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叟的女性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乔叟为后人创作了耐人寻味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像万花筒一样,为我们展示了14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的社会生活。乔叟在故事中生动地描述了几位张扬个性的女性人物。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话语权。当然,乔叟也无法真正摆脱时代对他的束缚,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传统女性观的认同和继承。
  关键词: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生动地描绘了14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精神风貌。全书由二十四个故事和一个总引组成,其中涉及到女性方面的故事就有十五篇之多。它们基本涉及两个问题: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传统男权观念对女性的规约与预设。关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方面的故事有两篇《巴斯妇的故事》和《梅利比的故事》;其余的十三篇故事基本上都在重复着传统夫权的霸权话语对女人的规约和要求:对男性发自肺腑的警告——女人是红颜祸水、女人水性杨花和女人易于淫荡和堕落;向女性灌输的思想:女人要守贞节,女人要笃信上帝,女人要做一个守妇道的楷模。从这两部分的故事来看,乔叟的女性观既有其超越时代的一面,同时又有一定的保守性;他既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在传统道德伦理方面能超越常人的人文主义者的先驱和率先传播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的伟大诗人。他为建立两性和谐的社会而提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一 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
  
  女性主体意识指女性破天荒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自己的感受、利益进行应有的人性的定位;而不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不是以男性的利益为主,不是以男性衡量女性的标准为自己道德价值观的参照值来履行男权强行加在女性身上的不合理的要求。
  女性主体意识在乔叟之前,一直沉默在历史叙事中。在《圣经新约》中,基督教虽然赋予女性一些权利,如信仰基督教,传播福音,甚至使女性成为具有划时代意识的基督复活的见证人,给了女性极大的自由和受人尊崇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也仅仅是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它需要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人为其传播基督教的福音和教义,还有这些情况的出现也是在不危及基督教的原则上,妇女的部分权利才得到了基督教的认可和保护。然而,当基督教步入正轨,被西方各国纷纷接纳为各自的国教时,妇女由可以享受和男子一样的平等和自由,被降到从属于男性的地位。由此,女性在此时的生存境况仍然还被局限在家庭和修道院这两个范围内,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是被深深地埋葬在家庭与宗教的事物中。这种状况直到乔叟时代才稍有缓解,但男权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虽然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用那与众不同的掷地有声的声音张扬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肯定了女性在父权制观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和群体中有话语权和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的权利;但是,在另一方面,作品中反映出的传统男权观念仍然与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念保持了一致性和同构性。
  巴斯妇在为自己结过五次婚进行辩解时说:
  “我不能说;但我却要问,为什么那第五个不是这撒马利亚妇人的丈夫呢?她应该和几个人结婚呢?在我一生中还没有听说过一个确切的数字。……他(上帝)没有讲明数字,再婚两次,或八次;人们又何必要诟骂这件事呢?”
  并且,巴斯妇还以《圣经》中所罗门王的故事来驳斥那种女子不能改嫁的清规戒律,她责问道:
  “他是让我们自主的,因为上帝如令女子守贞,那就是说他禁止结婚。而事实上,假如不下种子,处女又何由得生呢?保罗未得他主子授命是不敢颁令的。贞洁的锦标树立着,谁能夺取,谁就可得到手,只看谁跑得快。可是这句话也非任何人都可引用的,唯有神赐的天才方能取得。圣徒是贞洁的,我很清楚,可是他虽写着愿每个人都学他的模样,这句话不过是规劝贞操的意思。他却给了我嫁人的自由;所以我不怕羞,也不怕人责我再婚,我的配偶死了,我就可以改嫁。”
  她认为结婚的次数多并不违背上帝的意旨:
  “请看所罗门先生,那位贤明的国王;我相信他不止一个妻子。愿上帝准我有他半数的滋润机会!”
  她还在开场白中毫不掩饰地表露出要寻找第六个丈夫的愿望。最后她通过讲述一位武士寻找有关妇女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故事,巧妙地道出在婚姻关系中妻权应高于夫权的主张。乔叟在这里给读者塑造了一位敢于向英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挑战、富有青春活力和灵气的新型妇女形象。
  在《牛津学者的故事》后面乔叟附上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诗跋。从中可以看出乔叟不仅非常支持和赞同女性应该获得话语权(不要紧锁舌尖,要学做回音女王),而且,还鼓励女性“不要害怕男子,不要礼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牢牢控制住夫君。
  在《梅利比的故事》中,乔叟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位贤明达理、大智至诚、博古通今、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妻子劝说丈夫化解与仇家的怨恨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乔叟对女性的看法,并且给与慎子夫人以充分的话语权来展示女性的智慧美和心灵美,使其成为了一个完完全全、地地道道的可以和男人比肩而立的女人,并且在智慧上、计谋上以及美德与善良方面不仅可以和男性相媲美,甚至还大大地超越了他们。乔叟通过让慎子夫人宏旨高论来驳斥传统以及其丈夫对女性的看法。如慎子的丈夫不愿听妻子劝告,并引经据典想方设法压制妻子的意见说:
  “一切女子都是坏的,没有一个是好的。所罗门说的,‘一千个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在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再有,讲老实话,如果我听从你的话行事,那似乎是把我的主权交给了你,愿上帝不容许有这样的事。因为塞拉克之子耶稣说过,‘如果由女子掌权,她就遇事和她丈夫作对’。所罗门也说,‘莫把权力交给你的妻,你的孩子,和你的朋友,在你的一生中,切莫让任何人控制你。并且有个哲人也说:‘劝人作恶,女子比男人更高明。’为了这许多原由,我决不能听你的话。”
  慎子夫人温和而耐心地听丈夫讲完,然后取得了他的允许,据理驳斥了丈夫的观点。最后使得丈夫心悦诚服地说道:
  “妻子,你的话如此甜蜜,你的大智至诚都曾经我自己验证过,我一定听从你的话,一切行动都要遵从你的劝勉”。
  慎子夫人通过一席闪耀着智慧的有理有据的驳斥,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并为女性赢得了应有的平等权和话语权。为女性在家庭生活的领域中赢得了一席生存之地。
  从乔叟安排慎子夫人对其丈夫的称呼中,也可以看出慎子夫人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女性的主体意识。在其丈夫一开始以极鄙视的言语和态度评价女人时,慎子夫人从不蛮横地插话和阻止,而想方设法取得丈夫的好感和话语权后,才谦卑地赋有谋略地称自己丈夫“我的主子”,而在后来的争辩中,当她取得了丈夫的信任和尊崇后,便对丈夫直接称呼为“先生”,并且在与丈夫据理力争时,她并不认为女人比男人低贱。因此,把女人称作和男人一样的“人人”,并说“书上有一句话,谁若鄙视人人,人人就厌弃他”。
  综上所述,乔叟在其作品中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是发自内心的和用心良苦的。这一点从其对这几篇故事的安排上就能看出来。首先,作者把《巴斯妇的故事》放在了最前面,并且叙事的主体就是巴斯妇本人,这样就更有利于她直接为自己的妻权伸张正义。其次,在《牛津学者的故事》的结尾,乔叟以诗跋的形式直接阐述了自己的女性观:女人莫要缄默和屈从,女人要获取自己的话语权和行动权。最后,在《梅利比的故事》中,他不仅主张妻权,他还要实现“人人”能使女性也获得和男人一样的“人人”的权利。《梅利比的故事》中妻子就是乔叟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二 与传统女性观的认同与继承
  
  除了在前一部分中论述的乔叟身上所具有的超越时代,超越常人的女性观外,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其他的故事里,乔叟身上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传统女性观的认同和继承。这种对传统观的认同和继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宣扬一定传统道德伦理,并对那些尊从传统的优秀楷模给予充分的肯定;创作了在父权制霸权话语框架下一些难以被道德伦理接受的女性,以示警示。
  第一类由温和的武士,精明的商人,贪婪的磨坊主,狡黠的管家,精打细算的商人讲的故事构成。这些故事几乎都是一个论调,即,妻子(或追求的女性)不是红颜祸水,也都是红杏出墙。武士的故事中虽然运用了中世纪英国骑士爱情传说和宫闱式传奇框架,但从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说明了一个问题:女人是红颜祸水。故事中的两位好友——阿塞脱和派拉蒙,两人都被雅典国王希西厄斯的妻妹爱米丽倾国倾城的美貌所折服,都情不自禁地暗恋上了她。后来两人竟为她而翻脸、决斗。在决斗中阿塞脱获胜并赢得了这位美丽的女郎。可命运偏偏与他作对,他不慎从马上坠地而死,而这位美丽的女郎最后归属于幸运的派拉蒙。
  此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但故事中有两处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爱米丽的美貌和在决定爱米丽的婚姻大事时,女性被剥夺了话语权。从爱米丽那倾国倾城的美貌使我们想到了海伦,想到古训“红颜祸水”。如果不是爱米丽的美貌,两兄弟也不会反目成仇。其次,从雅典国王希西厄斯对其妻妹婚姻的安排,可以看到女子命运的悲哀。爱米丽虽出身高贵,美丽动人,但在决定自己婚姻大事方面却无主动权,只能听从男性霸权话语的支配。这样的例子在《牛津学者的故事》中的格丽西达,《律师的故事中》的康丝顿司都发生过。其次,在乔叟的另一类故事中,女性和夏娃一样,成了淫荡和堕落之源,如《磨房主故事》中木匠的妻子、《船手故事》中的商人彼得的妻子等。虽然这些故事自觉不自觉地宣扬了放纵情欲的低级趣味,但故事的主旨主要传达了这样两个信息:大多数女人都是淫荡的,都会红杏出墙;丈夫对妻子一定要严加看管。
  为了给女性树立一些可供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又刻意地安排了像《自由农的故事》、《医生的故事》等故事,为父权制道德伦理观大唱赞歌。《自由农的故事》讲述的是关于武士妻子恪守妇德,夫妻之间彼此信赖,互爱互谅的故事。《医生的故事》也是关于女子守贞洁的故事。作者在两则故事中谴责假、丑、恶的同时,也歌颂了真、善、美的朵莉根和附近尼厄斯漂亮的女儿,并大力倡导妇德和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的女性贞洁观。与此同时,为了使女性的妇德和贞洁更锦上添花,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又煞费苦心地加上了《第二个女尼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女尼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塞茜丽亚笃信上帝并历经磨难最后终于以身殉教,死后被封为圣·塞茜丽亚的故事。
  文学文本作为生产者的产品,它包含着作者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并非存在于他或她所描述的对象之中。它可能只是作者以文学形式介入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姿态。众所周知,任何文学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作者的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作者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就是来自社会,历史,文化和文学等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而在文本中,对具体故事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辖域化”和“解辖域化”的行为。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越界行为(对女性主体意识张扬),正好表现了乔叟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态度。这种矛盾性体现了乔叟自觉和不自觉地对“一”之性——男性霸权话语的叩问,同时也在这个男性霸权话语内植入了一些新鲜的活力,这样乔叟就为后来的女性质疑男权霸权话语创造了互译的基因;为文本中复调声音的出现创造了机会。
  
  三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乔叟由于受时代发展的限制,在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观既有其超越时代的一面,又有其与当时的父权制观念保持一致性的一面。但无论如何身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性人物,在14世纪末就能对女性问题有所思考和探索,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关怀,也足以证明乔叟是英国比较早探讨女性问题的伟大诗人。
  
  参考文献:
  [1] 杰弗雷·乔叟,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2] 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孙桂荣,女,1966—,吉林白山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文化,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卢新华前后时期代表作《伤痕》与《紫禁女》为研究对象,考察作者对小说艺术的一贯追求。认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卢新华坚持了充满“伤痕”气息的悲剧叙事、批判现实的写作立场和“文学即人学”的创作传统。  关键词:《伤痕》 《紫禁女》 悲剧 现实主义 人的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回顾新时期的文学史,卢新华及其《伤痕》对一个时代而言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1978年,他以一
期刊
摘要艺术抽象不同于抽象艺术,后者如抽象绘画是通过对形象的彻底消解,仅以点、线、面和色彩的二维合成完成艺术传达的;而艺术抽象乃是对想象的一种时空超越,打破特定形象在三维空间(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具体秩序),然后在二维平面上进行时空切换和形象的再合成。这种艺术合成可以是某种艺术符号的构成,也可以是具象的再陈述。但不管是哪种,从创作用心和欣赏指归上讲都不再是对某一事物的直接感知和简单再现,而是化实为
期刊
摘要张天翼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的重要作家。他擅长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并展露故事的细节,在对话中形成“话语杂多”的叙事效果,在成功塑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同时,注意同一阶层的不同人物气质,并采用波德莱尔式的愤懑,写出“恶”社会的的病态人物体征,并绘以精神指向性的惨淡风景,从而构成其独特的语言体式。  关键词:人物话语 叙述话语 病态肉身 惨淡风景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有新生期的欢悦,成长期的艰辛,也有嬗变过程中的兴奋与困惑。在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审美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清丽到深沉,由优雅到冷峻的曲变过程。就当代女性文学整体而言,作品除了对女性美学传统的继承外,其审美视角的嬗变也十分显著。本文试从当代女性情爱性爱小说创作中审美视角的变化来反观女性思想解放的历程。  关键词:当代女性文学 审美视角 嬗变 解放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老舍是非常重视作品艺术价值的作家,从他的《文学概论讲义》及其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其作品价值观体现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想象是价值生成的基础;二、感情是价值生成的核心;三、风格是作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老舍 作品价值观 想象 感情 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其理论著作《镜与灯》中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作
期刊
摘要作为都市小说的代表作家,邱华栋的作品多深入描绘都市中的欲望与消费,叙说在都市欲念横流的景观下,所有人做出的种种不同的选择。而在此背景下,邱华栋对都市中的女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对都市女性的描摹,作者表现了都市女性生存处境的深刻无奈,体会到现代女性在独立解放这个古老的话题上非但没有超越,反而成为一个更加遥不可及的梦境,女性的自我抗争陷入一种虚弱无力的境地,并被无情地解构,女性的救赎处于缺席状态
期刊
摘要“现代性”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关键性词语和主题话语。本文尝试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研究“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将“红色经典”放归到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现代性”语境中,从传统叙事的现代性转换、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型、现代性和大众化等几个角度对“红色经典”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其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红色经典” 现代性 传统叙事 传统精神 大众化  中
期刊
摘要《耶利米书》是《圣经》十七个预言中的一篇。通篇以诗的形式写成,它传递来自上帝的预言,及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惩罚。本文旨在探讨以色列人自由与否,进而分析《圣经》中人的自由与束缚主题。以《耶利米书》的预言和惩罚为基础,对比人的自由与束缚的绝对性,得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束缚是绝对的结论。  关键词:预言 原罪 绝对忠诚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识码:A    一《耶利米书》中的责难与惩罚主题
期刊
摘要施玮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一度以诗歌为生命,但对诗中之梦的沉迷带给她的却只是生命的分裂与迷茫。在经过了诸多传统和现代的思想、意境和意象中的挣扎之后,诗人选择了对基督宗教的某种认同,从而获得了生命的“重生”,唱出了吟咏其天路历程的“歌中雅歌”。  关键词:生命 诗歌 梦想 真理 重生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    《歌中雅歌》的作者施玮女士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由于自幼
期刊
摘要本文从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的主人公哈克的人物内在特质着手,试图厘清哈克的精神深处的反资本主义文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这种对本真性情的诉求以及对自由的热爱,成就了哈克漂移的生命美学。  关键词:自由 生命美学 哈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家。他生活在美国内战时期,站在民主与人道主义的高度,以当时美国热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