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词类活用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例证成语在词类活用教学中的可行性,并试图分享、推广这种简捷灵活的词类活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成语;词类活用;古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22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也是学习古汉语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词类活用的教学效果,笔者一直尝试通过分析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来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此类知识点。实践证明,通过成语学习词类活用是词类活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
  在词类活用教学中,分析成语的方法其优点很突出。首先,成语一般是四字短语,结构简单,活用明显,便于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并记忆。其次,成语中活用的示例十分丰富,可谓俯拾皆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既灵活又简捷。因此,在词类活用教学中,采用分析成语的方法,具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在词类活用现象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情况最为普遍,因此这三类词的活用初学者必须熟练掌握。下面,笔者就通过成语来详细例释有关这三类词的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在语法结构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如果在语法结构中充当了主语或宾语之外的语法成分,那么就可以大致判断其发生了活用现象,至于它到底活用成了什么,只需看它在具体语法结构中充当的是什么成分,若是充当了谓语,就可以判断本处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谓语一般由动词充当;若是充当了状语,就可以直接判断本处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的活用,主要就是这两种情况:
  1.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在此名词前或后一般会有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与该词构成主谓或动宾关系,这是判断这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重要依据。例如“甚嚣尘上”中“尘上”是一个主谓短语,意思是“尘土向上飞扬”,“上”在“尘”这个名词后面且作了其谓语,“上”本来是一个方位名词,不能作动词来用,但此处它已经当作动词来用了,所以我们只能变通,将这种现象归纳成“名词活用作动词”。“旰食宵衣”中,“旰”“宵”这两个都是状语,“旰”表示“时间很晚”,“宵”表示“夜里”。状语一般是谓语动词的修饰语,因此,可以判断此处“食”“衣”两个名词应该已经活用作动词,根据成语的意思看,“食”是“吃饭”,“衣”是“穿衣服”,显然已经是两个动词词组的意思了,这也就确证了这个成语中的“食”“衣”二字在此处已经发生了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成语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很常见,例如:“不齿于人”中的“齿”;“车马辐辏”中的“辐辏”;“对床夜雨”中的“雨”;“筚路蓝缕”中的“筚路”“蓝缕”等,不能盡举。
  2. 名词作状语
  名词在动词前,但不是其后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对其后动作、行为起到修饰作用,这种情况下,此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名词活用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将它与名词活用作动词区别开来。上述“旰食宵衣”中,“旰”“宵”这两个都是状语,“旰”表示“时间很晚”,“宵”表示“夜里”,从解释上看,“宵”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名词,在本词中作时间状语修饰谓语“衣”,因此,这里“宵”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名词作状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十分常见。名词作状语,在理解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翻译成一个“介宾”结构的短语,比如“像……一样”“在……(时间、处所等)”“用……”“向……”等。例如:“蝇营狗苟”中的“蝇”“狗”都是表示“像蝇(狗)一样”,“东游西荡”中“东”“西”都表示“在东边(西边)”“管窥蠡测”中的“管”“蠡”都表示“用管(蠡)”“东张西望”中的“东”“西”表示“向东边(西边)”等。文言文中,“犬坐”“兄事”“夜縋”“火攻”“东流”都是如此。
  “顺流而东”中的“东”是“向东挺进”,因其后更无动词,所以此“东”是一步到位,直接活用作动词,而不是名词作状语,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这是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的最大区别。
  二、形容词的活用
  文言文中形容词活用的现象最为常见,这一点在成语中也被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语中有非常多的形容词活用的示例。形容词本是一种作定语的修饰性词类,一般在句子或短语中起到对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修饰作用,与其中心词构成一个偏正短语。但在古汉语中,我们发现许多形容词在语法结构中并不是充当修饰语的成分,而是充当了修饰语以外的句子成分,比如作了主语、宾语或谓语动词等。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只能将此处形容词理解为词类活用现象,否则我们就无法解读这些古汉语文句。
  1.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在动词或介词后作其宾语,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最常见情形。如:“履险如夷”中“险”“夷”分别作了动词“履”和介词“如”的宾语,这里“险”“夷”已经不再是“危险”“平坦”的形容词意思,而是“危险的地方”“平坦的地方”这样的名词性意思,因此我们必须将成语中的“险”“夷”看作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同类的成语还有:铤而走险、激浊扬清、细大不捐、标新立异、抱残守缺、养尊处优、负重致远等。
  形容词作名词的现象中,形容词作宾语的情况极常见,而充当中心语、主语的情况虽然有,但很少。比如,“姹紫嫣红”“万紫千红”中的“紫”“红”,这里就是形容词作了中心词;“否极泰来”中的“否”“泰”显然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充当了主语。
  2.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在语法结构中与名词构成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时,我们可以将之视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在动宾结构中一般都是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形容词在主谓结构中一般是直接作动词,这种情况不是太多。这里只讲形容词直接活用作动词的情况,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因其极其重要,后文再详述。形容词在主谓结构中活用作动词,往往表示主语具有了形容词所表示的属性,翻译中一般译为“变得(成)”,有时会根据语境将此形容词意译为与之相关的动词。   例如:柳绿桃红、贯朽粟红、眼花耳热,这三个成语中的形容词都可以理解为“变得(成)……”,与其前面的名词构成“主谓短语”,而“头童齿豁”这样的成语中“童”本是“(像小孩的头一样)光秃秃的”,“豁”是“残缺”,在本成语中可意译为“(头上)头发掉光,(嘴里)牙齿脱落”,也是与其前面的名词构成“主谓短语”。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之所以妙,其实也是通过“绿”字活用为动词,从而一字兼了形容词和动词两层意思,因此意蕴比其他字都要丰富。成语中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还有“石破天惊”“月朗星稀”“手忙脚乱”等,这几词好像没有上述例词中活用那么明显,但成语中的“形容词”都与其前面的名词构成了“主谓短语”,因此大体都可以将此处形容词视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三、动词的活用
  动词在古汉语中的活用情况,主要是“使动用法”,在文言文和成语中很难找到动词直接活用作其他词类的例句和例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本句中“至”在指示代词“其”后,因此“至”不再是“到达”的动词意思,而变成“到达的人”的名词意思了。成语“发蒙振落”中的“蒙”“落”本来都是动词,而此处都做了前面动词的宾语,因此“蒙”成为“蒙罩的东西”,“落”成为“将落的树叶”,都活用作名词。成语“擿伏发奸”中的“伏”本是动词“隐藏”意,但在此处是“隐藏的坏人坏事”之意,显然也已经发生了动词作名词的活用现象。
  四、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极其常见,也极其重要,成语中也有较多这样的例词。“使动用法”的重点在“使”字上,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使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能发生“使动用法”这类活用现象的词,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其他词类发生此活用的情况很少见。
  例如:驚天动地、息事宁人、不孚众望、穿云裂石、骇人听闻、分钗断带、蚊虻走牛羊,这些成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很常见。
  例如:富国强兵、破釜沉舟、清源正本、粉身碎骨,这些成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相较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要少见得多。
  例如:汗牛充栋、粉身碎骨,这些成语中加点的字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相较前两种情况,这种情况就又加少矣。
  至于其他词类的使动用法情形就极为罕见了。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极其常见的活用现象,能发生“意动”活用的词类不多,主要是形容词,也有少量的名词。大部分对“意动用法”的理解都不够准确,其实“意动用法”的“意”是“观(意)念”的意思,“意动”也就是在“观(意)念”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属性或把宾语当做某物,因此多翻译为“以……为……”“认为……是……”“把……当做……”。 注意,观念上的认识一般都不是事实,这正是“意动”之“意”的要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成语中比较常见。例如:安土重迁、傲世轻物、尊师贵道、安贫乐道、甘之如饴,这些成语中加点的字,都是意动用法。文言文中意动用法的现象比成语中更常见,尤其是形容词接“之”的情况很常见,如“奇之”“异之”“重之”“尊之”等,几乎都是意动用法的情况。
  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成语中也有,但没有形容词意动那么常见。例如:草菅人命、鱼肉百姓,这两个成语中的“草菅”“鱼肉”都是典型的名词的意动用法。
  上述例证说明,通过成语来分析词类活用,的确是词类活用教学中非常简便而又灵活的辅助方法。成语虽小,却是具体而微的古汉语,如果有心总结、积累,我们在成语中不仅会发现很多有助于词类活用教学的例子,还会发现许多有助于其他古汉语知识点教学的例证,比如通假字、倒装句等,如此一来,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成语开辟出一条别开生面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教学之路。即便不说这些大话,单就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玩味成语,这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古汉语知识的理解,也能加深我们对成语的理解,这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二中 246200)
其他文献
低温、盐渍、干旱等环境胁迫限制作物的产量和地理分布。植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合成和积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通常称为相容性物质。甜菜碱是最重要的相容性物质之一。大量的生理、遗传、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研究证明:甜菜碱是一种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的季胺类化合物,在抵抗环境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甜菜碱基因工程和外源施加甜菜碱的方法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低温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降低小麦产量与品质。本研究
花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过程,花的形成和发育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研究,人们总结出了五条开花途径(光周期促进途径、春化促进途径、自主促进途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工业生产、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化妆品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诸多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由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疏忽,纳米材料会进入到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的安全隐患。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on Dioxide, Nano-SiO2, SiO2 NPs)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杀菌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极高多态性的基因家族。MHC基因编码的细胞表面糖蛋白能将内源或外源性抗原呈递到
期刊
铁是生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地壳中铁含量非常丰富,但是大多数铁都是以沉淀的形式存在,真正能被生物可利用的铁浓度很低。蓝
大豆(Glycine max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真菌性病害是导致大豆品质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大豆灰斑病、疫霉根腐病、霜霉病等最为严重,每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损失,在病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产。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传统的抗病育种手段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将传
摘要: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  关键词:自主合作;创新;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26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 mongholicus(Bge.)Hsiao)属于豆科(Leguminosae)黄芪属(Astragal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干燥根为我国著名的滋补类中药材,具有
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 AIV).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AL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 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