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 要】目的: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层级护理具体措施的实施来优化消化科病区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层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层级护理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患者满意度。讨论:层级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协调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消化科;病区管理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呈增加的发展趋势,这就导致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模式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本文对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层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方法
  1.1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来我院消化病区管理就诊的患者每人发放一份设计好的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1.2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具体应用方法
  1.2.1建立以责任护理组为基础的连续排班制度
  责任护理组,即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三个不同层级为基础组成的护理组。其中责任组长由我院消化科病区的主管护士或者超过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来担任,责任护士则由工龄5年至10年的护师来担任,而工作经验5年以下的则作为助理护士,通过明确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将护理责任落实到责任护理组的个人身上[2]。以责任护理组为基础实施八小时连续工作制,排班和责任护理组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确保护理责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有的系统性。
  1.2.2以层级为基础的培训体系
  以护理人员的不同层级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培训体系,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培训内容包括与消化科病区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规章制度、护理知识与技能、护理技术以及护理要点等等。
  1.2.3建立以工作制度为基础的岗位职责机制
  层级护理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建立以工作制度为基础的岗位职责机制。以消化科病区护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工作制度,如导管维护以及抢救流程等多方面的工作制度。并以这些工作制度为基础,明确不同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则责任护理组组长的职责为例,除了具有与本身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适时组织与督导自身所在责任护理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对本组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控。
  2、结果
  从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内容的统计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对这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也较高。
  3、讨论
  层级护理在我院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的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层级管理的存在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护理实施中责任护理组的应用,较好的结合了责任制与小组管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而使得护理人员的个人水平与护理小组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良好的融合,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责任护理组的存在使得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所带来的安全感,提高了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的几率,同时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层级管理的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还方便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进而有效的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这是因为层级护理在应用过程中是通过一组能力等各方面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所负责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化护理。通过全过程的护理,实现了层层管理与层层问责,进而实现了在患者与护理内容呈复杂化与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的应用实践可以看出,层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层次管理的应用,将护理责任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可以得出,层级护理的方式应在医院的病区管理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威,彭粤铭,曹静.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10):56-58.
  [2] 崔晶,徐颖超,丛丽霞. 手术室层级护理管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2):266-267.
  [3] 金丽清. 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大家健康. 2013(07):136-13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经趋势,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思想,而且促进了现代医院信息管理方式的变革,本文针对医院在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变革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其为医院建设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医院;信息管理方式,变革;应用研究  前言:人类已经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医院是人们生活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建立完善的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应提升外科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中潜在的风险意义重大,这里对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做出了指导,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外科护理中存在着很大的护理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是护理人员能力无法确定的原因及对策的护理事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对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西药药剂处方1650张,作为A组,对药剂合理应用情况分析,针对存在的用药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加以落实;随机选择2015年1月~10月西药药剂处方1500张,作为B组,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比管理前后西药药剂处方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自控式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 ) 是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以最小剂量的镇痛药物,在患者需要时经由特殊的装置由患者本人及时给药,以获得理想的止痛效果[1] 。PCA优点在于能提供病人独立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有时甚至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据医疗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如何寻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开展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从前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太小、房屋破旧、药品不全、设备不全且差,又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膝部疼痛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该疾病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临床通过尽早诊断与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病情。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膝关节及周围组织受到创伤、劳损的影响后,会产生病理性改变,例如骨赘形成、关节软骨破损等,引发膝部功能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分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医院内科护理中要积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推行分层管理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的有效推进。  关键词:分层管理;内科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病患护理方面,人们对之要求的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静脉输液中的操作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日常为患者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方法和技术,通过临床实际操作,更加进一步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操作技术。结果 通过认真观察、探索及实践操作,积累了很多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经验。结论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不断总结、更新操作技术,才能总结出先进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接种水痘疫苗对控制学校水痘疫情的作用。方法:随机调查我镇某校的全体学生共2341例,观察所有学生中水痘发病率、分析接种水痘疫苗对预防水痘疫情的效果。结果:有20例学生出现水痘疫情,水痘疫情发生率为0.85%;男性患者11例(55%)、女性患者9例(45%)。男性、女性发病率指标无明显差异p
期刊