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痛经平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痛经平汤(淫羊藿、川牛膝、当归、炒白芍、川芎、丹皮、桃仁、红花、乌药、制香附、郁金、熟地、肉桂、姜黄、五灵脂、甘草、水蛭等)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结论:自拟痛经平汤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痛经平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30-0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妇科痛症之一。多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痛,又称行经腹痛,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故为寻求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采用自拟痛经平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0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13-45周岁之间,体力劳动者14例,非体力劳动者46例;病程0.5-10年,其中未婚者45例,已婚者15例;均为原发性痛经。全部病例均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符合《实用妇产科学》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自拟痛经平汤。处方:淫羊藿15g,川牛夕12g ,当归12g , 炒白芍10g, 川芎10g , 丹皮10g , 桃仁6g , 红花6g , 乌药10g , 制香附10g , 郁金10g, 熟地12g ,肉桂15g, 姜黄10g, 五灵脂10g,甘草6g,水蛭6g。加减:体虚者加黄芪、党参;脾虚湿盛者加白术、茯苓、薏苡仁。乳房胀痛加柴胡、川楝子;每日1剂,医院煎药室统一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连服五剂。月经量偏多者、月经来潮时停药。月经提前、经量不多者、欲行不行者可经期服药,量多即停药。治疗期间必须避孕,忌食生冷及辛辣食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减轻,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未加重;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它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结果。60例中,治愈43例占71.7%,有效13例占21.7%,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93.4%。
4典型病例
张某,女,20岁,于2009年5月10日初诊。行经第一天,下腹疼痛难忍,伴腰酸不适,面色苍白,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细,自服元胡止痛片3片,效果不佳。患者既往有痛经史,每次行经下腹疼痛难忍,不能上学,曾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中医辩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寒邪凝滞,血脉不痛。治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淫羊藿15g,川牛夕12g ,当归12g , 炒白芍10g, 川芎10g , 丹皮10g , 桃仁6g , 红花6g , 乌药10g , 制香附10g , 郁金10g, 熟地12g ,肉桂15g, 姜黄10g, 五灵脂10g,炒白术10g,甘草6g,水蛭6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日,疼痛消失。随后采用提前5天服药的方法,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疼痛痊愈。并嘱平日注意保暖,忌食生冷、辛辣。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讨论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甚至腰骶部疼痛,并随月经期而发作的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以青壮年多见。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痛经一证,虽包括了西医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类,但以原发性痛经为主。发作时多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如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足厥冷、昏厥等,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据有关报道,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约占33.19%,其中功能性者占53.2%,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者占13.55%,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祖国医学对痛经的研究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女杂病脉症并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月水来腹痛候”之描述。总之痛经经历代不断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经期或经期前后由于情志起居不慎遭受六淫邪气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加之经期经行前后胞宫冲任气血变化急骤失于濡养不荣而痛。综上所述,肝肾不足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内在因素,寒邪为其主要病因,寒凝血瘀是痛经的主要病理机制。故治之之法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从而增加了机体的抵抗力,消除了病因,使气血运行无阻,冲任、胞脉得养,痛经不再发作。笔者以张仲景《金匮要略》温经汤和王清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为基础,并经多年反复临床实践,自拟痛经平汤方治之。方中淫羊藿补肾气,以旺生机;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敛肝止痛,并共同发挥充实冲任血海之用;肉桂辛甘有热,气厚纯阳溫通经脉,补命门相火,与姜黄同用,除腹痛使瘀血得温则行,得热痛止;五灵脂行血破瘀,通经止痛;香附性平气香,味平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是气中之血药;川芎行气活血,走而不守,为血中之气药;二者配合开郁活血;水蛭为虫类药物,味咸平,通经逐瘀深入隧隙,细剔络邪,活血通络,直达病所,为化瘀止痛之要药;乌药、桂枝散寒温经,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并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芍松弛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川芎对子宫平滑肌起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增强。当归对子宫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挥发成份既能收缩又能松弛子宫平滑肌。香附与当归、赤芍、川芎合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丹皮酚可抑制子宫收缩。全方共凑补益肝肾、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效,随证辅以疏肝理气,补气养血,健胃止呕之品,疗效确切。平时注意保暖,忌食生冷、辛辣,加强锻炼,对痛经的治疗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痛经平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30-0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妇科痛症之一。多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痛,又称行经腹痛,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故为寻求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采用自拟痛经平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0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13-45周岁之间,体力劳动者14例,非体力劳动者46例;病程0.5-10年,其中未婚者45例,已婚者15例;均为原发性痛经。全部病例均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符合《实用妇产科学》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自拟痛经平汤。处方:淫羊藿15g,川牛夕12g ,当归12g , 炒白芍10g, 川芎10g , 丹皮10g , 桃仁6g , 红花6g , 乌药10g , 制香附10g , 郁金10g, 熟地12g ,肉桂15g, 姜黄10g, 五灵脂10g,甘草6g,水蛭6g。加减:体虚者加黄芪、党参;脾虚湿盛者加白术、茯苓、薏苡仁。乳房胀痛加柴胡、川楝子;每日1剂,医院煎药室统一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连服五剂。月经量偏多者、月经来潮时停药。月经提前、经量不多者、欲行不行者可经期服药,量多即停药。治疗期间必须避孕,忌食生冷及辛辣食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减轻,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未加重;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它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结果。60例中,治愈43例占71.7%,有效13例占21.7%,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93.4%。
4典型病例
张某,女,20岁,于2009年5月10日初诊。行经第一天,下腹疼痛难忍,伴腰酸不适,面色苍白,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细,自服元胡止痛片3片,效果不佳。患者既往有痛经史,每次行经下腹疼痛难忍,不能上学,曾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中医辩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寒邪凝滞,血脉不痛。治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淫羊藿15g,川牛夕12g ,当归12g , 炒白芍10g, 川芎10g , 丹皮10g , 桃仁6g , 红花6g , 乌药10g , 制香附10g , 郁金10g, 熟地12g ,肉桂15g, 姜黄10g, 五灵脂10g,炒白术10g,甘草6g,水蛭6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日,疼痛消失。随后采用提前5天服药的方法,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疼痛痊愈。并嘱平日注意保暖,忌食生冷、辛辣。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讨论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甚至腰骶部疼痛,并随月经期而发作的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以青壮年多见。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痛经一证,虽包括了西医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类,但以原发性痛经为主。发作时多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如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足厥冷、昏厥等,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据有关报道,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约占33.19%,其中功能性者占53.2%,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者占13.55%,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祖国医学对痛经的研究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女杂病脉症并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月水来腹痛候”之描述。总之痛经经历代不断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经期或经期前后由于情志起居不慎遭受六淫邪气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加之经期经行前后胞宫冲任气血变化急骤失于濡养不荣而痛。综上所述,肝肾不足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内在因素,寒邪为其主要病因,寒凝血瘀是痛经的主要病理机制。故治之之法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从而增加了机体的抵抗力,消除了病因,使气血运行无阻,冲任、胞脉得养,痛经不再发作。笔者以张仲景《金匮要略》温经汤和王清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为基础,并经多年反复临床实践,自拟痛经平汤方治之。方中淫羊藿补肾气,以旺生机;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敛肝止痛,并共同发挥充实冲任血海之用;肉桂辛甘有热,气厚纯阳溫通经脉,补命门相火,与姜黄同用,除腹痛使瘀血得温则行,得热痛止;五灵脂行血破瘀,通经止痛;香附性平气香,味平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是气中之血药;川芎行气活血,走而不守,为血中之气药;二者配合开郁活血;水蛭为虫类药物,味咸平,通经逐瘀深入隧隙,细剔络邪,活血通络,直达病所,为化瘀止痛之要药;乌药、桂枝散寒温经,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并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芍松弛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川芎对子宫平滑肌起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增强。当归对子宫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挥发成份既能收缩又能松弛子宫平滑肌。香附与当归、赤芍、川芎合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丹皮酚可抑制子宫收缩。全方共凑补益肝肾、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效,随证辅以疏肝理气,补气养血,健胃止呕之品,疗效确切。平时注意保暖,忌食生冷、辛辣,加强锻炼,对痛经的治疗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