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节奏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每节音乐课中必备的环节。但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他们所接受的各种类型节奏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对于低学段的儿童来说,单纯地学习一些节奏符号,死记硬背各种节奏时值,的确是件很枯燥的事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节奏教学丰富多彩,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尝试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趣味性节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各种游戏,提高节奏兴趣
  1.“拍手”游戏
  小学低年级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受记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节奏的听辨能力,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时先进行动作示范,在上下左右四个位置拍出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学生会很有兴趣地跟着老师拍不同方位的节奏型。由于在练习中学生既要注意听旋律,又要注意方位和节奏拍打的变换,因此,游戏比较复杂,使学生在提高节奏听辨能力的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我能很容易地从方位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加深节奏的感受和听辨旋律节奏的能力。
  2.“打字机”游戏
  “打字机”游戏是以各小组为单位,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记住老师所给的节奏,然后在第二个学生的肩上拍打出然后再由第二个同学按照这样的方法传下去,比比哪组传得快,传得准。最后再进行综合练习。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聆听节奏的接受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玩“打字机”游戏,尽管有时节拍掌握不准,速度容易越打越快,但通过多次练习,学生的节拍感以及掌握节奏变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3.看手势读节奏游戏
  这是一种很新鲜的教学方法。曾经看过一位专家的关于节奏教学的视频。讲师提到了用手指来代替不同的节奏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试用了几次,效果的确不错。这种方法很简单,不需要老师准备很多的道具,就利用学生身边可用的资源最好。比如在教学:X
其他文献
美国学者让·莱夫和爱丁纳·温格于1990年前后提出了情境认知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给学习带来意义,揭示出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个学习理论是在对传统学校的批判中形成的,其出发点是在对自身研究的反思,转变与强化了人们对学习的认知水平,也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新的变化。情境认知理论主张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有情境性的。学习是在自然或人工的情境下,通过学习者与情境,学习者与
合浦县静息期鼠疫流行病学分析李寿生,黄志雄,刘有玲,杨光华本文就合浦县数10年鼠疫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及近年家鼠鼠疫的某些流行特点作如下分析。1历史情况及防治工作的回顾据史料记
美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展望麦文奎,陈娜萦美国第一次卫生革命[1],采取改善环境卫生,研制有效疫苗、生产磺胺、抗生素等措施,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第二次卫生革命[1],除继续防治传染病
成人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钟萍为了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不同档次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更有效地开展心理保健,提高护理
跳房子、打弹弓、挤豆子……我想每个70、80后提到小时候的游戏都能如数家珍。无疑,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虽然没有高科技玩具,没有美味零食,但是我们有自
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周志强1杨建莉1孙卫红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病毒性感染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于1994年7月~8月采用麻苗治疗AHC106例取得满
灰色预测理论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黄海谋,蒋翔灰色预测理论是由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起来的,其灰色预测以所需样本量少,计算简便且不需要典型的概率分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
幼儿园的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学不仅是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也是两个既连续又有区别的教育阶段。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中间必然会有一个落差。大班是为小学一年级入学做好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幼儿园大班教育的继续延伸与提高。  因此,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和实现,同时关系到儿童身心是否健康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作为兴趣种类之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
“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在音乐课堂上,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喜欢音乐课,却又害怕唱歌。每一次看到音乐老师来上课,他们都欢呼雀跃,可是学完歌曲后,当我说请同学们来唱一唱,或者请个别同学演唱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立刻趴到桌子上,生怕老师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一小部分同学会指着别人说:“老师让他(她)唱,他(她)唱得好听……”只有几个同学会自告奋勇,起来说自己要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多次观察和反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