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与政论:康有为墨学观的经世取向

来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论学,好以经术缘饰政论,故其谈墨子托古改制、孔墨相争,均以树立孔教权威、论证布衣改制之合理为出发点;其对墨侠精神的肯定及以墨学沟通西学的努力折射出晚清儒墨关系、中西关系的消长。康氏以经世态度安置墨学的做法流弊无穷,其于墨学发展及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影响,得失俱在。
其他文献
在“十七年”诗歌中,“时间”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重要题旨以及结构诗歌的重要方式,“断裂”与“超越”是诗人时间意识的两个基本维度。“时间断裂”既与诗人内在的精神诉求有
华侨参政议政在中国有其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华侨的参政议政权得到了法律保障,华侨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两会’’中均占有一定席位。近年来,华侨可以受邀列席政
民间表演艺术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民间艺术表演者合作权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在民间艺术表演者合作权的特定权利体系、保护期限方面,世界各国立法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在全球化深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日益复杂化,遗弃行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家庭成员间的犯罪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非家庭成员之间。加之,1997年《刑法》已经将遗弃罪从妨害婚姻
柳永词具有诗化、雅化的一面,表现出“以诗为词”的倾向。从抒情方式、词题、词境和语言四方面考察柳词,可以发现其不仅突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限,超越了“词抒情”的特质,在抒怀
民生观的实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认识和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民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演进的,也是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据此,文章把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增加经济工作的“文化含量”,运用企业的文化观念凝聚公司全体员工的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经济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