,然后大家都来遵守;总不能谁占上,这地就归谁了吧。”“根本说来,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圈占绿地的借口。咱们有什么事,就找物业解决什么事。”她当即邀请二人参加即将举行的居民代表会议。一旁杨利川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这几年小区侵占公共绿地越演越烈,我们总得有个界限吧?总不能越占越多吧?总得要先刹住吧?”
  一位先生认为此事成功率不大。另一位先生倒很支持:“没领到结婚证,就被说成耍流氓。如果能借此帮业主争取到‘合法’,倒是好事!”下午6时,沟通了3个小时后,王津津反复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能来沟通。日后一定会去拜访你们。”他们站起身,微笑着与这对夫妇握手告别,与来时判若两人。
  没有谁输谁赢、,所有人不过过了一把倾诉的瘾,达成了一点基本共识。而这,正是王津津和杨利川最想看到的。王津津说:“看得出,他们都愿意在法律的框架下谈这些事,这就好!”“在有争议之处,共同约定清晰的‘边界’十分重要。我们的社会就是因为模糊的东西太多了,权力才有寻租的空间。你看人家香港屋宇署去唐英年家查违建,那是带着尺子去的。”
  
  规则的力量
  对于规则,王津津有一种特殊的执着。这种执着也许源自她的理想主义情怀,又或者是对公民社会的期待。在她心中,规则意味着法治,也意味着民主。
  1950年,王津津出生在北方一个红色家庭。她是周恩来养女孙维世的表妹,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外甥女。1967年,刚刚初中毕业的王津津和她的同学们响应“文革”号召坐上了开往北大荒的火车。在那里,她遇见了同为知青的杨利川。
  在北大荒的十年,王津津有空就和杨利川一起躲起来偷偷看各种各样的“禁书”:从《青年近卫军》、《基督山伯爵》到雨果、莫泊桑、托尔斯泰……广泛的阅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认知人文价值的大门,也点燃了年轻人体验生命的热情。“文革”结束后,杨利川考入了北京大学。王津津进入了中国书店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她成为了《中国妇女》杂志社的记者。
  1989年,王津津前往辽宁省北票采访一个世界粮食计划署旗下的水土保持援助项目。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北漂已经成了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计划署的项目是建三北方防护林;只要按照规定要求挖坑种树,就每个坑补贴半斤小麦。蒙古营村承接了这个任务。村里的妇代会主任丁耀珍告诉王津津,外国人项目合同上的实施细则定得可死了:长1.6米,宽、深各1米,就连栽上苗后的熟土要高出地面多少都定得一清二楚。凡是挖坑栽树的每个细节都不可能按照过去的习惯“种上就行”。计划署的官员前来验收时,一下车就满山跑,随时冷不丁蹲在一个坑边,用尺子量长宽,再用一个铁筋顺着坑边垂直往下扎,扎不到1米深的底,就不算数。只要有一个不行,整座山就白干。当然,他们后来领到了小麦。
  王津津至今忘不了丁耀珍说自己看项目官员验收时的心情:“只感觉心里咚咚直跳,双腿哆嗦得几乎走不了路。”第一次,她感受到了规则的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这对夫妇实践自己理想的青年时期。那时,杨利川与张维迎、王润生、崔之元、石小敏、吴稼祥等热血青年凑一起,谈得最多的就是“改革”。任职《经济日报》社期间,他更与王润生一道,将上述人等组织起来成立“传统与变革”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了一些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思想理论著作。
  “他牵头成立编委会,但不负责丛书的编写,就是组织领导。”在吴稼祥看来,组建编委会这件事再一次充分展现了杨利川的特点,“利川是学者型政治家、企业家,但不是纯粹的学者。他志不在此。”后来,编委会多数成员都走上了学术道路,唯独杨利川开辟了另一片疆域。对此他解释:“我认为自己比较有实战能力,希望找一块试验田,将对改革的思考放到实践中去验证。”
  
  “越细的规则,越能保护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利川南下经商。王津津也来到了深圳,开办起了自己的制造工厂。他们尝试在企业中建立现代管理的规则,在制定流程、规章制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王津津对她的手下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越细的规则,越能保护你。”她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她会先检讨自己定的规则或者工艺流程是否出现纰漏,再去问责。久而久之,员工们也形成了相同的思考方式,“一出事,不再互相埋怨,而是拿着签字本来找我,讨论是哪儿出了问题。”她深感敬畏规则对一个企业的价值。
  而今,两人淡出企业,关注公益治理研究,其实,是两个对社会变革始终充满热情的人在财务自由后对理想和生命的回归。令他们欣慰的是,杨利川关于小区违建的微博一发出,就得到了小区里业主的积极回应。曾在华侨城做过业委会主任的杜祥琛,还有年轻的企业家孙枕戈、黄国雄,退休干部曹新伟等等许多人,对此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和参与。
  而今,两人淡出企业,关注公益治理研究,也是两个对社会变革始终充满热情的人在财务自由后对理想和生命的回归。小区里的违章挖建、侵占公共绿地,自然不能这么任意妄为。他们现在采用了更主动的解决方式。
  4月12日,一场具有前期筹备性质的小型居民代表会议率先开了起来。据说,当时来了40多人,每个人都在商定的致物业服务中心的信上签了字。杨利川能感觉到与会者都有一种默契带来的激情,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事实证明‘沟通就是力量,自治本在其中’!”这次会议坚定了夫妻俩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决心。
  随后,4月21日举行的居民论坛也吸引了近70户居民参与,还包括盐田区民政局、梅沙街道、社区工作站的政府人员。杜祥琛关于关爱之心、公地悲剧等方面的生动演讲吸引了大家。会上,有人表示,万科集团领导对此很重视。然而话音刚落,一辆满载长钢筋、水泥、大粒石子的卡车还是毫无阻拦地进了小区。杨利川认为,在居民已有共识的基础上,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万科物业和政府的积极作为。
  眼下,王津津最关心的是如何能让NGO尽快成立起来,“已经有20多人报名加入我们啦。”队伍的不断壮大让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责任,也看到了鼓舞。
其他文献
无论景况虚实多寡,是否真如我们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有了越发鲜明的席位,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春日未到,草木先绿一样,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是备受我们关注的。可是,有谁想起我们最为近邻的越南的汉学家呢?也很少有人提及过住在越南河内的那位已经七十高龄、身体羸弱多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就集中他病体的精力,翻译了十几位中国当代作家、三十余部当代中国文学的老人武公欢?  在他的翻译履历里,
期刊
工业化与城市化将人们从土地上释放了出来,年轻人丰富了生活阅历的同时,也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们的婚姻来得更早,对自我独立权利的诉求也来得更早。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权力与财富像所有父系等级社会一样,由较年长的男性成员掌握,随着他们在社会舞台上渐渐隐退,传递给社群中的后继成员。而今,由于中国众所周知的经济转型,财富与权力的传递关系逐渐分离,财富不再按部就班地从上一辈传给下一辈,年轻人可能通
期刊
说富士康是一个“巨无霸”,一点也不夸张。过去一段时间里,它展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富士康“出了事”,台湾媒体兴奋地写道,“首富郭台铭有麻烦”;香港另类“果粉”发起抗议;而在美国,事件更使“苹果”饱受诟病。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木材零售商巨头家得宝万万没有想到,区区一个热带雨林保护组织竟然让他们面临持续两年的公共关系危机,最终被迫放弃在产品中使用生长了多年的树木。  
期刊
别以为不停工作就等于热爱工作,大多数人或许尚未意识到,工作狂也是一种病!    李昊的一周  李昊在一家证券公司任操盘手,早上7点起床,买个煎饼当早饭,乘地铁上班,中午在快餐店吃饭。公司规定5点下班,但由于公司同事都加班至6-7点,再加上自己是新人,需要向同事学习,李昊也跟着同事一起加班。  下班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吃完晚饭洗完澡,李昊又投入了证券的怀抱:看一两个小时投资方面的专业书籍,而后开始
期刊
民间组织剑指大公司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      TOP1  催泪弹 × 舆论战    催泪弹虽不致命,但一旦释放,就会冒出浓浓黑烟,公众的眼泪和唾沫就能淹死一家公司。     对NGO来说,选择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很重要。选择有缺陷的大公司,围绕着它们展开组织化的行动,这本身就是很有分量的“武器”。尽管从力量对比看,前者在财势和影响力上逊于后者,但这恰恰是社会组织的
期刊
乡村,中国国土的永恒底色。  数千年的帝王家国中,它是社稷的同义语。和全球其他地方一样,乡村的意义被抽离,是现代性进程中的命题。只有当工商业、城市以青年的姿态站立在那里,乡村才具有了独立的经济、景观、社群和人文意义。  因此,乡建从一开始,便是要解决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城市从乡村提取资源,同时保持可持续性的城乡平衡尺度。  所以,中国现代史上的几次乡村建设潮流,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共
期刊
农业社会的人们明白自己在天地之间的角色,努力尽好自己的本分,并随时接受命运的考验。我想要表达的是他们了解生命意义,善解外在、反思自我,并感恩一切的生活态度。    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被誉为“中国摄影教父”,也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  说起阮义忠,只要稍微关心当代摄影的人就不陌生。前些年,大陆出版了他的《当代摄影大师—
期刊
四年前,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国内龙头房企万科集团一时卷入风波,其企业社会责任备受拷问。  四年后,从地震废墟上重生的重灾区绵竹县遵道镇,不仅让灾区人民生活创伤渐复,也让万科人重新找回了一份企业自信。  今天,在万科集团直接对口援助的遵道镇,不仅矗立着运用了国内最先进最安全防震技术的学校、幼儿园、卫生院、镇政府等公共建筑,而且还随处可见已渐从大地震阴影中走出来的孩子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以及遵道人
期刊
街头反医疗界暴力的一场行为艺术    一个年轻的实习医生,被他的患者刺死后,网络上的一个简单的调查得到的答案是,一半以上的人感到高兴。参与投票网友有6161人,选择“高兴”的达4018人。  这是一个令社会恐惧的选择。广州大学生祥子看到了,于是他们企图通过自己的某种行为,改变这种看法,试图把大多数快意于医生被杀的人们,拉回到一个理性的平台上。  医改进程缓慢,医患双方都在焦灼等待中,仿佛在等一列不
期刊
2011年10月6日,国庆长假结束之前,有大约几百人从北京城里赶到近郊的海淀区苏家坨镇,到一个叫做“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地方,选购健康农产品。参加展示的包括各种农业生产者,有农村合作社,有从事有机农业倡导的非营利组织,有农业公司,也有素食馆。活动被命名为“丰收节”。  只要愿意,城里人就可以在这里包下一小块地,田埂上钉一块牌牌,写上你的名字。  小毛驴市民农园有着符合今天白领们最新时尚诉求的诸多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