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弱学校改造的“奇思妙想”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点议题,其中改造薄弱学校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通过多年的改造,薄弱学校“脱贫致富”的少,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薄弱依旧多之又多。那么薄弱学校改造路在何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奇思妙想”。
  一、改变观念,先里后表,建立“教育特区”
  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计划等各类材料中,不难发现,现在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大量还是停留在硬件的支持力度上。现在薄弱学校的房子也许造得是越来越漂亮了,但它始终却无法改变薄弱学校的命运。因为薄弱学校现在的硬件条件已经不比优质学校差了,它们真正差的是学校的软件,包括师资、管理、评价、宣传等,因此,改造薄弱学校我们不妨改变观念,先里后表,建立“教育特区”。
  “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优惠更是发展,既是实验更是示范。我们不妨借鉴“经济特区”的经验,在教育改革中,也设立一批“教育特区”,以此来改造薄弱学校。
  “教育特区”可以在如下政策上实施倾斜:一是经费上,实施优先投入,让薄弱学校的硬件超越其他优质学校。二是福利上,实施专项奖励,让薄弱学校改造的有功之师享受比其他优质学校更多的福利。三是师资上,实施定点培养,让薄弱学校的教师补充机制比其他优质学校更灵活。四是评价上,实施单列评价,让薄弱学校的进步在纵向上超越其他优质学校……总之,“教育特区”就是用政策的扶持让薄弱学校在“特区”的环境中焕发激情,直至成为优质学校。
  二、建立机制,先急后缓,发挥“名人效应”
  到底是名师造就名校,还是名校造就名师,已成为类似“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无底争论,其实,这是一个一分为二的话题,是个辩证统一的论断。我的看法是:名校才能造就名师,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所以薄弱学校改造不能没有名师。
  薄弱学校的改造只能下猛药,不可小打小闹,否则所有的投入,在“薄弱”的阴影牵制下,只会成为泡影。薄弱学校的改造应该立竿见影,应该先急后缓,所谓的“急”就是先有效果,建立信心,扩大影响,达成共识,然后才是慢慢敲打,把泡沫变为坚石。而薄弱学校改造最好的猛药,就是“名人效应”。
  所谓“名人效应”,一是名校长效应,让名校长真正担任薄弱学校的校长,发挥名校长的功力,吸引上层的眼光。二是名教师效应,高薪聘请名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发挥名教师的魅力,吸引家长的眼光。三是名学校效应,让薄弱学校和名学校真正联盟,发挥名学校的威力,吸引社会的眼光。
  三、推动改革,由小及大,实施“曲线救国”
  薄弱学校的改造,关键还是靠学校自己,不能等靠要,要有所作为;不能丧失信心,要有所创新;当然也不能好高骛远,要有所定位。因为作为薄弱学校,不可能“一夜暴富”“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薄弱学校应该在“特区”和“名人”的推动下,立足现实,推动改革,特色兴校;要由小及大,不能面面俱到,要与众不同,另辟蹊径;要做小做强做效应,要推出自己的品牌,在“只要你在进步你就是优秀的,你这方面不如别人,可以在其他方面挖掘潜力超越别人”这一发展性思想的指引下,实施“曲线救国”。
  四、加大宣传,由内及外,拥有“幸福时光”
  温家宝同志说过,“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薄弱学校的改造更是如此。而信心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得到舆论的导向和上层的支持。“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好也不好”这句经典名言,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好多时候薄弱学校就是我们自己人为造成的,薄弱学校就是我们用唾沫淹死的。
  薄弱学校的改造,千万不可忽视导向的作用,要加大宣传,由内及外,落实信心工程,让薄弱学校拥有“幸福时光”。
  为什么要由内及外?因为更多的时候,薄弱学校是我们教师自己宣传出来的,是我们的行政部门自己认定出来的,是我们的社会自己择校出来的。当有些门路的学生,甚至是本校教师的孩子,都不到本该到的学校就读时,这个学校不成为薄弱学校才怪呢。就像各级政府总是在强调教师职业无上光荣,而有门路的教师却纷纷调离教育系统一样,无上光荣只能成为是含泪的微笑了。
  薄弱学校的改造,应集系统之合力,做大宣传的文章,必须以小放大做好导向,必须以身作则,落实榜样。正如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中,傅老大所独创的“快乐养生操”第三节“唱幸福”中所唱的:“幸福就是毛毛雨,只要心里高兴就会掉下来!”一样,给薄弱学校提供信心,让薄弱学校拥有“幸福时光”,薄弱学校一定会成为一种“过去式”……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奇思妙想”,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均衡教育的期盼。当然,教育均衡是永恒的话题,薄弱学校也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如,推动了教育的市场运行,化解了教育的经费短缺等,这些还真的离不开薄弱学校的存在。但在如今提倡“包容性增长”的大环境下,薄弱学校确实应该标本兼治了。天下无难事,就怕老大来,因为在中国,“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
其他文献
采用SRV-Ⅳ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凹凸棒石/油溶性纳米铜复合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一添加剂均能明显改善基础油对钢-
采用TIG焊对ZM5镁合金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对ZM5镁合金接头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M5合金TIG焊接接头是由热影响区、部分重熔
山东省德州市潘庄总干渠是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研究确定潘庄总干渠的输水损失,提高其输水效益是满足引黄济津德州段80%输水率要求、实现引黄济津和德州用水
水利建设工程稽察财务专业涉及资金来源、会计核算、资金支付等多个环节。文章通过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解析,帮助稽察人员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以期进一步提高稽察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网络教育教研活动的璀璨之火正在教育的广袤土地上熠熠闪烁,名师工作室、教育思想研究会、教学博客、教学QQ群和教学论坛等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打破了长期以来教研只局限在本校、本地区的“寒冰”,点燃了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也为教育科研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  网络教研这朵随着时代孕育而生的教研奇葩,使跨地域、跨学校之间的教研活动越来越多,也打开了一线教师与名师对话的
我们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实,优化亮点,直面问题,促进发展”的工作总结思路,实行“检查督导和自评反思相融合”的引导式总结模式,提升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的实效性,发挥了总结驱动创新的功用。  一、引领教师把倾听学生需求、反思学生意见作为教学总结的基础  学校通过设计启发性和针对性强的调研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引导学生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诉求、学习期望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和障碍。
咸阳渭城中学地处咸阳的政治经济中心,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标准化高中。2014年秋季与八方中学合并后,现共有教职工282人,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4070人。近年来,
一、望  望,观察的意思,即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观察来了解学情。  1.观察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想做好学情分析,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观察、了解学生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当然,观察学生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看一看,而是有所讲究的:一是从时间上来看,观察学生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在两三眼中就了解一个人,那是天方夜谭,因此,观察、了解学生必须是一个长
0引言漳卫南运河流域上游地处太行山脉迎风坡,暴雨区及降雨的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历史上漳卫南运河水灾频繁,几乎"每岁必决"。建国后尤以1956年、1963年、1996年洪水灾害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