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将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建立复合型本科创新与协作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从理论讲授到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实践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体系,体现行业特色、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科研活动,能够大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大学生
作者简介:李晓宇(1978-),女,辽宁盘锦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梦(1992-),女,满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22-01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研究型大学中,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将高校教育所具备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发展到最大化,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与以实践培养为主的生产过程、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其不仅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和应用平台,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进入社会后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的提升,而且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契合点。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海量信息的不断涌入和频繁接触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在校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所学的各类课程和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科教育多年来实行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讲授的形式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程的获取模式,使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本科阶段的大学生基本不具备真实职业的现实体验,因此难以适应专业理论知识的快速堆积和消化,从而无法形成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无目的性地机械地学、部分学生茫然不认真地学,更有一些学生出现了兴理性的厌学现象。
提倡“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不同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空间,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专业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在高校培养阶段不仅仅接受了专业知识,同时还了解到社会发展及社会经济建设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培养学生创新与协作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更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起到了激励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素质教育和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宣传,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课程结构不平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的实践性无法彰显;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较低等等。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学专业开展了对大学生的校外实习、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和探索,在注重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外,还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全方位培养。通过对学生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和路径,其中,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索质的主要途径,科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主要方式,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和协作能力的平台。因此,在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华北电力大学经济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教育与培养理论的创新性应用,积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其主要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建立从理论讲授到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融入实验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和实习。在实验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不能取代的,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因此,要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和实践基地,发挥学科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人才沟通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实践模式
大学生在基础学科及专业知识学习阶段结束后,需要进行的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考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利用经济管理类的横向科研课题,了解了现实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协同相关企业单位建立紧密联系,把老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实施。在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实施。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总结中继续深入学习一些在项目实践中必需的但以前课程中没有的知识,然后进行毕业设计,完成论文的答辩。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再通过有关科研工作,使学生进行较为扎实的知识储备,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过渡到复合型。同时,通过在校外的实践研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产学研结合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协作精神的培育。
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为基础,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元化、相互融合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与基础的理论教学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科研、经济、工程及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实现专业与前沿、传统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引进、二次开发软件和集成信息系统等方式,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系统性、创新性、互动性的综合实践。建立适应大学生能力培养、专业发展、多元探索的实践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和学习协作性。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体系
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创新与协作能力培养过程是融社会实践于课程教学、融研究于实验教学的过程。通过建立产学研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使创新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教育的相关环节。充分体现全方位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在充满创新精神的氛围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同时,各专业学科还积极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选送学生进入基地实习,同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大学生尽早进入真正的职场,将四年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协作精神,进行真正的实际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实践,今年来到企业基地进行毕业设计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被这些企事业单位聘用,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迅速成为各自单位及电力行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艾进伟.多方面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3).
[2]宋琳.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小组合作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探微[J].黑龙江史志,2008,(16).
[3]江文芬.“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J].北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
[4]王长顺.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5,(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大学生
作者简介:李晓宇(1978-),女,辽宁盘锦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梦(1992-),女,满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22-01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研究型大学中,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将高校教育所具备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发展到最大化,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与以实践培养为主的生产过程、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其不仅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和应用平台,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进入社会后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的提升,而且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契合点。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海量信息的不断涌入和频繁接触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在校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所学的各类课程和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科教育多年来实行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讲授的形式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程的获取模式,使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本科阶段的大学生基本不具备真实职业的现实体验,因此难以适应专业理论知识的快速堆积和消化,从而无法形成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无目的性地机械地学、部分学生茫然不认真地学,更有一些学生出现了兴理性的厌学现象。
提倡“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不同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空间,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专业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在高校培养阶段不仅仅接受了专业知识,同时还了解到社会发展及社会经济建设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培养学生创新与协作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更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起到了激励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素质教育和全方位能力培养的宣传,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课程结构不平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的实践性无法彰显;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较低等等。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学专业开展了对大学生的校外实习、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和探索,在注重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外,还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全方位培养。通过对学生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和路径,其中,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索质的主要途径,科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主要方式,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和协作能力的平台。因此,在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华北电力大学经济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教育与培养理论的创新性应用,积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其主要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建立从理论讲授到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融入实验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和实习。在实验基地进行的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不能取代的,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因此,要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和实践基地,发挥学科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人才沟通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实践模式
大学生在基础学科及专业知识学习阶段结束后,需要进行的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考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利用经济管理类的横向科研课题,了解了现实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协同相关企业单位建立紧密联系,把老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实施。在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实施。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总结中继续深入学习一些在项目实践中必需的但以前课程中没有的知识,然后进行毕业设计,完成论文的答辩。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再通过有关科研工作,使学生进行较为扎实的知识储备,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过渡到复合型。同时,通过在校外的实践研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产学研结合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协作精神的培育。
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为基础,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元化、相互融合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与基础的理论教学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科研、经济、工程及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实现专业与前沿、传统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引进、二次开发软件和集成信息系统等方式,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系统性、创新性、互动性的综合实践。建立适应大学生能力培养、专业发展、多元探索的实践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和学习协作性。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体系
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创新与协作能力培养过程是融社会实践于课程教学、融研究于实验教学的过程。通过建立产学研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使创新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教育的相关环节。充分体现全方位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在充满创新精神的氛围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同时,各专业学科还积极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选送学生进入基地实习,同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大学生尽早进入真正的职场,将四年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协作精神,进行真正的实际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实践,今年来到企业基地进行毕业设计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被这些企事业单位聘用,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迅速成为各自单位及电力行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艾进伟.多方面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3).
[2]宋琳.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小组合作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探微[J].黑龙江史志,2008,(16).
[3]江文芬.“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J].北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
[4]王长顺.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5,(3).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